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7269U - 一种多用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插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97269U CN208797269U CN201821666455.7U CN201821666455U CN208797269U CN 208797269 U CN208797269 U CN 208797269U CN 201821666455 U CN201821666455 U CN 201821666455U CN 208797269 U CN208797269 U CN 2087972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n
- component
- zero line
- live prong
- national stand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插头领域,提供了一种多用插头,包括组合形成具有腔体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设置有火线插脚组件、零线插脚组件和地线插脚组件,所述火线插脚组件、所述零线插脚组件和所述地线插脚组件呈三角形排列,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火线插脚组件和所述零线插脚组件进行同步旋转的旋钮组件,前壳还设置有第一收纳槽,所述地线插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地线插脚底座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地线插脚底座且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纳槽的地线插脚,所述地线插脚包括的国标地线插脚和可相对所述国标地线插脚分离的非国标地线插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用插头,其可实现在国标插座和非国标插座间以及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间的切换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插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插头。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频繁出国旅行、休假或者工作,在出差或者旅行过程中,随身会携带手机、电脑、相机等电子设备,为保持这些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必须对电子设备充电。目前许多国家插座的接口具有差异,例如国标插座、美标插座等,其结构都不相同,插头的插脚大小不相同,形状也不相同,有的是柱形,有的是片形,有的是方形,插脚之间的距离也不相同,这就使得某一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电器因不符合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源插头插座标准,所以常用的插头时无法在各国间切换使用的。且现有的旅行插座大多配备的都是配备一个或者多个单一转换插头,每一转换插头只能对应一种插座接口,且无法在两孔和三孔插座间切换使用,造成诸多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多用插头,其可实现在国标插座和非国标插座间及在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间的切换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插头,包括组合形成具有腔体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设置有火线插脚组件、零线插脚组件和地线插脚组件,所述火线插脚组件、所述零线插脚组件和所述地线插脚组件呈三角形排列,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火线插脚组件和所述零线插脚组件进行同步旋转的旋钮组件,所述前壳还设置有第一收纳槽,所述地线插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地线插脚底座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地线插脚底座且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纳槽的地线插脚,所述地线插脚包括的国标地线插脚和可相对所述国标地线插脚分离的非国标地线插脚。
可选地,所述国标地线插脚呈板状,所述非国标地线插脚为美标地线插脚,且所述美标地线插脚呈柱状,所述美标地线插脚转动式套于所述国标地线插脚。
可选地,所述国标地线插脚在靠近所述地线插脚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抠手位。
可选地,所述火线插脚组件包括火线插脚和火线插脚底座,所述火线插脚与所述火线插脚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零线插脚底座包括零线插脚和零线插脚底座,所述零线插脚与所述零线插脚底座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壳还设置有第二收纳槽和第三收纳槽,所述火线插脚可转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纳槽,所述零线插脚可转动收容于所述第三收纳槽。
可选地,所述火线插脚在靠近所述火线插脚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抠手位,所述零线插脚在靠近所述零线插脚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抠手位。
