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51809U - 乳腺癌术后固定带 - Google Patents

乳腺癌术后固定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51809U
CN208851809U CN201820051499.2U CN201820051499U CN208851809U CN 208851809 U CN208851809 U CN 208851809U CN 201820051499 U CN201820051499 U CN 201820051499U CN 208851809 U CN208851809 U CN 208851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belt
belt
locking
support ontolog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514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辛婕
王晴
何欣
邱慧梅
陈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00514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51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51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51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固定带,涉及医疗包扎固定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本体、胸部锁紧带和肩部锁紧带,胸部锁紧带和肩部锁紧带分别设置于支撑本体上,胸部锁紧带包括第一锁紧带、第二锁紧带和第三锁紧带,第一锁紧带和第三锁紧带设置于支撑本体的一端,且第一锁紧带与支撑本体的底部相连接,第三锁紧带与支撑本体的顶部相连接,第二锁紧带设置于支撑本体的另一端,第一锁紧带和第三锁紧带与第二锁紧带相交叉连接于支撑本体上,通过胸部锁紧带的交叉连接方式,实现了立体的加压方式,提高了该术后固定带的固定牢固程度,同时均衡适度加压包扎,与术后的伤口创面能够有效的贴附,通过肩部锁紧带进行限位,防止该术后固定带的脱落。

Description

乳腺癌术后固定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包扎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固定带。
背景技术
在我国乳腺癌根治术仍然是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手术创面较大,常出现皮下积液、出血、感染、皮瓣坏死、呼吸受限等并发症。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0%~20%,甚至可高达35%以上,好发部位为腋下,锁骨下,肋弓上和胸骨旁。乳腺癌术后加压包扎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术后一个重要环节,其方法多样,但因术后伤口包扎不良,局部受压不均匀,形成皮下积液可造成皮瓣与胸壁之间分离,使皮下的毛细血管网不能与胸壁血管形成吻合,皮瓣与胸廓间形成淋巴漏,影响皮瓣的成活,增加了换药时间及换药总费用。
目前广泛在临床使用的普通绷带、普通胸带、弹力绷带及充气囊胸带,包扎复杂,比较耗费工时,舒适度欠佳,且由于胸部特殊结构特征使局部加压包扎压迫不均,易松脱和移位等,可能造成皮瓣勒伤,观察伤口不便,加压包扎的松紧度不易掌握,包扎过松达不到加压止血的目的,包扎过紧影响则血液循环,甚至可能出现呼吸受限,达不到满意的固定效果,增加医护工作时间。另外,现有技术对患肢肩关节未起到约束作用,影响腋窝处伤口的快速愈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腺癌术后固定带,该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锁紧带和第三锁紧带与第二锁紧带相交叉连接于支撑本体上,通过胸部锁紧带的交叉连接方式,实现了立体的加压方式,提高了该术后固定带的固定牢固程度,同时均衡适度加压包扎,与术后的伤口创面能够有效的贴附,通过肩部锁紧带进行限位,防止该术后固定带的脱落。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包括支撑本体、胸部锁紧带和肩部锁紧带;
所述胸部锁紧带和所述肩部锁紧带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上;
所述胸部锁紧带包括第一锁紧带、第二锁紧带和第三锁紧带;
所述第一锁紧带和所述第三锁紧带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锁紧带与所述支撑本体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三锁紧带与所述支撑本体的顶部相连接;
所述第二锁紧带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支撑本体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锁紧带和所述第三锁紧带与所述第二锁紧带相交叉连接于所述支撑本体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第四锁紧带;
所述第四锁紧带设置于所述第三锁紧带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手臂固定带;
所述手臂固定带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的一端上,所述手臂固定带绕过手臂与所述支撑本体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本体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条;
多个所述支撑条由所述支撑本体的顶部延伸至所述支撑本体的底部,且多个所述支撑条间隔均匀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肩部锁紧带上设置有肩垫。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本体、所述第一锁紧带、所述第二锁紧带、所述第三锁紧带、所述第四锁紧带、所述肩部锁紧带和所述手臂固定带分别采用夹层结构;
