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9678U - 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19678U
CN208819678U CN201821766525.6U CN201821766525U CN208819678U CN 208819678 U CN208819678 U CN 208819678U CN 201821766525 U CN201821766525 U CN 201821766525U CN 208819678 U CN208819678 U CN 208819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terminal
metal oxide
end cap
composite
fix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665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飞
姚志强
杨兵
胡麦威
李任展
胡炜浩
徐颖
刘洋
刘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d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d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d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d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665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19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19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19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istors And Var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包括复合外套、绝缘套、上接线端子、上电极、芯体组件、下电极和下接线端子,还包上、下两端盖,上电极顶部及下电极底部都具有一锥台状固定端,绝缘套两端内侧形状分别与固定端相对应且与固定端紧密配合,固定端上具有固定孔,上、下接线端子的一端分别过盈配合于对应的固定孔内,上、下接线端子与复合外套的连接处还具有台阶状封装,复合外套两端外侧还设有锥台状的螺接部,端盖上具有与上接线端子或下接线端子相对应的固定柱,端盖螺接在螺接端上,上、下接线端子分别穿出固定柱且其与固定柱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稳固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3910377 U公开了一种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得避雷器的密封和安装更加稳定牢固,外密封部设置在绝缘筒外,在两者的连接中起到了瓶塞的作用,外密封部的外径与容置段的外径相适配,这样使得复合外套包裹住绝缘筒时的形状比较规则,避雷器的整体形状美观,内密封部的外径与容置段的内径相适配,这样使得对应的端盖与绝缘筒的连接更加紧密,外密封部的外径与容置段的外径相适配且压缩部与外密封部连接端的外径小于内密封部的外径,这样使得压缩部呈锥形设置,有效加强了其与绝缘筒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该种结构的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对绝缘套两端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且需要在上电极上加工出与绝缘套端部相对应的形状,两者若贴合不够紧密,则增加密封和稳固性都无从谈起,极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且该避雷器在遭受外力时,如大风天气,仍然难以杜绝因晃动而使接线端子与绝缘套、复合外套之间产生间隙,密封性仍不够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包括复合外套、设置于所述复合外套内的绝缘套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绝缘套内的上接线端子、上电极、芯体组件、下电极和下接线端子,所述上、下接线端子的一端穿出所述绝缘套及复合外套,还包上、下两端盖,所述上电极顶部及下电极底部都具有一锥台状固定端,所述绝缘套两端内侧形状分别与所述固定端相对应且与所述固定端紧密配合,所述固定端上具有固定孔,所述上、下接线端子的一端分别过盈配合于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内,所述上、下接线端子与所述复合外套的连接处还具有台阶状封装,所述复合外套两端外侧还设有锥台状的螺接部,所述端盖上具有与所述上接线端子或下接线端子相对应的固定柱,所述端盖螺接在螺接端上,所述上、下接线端子分别穿出所述固定柱且其与固定柱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螺接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端的高度,以保证端盖与螺接部结合后可有效压迫绝缘套和固定端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为陶瓷端盖。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为硅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外套和绝缘套之间还设有防水密封胶层,进一步提高避雷器整体强度和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绝缘套和固定端的加工精度要求低,即使两者配合后存在一定间隙,由于螺接端为锥台状,端盖螺接完成后亦可压迫复合外套使两者紧密配合,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稳固性和密封性更加可靠,即使有碰撞等外力影响,接线端子和绝缘套之间的连接处也不易产生缝隙从而影响霹雷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包括复合外套1、设置于所述复合外套1内的绝缘套2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绝缘套2内的上接线端子3、上电极4、芯体组件5、下电极6和下接线端子7,所述上、下接线端子3、7的一端穿出所述绝缘套2及复合外套1,还包上、下两端盖8,所述上电极4顶部及下电极6底部都具有一锥台状固定端9,所述绝缘套2两端内侧形状分别与所述固定端9相对应且与所述固定端9紧密配合,所述固定端9上具有固定孔,所述上、下接线端子3、7的一端分别过盈配合于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内,所述上、下接线端子3、7与所述复合外套1的连接处还具有台阶状封装10,所述复合外套1两端外侧还设有锥台状的螺接部11,所述端盖8上具有与所述上接线端子3或下接线端子7相对应的固定柱12,所述端盖8螺接在螺接端11上,所述上、下接线端子3、7分别穿出所述固定柱12且其与固定柱12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圈13。
进一步的,所述螺接部11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端9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8为陶瓷端盖。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13为硅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外套1和绝缘套2之间还设有防水密封胶层。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包括复合外套、设置于所述复合外套内的绝缘套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绝缘套内的上接线端子、上电极、芯体组件、下电极和下接线端子,所述上、下接线端子的一端穿出所述绝缘套及复合外套,其特征在于:还包上、下两端盖,所述上电极顶部及下电极底部都具有一锥台状固定端,所述绝缘套两端内侧形状分别与所述固定端相对应且与所述固定端紧密配合,所述固定端上具有固定孔,所述上、下接线端子的一端分别过盈配合于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内,所述上、下接线端子与所述复合外套的连接处还具有台阶状封装,所述复合外套两端外侧还设有锥台状的螺接部,所述端盖上具有与所述上接线端子或下接线端子相对应的固定柱,所述端盖螺接在螺接端上,所述上、下接线端子分别穿出所述固定柱且其与固定柱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接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端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为陶瓷端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硅橡胶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外套和绝缘套之间还设有防水密封胶层。
CN201821766525.6U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Active CN208819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6525.6U CN208819678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6525.6U CN208819678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19678U true CN208819678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80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66525.6U Active CN208819678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19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2670B (zh) 一种储能蓄电池用防水装置
CN208819678U (zh) 一种新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CN209232663U (zh) 一种屏蔽型柱上绝缘开关
EP4270629A3 (en) Cylindrical battery cell with overmolded glass feedthrough
CN202840157U (zh) 末屏适配器
CN208819679U (zh) 一种组合式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CN201773729U (zh) 按钮开关
CN202473559U (zh) 一种大型变压器高压套管
CN207149720U (zh) 用于地表指示灯的电源线接点防护帽
CN205544167U (zh) 一种干式户外终端
CN205489428U (zh) 电力电缆终端
CN205377252U (zh) 一种干式绝缘gis终端
CN204088406U (zh) 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顶盖
CN203967005U (zh) 防水户外熔断器
CN2884589Y (zh) 防水插头
CN209184220U (zh) 一种电气性能高的电缆终端
CN206210478U (zh) 一种柱式绝缘子
CN205752391U (zh) 碱性干电池
CN107702064A (zh) 一种全方位抗冲击镜片安装结构
CN209592885U (zh) 一种矿用电缆接线盒
CN210667965U (zh) 一种变压器将军帽
CN210722587U (zh) 一种10kV高压线路柱式瓷绝缘子
CN109473278B (zh) 一种密封型高压绝缘端子
CN209344149U (zh) 一种酸储电池防渗酸密封结构
CN103326174A (zh) 一种连接器的防水线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