可选地,所述第二收纳槽在靠近所述火线插脚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抠手位限位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火线插脚组件旋转角度的第一沉槽;
所述第三收纳槽在靠近所述零线插脚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抠手位限位配合用于限制所述零线插脚组件旋转角度的第二沉槽。
可选地,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两个主齿轮和两个从动齿轮,两个所述主齿轮相互啮合,且每一个所述主齿轮还均与一个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旋钮与其中一个所述主齿轮连接,且所述旋钮设于所述后壳上,所述火线插脚组件和零线插脚组件分别与一个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后壳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旋钮旋转角度的刻度结构。
可选地,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USB组件,所述USB组件与所述火线插脚组件、所述零线插脚组件和所述地线插脚组件电气连接,所述USB组件包括USB 接口、PCB电路板和弹性元件,所述USB接口和所述PCB电路板电连接,所述 PCB电路板通过所述弹性元件分别与所述火线插脚组件、所述零线插脚组件和所述地线插脚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用插头,通过旋钮组件同步旋转火线插脚组件和零线插脚组件,调整火线插脚组件和零线插脚组件的相对角度,且通过将地线插脚转动收入第一收纳槽内或从第一收纳槽取出,合理的选择国标地线插脚或非国标地线插脚的参与工作,实现在国标插座和非国标插座之间的切换使用;还可以通过将地线插脚转动收入第一收纳槽内或从第一收纳槽取出,实现在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件的切换使用,同时还可将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转动收入第二收纳槽和第三收纳槽内,方便整理和收纳,有效的节省空间,提高出行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插头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插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插头中地线插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插头中旋钮组件的工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插头中变形为国标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插头中变形为两孔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插头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设置、安装、连接,也可以通过居中元部件、居中结构间接设置、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有“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常规放置状态或使用状态,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特征、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和各实施例,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 实施例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实施例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插头,包括组合形成具有腔体(图中未示出)的前壳1和后壳2,所述前壳1设置有火线插脚组件3、零线插脚组件4和地线插脚组件5,所述火线插脚组件3、所述零线插脚组件4和所述地线插脚组件5呈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排列,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火线插脚组件3和所述零线插脚组件4进行同步旋转的旋钮组件7(即火线插脚组件3可绕火线插脚底座32的中心轴、零线插脚组件4可绕零线插脚底座42的中心轴进行旋转),所述前壳1还设置有第一收纳槽510,所述地线插脚组件5包括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地线插脚底座52和通过销钉铰接于所述地线插脚底座52且可转动收容于所述第一收纳槽510内的地线插脚51,所述地线插脚51包括国标地线插脚511和可相对所述国标地线插脚511分离的非国标地线插脚,地线插脚51的转动角度大于或等于90°,即地线插脚51被收入第一收纳槽510时与地线插脚51完全打开时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这样,可将地线插脚51完全收入第一收纳槽510内。使用时,根据所在的国家或者地区,通过旋钮组件7对火线插脚组件3和零线插脚组件 4进行调节,以改变火线插脚组件3和零线插脚组件4的相对角度,并选择国标地线插脚511和非国标地线插脚参与工作,从而实现在国标插座和非国标插座间的切换使用,还可以根据插座的孔位,通过转动地线插脚51将其收入第一收纳槽510内,或者,将其从第一收纳槽510取出,实现在两孔和三孔插座间的切换使用。其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好,提高了出行的便捷性。
