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5496U - 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15496U
CN208815496U CN201821334799.8U CN201821334799U CN208815496U CN 208815496 U CN208815496 U CN 208815496U CN 201821334799 U CN201821334799 U CN 201821334799U CN 208815496 U CN208815496 U CN 208815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all
hole
wedge
r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347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国刚
华志聪
朱素婷
甄丽敏
黄惠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angshi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angsh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angshi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angsh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347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15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15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15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包括耙体、耙爪和耙杆,所述耙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推杆,推杆的底端焊接有推板,推板的底端焊接有两个直杆,位于第一腔体的两个直杆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有推块的一端;所述耙爪的顶部与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接触,耙爪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腔体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拆装,可将整个装置分成三个部分,拆卸后方便携带,不会对使用者造成携带的负担,安装后,即可使用,非常方便,使用时效率高,快速便捷,经济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社会的快速进步,因为早期的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现如今的城市内的河道以及城市周围的河道出现污染严重的问题,城市环境的整改,对城市内以及周边的河道污染的治理刻不容缓。
导致河道的污染重要地因素之一就是水中大量漂浮的固体,这些漂浮的固体不易溶解,这些物质存在于河道整个水体里分解困难、易堵塞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包括耙体、耙爪和耙杆,所述耙体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推杆,推杆的底端焊接有推板,推板的底端焊接有两个直杆,位于第一腔体内的两个直杆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有推块的一端;所述耙爪的顶部与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接触,耙爪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腔体内,耙爪上开设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通孔,两个第三通孔内均滑动安装有楔,楔的底端与第一腔体的底部内壁相接触,两个推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耙爪的外侧相接触,推块的底部与楔的顶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焊接在凹槽的顶部内壁上,第一弹簧的底端焊接在推板的顶部。
优选的,两个楔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为弧形结构,两个楔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滑板,滑板与第二腔体的内壁滑动接触。
优选的,两个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同一个第二弹簧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的数量为九个,九个第一腔体均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耙体与耙杆螺纹连接,耙杆设置为可伸缩的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耙体、耙爪、耙杆、第一腔体、第一通孔、凹槽、第二通孔、推杆、推板、直杆、推块、第二腔体、第三通孔、楔、第一弹簧、滑板和第二弹簧相配合,当需要对河道内漂浮的固体打捞时,先将耙体和耙杆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再将耙爪开设第二腔体的一端沿着第一通孔的内壁推入,楔受第一通孔内壁的挤压,两个楔沿着第三通孔内壁相靠近滑动,楔推动滑板沿着第二腔体的内壁滑动,两个滑板的挤压,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继续推动耙爪,至将楔推进到第一腔体内,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推动两个滑板相向移动,滑板推动楔移动,楔伸出与第一腔体的底部内壁相接触,耙爪安装进耙体内,再拉伸耙杆,整个装置安装完成,可以对河道内的漂浮固体进行打捞;当需要收回装置时,将处于伸长状态的耙杆缩短,再按压下推杆,推杆沿着第二通孔的内壁向下滑动,推杆推动向下移动,推板推动直杆向下移动,直杆带动推块向下移动,推块接触到楔,推块向下移动对楔进行挤压,推动两个楔沿着第三通孔内壁相靠近滑动,楔推动滑板沿着第二腔体的内壁滑动,两个滑板的挤压,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继续推动耙爪,当楔挤压进第三通孔内,拉动耙爪沿着第一通孔至耙体外,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推动两个滑板相向移动,滑板推动楔移动,楔伸出,最后将耙体与耙杆通过螺纹分离,装置回收完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拆装,可将整个装置分成三个部分,拆卸后方便携带,不会对使用者造成携带的负担,安装后,即可使用,非常方便,使用时效率高,快速便捷,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的部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