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0838U - 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0838U
CN208860838U CN201821406312.2U CN201821406312U CN208860838U CN 208860838 U CN208860838 U CN 208860838U CN 201821406312 U CN201821406312 U CN 201821406312U CN 208860838 U CN208860838 U CN 208860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quality
assembly
floated
monitoring
monito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063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甫建
胡明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shun Shushi Aquatic Product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Original Assignee
Fushun Shushi Aquatic Product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shun Shushi Aquatic Product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filed Critical Fushun Shushi Aquatic Product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Priority to CN2018214063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0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0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0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包括水面上的浮板组件、水面下的潜水组件和通气软管;浮板组件包括浮动板、设置于浮动板中央的第一软管接头以及设置于浮动板上的控制组件、驱动组件和吹吸泵;吹吸泵与第一软管接头相连通;所述潜水组件包括潜水仓、设置于潜水仓顶部中央且与潜水仓连通的第二软管接头以及设置于潜水仓表面的监测组件;潜水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进出管;通气软管与第一软管接头和第二软管接头均连通;控制组件与驱动组件、吹吸泵均电连接,且所述控制组件与监测组件之间通过软导线电连接。能够实现对鱼塘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水质监测,显著提升了监测数据的全面性,为鱼塘养殖条件的改善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养殖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鱼塘,作为淡水养殖渔业的重要依托,其形式多种多样。有直接利用天然湖泊的,其优点在于适于鱼类生长的生物体系完善,但在自然水域中进行大规模养殖开发,会对自然水域造成一定的破坏,还存在着相当的管理难度;同时,条件优良的可养殖水域并不是随处可寻,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渔业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开发更多可养殖环境,同时便于管理,非沿海以及非近自然水域的地方,养殖户一般通过人工开凿鱼塘来进行鱼类的养殖。
区别于天然水域,人工鱼塘的环境以及适宜生物体系较为脆弱,自我再生的能力也较差。随着养殖活动的进行,由于残剩饲料、肥料,鱼粪和死亡生物体的不断累积,以及大规模养殖过程对鱼塘内营养物质的消耗,极易导致人工鱼塘养殖条件的改变。而人工鱼塘各项指标中,最易受上述因素影响且影响结果最大的为水质指标。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人工鱼塘的水质极易波动。
一般来说,良好的水质,要求要求溶氧充足,酸碱适中(pH值7~8.5),水温适宜(最好25~30℃),营养盐丰富,水质较肥(水色为绿豆色、黄绿色、黄褐色和淡酱油色,透明度为25~30cm),不含有毒物质。但是,人工鱼塘的水质条件较天然水域而言是脆弱的,随着鱼塘中所养鱼的种类以及数量的变化,极易发生波动和变化;而一旦水质条件恶化,就会影响到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大量死亡。因此,在人工鱼塘的实际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鱼类的健康生长,需要对鱼塘的水质进行长期监控,以便于维持人工鱼塘内的水质稳定。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行业,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人员成本,而且对于一些存在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或者存在一定危险的工作环境,机器人技术更为的实用。现有技术中,已有提出使用机器人技术来进行水质检测的解决方案,其提出了一种类船型的具有自动巡航能力的检测机器人,并利用机器人所装备的温度传感器、pH检测器等监控设备实现对鱼塘水质的自动监测。