具体地,如图3所示,前壳1的边界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起(图中未示出),后壳2的边界可设置有与该凸起配合的凹槽(图中未示出),前壳1和后壳2均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当前壳1和后壳2组合成一整体时,凸起和凹槽相互吻合,起到限位作用,使前壳1和后壳2的装配更加方便,且前壳1和后壳2配合紧密,接触良好。
具体地,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以可在国标插座和美标插座中切换使用的插头为例,所述国标地线插脚511呈板状,所述非国标地线插脚为美标地线插脚512,所述美标地线插脚512呈柱状,所述美标地线插脚512转动式套于所述国标地线插脚511,即国标地线插脚511与美标地线插脚512可结合成一个整体,且国标地线插脚511可通过转动从美标地线插脚512分离出来。对于三孔插座,参见图6,在中国地区使用时,转动美标地线插脚512将其收入第一收纳槽510内,保留国标地线插脚511参与工作;参见图1,在美国地区使用时,调整火线插脚组件3和零线插脚组件4的相对角度,并转动国标地线插脚511将其收入第一收纳槽510内,仅保留美标地线插脚512参与工作,或者,使美标地线插脚512套于国标地线插脚511,使国标地线插脚511和美标地线插脚512同时参与工作。对于两孔插座,参见图7,需转动地线插脚51 将其收入第一收纳槽510内,使三脚插头变换成两脚插头,并调整火线插脚组件3和零线插脚组件4的相对角度。
具体地,如图4至图8所示,所述国标地线插脚511在靠近所述地线插脚底座52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将所述国标地线插脚511或/和美标地线插脚512从所述第一收纳槽510抠取出的第一抠手位53。这样,方便用户操作来选择使用国标三孔插头或美标三孔插头或两孔插头。
具体地,如图3所示,火线插脚组件3包括火线插脚31和火线插脚底座 32,所述火线插脚底座32可嵌入所述前壳1内,所述火线插脚31的一端通过销钉与所述火线插脚底座32的一端铰接;所述零线插脚底座42包括零线插脚 41和零线插脚底座42,所述零线插脚底座42嵌入所述前壳1内,所述零线插脚41的一端通过销钉与所述零线插脚底座42的一端铰接,且所述前壳1还设置有第二收纳槽311和第三收纳槽411,所述火线插脚31以销钉为轴经转动后被收容于所述第二收纳槽311,所述零线插脚41以销钉为轴经转动后被收容所述第三收纳槽411。参见图8,可将火线插脚31和零线插脚41分别收入第二收纳槽311和第三收纳槽411内,便于携带,且有效的节约出行空间。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将火线插脚31和零线插脚41能完全收容于第二收纳槽311和第三收纳槽411内,火线插脚31和零线插脚41的转动角度均大于或等于90°,即火线插脚31被收入第二收纳槽311时与火线插脚31完全打开时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零线插脚41被收入第三收纳槽411时与零线插脚41完全打开时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
实际应用中,如图3和图8所示,第一收纳槽510、第二收纳槽311和第三收纳槽411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收纳槽510的槽宽略大于美标地线插脚512 的厚度,第二收纳槽311的槽宽略大于火线插脚31的厚度,第三收纳槽411 的槽宽略大于零线插脚41的厚度。
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8所示,所述火线插脚31在靠近所述火线插脚底座32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将所述火线插脚31从所述第二收纳槽311抠取出的第二抠手位312,所述零线插脚41在靠近所述零线插脚底座42的一端设置有便于将所述零线插脚41从所述第三收纳槽411抠取出的第三抠手位412,其设计巧妙,使用方便。
实际应用中,参见图4,火线插脚组件3、零线插脚组件4也可以采用和地线插脚组件5相同的结构,可在国标插座和欧标插座、国标插座和南非标插座间的切换使用。即在火线插脚组件3和零线插脚组件4均还可包括有一个非国标插脚,非国标插脚呈柱状,非国标插脚转动式套于火线插脚31且可与火线插脚31分离,火线插脚31和非国标插脚的一端通过销钉与火线插脚底座32转动连接,非国标插脚转动式套于零线插脚41且可与零线插脚41分离,零线插脚 41和非国标插脚的一端通过销钉与零线插脚底座42转动连接,为了实现火线插脚31和零线插脚41角度的调节,可将第二收纳槽311和第三收纳槽411设计成扇形槽;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优化火线插脚底座32和零线插脚底座 42的结构,即火线插脚底座32和零线插脚底座42包括管状件和柱状件,管状件套设于柱状件并与前壳1固定连接,火线插脚31与柱状件转动连接、零线插脚41与柱状件转动连接,非国标插脚与管状件转动连接,且柱状件可相对于管状件旋转,使得火线插脚31可相对非国标插脚进行旋转、零线41插脚可相对非国标插脚进行旋转,需要调整火线插脚31和零线插脚41的角度时,先将火线插脚组件3和零线插脚组件4的非国标插脚收入第二收纳槽311和第三收纳槽411内,再调整火线插脚31和零线插脚41的角度。
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收纳槽311在靠近所述火线插脚底座3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抠手位312限位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火线插脚组件3旋转角度的第一沉槽313,所述第三收纳槽411在靠近所述零线插脚底座4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抠手位412限位配合用于限制所述零线插脚组件4旋转角度的第二沉槽413,第一沉槽313和第二沉槽413均可为弧形槽。这样,通过控制第一沉槽313和第二沉槽413的弧长,可以限制火线插脚组件 3和零线插脚组件4的最大旋转角度。
