CN208867870U -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7870U
CN208867870U CN201821065681.XU CN201821065681U CN208867870U CN 208867870 U CN208867870 U CN 208867870U CN 201821065681 U CN201821065681 U CN 201821065681U CN 208867870 U CN208867870 U CN 208867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body
charging pile
photovoltaic panel
pile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656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柳东
陈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656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7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7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7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包括桩体、发电装置以及桩体内部的控制装置,所述桩体和发电装置之间设置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通过转轴与桩体内部的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转轴的高度能够调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具有以下优势:可以投放广告或者显示警示标志,不仅方便用户快速找到充电桩,而且能充分利用充电桩上的空间资源,提高其空间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光的照射,由此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有效防止充电桩受到太阳暴晒导致的内部温度升高,损坏零部件,影响其长期稳定使用,另一方面,能防止雨水淋湿充电桩,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是装有充电插头的充电枪,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7475276U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具有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高防护双层保温的金属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顶部的光伏板组件;箱体下部相对的左、右侧壁之间转动装配有转轴,转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有驱动电机,在转轴上径向固定有绕线盘,充电线绕装在绕线盘上,且充电线的充电端穿出箱体上对应开设的收线口;箱体上安装有显示屏、急停按键和读卡器,箱体的上端板上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下方设有散热风扇,实现了箱体内的有效散热,保证了充电桩的正常工作;且通过在箱体上设置具有透明棱镜膜的光伏板组件,提高了光伏板接收到的太阳光的照射率,提高了发电效果。但是该现有技术中在光伏板与桩体之间存在大量闲置空间,造成了空间资源的浪费。并且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大多设置在建筑密集的区域,人流量较大,而充电桩体积较小,客户端只能定位一定的区域范围,不利于用户快速找到充电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空间资源且不便于用户寻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包括桩体、发电装置以及桩体内部的控制装置,所述桩体和发电装置之间设置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通过转轴与桩体顶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上部连接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所述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通过连接轴连接在一起,在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的下部设置两个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桩体内部的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轴的高度可调,所述第一光伏板和第二光伏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20~180度,所述桩体内靠近下部的位置设置卷筒,所述卷筒外缠绕着充电电缆,所述充电电缆向外延伸至桩体外并连接充电插头,所述桩体前方靠近底座的位置设置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设置为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伏板和所述第二光伏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大于桩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进一步的,所述卷筒内设有涡卷弹簧,所述卷筒通过涡卷弹簧安装在旋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上还连接有手摇杆,所述手摇杆露出桩体外,所述充电电缆从桩体的侧面向外伸出。
进一步的,桩体的中间部位还安装有第二显示屏和按键,所述第二显示屏显示充电桩的当前工作状态、电动汽车的当前充电状态信息。
进一步的,述桩体的上部还设置有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上设置导热棒,所述导热棒与桩体内部的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桩体的下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支撑桩体,所述底座设置为水平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具有以下优势:可以投放广告或者显示警示标志,不仅方便用户快速找到充电桩,而且能充分利用充电桩上的空间资源,提高其空间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光的照射,由此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有效防止充电桩受到太阳暴晒导致的内部温度升高,损坏零部件,影响其长期稳定使用,另一方面,能防止雨水淋湿充电桩,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桩便于零部件更换,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桩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桩体,2-发电装置,3-卷筒,4-充电电缆,5-充电插头,6-第一显示屏,7-转轴,8-第一光伏板,9-第二光伏板,10-连接轴,11-支撑轴,12-涡卷弹簧,13-旋转轴,14-手摇杆,15-第二显示屏,16-按键,17-散热部,18-底座,19-防尘网,20-导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包括桩体1、发电装置2以及桩体1内部的控制装置,所述桩体1内靠近下部的位置设置卷筒3,所述卷筒3外缠绕着充电电缆4,所述充电电缆4向外延伸至桩体1外并连接充电插头5,所述桩体1顶端设置第一显示屏6,第一显示屏6通过转轴7与桩体1顶端连接,所述转轴7的高度能够调节,另外在第一显示屏6的上部连接发电装置2,所述发电装置2可以为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的第一显示屏6设置在发电装置2和桩体1之间,并且第一显示屏6与桩体1固定连接,第一显示屏6上可以投放广告或者显示警示标志,不仅方便用户快速找到充电桩,而且能充分利用充电桩上的空间资源,提高其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的,将第一显示屏6设置在发电装置2和桩体1之间保证第一显示屏6一直处于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形成的覆盖空间内,保护第一显示屏,减小外界环境对其影响。