但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淤泥,是沉积在鱼塘底部的,因此,严格来说,鱼塘中水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鱼的种类不同以及所处生长阶段不同,其通常生活在鱼塘的不同水层。加之人工鱼塘的深度一般在2~3米,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鱼塘对鱼类生长的适宜性,有必要对鱼塘水质进行全方位、分层次的监测。而已公开的鱼塘水质监测机器人,其用于水质监测的装置均固定于类船型壳体的底部。由于整个监测机器人是浮于水面的,因此仅能实现对进水面的水质进行监测,而不能对鱼塘内整体水质作出准确反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水平移动和竖直潜浮的鱼塘水质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鱼塘水质监测机器人不能全方位、分层次地实现人工鱼塘水质监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包括水面上的浮板组件、水面下的潜水组件和通气软管;所述浮板组件包括浮动板、设置于浮动板中央的第一软管接头以及设置于浮动板上的控制组件、驱动组件和吹吸泵;所述吹吸泵与第一软管接头相连通;所述潜水组件包括潜水仓、设置于潜水仓顶部中央且与潜水仓连通的第二软管接头以及设置于潜水仓表面的监测组件;所述潜水仓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进出管;所述通气软管与第一软管接头和第二软管接头均连通;所述控制组件与驱动组件、吹吸泵均电连接,且所述控制组件与监测组件之间通过软导线电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浮动组件中,浮动板作为载体,将用于控制整个检测装置的控制组件固定承载于其上,能够做到控组组件完全不与水进行接触,因此可以大大减低相关部件防水处理的成本。其次,将控制组件通过浮动板置于水面上,能够便于控制组件内的通信模块与远端的监测中心或者是控制中心进行交流,而避免了直接采用类潜艇结构所带来的通信障碍以及高昂成本。而固定在浮动板两侧的驱动组件,则可以实现浮动组件的驱动,使得整个浮动组件能够在水面上进行移动,以便于浮动组件能够到达鱼塘水面的各个位置;同时,由于浮动组件与潜水仓之间通过通气软管连接,因此浮动组件在水面上的移动可以带动潜水仓在水下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潜水仓也能够在水下做水平运动。其中,浮动板优选的材料为轻质发泡塑料材料,如塑料泡沫,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承载相关部件而不被破坏。此外,为了利于浮板组件和潜水组件的自平衡,并便于其上各部件的设置自由度,可以增加设置少量配重块,以起到平衡稳定的作用。
控组组件是实现检测装置的核心部件,其通过控制电路板实现对驱动组件、吹吸泵以及监测组件的工作;其可以通过预设的程序,实现对鱼塘的自动巡航式监控,也可以接受远端监测中心或控制中心发出的人工控制信号对上述各部件进行实时操控;同时,其还具备从上述组件中收集信息并反馈给远端监测中心或控制中心,以便于养殖者对鱼塘的水质情况进行掌握。关于控制组件如何进行控制,其主要涉及软件层面的设计;具体的,控制浮动组件的运动与现有模型船的控制方法一致,控制吹吸泵的方法与现有吹吸泵控制方法一致;而控制组件与远端监测中心或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主要设计通信领域,且现有监测技术中均有相关解决方案;综上,控制组件的控制功能,其在现有技术中均能够找到等同的解决方案,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相关解决方案轻易得到适用于本技术方案的控制解决方案,故在此不做赘述。而通气软管可根据鱼塘的深度选择不同长度,以便于潜水组件能够达到鱼塘的各个深度;同时通气软管的材质应当柔软,以不影响潜水组件的上下运动为准。
实际使用过程中,控制组件首先向驱动组件发出命令,使得驱动组件工作以带动浮动组件来到水面上的目标位置;然后控制组件向吹吸泵发出控制命令,使得吹吸泵开始自潜水仓中抽气;随着潜水仓中空气的抽出,鱼塘中的水自进出管进入到潜水仓中;随着水的填充,潜水仓开始下潜,通过控制进水量可以实现对下潜深度的控制;当潜水仓下潜到目标深度时,吹吸泵停止工作并封闭,使得潜水仓能够停止在该深度,然后控制组件向监测组件发出命令,监测组件开始工作,并将所检测到目标位置的目标深度处的包括温水温、pH值、氧浓度在内的水质情况反馈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再将收到的水质情况发送给远端监测中心或控制中心,从而实现该点位水质情况的一次监测工作。完成一个点位的监测后,控制组件按照预设的浮板组件的运动路线,通过驱动组件使浮动组件在水面上做巡航,从而带动潜水仓在水面下对鱼塘同一深度的各个点位进行水质监测。完成一个设定深度的监测后,控制组件控制吹吸泵重新开始工作,吹吸泵可以向潜水仓内通入空气以使潜水仓上浮,或者继续抽出潜水仓的空气以使潜水仓内继续下潜,从而使得潜水仓能够到达鱼塘内的各个深度。当潜水仓到达一个新的深度时,维持该深度不变,然后通过控制组件控制驱动组件再次是浮动组件在水面上做巡航,以使潜水仓上的监测组件对此深度各个点位的水质进行检测;如此上浮或下潜后反复做巡航动作,即可完成对鱼塘中不同深度的不同点位均完成水质监测,从而完成对鱼塘水质的全面监测。所监测到的水质数据汇总到远端监测中心或控制中心,从而使得养殖者对鱼塘内的水质情况做到全面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对鱼塘各区域的水质进行维持和改善。