具体地,如图5所示,所述旋钮组件7包括旋钮71、两个主齿轮72和两个从动齿轮73,两个所述主齿轮72相互啮合,且每一个所述主齿轮72还与一个从动齿轮73啮合连接,即一个主齿轮72外啮合连接有另一个主齿轮72和一个从动齿轮73,所述旋钮71与其中一个所述主齿轮72连接,且所述旋钮71 设于所述后壳2上且旋钮71可不凸出于后壳2的表面,这样既不会破坏后壳 2的外观,同时又方便用户进行调整,所述火线插脚组件3和零线插脚组件4 分别与一个所述从动齿轮73固定连接,即火线插脚底座32和零线插脚底座42 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从动齿轮73,这样旋转旋钮71时,相互啮合的两个主齿轮72的旋转方向相反,且每一个主齿轮72分别带动一个从动齿轮73 旋转,从而带动火线插脚组件3和零线插脚组件4进行旋转(火线插脚组件3 和零线插脚组件4旋转方向相反,但旋转过的角度相同),实现对火线插脚组件3和零线插脚组件4相对角度的调整。采用两个主齿轮72相互啮合设计,可以同时完成火线插脚组件3和零线插脚组件4旋转角度的调整工作,其操作简便,调节的精度高。
实际应用中,如图5所示,旋钮71的表面设置有下沉凹位,下沉凹位中设置有一字形把手。旋钮71的下端通过连接轴连接于主齿轮72。
具体地,后壳2可设置有用于显示旋钮71旋转角度的刻度结构(图中未示出),使得用户可以精确调节火线插脚组件3和零线插脚组件4的偏转角度。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USB组件6,所述USB组件6 与所述火线插脚组件3、所述零线插脚组件4和所述地线插脚组件5电气连接,所述USB组件6包括USB接口61、PCB电路板62和弹性元件63,所述USB接口61和所述PCB电路板62电连接,所述PSB电路板通过所述弹性元件63分别与所述火线插脚组件3、零线插脚组件4和地线插脚组件5连接,参见图1,所述USB接口61设于前壳1或后壳2的侧面与数据线连接,USB接口61还可设于后壳2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元件63为POGO PIN元件,前壳 1和后壳2均呈三角形,对应的USB接口61设置有三个,分别位于后壳2的每一侧面上或上表面。当然,可以理解地,前壳1和后壳2也均可呈其他形状如四边形、五边形、圆形等。
实际应用中,由于USB接口61具有多个,故可在PCB电路板62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每个USB接口61输出电压的变压器(图中未示出),以适用于不同输入电压电器的工作需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用插头,通过旋钮组件7同步旋转火线插脚组件3和零线插脚组件4,调整火线插脚组件3和零线插脚组件4的相对角度,且通过将地线插脚组件5主动收容于第一收纳槽510内,合理的选择国标地线插脚511或非国标地线插脚511的参与工作,实现在国标插座和非国标插座之间的切换使用,还可以通过收取或打开地线插脚,实现在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件的切换使用,同时和可将火线插脚31和零线插脚41转动收容于第二收纳槽311和第三收纳槽411内,方便整理和收纳,有效的节省空间,提高出行的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用插头,包括组合形成具有腔体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设置有火线插脚组件、零线插脚组件和地线插脚组件,所述火线插脚组件、所述零线插脚组件和所述地线插脚组件呈三角形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火线插脚组件和所述零线插脚组件进行同步旋转的旋钮组件,所述前壳还设置有第一收纳槽,所述地线插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地线插脚底座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地线插脚底座且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纳槽的地线插脚,所述地线插脚包括国标地线插脚和可相对所述国标地线插脚分离的非国标地线插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国标地线插脚呈板状,所述非国标地线插脚为美标地线插脚,且所述美标地线插脚呈柱状,所述美标地线插脚转动式套于所述国标地线插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国标地线插脚在靠近所述地线插脚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抠手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插脚组件包括火线插脚和火线插脚底座,所述火线插脚与所述火线插脚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零线插脚底座包括零线插脚和零线插脚底座,所述零线插脚与所述零线插脚底座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还设置有第二收纳槽和第三收纳槽,所述火线插脚可转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纳槽,所述零线插脚可转动收容于所述第三收纳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插脚在靠近所述火线插脚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抠手位,所述零线插脚在靠近所述零线插脚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抠手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纳槽在靠近所述火线插脚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抠手位限位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火线插脚组件旋转角度的第一沉槽;
