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4583U - 一种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4583U
CN208864583U CN201721588634.9U CN201721588634U CN208864583U CN 208864583 U CN208864583 U CN 208864583U CN 201721588634 U CN201721588634 U CN 201721588634U CN 208864583 U CN208864583 U CN 208864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rack
ball
malpresentat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886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倩
倪爱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7215886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4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4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4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包括机架、胸部支撑球盘、腹部侧压支撑球盘、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移动定位支座和小腹支撑座,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机架的两端滑动配合,并由相应的锁紧件将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与机架锁定为一体,且用来承载第一瑜伽球的胸部支撑球盘通过第一升降锁紧机构与第一导轨连接,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移动定位支座,且用来承载第二瑜伽球的腹部侧压支撑球盘通过第二升降锁紧机构与移动定位支座连接,所述小腹支撑座安装在机架上,且用来承载带有凹槽的第三瑜伽球固定在小腹支撑座上。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孕妇矫正胎位,而且消耗体力小。

Description

一种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孕妇产前使用的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孕妇自然分娩过程中,若胎位不正就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娩出,一般采用医师手动转动胎位或孕妇跪卧自动转位两种方法,但是医师手动转位容易造成胎盘剥离或脐带绕颈窒息,因此,一般选用孕妇跪卧自动转动方法,这就要求孕妇膝胸卧位(即双膝双肘触地)40分钟左右,甚至更长时间,在此过程中还需孕妇不停地摆动身体促使胎儿旋转,该种转位方法虽然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但是孕妇跪卧的时间较长,而且消耗体力大,最终会因体力不支或宫缩疼痛难忍而选择剖宫产,因此,急需设计一种不仅消耗体力小,而又能够有效帮助孕妇矫正胎位的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孕妇矫正胎位,而且消耗体力小的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机架、胸部支撑球盘、腹部侧压支撑球盘、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移动定位支座和小腹支撑座,
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小腹支撑座均设在机架上,且第二导轨设在第一导轨和小腹支撑座之间,
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机架的两端滑动配合,并由第一锁紧件将第一导轨与机架锁定为一体,且用来承载第一瑜伽球的胸部支撑球盘通过第一升降锁紧机构与第一导轨连接,
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机架的两端滑动配合,并由第二锁紧件将第二导轨与机架锁定为一体,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移动定位支座,且用来承载第二瑜伽球的腹部侧压支撑球盘通过第二升降锁紧机构与移动定位支座连接,
所述小腹支撑座安装在机架上,且用来承载并带有凹槽的第三瑜伽球固定在小腹支撑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锁紧件为锁紧旋钮,所述第一锁紧件穿过第一导轨的一端并且第一锁紧件的端部与机架一端的侧壁相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升降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管、第一套管和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第一套管固定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升降管的一端固定在胸部支撑球盘的底部,且其另一端穿过第一套管并插入第一导轨设有的插孔内,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穿过第一套管并与第一升降管相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锁紧件为锁紧旋钮,所述第二锁紧件穿过第二导轨的一端并且第二锁紧件的端部与机架一端的侧壁相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移动定位支座调节机构,所述移动定位支座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柄、丝杆、螺