此外,当养殖者认为数据有异常时,还可以通过远端监测中心或控制中心单独发出控制命令,控制监测装置对鱼塘内指定点位进行复查,从而进一步保证水质数据反应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养殖者应对策略的准确指定,有效减少可能存在经济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板的内部设有空腔,能够进一步增强浮动板的承载能力,从而提高浮动板的可靠性,避免其上各种部件进入水中而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供电源以及自控制电路板引出的通信天线。控制电路板可以为但不限于PLC控制板,能够进行内部预设编程,也能够接受、处理和发送命令和数据,以便于实现对驱动装置、吹吸泵和监测组件的控制,以及相关数据的处理。第一供电源用于控制电路板的供电,同时通过控制电路板上的微电路开关,也为驱动组件、吹吸泵和监测组件供电。通信天线则用于与远端监测中心或控制中心做数据交换。其中,第一供电源通常使用可充电式锂离子电池,其具有储能高、重量轻的特点,能够提供优异的电源能量供应。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二供电源,以为吹吸泵和驱动组件单独供电。由于需要控制的用电部件较多,加之吹吸泵和驱动组件的耗电量相对较大,因此仅依靠单一电源供电供电,监测装置的续航能力相对不足。通过设置第二供电源,用于吹吸泵和驱动组件的单独供电,能够有效延长第一供电源的使用时间,从而保证了控制组件和监测组件长时间续航,进而保证了养殖者能够在监测装置不能运动的情况下及时了解监测装置的实际工作状态,并保留了监测装置的监测能力,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可靠性。其中,第二供电源通常也使用可充电式锂离子电池,其优点与第一供电源相同。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上套设有与浮动板固定连接且由塑料制成的防水罩,能够将控制组件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从而减少了控制组件的损坏风险,延长了控制组件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通信天线向上延伸至防水罩外部。防水罩的设置,一定程度上会屏蔽通信讯号,通信天线延伸出防水罩,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从而保证监测装置与远端监测中心或控制中心之间的通讯联络。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浮动板上表面两侧边缘的两个驱动电机;每一所述驱动电机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每一所述驱动电机的外侧均固定有驱动转轮;所述驱动转轮包括与电机相连接的驱动轴和沿周向均匀设置于转动轴表面的若干个转轮叶;所述转轮叶的长度大于驱动轴到浮动板底面的距离。左右对置的两个电机,配合能够对水面进行拨动的驱动转轮,能够实现浮板组件在水面上的前进、后退和旋转动作,从而使得浮动组件能够到达鱼塘水面上的各个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组件应当对两个驱动电机进行独立控制,以使浮板组件能够实现上述三类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固定于潜水仓表面的防水仓、设置于防水仓内的温度检测装置、pH检测装置和氧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所述pH检测装置和所述氧浓度检测装置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端、所述pH检测装置的检测端和所述氧浓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端均延伸至防水仓外,以与水直接接触。由于用于检测的器件均为电子器件,防水仓的设置能够保证其在水下正常工作,从而保障了监测装置监测功能的正常实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所述pH检测装置和所述氧浓度检测装置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的方式通过软导线实现;此外,线路的水下部分以及其通过因与个检测用器件相互连接而与出现的各个结合处均需要进行防水处理,以避免其渗水而才成监测装置个电子元器件的损坏。优选的,线路可以通过通气软管下入后再通过第二软管接头的侧壁进入到防水仓中,这样可以利用通气软管本身的密封性能降低防水处理的难度。温度检测装置、pH检测装置和氧浓度检测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中常使用的水质监测用电子元器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市售该类型元器件中自由选择,因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软管接头于潜水仓连接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封闭浮阀;所述封闭浮阀包括设置于第二软管接头内壁上的第一封隔片和设置于第二软管接头端部且位于第一封隔片下方的第二封隔片:所述第一封隔片的中心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封隔片的中心开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内设置有与第二封隔片之间成滑动配合且贯穿第二封隔片的阀柱;所述阀柱的长度大于第一封隔片和第二封隔片之间的距离;所述阀柱的上端设置有直径大于第一通孔内径的封堵阀片,下端设置有浮力阀片;所述第二封隔片位于封堵阀片投影区域以外的区域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正常情况下,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均与潜水仓内部连通,此时吹吸泵工作能够自由从潜水仓中抽出或向潜水仓中通入空气;当潜水仓中液面的过渡上升时,就有封堵第二软管接头,进而水被抽上的风险;设置的封闭浮阀,能够在液面与浮力阀片接触使,通过浮力阀片受浮力向上运动而带动封堵阀片上升,最后封堵第一通孔,从而避免水进入通气软管中。