耙体、2耙爪、3耙杆、4第一腔体、5第一通孔、6凹槽、7第二通孔、8推杆、9推板、10直杆、11推块、12第二腔体、13第三通孔、14楔、15第一弹簧、16滑板、17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包括耙体1、耙爪2和耙杆3,耙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腔体4,第一腔体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第一腔体4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凹槽6,凹槽6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7,第二通孔7内滑动安装有推杆8,推杆8的底端焊接有推板9,推板9的底端焊接有两个直杆10,位于第一腔体4内的两个直杆10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有推块11的一端;耙爪2的顶部与第一通孔5的内壁滑动接触,耙爪2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腔体4内,耙爪2上开设有第二腔体12,第二腔体1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通孔13,两个第三通孔13内均滑动安装有楔14,楔14的底端与第一腔体4的底部内壁相接触,两个推块1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耙爪2的外侧相接触,推块11的底部与楔14的顶部相接触,通过耙体1、耙爪2、耙杆3、第一腔体4、第一通孔5、凹槽6、第二通孔7、推杆8、推板9、直杆10、推块11、第二腔体12、第三通孔13、楔14、第一弹簧15、滑板16和第二弹簧17相配合,当需要对河道内漂浮的固体打捞时,先将耙体1和耙杆3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再将耙爪2开设第二腔体12的一端沿着第一通孔5的内壁推入,楔14受第一通孔5内壁的挤压,两个楔14沿着第三通孔13内壁相靠近滑动,楔14推动滑板16沿着第二腔体12的内壁滑动,两个滑板16的挤压,第二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继续推动耙爪2,至将楔14推进到第一腔体4内,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17推动两个滑板16相向移动,滑板16推动楔14移动,楔14伸出与第一腔体4的底部内壁相接触,耙爪2安装进耙体1内,再拉伸耙杆3,整个装置安装完成,可以对河道内的漂浮固体进行打捞;当需要收回装置时,将处于伸长状态的耙杆3缩短,再按压下推杆8,推杆8沿着第二通孔7的内壁向下滑动,推杆8推动9向下移动,推板9推动直杆10向下移动,直杆10带动推块11向下移动,推块11接触到楔14,推块11向下移动对楔14进行挤压,推动两个楔14沿着第三通孔13内壁相靠近滑动,楔14推动滑板16沿着第二腔体12的内壁滑动,两个滑板16的挤压,第二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继续推动耙爪2,当楔14挤压进第三通孔13内,拉动耙爪2沿着第一通孔5至耙体1外,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17推动两个滑板16相向移动,滑板16推动楔14移动,楔14伸出,最后将耙体1与耙杆3通过螺纹分离,装置回收完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拆装,可将整个装置分成三个部分,拆卸后方便携带,不会对使用者造成携带的负担,安装后,即可使用,非常方便,使用时效率高,快速便捷,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中,推杆8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顶端焊接在凹槽6的顶部内壁上,第一弹簧15的底端焊接在推板9的顶部,两个楔1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为弧形结构,两个楔1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滑板16,滑板16与第二腔体12的内壁滑动接触,两个滑板1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同一个第二弹簧17的底端,第一腔体4的数量为九个,九个第一腔体4均位于同一个平面上,耙体1与耙杆3螺纹连接,耙杆3设置为可伸缩的杆,通过耙体1、耙爪2、耙杆3、第一腔体4、第一通孔5、凹槽6、第二通孔7、推杆8、推板9、直杆10、推块11、第二腔体12、第三通孔13、楔14、第一弹簧15、滑板16和第二弹簧17相配合,当需要对河道内漂浮的固体打捞时,先将耙体1和耙杆3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再将耙爪2开设第二腔体12的一端沿着第一通孔5的内壁推入,楔14受第一通孔5内壁的挤压,两个楔14沿着第三通孔13内壁相靠近滑动,楔14推动滑板16沿着第二腔体12的内壁滑动,两个滑板16的挤压,第二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继续推动耙爪2,至将楔14推进到第一腔体4内,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17推动两个滑板16相向移动,滑板16推动楔14移动,楔14伸出与第一腔体4的底部内壁相接触,耙爪2安装进耙体1内,再拉伸耙杆3,整个装置安装完成,可以对河道内的漂浮固体进行打捞;当需要收回装置时,将处于伸长状态的耙杆3缩短,再按压下推杆8,推杆8沿着第二通孔7的内壁向下滑动,推杆8推动9向下移动,推板9推动直杆10向下移动,直杆10带动推块11向下移动,推块11接触到楔14,推块11向下移动对楔14进行挤压,推动两个楔14沿着第三通孔13内壁相靠近滑动,楔14推动滑板16沿着第二腔体12的内壁滑动,两个滑板16的挤压,第二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继续推动耙爪2,当楔14挤压进第三通孔13内,拉动耙爪2沿着第一通孔5至耙体1外,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17推动两个滑板16相向移动,滑板16推动楔14移动,楔14伸出,最后将耙体1与耙杆3通过螺纹分离,装置回收完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拆装,可将整个装置分成三个部分,拆卸后方便携带,不会对使用者造成携带的负担,安装后,即可使用,非常方便,使用时效率高,快速便捷,经济实用。