母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在第二导轨一端的端部,螺母固定在移动定位支座上,所述丝杆依次穿过定位块和螺母,且调节手柄安装在丝杆的端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定位支座包括固定连接的定位管和导向槽板,所述螺母固定在导向槽板上,且导向槽板与第二导轨滑动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升降锁紧机构包括第二升降管和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第二升降管的一端固定在腹部侧压支撑球盘的底部,且其另一端穿过定位管并插入第二导轨设有的长槽内,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穿过定位管并与第二升降管相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腹部侧压支撑球盘的外侧设有弧形挡球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胸部支撑球盘的直径大于腹部侧压支撑球盘的直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带有凹槽的第三瑜伽球为花生型瑜伽球,且第三瑜伽球的两端通过固定带与小腹支撑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机架、胸部支撑球盘、腹部侧压支撑球盘、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移动定位支座和小腹支撑座,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小腹支撑座均设在机架上,且第二导轨设在第一导轨和小腹支撑座之间,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机架的两端滑动配合,并由第一锁紧件将第一导轨与机架锁定为一体,且用来承载第一瑜伽球的胸部支撑球盘通过第一升降锁紧机构与第一导轨连接,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与机架的两端滑动配合,并由第二锁紧件将第二导轨与机架锁定为一体,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移动定位支座,且用来承载第二瑜伽球的腹部侧压支撑球盘通过第二升降锁紧机构与移动定位支座连接,所述小腹支撑座安装在机架上,且用来承载并带有凹槽的第三瑜伽球固定在小腹支撑座上;使用前,预先在胸部支撑球盘内放置第一瑜伽球,在两个腹部侧压支撑球盘上分别放置第二瑜伽球,在小腹支撑座上放置带有凹槽的第三瑜伽球,然后根据产妇的身高调整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在机架上的位置,以及通过相应的升降锁紧机构调整胸部支撑球盘和腹部侧压支撑球盘的高度,从而使第一瑜伽球和第二瑜伽球能够更加贴合产妇的生理曲线,使用时,产妇的胸部贴合在第一瑜伽球上,两个第二瑜伽球侧压在产妇腹部的侧面,所述第三瑜伽球能支撑产妇小腹与跨骨,产妇在摇动的过程中,通过产妇腹部两侧的第二瑜伽球的挤压作用,使得胎背旋转至母体腹外侧,实现胎儿趴于母体脊柱侧,达到矫正胎位,本实用新型取代了已有技术中产妇直接双肘双膝着地进行胎位矫正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三个瑜伽球支撑产妇的大部分重量,提高了产妇的舒适感,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帮助孕妇矫正胎位,而且消耗体力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3不包括胸部支撑球盘、腹部侧压支撑球盘和小腹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胸部支撑球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腹部侧压支撑球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2、3、4、5、6、7、8、9所示,一种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包括机架1、胸部支撑球盘21、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4、移动定位支座5和小腹支撑座7-2,
所述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4和小腹支撑座7-2均设在机架1上,且第二导轨4设在第一导轨3和小腹支撑座7-2之间,
所述第一导轨3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两端滑动配合,并由第一锁紧件81将第一导轨3与机架1锁定为一体,且用来承载第一瑜伽球61的胸部支撑球盘21通过第一升降锁紧机构与第一导轨3连接,
所述第二导轨4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两端滑动配合,并由第二锁紧件82将第二导轨4与机架1锁定为一体,所述第二导轨4的两端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移动定位支座5,且用来承载第二瑜伽球62的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通过第二升降锁紧机构与移动定位支座5连接,
所述小腹支撑座7-2安装在机架1上,且用来承载并带有凹槽的第三瑜伽球7固定在小腹支撑座7-2上。
如图1、3、5所示,为了便于对第一导轨3调整后进行锁定,所述第一锁紧件81为锁紧旋钮,所述第一锁紧件81穿过第一导轨3的一端并且第一锁紧件81的端部与机架1一端的侧壁相抵。使用时,拧开锁紧旋钮,然后第一导轨3相对机架1移动,待调整后拧紧锁紧旋钮完成对第一导轨3的锁定。