这对于将软导线布置于通气软管中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各需要密封结合处出现漏水的现象,进而保证了水下电气件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阀柱和浮力阀片的材质均为塑料泡沫,减轻两者自身重量,从而提供更大的浮力以得到更好的封堵效果;所述封堵阀片的材质为橡胶,能够利用橡胶具有优良弹性的特点,进一步增强封堵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可在水面上巡航的浮动组件以及能在水中潜浮运动的潜水组件,两者的结合,实现了对鱼塘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水质监测,显著提升了监测数据的全面性,为鱼塘养殖条件的改善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2)可自行巡航监测,也可单独控制进行点位监测,满足了监测的不同需求,进一步丰富了监测功能的全面性;
(3)水下电气件少,功能可靠稳定,且防水需求少,防水能力可靠;
(4)续航能力充足,能够满足长时间、大范围的监测使用;
(5)通信功能在水面上实现,通信功能可靠;
(6)功能全面,使用范围广,并能够有效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位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的线路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防水罩,2-第一供电源,3-转轮叶,4-转动轴,5-驱动电机,6-浮动板,7-温度检测装置,8-pH检测装置,9-氧浓度检测装置,10-防水仓,11-潜水仓,12-进出管,13-第二软管接头,14-通气软管,15-空腔,16-第二供电源,17-吹吸泵,18-第一软管接头,19-通信天线,20-控制电路板,21-第一封隔片,22-第一通孔,23-封堵阀片,24-第二通孔,25-固定通孔,26-阀柱,27-浮力阀片,28-第二封隔片。
图1中,组黑线条表示实现电连接所使用的导线;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仅表示了部分重要的导线及其连接关系,而对其他本技术方案中应当需要的导线进行了省略,但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本技术方案中各部件的电连接关系,因此图1中关于部分导线的省略是合理且不影响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方案中各电路连接关系的理解以及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包括水面上的浮板组件、水面下的潜水组件和通气软管14;所述浮板组件包括浮动板6、设置于浮动板6中央的第一软管接头18以及设置于浮动板6上的控制组件、驱动组件和吹吸泵17;所述吹吸泵17与第一软管接头18相连通;所述潜水组件包括潜水仓11、设置于潜水仓11顶部中央且与潜水仓11连通的第二软管接头13以及设置于潜水仓11表面的监测组件;所述潜水仓1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进出管12;所述通气软管14与第一软管接头18和第二软管接头13均连通;所述控制组件与驱动组件、吹吸泵17均电连接,且所述控制组件与监测组件之间通过软导线电连接。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控制组件首先向驱动组件发出命令,使得驱动组件工作以带动浮动组件来到水面上的目标位置;然后控制组件向吹吸泵17发出控制命令,使得吹吸泵17开始自潜水仓11中抽气;随着潜水仓11中空气的抽出,鱼塘中的水自进出管12进入到潜水仓11中;随着水的填充,潜水仓11开始下潜,通过控制进水量可以实现对下潜深度的控制;当潜水仓11下潜到目标深度时,吹吸泵17停止工作并封闭,使得潜水仓11能够停止在该深度,然后控制组件向监测组件发出命令,监测组件开始工作,并将所检测到目标位置的目标深度处的包括温水温、pH值、氧浓度在内的水质情况反馈给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再将收到的水质情况发送给远端监测中心或控制中心,从而实现该点位水质情况的一次监测工作。完成一个点位的监测后,控制组件按照预设的浮板组件的运动路线,通过驱动组件使浮动组件在水面上做巡航,从而带动潜水仓11在水面下对鱼塘同一深度的各个点位进行水质监测。完成一个设定深度的监测后,控制组件控制吹吸泵17重新开始工作,吹吸泵17可以向潜水仓11内通入空气以使潜水仓11上浮,或者继续抽出潜水仓11的空气以使潜水仓11内继续下潜,从而使得潜水仓11能够到达鱼塘内的各个深度。当潜水仓11到达一个新的深度时,维持该深度不变,然后通过控制组件控制驱动组件再次是浮动组件在水面上做巡航,以使潜水仓11上的监测组件对此深度各个点位的水质进行检测;如此上浮或下潜后反复做巡航动作,即可完成对鱼塘中不同深度的不同点位均完成水质监测,从而完成对鱼塘水质的全面监测。所监测到的水质数据汇总到远端监测中心或控制中心,从而使得养殖者对鱼塘内的水质情况做到全面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对鱼塘各区域的水质进行维持和改善。