具体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可以设置为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所述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之间通过连接轴10连接在一起,且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的下部设置两个支撑轴11,所述支撑轴11与桩体1内部的控制装置相连接,支撑轴11的高度可调,并且当通过调节支撑轴11的高度控制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之间的夹角时,控制装置需要分别控制两个支撑轴,且两个支撑轴不同步升高或者降低。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20~180度,且夹角范围可以根据太阳光照射到两个光伏板表面的角度调节,在充电桩使用的过程中,控制装置根据时间不同控制两个支撑轴11的高度变化,进而调节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的,在充电桩出厂之前在其内部的存储系统中存储不同时间对应的夹角值,同一天中不同时间对应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而通过调节两个光伏板之间的夹角使得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能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光的照射,由此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大于桩体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一方面能有效防止充电桩受到太阳暴晒导致的内部温度升高,损坏零部件,影响其长期稳定使用,另一方面,能防止雨水淋湿充电桩,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卷筒3内设有涡卷弹簧12,所述卷筒3通过涡卷弹簧12安装在旋转轴13上,所述旋转轴13上还连接有手摇杆14,所述手摇杆14露出桩体1外,所述充电电缆4从桩体1的侧面向外伸出;用户使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可以通过摇动手摇杆14控制充电电缆4的长度,进而方便对不同停放位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可以投放广告或者显示警示标志,不仅方便用户快速找到充电桩,而且能充分利用充电桩上的空间资源,提高其空间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光的照射,由此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有效防止充电桩受到太阳暴晒导致的内部温度升高,损坏零部件,影响其长期稳定使用,另一方面,能防止雨水淋湿充电桩,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充电桩桩体1结构,在桩体1的中间部位还安装有第二显示屏15和按键16,所述第二显示屏15可以显示充电桩的当前工作状态、电动汽车的当前充电状态等信息,方便用户选择;所述按键16用于在充电桩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时,由距离充电桩较近的人员紧急按键16,将电源切断,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不仅保证了充电桩的稳定使用,而且对周围环境安全,不需要专业人员管理,操作方便,适用性强。优选的,在桩体1的上部还设置有散热部17,所述散热部17上设置导热棒20,所述导热棒20与桩体1内部的控制装置连接,当为电动汽车充电时,桩体1内部的控制装置控制散热装置启动,在充电的同时同步实现桩体1内通过导热棒20向外散热,从而保证了充电桩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桩体1前方靠近底座的位置设置有防尘网19,所述防尘网19用于过滤进入桩体1内部的空气,并且对桩体下方的部件起到进一步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且所述防尘网19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便于维护人员进行清洗维修。
优选的,本实施例在桩体1的下部还设置有底座18,底座18设置为水平结构,所述底座18用于支撑桩体1,根据充电桩的安装环境,优选的,工作人员可以选择性的在底座18上安装固定装置,使得充电桩与地面或者墙壁等结合牢固。
优选的,在充电电缆4伸出桩体1的一端设置充电插头5,所述充电插头5用于在充电时与电动汽车相连接,且所述充电插头5与充电电缆为可拆卸连接,同一个充电桩可以配置一系列不同的充电插头,用户根据各自电动汽车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充电插头5,并且当充电插头5损坏是,方便更换。使得充电桩的适用性更加广泛,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便于零部件更换,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包括桩体(1)、发电装置(2)以及桩体(1)内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和发电装置(2)之间设置第一显示屏(6),所述第一显示屏(6)通过转轴(7)与桩体(1)内部的控制装置连接,所述转轴(7)的高度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显示屏(6)上投放广告或者显示警示标志,在所述第一显示屏(6)的上部连接发电装置(2),所述发电装置(2)包括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所述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通过连接轴(10)连接在一起,在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的下部设置两个支撑轴(11),所述支撑轴(11)与桩体(1)内部的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支撑轴(11)的高度可调,所述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20~180度,且夹角范围根据太阳光照射到两个光伏板表面的角度调节,控制装置根据时间不同控制两个所述支撑轴(11)的高度变化,调节第一光伏板(8)和第二光伏板(9)之间的夹角,所述桩体(1)前方靠近底座的位置设置防尘网(19),所述防尘网(19)设置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桩体(1)的上部还设置有散热部(17),所述散热部(17)上设置导热棒,所述导热棒与桩体(1)内部的控制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内靠近下部的位置设置卷筒(3),所述卷筒(3)外缠绕着充电电缆(4),所述充电电缆(4)向外延伸至桩体(1)外并连接充电插头(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伏板(8)和所述第二光伏板(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大于桩体(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3)内设有涡卷弹簧(12),所述卷筒(3)通过涡卷弹簧(12)安装在旋转轴(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3)上还连接有手摇杆(14),所述手摇杆(14)露出桩体(1)外,所述充电电缆(4)从桩体(1)的侧面向外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桩体(1)的中间部位还安装有第二显示屏(15)和按键(16),所述第二显示屏(15)显示充电桩的当前工作状态、电动汽车的当前充电状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桩体(1)的下部设置有底座(18),所述底座(18)用于支撑桩体(1),所述底座(18)设置为水平结构。
CN201821065681.XU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 Active CN208867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5681.XU CN208867870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5681.XU CN208867870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7870U true CN208867870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2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65681.XU Active CN208867870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7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8240B1 (en) Roof installed wind turbine vent and solar panel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CN108638912A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207257427U (zh) 一种风力发电式充电桩
JP2011124287A (ja) 発電量予測装置、発電量予測システム、発電量予測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H0819193A (ja) 家庭用簡易型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106121921B (zh) 无线路灯充电桩
CN103081272A (zh) 控制电力的装置和方法
JP4722585B2 (ja) 電力料金だけでなくco2排出量をも削減することができる、太陽電池及び/又はキュービクルを使用した集合住宅用電力削減システム
CN208867870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
CN106253418A (zh) 一种环保型电瓶车应急充电桩
JP3195999U (ja) 移動式組立型電源およびその用途
CN212422859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安全防护型充电桩
CN108199469A (zh) 一种结合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可移动充电蓄电池共享系统
CN209159449U (zh) 一种改进式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204305156U (zh) 一种太阳能监控摄像机
CN205583784U (zh) 一种充电桩外壳
CN205960767U (zh) 一种太阳能供能系统
CN110397310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新型智能公交站台
CN209704094U (zh) 一种风光小站式共享空间
CN104092927A (zh) 一种太阳能仿真摄像头
CN205429782U (zh) 一种移动式耐腐蚀多功能充电桩
CN213861909U (zh) 一种新能源环卫车辆用快速充电桩
CN210921212U (zh) 一种带边缘计算网关的智慧路灯
Puczko Optimal design of renewable hybrid power supply systems
CN209141926U (zh)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