所述夹层结构中设置有缓冲垫和加压气囊;
所述加压气囊上设置有充气阀门,所述充气阀门突出所述支撑本体、所述第一锁紧带、所述第二锁紧带、所述第三锁紧带、所述第四锁紧带、所述肩部锁紧带和所述手臂固定带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本体的内层采用棉质材料,所述支撑本体的外层采用弹力网眼材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带、所述第二锁紧带、所述第三锁紧带、所述第四锁紧带内分别设置有汝铁硼磁片和中药包;
所述汝铁硼磁片和中药包间隔均匀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锁紧带、所述第二锁紧带、所述第三锁紧带、所述第四锁紧带、所述肩部锁紧带、所述手臂固定带的游离端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粘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本体、所述第一锁紧带、所述第二锁紧带、所述第三锁紧带、所述第四锁紧带、所述肩部锁紧带和所述手臂固定带分别采用弹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包括支撑本体、胸部锁紧带和肩部锁紧带,胸部锁紧带和肩部锁紧带分别设置于支撑本体上,胸部锁紧带包括第一锁紧带、第二锁紧带和第三锁紧带,第一锁紧带和第三锁紧带设置于支撑本体的一端,且第一锁紧带与支撑本体的底部相连接,第三锁紧带与支撑本体的顶部相连接,第二锁紧带设置于支撑本体的另一端,第一锁紧带和第三锁紧带与第二锁紧带相交叉连接于支撑本体上,通过胸部锁紧带的交叉连接方式,实现了立体的加压方式,提高了该术后固定带的固定牢固程度,同时均衡适度加压包扎,与术后的伤口创面能够有效的贴附,通过肩部锁紧带进行限位,防止该术后固定带的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的后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锁紧带、第二锁紧带、第三锁紧带和第四锁紧带相互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穿戴在人体上的示意图。
图标:1-支撑本体;2-胸部锁紧带;3-肩部锁紧带;4-手臂固定带;5-支撑条;6-粘扣;21-第一锁紧带;22-第二锁紧带;23-第三锁紧带;24-第四锁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包括支撑本体1、胸部锁紧带2和肩部锁紧带3;
所述胸部锁紧带2和所述肩部锁紧带3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 1上;
所述胸部锁紧带2包括第一锁紧带21、第二锁紧带22和第三锁紧带23;
所述第一锁紧带21和所述第三锁紧带23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1 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锁紧带21与所述支撑本体1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三锁紧带23与所述支撑本体1的顶部相连接;
所述第二锁紧带22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1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支撑本体1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锁紧带21和所述第三锁紧带23与所述第二锁紧带22 相交叉连接于所述支撑本体1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锁紧带21与第二锁紧带22的结构相同,在使用时,第一锁紧带21以第一锁紧带21与支撑本体1的连接处为起点由患者身后方绕过患者的右侧腋下,向患者的左胸上方延伸与支撑本体1相连接,第二锁紧带22以第二锁紧带22与支撑本体1的连接处为起点由患者身后方绕过患者的左侧腋下,向患者的右胸上方延伸与支撑本体1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包括支撑本体1、胸部锁紧带2和肩部锁紧带3,胸部锁紧带2和肩部锁紧带3分别设置于支撑本体1上,胸部锁紧带2包括第一锁紧带21、第二锁紧带22 和第三锁紧带23,第一锁紧带21和第三锁紧带23设置于支撑本体1 的一端,且第一锁紧带21与支撑本体1的底部相连接,第三锁紧带 23与支撑本体1的顶部相连接,第二锁紧带22设置于支撑本体1的另一端,第一锁紧带21和第三锁紧带23与第二锁紧带22相交叉连接于支撑本体1上,通过胸部锁紧带2的交叉连接方式,实现了立体的加压方式,提高了该术后固定带的固定牢固程度,同时均衡适度加压包扎,与术后的伤口创面能够有效的贴附,通过肩部锁紧带3进行限位,防止该术后固定带的脱落。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第四锁紧带24;
所述第四锁紧带24设置于所述第三锁紧带23上。
在该实施例中,在使用该术后固定带时,先将第四锁紧带24的游离端与支撑本体1相连接在一起,起到初步固定支撑本体1的作用,为后续第一锁紧带21、第二锁紧带22和第三锁紧带23与支撑本体1 之间的连接提供一个连接基础,再将第三锁紧带23的游离端与支撑本体1相连接在一起,使该术后固定带与患者的接触面积更大,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再将第二锁紧带22和第一锁紧带21按照先后顺序依次与支撑本体1相连接,具体的,第一锁紧带21以第一锁紧带21 与支撑本体1的连接处为起点由患者身后方绕过患者的右侧腋下,向患者的左胸上方延伸与支撑本体1相连接,第二锁紧带22以第二锁紧带22与支撑本体1的连接处为起点由患者身后方绕过患者的左侧腋下,向患者的右胸上方延伸与支撑本体1相连接,形成交叉连接的方式,且第三锁紧带23对于第四锁紧到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第二锁紧带22对第三锁紧带23和第四锁紧带24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第一锁紧带21对第二锁紧带22、第三锁紧带23和第四锁紧带24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实现了立体的加压方式,提高了该术后固定带的固定牢固程度,同时均衡适度加压包扎,与术后的伤口创面能够有效的贴附。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手臂固定带4;