其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20、与控制电路板20电连接的第一供电源2以及自控制电路板20引出的通信天线19。控制电路板20可以为但不限于PLC控制板,能够进行内部预设编程,也能够接受、处理和发送命令和数据,以便于实现对驱动装置、吹吸泵17和监测组件的控制,以及相关数据的处理。第一供电源2用于控制电路板20的供电,同时通过控制电路板20上的微电路开关,也为驱动组件、吹吸泵17和监测组件供电。通信天线19则用于与远端监测中心或控制中心做数据交换。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浮动板6上表面两侧边缘的两个驱动电机5;每一所述驱动电机5均与控制电路板20电连接;每一所述驱动电机5的外侧均固定有驱动转轮;所述驱动转轮包括与电机相连接的驱动轴和沿周向均匀设置于转动轴4表面的若干个转轮叶3;所述转轮叶3的长度大于驱动轴到浮动板6底面的距离。左右对置的两个电机,配合能够对水面进行拨动的驱动转轮,能够实现浮板组件在水面上的前进、后退和旋转动作,从而使得浮动组件能够到达鱼塘水面上的各个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组件应当对两个驱动电机5进行独立控制,以使浮板组件能够实现上述三类动作。
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固定于潜水仓11表面的防水仓10、设置于防水仓10内的温度检测装置7、pH检测装置8和氧浓度检测装置9;所述温度检测装置7、所述pH检测装置8和所述氧浓度检测装置9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7的检测端、所述pH检测装置8的检测端和所述氧浓度检测装置9的检测端均延伸至防水仓10外,以与水直接接触。由于用于检测的器件均为电子器件,防水仓10的设置能够保证其在水下正常工作,从而保障了监测装置监测功能的正常实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7、所述pH检测装置8和所述氧浓度检测装置9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的方式通过软导线实现;此外,线路的水下部分以及其通过因与个检测用器件相互连接而与出现的各个结合处均需要进行防水处理,以避免其渗水而才成监测装置个电子元器件的损坏。优选的,线路可以通过通气软管14下入后再通过第二软管接头13的侧壁进入到防水仓10中,这样可以利用通气软管14本身的密封性能降低防水处理的难度。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上述控制电路板20上主要设置有电源处理电路、处理器、驱动控制电路、通信模块、AD转换模块、泵控制电路,所述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一供电源2电连接,电源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通信模块、处理器、驱动电机5、驱动控制电路、吹吸泵17、吹吸泵17控制电路电连接,提供其工作所需的电能,所述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与天线电连接,完成信息的接收与发送,所述处理器通过AD转换模块与温度检测装置7、pH检测装置8、氧浓度检测装置9电连接,完成水质数据的采集、接收;同时处理器还与驱动控制电路和泵控制电路电连接,通过驱动控制电路控制驱动电机5以及通过泵控制吹吸泵17进行吹或吸动作,从而推动浮板组件在鱼塘水面上运动以及潜水组件在鱼塘水面以下潜浮,两者结合以完成对鱼塘内水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此外,为了对鱼塘的水质数据进行存储,可以在控制电路板20上设置数据存储模块,用来保存监测数据,等到监测结束,再通过通信天线19将数据发送到远端控制中心。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为了提高浮动板所提供浮力的可靠性,进行了如下改进:所述浮动板6的内部设有空腔15,能够进一步增强浮动板6的承载能力,从而提高浮动板6的可靠性,避免其上各种部件进入水中而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为了提高监测装置的续航能力,进行了如下改进: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与控制电路板20电连接的第二供电源16,以为吹吸泵17和驱动组件单独供电。由于需要控制的用电部件较多,加之吹吸泵17和驱动组件的耗电量相对较大,因此仅依靠单一电源供电供电,监测装置的续航能力相对不足。通过设置第二供电源16,用于吹吸泵17和驱动组件的单独供电,能够有效延长第一供电源2的使用时间,从而保证了控制组件和监测组件长时间续航,进而保证了养殖者能够在监测装置不能运动的情况下及时了解监测装置的实际工作状态,并保留了监测装置的监测能力,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可靠性。