如图1、4所示,为了便于调整胸部支撑球盘21的高度,所述第一升降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管21-1、第一套管21-2和第一锁紧螺栓21-3,所述第一套管21-2固定在第一导轨3上,所述第一升降管21-1的一端固定在胸部支撑球盘21的底部,且其另一端穿过第一套管21-2并插入第一导轨3设有的插孔内,所述第一锁紧螺栓21-3穿过第一套管21-2并与第一升降管21-1相抵。使用时,拧开第一锁紧螺栓21-3,使得第一升降管21-1在第一套管21-2内上下移动,然后拧紧第一锁紧螺栓21-3完成对第一升降管21-1的锁定。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对第二导轨4调整后进行锁定,所述第二锁紧件82为锁紧旋钮,所述第二锁紧件82穿过第二导轨4的一端并且第二锁紧件82的端部与机架1一端的侧壁相抵。使用时,拧开锁紧旋钮,然后第二导轨4相对机架1移动,待调整后拧紧锁紧旋钮完成对第二导轨4的锁定。
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1的两端设有导轨1-1,所述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4与机架1两端的导轨1-1滑动配合。
如图1、2、4、5、6所示,为了便于调节移动定位支座5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移动定位支座调节机构,所述移动定位支座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柄5-3、丝杆5-4、螺母5-5和定位块5-6,所述定位块5-6固定在第二导轨4一端的端部,螺母5-5固定在移动定位支座5上,所述丝杆5-4依次穿过定位块5-6和螺母5-5,且调节手柄5-3安装在丝杆5-4的端部。使用时,转动调节手柄5-3,使得移动定位支座5在丝杆5-4的作用下在第二导轨4上移动。
如图4所示,为了使得结构更加合理、紧凑,所述移动定位支座5包括固定连接的定位管5-1和导向槽板5-2,所述螺母5-5固定在导向槽板5-2上,且导向槽板5-2与第二导轨4滑动配合。
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调整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的高度,所述第二升降锁紧机构包括第二升降管22-1和第二锁紧螺栓22-3,所述第二升降管22-1的一端固定在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的底部,且其另一端穿过定位管5-1并插入第二导轨4设有的长槽4-1内,所述第二锁紧螺栓22-3穿过定位管5-1并与第二升降管22-1相抵。使用时,拧开第二锁紧螺栓22-3,使得第二升降管22-1在定位管5-1内上下移动,然后拧紧第二锁紧螺栓22-3对第二升降管22-1的锁定。
如图2、3、8所示,为了便于对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内的第二瑜伽球6进行固定,防止移动对孕妇进行损伤,所述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的外侧设有弧形挡球板22-2。
如图3所示,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所述胸部支撑球盘21的直径大于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的直径。
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对第三瑜伽球7进行固定,以及使得第三瑜伽球7能够更贴合人体生理曲线,所述带有凹槽的第三瑜伽球7为花生型瑜伽球,且第三瑜伽球7的两端通过固定带7-1与小腹支撑座7-2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预先在胸部支撑球盘21内放置第一瑜伽球61,在两个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上分别放置第二瑜伽球62,在小腹支撑座7-2上放置花生型的第三瑜伽球7,然后根据产妇的身高调整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4在机架1上的位置,以及通过相应的升降锁紧机构调整胸部支撑球盘21和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的高度,从而使第一瑜伽球61和第二瑜伽球62能够更加贴合产妇的生理曲线,使用时,产妇的胸部贴合在第一瑜伽球61上,两个第二瑜伽球62侧压在产妇腹部的侧面,所述第三瑜伽球7能支撑产妇小腹与跨骨,产妇在摇动的过程中,通过产妇腹部两侧的第二瑜伽球62的挤压作用,使得胎背旋转至母体腹外侧,实现胎儿趴于母体脊柱侧,达到矫正胎位,本实用新型取代了已有技术中产妇直接双肘双膝着地进行胎位矫正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三个瑜伽球支撑产妇的大部分重量,提高了产妇的舒适感,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有效帮助孕妇矫正胎位,而且消耗体力小等优点。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胸部支撑球盘(21)、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4)、移动定位支座(5)和小腹支撑座(7-2),
所述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4)和小腹支撑座(7-2)均设在机架(1)上,且第二导轨(4)设在第一导轨(3)和小腹支撑座(7-2)之间,
所述第一导轨(3)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两端滑动配合,并由第一锁紧件(81)将第一导轨(3)与机架(1)锁定为一体,且用来承载第一瑜伽球(61)的胸部支撑球盘(21)通过第一升降锁紧机构与第一导轨(3)连接,
所述第二导轨(4)的两端分别与机架(1)的两端滑动配合,并由第二锁紧件(82)将第二导轨(4)与机架(1)锁定为一体,所述第二导轨(4)的两端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移动定位支座(5),且用来承载第二瑜伽球(62)的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通过第二升降锁紧机构与移动定位支座(5)连接,