所述手臂固定带4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1的一端上,所述手臂固定带4绕过手臂与所述支撑本体1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将第一锁紧带21、第二锁紧带22、第三锁紧带 23和第四锁紧带24与支撑本体1连接后,为了防止患者与患处同侧的手臂移动减缓伤口愈合,在支撑本体1上再设置一个手臂固定带4,手臂固定带4以手臂固定带4与支撑本体1的了连接处为起点,从患者后方绕过与患处同侧的手臂,再将手臂固定带4的游离端固定于患者前方进行固定,有效的避免手臂外展,利于腋窝处伤口快速愈合。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本体1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条5;
多个所述支撑条5由所述支撑本体1的顶部延伸至所述支撑本体 1的底部,且多个所述支撑条5间隔均匀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条5至少为四根,均匀分布在支撑本体1 内,在使用过程中支撑条5的延伸方向与人体的脊椎平行,使患者在穿戴该术后固定带的过程中,该术后固定带不发生卷曲现象,与术后的伤口创面能够有效的贴附,具体的,支撑条5采用鱼骨式软钢或者铝,且在支撑条5的外部包裹有三明治网布,鱼骨式软钢和铝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且质量轻,对支撑本体1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同时不会给患者带来过多的负担,增设三明治网布,提高了患者的使用感,避免出现因支撑条5的硬度而硌到的情况。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肩部锁紧带3上设置有肩垫。
在该实施例中,肩部锁紧带3用于将支撑本体1、第一锁紧带21、第二锁紧带22、第三锁紧带23、第四锁紧带24、手臂固定带4等固定在患者身上,在肩部锁紧带3固定的时候需要加大固定的作用力,因此,在肩部锁紧带3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有肩垫,增大了肩部锁紧带3与肩膀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肩部锁紧带3作用在肩膀上的压强,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本体1、所述第一锁紧带21、所述第二锁紧带22、所述第三锁紧带23、所述第四锁紧带24、所述肩部锁紧带3和所述手臂固定带4分别采用夹层结构;
所述夹层结构中设置有缓冲垫和加压气囊;
所述加压气囊上设置有充气阀门,所述充气阀门分别突出所述支撑本体1、所述第一锁紧带21、所述第二锁紧带22、所述第三锁紧带23、所述第四锁紧带24、所述肩部锁紧带3和所述手臂固定带4 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加压气囊可以对患者进行加压,加压力度以不影响患者呼吸且能轻松插入1手指为原则,对于创面伤口进行进一步的压力固定,利于伤口创面愈合,减少术后伤口出血、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减少患肢水肿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本体1的内层采用棉质材料,所述支撑本体1的外层采用弹力网眼材料。
在该实施例中,内层为棉质材料,防止皮肤过敏,外层为弹力网眼材料,具有透气吸汗作用,佩戴柔软舒适。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带21、所述第二锁紧带22、所述第三锁紧带23、所述第四锁紧带 24内分别设置有汝铁硼磁片和中药包;
所述汝铁硼磁片和中药包间隔均匀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汝铁硼磁片具有磁疗的作用,对于创面伤口有加速愈合的功效,促进血液循环,中药包内设置有活血化瘀的中药材,通过缓慢渗透的方式,与汝铁硼磁片对伤口共同作用,有利于伤口的恢复。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带21、所述第二锁紧带22、所述第三锁紧带23、所述第四锁紧带24、所述肩部锁紧带3、所述手臂固定带4的游离端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粘扣6。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锁紧带21、第二锁紧带22、第三锁紧带23、第四锁紧带24、肩部锁紧带3、手臂固定带4的游离端上分别设置有粘扣6,与支撑本体1进行粘扣6连接,除此之外,搭扣、拉链或者其他的可实现连接的方式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本体1、所述第一锁紧带21、所述第二锁紧带22、所述第三锁紧带23、所述第四锁紧带24、所述肩部锁紧带3和所述手臂固定带4分别采用弹性材料。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患者的身形的大小,需要将该术后固定带设置多个不同的尺寸,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同时,采用弹性面料,弥补了不同尺寸之间的空缺与衔接,使更多的患者可使用该术后固定带,扩大了使用范围和人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包括支撑本体1、胸部锁紧带2和肩部锁紧带3,胸部锁紧带2和肩部锁紧带3分别设置于支撑本体1上,胸部锁紧带2包括第一锁紧带21、第二锁紧带22 和第三锁紧带23,第一锁紧带21和第三锁紧带23设置于支撑本体1 的一端,且第一锁紧带21与支撑本体1的底部相连接,第三锁紧带 23与支撑本体1的顶部相连接,第二锁紧带22设置于支撑本体1的另一端,第一锁紧带21和第三锁紧带23与第二锁紧带22相交叉连接于支撑本体1上,通过胸部锁紧带2的交叉连接方式,该固定带中采用双边设计,避免发生卷边导致固定力下降的情况出现,采用立体裁剪方式对乳腺癌术后胸部特殊构造进行均衡适度加压包扎,使得整个伤口创面贴附良好,提高了该术后固定带的固定牢固程度,利于伤口创面愈合,减少术后伤口出血、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另外,肩部锁紧带3对腋窝处伤口进行加压固定,同时,通过肩部锁紧带3进行限位,防止该术后固定带的脱落,手臂固定带4还可防止患肢肩关节外展,因此,有效地避免腋窝处伤口愈合不良,减少患肢水肿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以右乳癌为例,左乳癌的结构与右乳癌的大致结构相同,但第一锁紧带21、第二锁紧带 22、第三锁紧带23、第四锁紧带24、肩部锁紧带3和手臂固定带4 的设置位置相反,同样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本体、胸部锁紧带和肩部锁紧带;