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为了延长控制组件的使用寿命,进行了如下改进:所述控制组件上套设有与浮动板6固定连接且由塑料制成的防水罩1,能够将控制组件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从而减少了控制组件的损坏风险,延长了控制组件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4,为了避免防水罩影响到通信天线的正常功能,进行了如下改进:所述通信天线19向上延伸至防水罩1外部。防水罩1的设置,一定程度上会屏蔽通信讯号,通信天线19延伸出防水罩1,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从而保证监测装置与远端监测中心或控制中心之间的通讯联络。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如图2,为了防止水过吸入通气软管中以保证水下元器件的使用可靠性,进行了如下改进:所述第二软管接头13于潜水仓11连接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封闭浮阀;所述封闭浮阀包括设置于第二软管接头13内壁上的第一封隔片21和设置于第二软管接头13端部且位于第一封隔片21下方的第二封隔片28;所述第一封隔片21的中心开有第一通孔22;所述第二封隔片28的中心开有固定通孔25;所述固定通孔25内设置有与第二封隔片28之间成滑动配合且贯穿第二封隔片28的阀柱26;所述阀柱26的长度大于第一封隔片21和第二封隔片28之间的距离;所述阀柱26的上端设置有直径大于第一通孔22内径的封堵阀片23,下端设置有浮力阀片27;所述第二封隔片28位于封堵阀片23投影区域以外的区域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24。正常情况下,第一通孔22与第二通孔24均与潜水仓11内部连通,此时吹吸泵17工作能够自由从潜水仓11中抽出或向潜水仓11中通入空气;当潜水仓11中液面的过渡上升时,就有封堵第二软管接头13,进而水被抽上的风险;设置的封闭浮阀,能够在液面与浮力阀片27接触使,通过浮力阀片27受浮力向上运动而带动封堵阀片23上升,最后封堵第一通孔22,从而避免水进入通气软管14中。这对于将软导线布置于通气软管14中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各需要密封结合处出现漏水的现象,进而保证了水下电气件的可靠性。
实施例7
基于实施例6,为了提高封闭浮阀的封堵效果,进行了如下改进:所述阀柱26和浮力阀片27的材质均为塑料泡沫,减轻两者自身重量,从而提供更大的浮力以得到更好的封堵效果;所述封堵阀片23的材质为橡胶,能够利用橡胶具有优良弹性的特点,进一步增强封堵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面上的浮板组件、水面下的潜水组件和通气软管(14);所述浮板组件包括浮动板(6)、设置于浮动板(6)中央的第一软管接头(18)以及设置于浮动板(6)上的控制组件、驱动组件和吹吸泵(17);所述吹吸泵(17)与第一软管接头(18)相连通;所述潜水组件包括潜水仓(11)、设置于潜水仓(11)顶部中央且与潜水仓(11)连通的第二软管接头(13)以及设置于潜水仓(11)表面的监测组件;所述潜水仓(11)的侧壁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进出管(12);所述通气软管(14)与第一软管接头(18)和第二软管接头(13)均连通;所述控制组件与驱动组件、吹吸泵(17)均电连接,且所述控制组件与监测组件之间通过软导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板(6)的内部设有空腔(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电路板(20)、与控制电路板(20)电连接的第一供电源(2)以及自控制电路板(20)引出的通信天线(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与控制电路板(20)电连接的第二供电源(16),以为吹吸泵(17)和驱动组件单独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上套设有与浮动板(6)固定连接且由塑料制成的防水罩(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天线(19)向上延伸至防水罩(1)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浮动板(6)上表面两侧边缘的两个驱动电机(5);每一所述驱动电机(5)均与控制电路板(20)电连接;每一所述驱动电机(5)的外侧均固定有驱动转轮;所述驱动转轮包括与电机相连接的驱动轴和沿周向均匀设置于转动轴(4)表面的若干个转轮叶(3);所述转轮叶(3)的长度大于驱动轴到浮动板(6)底面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固定于潜水仓(11)表面的防水仓(10)、设置于防水仓(10)内的温度检测装置(7)、pH检测装置(8)和氧浓度检测装置(9);所述温度检测装置(7)、所述pH检测装置(8)和所述氧浓度检测装置(9)均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7)的检测端、所述pH检测装置(8)的检测端和所述氧浓度检测装置(9)的检测端均延伸至防水仓(10)外,以与水直接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管接头(13)于潜水仓(11)连接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封闭浮阀;所述封闭浮阀包括设置于第二软管接头(13)内壁上的第一封隔片(21)和设置于第二软管接头(13)端部且位于第一封隔片(21)下方的第二封隔片(28);所述第一封隔片(21)的中心开有第一通孔(22);所述第二封隔片(28)的中心开有固定通孔(25);所述固定通孔(25)内设置有与第二封隔片(28)之间成滑动配合且贯穿第二封隔片(28)的阀柱(26);所述阀柱(26)的长度大于第一封隔片(21)和第二封隔片(28)之间的距离;所述阀柱(26)的上端设置有直径大于第一通孔(22)内径的封堵阀片(23),下端设置有浮力阀片(27);所述第二封隔片(28)位于封堵阀片(23)投影区域以外的区域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柱(26)和浮力阀片(27)的材质均为塑料泡沫;所述封堵阀片(23)的材质为橡胶。