所述第三收纳槽在靠近所述零线插脚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抠手位限位配合用于限制所述零线插脚组件旋转角度的第二沉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组件包括旋钮、两个主齿轮和两个从动齿轮,两个所述主齿轮相互啮合,且每一个所述主齿轮还均与一个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旋钮与其中一个所述主齿轮连接,且所述旋钮设于所述后壳上,所述火线插脚组件和零线插脚组件分别与一个所述从动齿轮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旋钮旋转角度的刻度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USB组件,所述USB组件与所述火线插脚组件、所述零线插脚组件和所述地线插脚组件电气连接,所述USB组件包括USB接口、PCB电路板和弹性元件,所述USB接口和所述PCB电路板电连接,所述PCB电路板通过所述弹性元件分别与所述火线插脚组件、所述零线插脚组件和所述地线插脚组件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66455.7U CN208797269U (zh) | 2018-10-15 | 2018-10-15 | 一种多用插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66455.7U CN208797269U (zh) | 2018-10-15 | 2018-10-15 | 一种多用插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97269U true CN208797269U (zh) | 2019-04-26 |
Family
ID=66211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6645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97269U (zh) | 2018-10-15 | 2018-10-15 | 一种多用插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9726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93254A (zh) * | 2018-10-15 | 2019-01-11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插头 |
-
2018
- 2018-10-15 CN CN201821666455.7U patent/CN20879726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93254A (zh) * | 2018-10-15 | 2019-01-11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插头 |
CN109193254B (zh) * | 2018-10-15 | 2024-12-17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插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93254A (zh) | 一种多用插头 | |
TWI427875B (zh) | 具有旋轉及摺合的插頭 | |
US5829993A (en) | Charger with a replaceable electrical plug | |
AU718653B3 (en) | Safety dual plug structure | |
US7465176B2 (en) | Adjustable power plug adapter structure | |
US8491317B2 (en) | Compact all-in-one power adapter | |
US20140038439A1 (en) | Safety Plug Adapter | |
US9235223B2 (en) | Modular travel power adapter and converter system | |
JP2014530454A (ja) | アダプタ | |
CN105490090B (zh) |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8336645U (zh) | 自动可伸缩多国智能充电装置 | |
MXPA05007687A (es) | Aparato para conectar a una fuente electrica. | |
DE29616815U1 (de) | Ladegerät | |
CN208797269U (zh) | 一种多用插头 | |
CN102074868B (zh) | 具有旋转及折合的插头 | |
US20060030189A1 (en) | Power plug | |
CN110994309B (zh) | 一种多功能转接插头 | |
CN206135158U (zh) | 一种多国电源转换器 | |
CN208637721U (zh) | 安全电源插座插头 | |
GB2376354A (en) | A dual pivoting plug battery adapter | |
CN217406210U (zh) | 一种可互换ac插头的移动电源充电器 | |
CN201319463Y (zh) | 万能转换电源插座 | |
CN215817619U (zh) | 一种可单手拔取的充电器 | |
CN116391301B (zh) | 适配器和轨道插座 | |
CN210692823U (zh) | 折叠转换电源插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