所述胸部锁紧带和所述肩部锁紧带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上;
所述胸部锁紧带包括第一锁紧带、第二锁紧带和第三锁紧带;
所述第一锁紧带和所述第三锁紧带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锁紧带与所述支撑本体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三锁紧带与所述支撑本体的顶部相连接;
所述第二锁紧带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的另一端,且与所述支撑本体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第一锁紧带和所述第三锁紧带与所述第二锁紧带相交叉连接于所述支撑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锁紧带;
所述第四锁紧带设置于所述第三锁紧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臂固定带;
所述手臂固定带设置于所述支撑本体的一端上,所述手臂固定带绕过手臂与所述支撑本体的另一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条;
多个所述支撑条由所述支撑本体的顶部延伸至所述支撑本体的底部,且多个所述支撑条间隔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锁紧带上设置有肩垫。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所述第一锁紧带、所述第二锁紧带、所述第三锁紧带、所述第四锁紧带、所述肩部锁紧带和所述手臂固定带分别采用夹层结构;
所述夹层结构中设置有缓冲垫和加压气囊;
所述加压气囊上设置有充气阀门,所述充气阀门分别突出所述支撑本体、所述第一锁紧带、所述第二锁紧带、所述第三锁紧带、所述第四锁紧带、所述肩部锁紧带和所述手臂固定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的内层采用棉质材料,所述支撑本体的外层采用弹力网眼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带、所述第二锁紧带、所述第三锁紧带、所述第四锁紧带内分别设置有汝铁硼磁片和中药包;
所述汝铁硼磁片和中药包间隔均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带、所述第二锁紧带、所述第三锁紧带、所述第四锁紧带、所述肩部锁紧带、所述手臂固定带的游离端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粘扣。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乳腺癌术后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所述第一锁紧带、所述第二锁紧带、所述第三锁紧带、所述第四锁紧带、所述肩部锁紧带和所述手臂固定带分别采用弹性材料。
CN201820051499.2U 2018-01-11 2018-01-11 乳腺癌术后固定带 Active CN208851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1499.2U CN208851809U (zh) 2018-01-11 2018-01-11 乳腺癌术后固定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51499.2U CN208851809U (zh) 2018-01-11 2018-01-11 乳腺癌术后固定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51809U true CN208851809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0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51499.2U Active CN208851809U (zh) 2018-01-11 2018-01-11 乳腺癌术后固定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518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92197B2 (en) Post surgical recovery bra
CN105232197B (zh) 一种用于乳腺术后治疗的多功能文胸
CN105853065A (zh) 一种胸部固定带
CN208851809U (zh) 乳腺癌术后固定带
CN217138425U (zh) 一种颌面颈部加压冷敷头带
CN110464414A (zh) 一种带腿部固定的髂骨充气压力止血带
CN206151642U (zh) 医用腹带结构
CN205667608U (zh) 一种胸部固定带
CN210228242U (zh) 一种普外科用局部双压止血带
CN209695560U (zh) 一种乳腺手术后用包扎胸带
CN209422250U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康复固定带
CN206151683U (zh) 适用于造口患者的腹带结构
CN218551409U (zh) 一种起搏器术后加压服
CN212592723U (zh) 用于乳腺癌术后的固定胸带
CN204909786U (zh) 一种腹股沟疝气带
CN211610350U (zh) 一种加压包扎用可调背心
CN215192681U (zh) 一种腹部减压的腰椎术后腰带
CN219166817U (zh) 一种医用高分子夹板
CN215020027U (zh) 一种可调节性术区加压固定装置
CN216021579U (zh) 一种肩关节固定带
CN208426308U (zh) 一种静脉炎预防治疗用固定带
CN214908769U (zh) 一种用于成人锁骨骨折的防护矫正带
CN209574793U (zh) 一种新型肛肠科丁字裤
CN216570789U (zh) 中药保健腰带
CN213963945U (zh) 一种心脏外科护理用胸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