CN201821406312.2U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 Active CN208860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6312.2U CN208860838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6312.2U CN208860838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0838U true CN208860838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6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06312.2U Active CN208860838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08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04500A1 (en) * 2019-11-21 2021-07-08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Autonomous submersible device for algae growth and collection
WO2023130527A1 (zh) * 2022-01-10 2023-07-13 江苏大学 悬浮式自平衡自巡航水质在线监测装置、监测与评估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04500A1 (en) * 2019-11-21 2021-07-08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Autonomous submersible device for algae growth and collection
WO2023130527A1 (zh) * 2022-01-10 2023-07-13 江苏大学 悬浮式自平衡自巡航水质在线监测装置、监测与评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7968B (zh) 一种太阳能自主移动式增氧系统
CN206892658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行走式智能增氧机器人
CN208860838U (zh) 一种悬浮式鱼塘水质监测装置
CN103910424A (zh) 太阳能可移动式水生态维护机器人
CN205922531U (zh) 自主移动式太阳能射流增氧平台
CN106774549B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行走式智能增氧机器人
CN109115979A (zh) 便携式多功能立体水质探测装置
CN106069994A (zh) 自主移动式光伏射流增氧平台
CN212007965U (zh) 一种吸入式水质检测浮标
CN209043886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立体水质探测装置
CN108901976A (zh) 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
CN111912950A (zh) 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U2020102440A4 (en) Fixed-depth water sampling device based on pressure sensor and water sampling method thereof
CN108812514A (zh) 一种淡水鱼养殖用自动增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22308A (zh) 一种波浪能太阳能组合供电浮标及供电方法
CN207991641U (zh) 一种畜牧业用自动水位监测装置
CN208172607U (zh) 一种智能自动化海洋养殖系统
CN111707798B (zh) 一种电气化水产养殖场水体溶氧量监控系统
CN107992089A (zh) 一种智能自动化海洋养殖系统及其方法
CN211185463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浮漂
CN208283542U (zh) 一种多通道海洋水声采集器
CN209300002U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养殖池塘溶解氧控制系统
CN203117193U (zh) 海水网箱养殖环境监测装置
CN217657715U (zh) 一种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
CN102715137A (zh) 潜水型鱼群诱捕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