工作原理:需要对河道内漂浮的固体打捞时,先将耙体1和耙杆3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再将耙爪2开设第二腔体12的一端沿着第一通孔5的内壁推入,楔14受第一通孔5内壁的挤压,两个楔14沿着第三通孔13内壁相靠近滑动,楔14推动滑板16沿着第二腔体12的内壁滑动,两个滑板16的挤压,第二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继续推动耙爪2,至将楔14推进到第一腔体4内,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17推动两个滑板16相向移动,滑板16推动楔14移动,楔14伸出与第一腔体4的底部内壁相接触,耙爪2安装进耙体1内,再拉伸耙杆3,整个装置安装完成,可以对河道内的漂浮固体进行打捞;当需要收回装置时,将处于伸长状态的耙杆3缩短,再按压下推杆8,推杆8沿着第二通孔7的内壁向下滑动,推杆8推动9向下移动,推板9推动直杆10向下移动,直杆10带动推块11向下移动,推块11接触到楔14,推块11向下移动对楔14进行挤压,推动两个楔14沿着第三通孔13内壁相靠近滑动,楔14推动滑板16沿着第二腔体12的内壁滑动,两个滑板16的挤压,第二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继续推动耙爪2,当楔14挤压进第三通孔13内,拉动耙爪2沿着第一通孔5至耙体1外,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17推动两个滑板16相向移动,滑板16推动楔14移动,楔14伸出,最后将耙体1与耙杆3通过螺纹分离,装置回收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包括耙体(1)、耙爪(2)和耙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耙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腔体(4),第一腔体(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第一腔体(4)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凹槽(6),凹槽(6)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7),第二通孔(7)内滑动安装有推杆(8),推杆(8)的底端焊接有推板(9),推板(9)的底端焊接有两个直杆(10),位于第一腔体(4)内的两个直杆(10)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有推块(11)的一端;
所述耙爪(2)的顶部与第一通孔(5)的内壁滑动接触,耙爪(2)的顶部延伸至第一腔体(4)内,耙爪(2)上开设有第二腔体(12),第二腔体(1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通孔(13),两个第三通孔(13)内均滑动安装有楔(14),楔(14)的底端与第一腔体(4)的底部内壁相接触,两个推块(1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耙爪(2)的外侧相接触,推块(11)的底部与楔(14)的顶部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8)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顶端焊接在凹槽(6)的顶部内壁上,第一弹簧(15)的底端焊接在推板(9)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楔(1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为弧形结构,两个楔(1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滑板(16),滑板(16)与第二腔体(12)的内壁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滑板(1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同一个第二弹簧(17)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4)的数量为九个,九个第一腔体(4)均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耙体(1)与耙杆(3)螺纹连接,耙杆(3)设置为可伸缩的杆。
CN201821334799.8U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 Active CN208815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4799.8U CN208815496U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4799.8U CN208815496U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15496U true CN208815496U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73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34799.8U Active CN208815496U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154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5783A (zh) * 2022-04-25 2022-07-15 浙江徕智家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浮空虚拟成像的自适应型抗干扰光学透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5783A (zh) * 2022-04-25 2022-07-15 浙江徕智家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浮空虚拟成像的自适应型抗干扰光学透镜
CN114755783B (zh) * 2022-04-25 2023-08-22 浙江徕智家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浮空虚拟成像的自适应型抗干扰光学透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36248U (zh) 一种带缓冲功能的伸缩梯子
CN208815496U (zh) 一种便携式河道治理装置
CN205863723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电力箱
CN110158565A (zh) 一种河道治理用垃圾捞取装置
CN109173033A (zh) 一种大腿部位湿疹用涂抹药膏器
CN206055129U (zh) 具有升降结构的推车
CN202611723U (zh) 一种液压立柱
CN208341482U (zh) 一种atm机板材冲孔装置
CN103406338B (zh) 移动式进料口密封盖旋拨装置
CN207066813U (zh) 一种用于废气检测的废气收集装置
CN203267254U (zh) 一种易拉罐压缩装置
CN108926058A (zh) 一种服装设计用人体测量装置
CN203391339U (zh) 油渣压榨装置
CN204542772U (zh) 一种如厕辅助装置
CN207367111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计算机显示屏
CN204606768U (zh) 一种可压缩垃圾的公共垃圾桶
CN206552500U (zh) 一种挤牙膏装置
CN208230697U (zh) 一种轴向压力挤压成型装置
CN203459388U (zh) 移动式进料口密封盖旋拨装置
CN208406277U (zh) 一种便于取出固体垃圾的污水治理设备
CN202226304U (zh) 垃圾桶
CN207290663U (zh) 一种模具脱模机构上的吹气装置
CN209062923U (zh) 一种滑轨的定位工装
CN207296953U (zh) 一种油气井堵塞装置
CN208696299U (zh) 一种还原铁粉压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