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60157U - 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60157U
CN208860157U CN201821176105.2U CN201821176105U CN208860157U CN 208860157 U CN208860157 U CN 208860157U CN 201821176105 U CN201821176105 U CN 201821176105U CN 208860157 U CN208860157 U CN 208860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ebay
filter screen
water inlet
plate filt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761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全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 Second Power Plant Huaih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 Second Power Plant Huaih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 Second Power Plant Huaih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 Second Power Plant Huaih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761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60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60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60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包括第一平板滤网前池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出水口分别设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且第一平板滤网前池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之间设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一端设有进水总管,且自吸泵另一端设有出水总管,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之间通过进水总管连接,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的进水口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与出水总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排水分管,该设计操作简单,综合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水系统冷却塔塔池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扩大单元制再循环供水系统,每台机组配2台循环水泵(2×50%)、1座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循环水供水和排水管各1条,本期2×660MW机组合用1座中央循环水泵房。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淋水面积为9000m2。单台冷却塔塔池及循泵入口前室、进水函道水量约25000m3。原冷却塔塔池由于当时设计时考虑环保要求,冷却塔塔池底部未设计有排污口,当循环水系统检修,需要放尽冷却塔塔池水时,只能用临时潜水泵抽排至另一个塔,因潜水泵排水量较小,不能满足检修工期需要。在循环水泵房前池加装一台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实现冷却塔塔池的快速排水,同时可节约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包括第一平板滤网前池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出水口分别设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且第一平板滤网前池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之间设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一端设有进水总管,且自吸泵另一端设有出水总管,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之间通过进水总管连接,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的进水口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与出水总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排水分管,所述排水分管、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出水总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出水阀和第二出水阀。
优选的,所述自吸泵为无密封自控自吸泵,自吸泵的最大吸深为10m,且自吸泵的排水量大于700mm3/h。
优选的,所述自吸泵两端的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上均设有可曲挠橡胶接头,以消除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泵的进出口管路造成的应力。
优选的,所述排水分管与雨水管网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上端设有第一冷却塔,所述第二平板滤网前池上端设有第二冷却塔,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与第一冷却塔之间以及第二平板滤网前池与第二冷却塔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阀和第二出水阀均为真空闸阀,为了消除自吸泵入口阀门可能存在的漏气影响泵的稳定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前池加装一台无密封自控自吸泵,由于泵布置在前池入口区域的地面上,便于检修维护。泵的排水量不小于700m3/h,最大吸深可达到10m,为消除泵入口阀门可能存在的漏气影响泵的稳定运行,泵入口阀门采用真空闸阀;
在自吸泵进出管道上加装可曲挠橡胶接头,以消除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泵的进出口管路造成的应力;
在排水泵的出口管道上分别引一路管路至第一平板滤网前池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以实现第一冷却塔和第二冷却塔塔水互排;而且排水时间大大缩短,可满足检修工期短的要求,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同时考虑当循环水质浓缩倍率较高,不宜利用时,在泵的出口母管加装一排水阀门,排至室外雨水管网。有较强的通用性。该设计操作简单,综合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平板滤网前池、2-第二、3-第一进水管、4-第一冷却塔、5-第二冷却塔、6-排水分管、7-第一出水管、8-第二出水管、9-第一阀门、10-第二进水管、11-第一出水阀、12-第二出水阀、13-进水总管、14-自吸泵、15-橡胶接头、16-连接管、17-出水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包括第一平板滤网前池1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2,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1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2出水口分别设有第一出水管7和第二出水管8,且第一平板滤网前池1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2之间设有自吸泵14,所述自吸泵14一端设有进水总管13,且自吸泵14另一端设有出水总管17,所述第一出水管7和第二出水管8之间通过进水总管13连接,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1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2的进水口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10,所述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10与出水总管17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3上设有排水分管6,所述排水分管6、第一进水管7、第二进水管8和出水总管17上均设有阀门9,所述第一出水管7和第二出水管8上分别设有第一出水阀11和第二出水阀12。