所述小腹支撑座(7-2)安装在机架(1)上,且用来承载并带有凹槽的第三瑜伽球(7)固定在小腹支撑座(7-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81)为锁紧旋钮,所述第一锁紧件(81)穿过第一导轨(3)的一端并且第一锁紧件(81)的端部与机架(1)一端的侧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升降管(21-1)、第一套管(21-2)和第一锁紧螺栓(21-3),所述第一套管(21-2)固定在第一导轨(3)上,所述第一升降管(21-1)的一端固定在胸部支撑球盘(21)的底部,且其另一端穿过第一套管(21-2)并插入第一导轨(3)设有的插孔内,所述第一锁紧螺栓(21-3)穿过第一套管(21-2)并与第一升降管(21-1)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件(82)为锁紧旋钮,所述第二锁紧件(82)穿过第二导轨(4)的一端并且第二锁紧件(82)的端部与机架(1)一端的侧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定位支座调节机构,所述移动定位支座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柄(5-3)、丝杆(5-4)、螺母(5-5)和定位块(5-6),所述定位块(5-6)固定在第二导轨(4)一端的端部,螺母(5-5)固定在移动定位支座(5)上,所述丝杆(5-4)依次穿过定位块(5-6)和螺母(5-5),且调节手柄(5-3)安装在丝杆(5-4)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定位支座(5)包括固定连接的定位管(5-1)和导向槽板(5-2),所述螺母(5-5)固定在导向槽板(5-2)上,且导向槽板(5-2)与第二导轨(4)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锁紧机构包括第二升降管(22-1)和第二锁紧螺栓(22-3),所述第二升降管(22-1)的一端固定在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的底部,且其另一端穿过定位管(5-1)并插入第二导轨(4)设有的长槽(4-1)内,所述第二锁紧螺栓(22-3)穿过定位管(5-1)并与第二升降管(22-1)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的外侧设有弧形挡球板(2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支撑球盘(21)的直径大于腹部侧压支撑球盘(22)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凹槽的第三瑜伽球(7)为花生型瑜伽球,且第三瑜伽球(7)的两端通过固定带(7-1)与小腹支撑座(7-2)固定连接。
CN201721588634.9U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 Active CN208864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8634.9U CN208864583U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8634.9U CN208864583U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4583U true CN208864583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88634.9U Active CN208864583U (zh) 2017-11-24 2017-11-24 一种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45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3615A (zh) * 2020-11-10 2021-02-12 浙江大学 一种胎位矫正装置
WO2023169917A1 (en) * 2022-03-11 2023-09-14 Fernandez Wyttenbach Alberto Posture correcto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3615A (zh) * 2020-11-10 2021-02-12 浙江大学 一种胎位矫正装置
CN112353615B (zh) * 2020-11-10 2021-07-09 浙江大学 一种胎位矫正装置
WO2023169917A1 (en) * 2022-03-11 2023-09-14 Fernandez Wyttenbach Alberto Posture correct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64583U (zh) 一种外转式胎位矫正装置
CN206792622U (zh) 一种临床外科用肢体固定装置
CN202776926U (zh) 一种骨科护理专用拐杖
CN201612790U (zh) 多用途腿部支架
CN209033001U (zh) 一种用于骨科固定护理装置
CN209347364U (zh) 一种骨科术后用固定支具夹板
CN210612307U (zh) 一种脊柱侧弯矫正治疗装置
CN208031373U (zh) 一种物理降温装置
CN207374925U (zh) 医疗仪器用护理箱
CN203662917U (zh) 左侧桡动脉介入手术支撑架
CN215192753U (zh) 一种多功能神经外科护理用约束带
CN101606871B (zh) 一种脊柱侧凸牵引推压床
CN209203889U (zh) 一种便于picc置管和换药操作的上肢固定装置
CN208785078U (zh) 一种新型医疗担架
CN204863839U (zh) 一种肩难产床
CN114053101A (zh) 一种骨科创伤治疗用强度可调节式康复锻炼装置
CN208610912U (zh) 一种高效率的心血管造影按压器
CN208130351U (zh) 一种腿部训练装置
CN207734307U (zh) 一种骨科换药装置
CN206273272U (zh) 一种新型骨科护理换药装置
CN201453445U (zh) 一种脊柱侧凸牵引推压床
CN205198337U (zh) 一种俯卧位减压垫
CN206183463U (zh) 肩关节镜手术牵引固定装置
CN213283665U (zh) 骨科康复用定位夹板
CN208989454U (zh) 一种医用抬高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