所述自吸泵14为无密封自控自吸泵,自吸泵14的最大吸深为10m,且自吸泵14的排水量大于700mm3/h。
所述自吸泵14两端的进水总管13和出水总管17上均设有可曲挠橡胶接头15,以消除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泵的进出口管路造成的应力。
所述排水分管6与雨水管网连接。
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1上端设有第一冷却塔4,所述第二平板滤网前池2上端设有第二冷却塔5,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1与第一冷却塔4之间以及第二平板滤网前池2与第二冷却塔5之间均通过连接管16连接。
所述第一出水阀11和第二出水阀12均为真空闸阀,为了消除自吸泵入口阀门可能存在的漏气影响泵的稳定运行。
实施例2,请参阅图2,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包括第一平板滤网前池1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2,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1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2出水口分别设有第一出水管7和第二出水管8,且第一平板滤网前池1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2之间设有自吸泵14,所述自吸泵14一端设有进水总管13,且自吸泵14另一端设有出水总管17,所述第一出水管7和第二出水管8之间通过进水总管13连接,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1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2的进水口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10,所述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10与出水总管17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3上设有排水分管6,所述排水分管6、第一进水管7、第二进水管8和出水总管17上均设有阀门9,所述第一出水管7和第二出水管8上分别设有第一出水阀11和第二出水阀12。
所述自吸泵14为无密封自控自吸泵,自吸泵14的最大吸深为10m,且自吸泵14的排水量大于700mm3/h。
所述排水分管6与雨水管网连接。
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1上端设有第一冷却塔4,所述第二平板滤网前池2上端设有第二冷却塔5,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1与第一冷却塔4之间以及第二平板滤网前池2与第二冷却塔5之间均通过连接管16连接。
所述第一出水阀11和第二出水阀12均为真空闸阀,为了消除自吸泵入口阀门可能存在的漏气影响泵的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用于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在使用时,当第一平板滤网前池1需要进行排水时,关闭第二出水阀12、第一进水管3和排水分管6上的第一阀门9,同时开启第一出水阀12和第二进水管10上的第一阀门9,然后启动自吸泵14,进行抽水即可,当第二平板滤网前池2需要进行排水时,则反之;当循环水质浓缩倍率较高,不宜利用时,开启相应的第一出水阀11和第二出水阀12以及开启排水分管6上的第一阀门9,关闭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10上的第二阀门9,然后启动自吸泵14,将水排放至雨水管道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包括第一平板滤网前池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出水口分别设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且第一平板滤网前池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之间设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一端设有进水总管,且自吸泵另一端设有出水总管,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之间通过进水总管连接,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和第二平板滤网前池的进水口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与出水总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排水分管,所述排水分管、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出水总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出水阀和第二出水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泵为无密封自控自吸泵,自吸泵的最大吸深为10m,且自吸泵的排水量大于700mm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泵两端的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上均设有可曲挠橡胶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分管与雨水管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池上端设有第一冷却塔,所述第二平板滤网前池上端设有第二冷却塔,所述第一平板滤网前与第一冷却塔之间以及第二平板滤网前池与第二冷却塔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阀和第二出水阀均为真空闸阀。
CN201821176105.2U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 Active CN208860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6105.2U CN208860157U (zh)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6105.2U CN208860157U (zh)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60157U true CN208860157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3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76105.2U Active CN208860157U (zh)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60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11321U (zh) 太阳能虹吸抽水管泵
CN208860157U (zh) 一种循环水泵前加装排水装置
CN107476784A (zh) 一种油管产水产气的煤层气排采方法
CN103172128A (zh) 一种虹吸水池自动布水系统
CN207033766U (zh) 一种自动注水排气的抽水装置
CN208072564U (zh) 一种建筑物用雨污分流套管
CN206752657U (zh) 一种自清洁结构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05296361U (zh) 带有滤网的雨水口结构
CN209523273U (zh) 一种综合临时排水管道系统
CN204001057U (zh) 潜管式供水设备
CN209412782U (zh) 用于河道生态工程的无动力回水机构
CN209025190U (zh) 方便检修型智慧泵站
CN107143025A (zh) 泵站的多耦合式排水管道
CN206941696U (zh) 新型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07904974U (zh) 一种城建排水管道井
CN205189447U (zh) 拆装式泳池排水器
CN206113757U (zh) 一种带有收球计数装置的胶球清洗系统
CN206267184U (zh) 一种排水泵合并利用的综合管廊
CN216788805U (zh) 一种离心水泵吸水管路系统
CN109138137A (zh) 方便检修型智慧泵站
CN216280686U (zh) 一种多功能阀门组合箱体
CN216616168U (zh) 一种用于蓄水池的新型溢流排水系统
CN107524606A (zh) 一种自动注水排气的抽水装置
CN211976546U (zh) 一种单板干燥机用污水疏水装置
CN203144137U (zh) 一种虹吸水池自动补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