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6216U - 一种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6216U
CN208796216U CN201821417676.0U CN201821417676U CN208796216U CN 208796216 U CN208796216 U CN 208796216U CN 201821417676 U CN201821417676 U CN 201821417676U CN 208796216 U CN208796216 U CN 208796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ub
touch screen
substrate
film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76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威
崔子龙
吴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176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6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6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6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摸屏,包括异层绝缘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位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防眩光膜层,第一电极所包括的第一子电极为金属电极,防眩光膜层位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基板之间,且防眩光膜层朝向第一基板的表面具有多个凸起结构,使得位于防眩光膜层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层延续这种多个凸起结构形成的凹凸表面,从而使得第一电极层中的第一电极靠近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上也具有多个凸起结构,当照射到触摸屏的触摸面上的入射光线透过第一基板后照射到第一电极上时,会被第一电极表面的多个凸起结构漫反射,减少第一电极表面的反射的光线进入用户眼睛的光线量,降低触摸屏中触控电极的可视性,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金属电极的触摸屏凭借其低电阻、一体化、制程简单的优势在市场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超低电阻的特性使得其能在中大尺寸触摸装置中得到很好的运用。然而金属电极本身为不透明的电极,且该金属电极在光线的照射下具有金属光泽,反射率高,眩光较严重,从而使得基于金属电极的触摸屏在使用时金属电极的可视性较强,即用户能够从所述触摸屏的触摸面看到其内部的部分电极结构,致使用户体验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以降低所述触摸屏中金属电极的可视性,提高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摸屏,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为透明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异层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且所述第一子电极为金属电极;
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防眩光膜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防眩光膜层之间,所述防眩光膜层为绝缘层,且所述防眩光膜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凸起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所述第一子电极背离所述第二电极层一侧的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为黑色电极。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四子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四子电极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的第五子电极,所述第四子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第五子电极为黑色电极。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四子电极背离所述第五子电极一侧的第六子电极,所述第六子电极为黑色电极。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背离所述第二子电极一侧的第三子电极,所述第三子电极为黑色电极。
可选的,所述防眩光膜层的表面粗糙度Ra的取值范围为0.06μm-0.1μm;所述防眩光膜层的光泽度的取值范围为40%-50%。
可选的,所述防眩光膜层的雾度的取值范围为1.5%-2%。
可选的,所述防眩光膜层的厚度取值范围为1.5μm-2.5μm。
可选的,所述防眩光膜层是通过喷涂工艺获得的膜层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为玻璃基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包括异层绝缘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防眩光膜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所包括的第一子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防眩光膜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防眩光膜层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具有多个凸起结构,会使得位于所述防眩光膜层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层会延续这种多个凸起结构形成的凹凸表面,从而使得第一电极层中的第一电极靠近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上也具有多个凸起结构,因此,所述触摸屏在使用时,照射到触摸屏的触摸面上的入射光线透过第一基板后照射到所述第一电极上时,会被所述第一电极表面的多个凸起结构漫反射,从而减少所述第一电极表面的反射的光线进入用户眼睛的光线量,降低包括金属电极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可视性,进而降低所述触摸屏中触控电极的可视性,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基于金属电极的触摸屏在使用时金属电极的可视性很强,即用户能够在触摸屏的触摸面看到其内部电极的部分电极的结构,致使用户体验很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触摸屏,如图1所示,该触摸屏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200,所述第一基板100为透明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0和所述第二基板200之间异层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01,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102;所述第一电极101包括第一子电极,且所述第一子电极为金属电极;
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防眩光膜层(即Anti-glare,简称AG)103,所述防眩光膜层103为绝缘层,且所述防眩光膜层103靠近所述第一基板100一侧表面具有多个凸起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0和防眩光膜层10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任意相邻两个第一电极之间具有绝缘结构,防止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直接电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可以只具有触控功能,也可以不仅具有触控功能,还具有显示功能,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具体的,当所述触摸屏不仅具有触控功能,还具有显示功能时,所述触摸屏还包括显示模组,以使得所述触摸屏同时具备触控和显示功能,当所述触控屏还包括显示模组时,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中,包括异层绝缘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防眩光膜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所包括的第一子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防眩光膜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防眩光膜层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具有多个凸起结构,会使得位于所述防眩光膜层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层会延续这种多个凸起结构形成的凹凸表面,从而使得第一电极层中的第一电极靠近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上也具有多个凸起结构,因此,所述触摸屏在使用时,照射到触摸屏的触摸面上的入射光线透过第一基板后照射到所述第一电极上时,会被所述第一电极表面的多个凸起结构漫反射,从而减少所述第一电极表面的反射的光线进入用户眼睛的光线量,降低包括金属电极的第一电极的可视性,进而降低所述触摸屏中触控电极的可视性,提高用户体验。
而且,所述防眩光膜层还用于电绝缘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层中的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中的第二电极之间可以形成互电容,以便于所述触摸屏基于该互电容的电容值的变化,进行触控检测。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呈矩阵排布,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可以为块状电极,也可以为网格电极,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组成所述互电容触摸屏的驱动电极,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组成所述互电容触摸屏的感应电极,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组成所述互电容触摸屏的感应电极,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组成所述互电容触摸屏的驱动电极,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可选的,所述金属电极的材料可以为铜,铝或银等,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电极101还包括所述第一子电极1011背离所述第二电极层一侧的第二子电极1012,所述第二子电极1012为黑色电极。可选的,所述黑色电极的材料为氮化铜或铜镍合金等低反射率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电极不仅包括第一子电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第二子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为黑色电极,该黑色电极对入射光线的反射率较低,可视性较低,从而使得所述触摸屏在使用时,射向所述触摸屏的触摸面的入射光线透过所述第一基板后会先照射到位于金属电极表面上的黑色电极上,大部分被所述黑色电极吸收,少量被所述黑色电极反射,而不会再射向位于所述黑色电极背离所述触摸面一侧的金属电极上,从而减少所述触摸屏中触控电极的光线反射量,降低所述触控电极的可视性,提高用户体验。
而且,由于所述防眩光膜层的表面具有多个凸起结构,会使得位于所述防眩光膜层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层会延续这种多个凸起结构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从而使得第一电极层的第一电极也具有多个凸起结构,又由于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位于第一子电极背离所述第二电极一侧的黑色电极,因此,所述黑色电极朝向所述第一基板表面也具有多个凸起结构,从而在射向所述触摸屏的触摸面的入射光线透过所述第一基板照射到所述黑色电极时,可以利用所述黑色电极表面的多个凸起结构,将对射向其表面的光线进行漫反射,从而减少所述第一子电极反射的光线中进入用户眼睛的光线量,进一步降低所述触摸屏中触控电极的可视性,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或第二电极层是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工艺获得的电极结构,所述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包括:真空蒸镀工艺或溅射镀膜工艺等,从而使得位于所述防眩光膜层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层能更好的延续的这种多个凸起结构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或第二子电极为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形成的电极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可以为交叉设置的条状电极,也可以为所述第一电极为条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块状电极,或所述第一电极为块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条状电极,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只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可以形成互电容即可。需要说明的,所述条状电极或所述块状电极可以为长方形电极,也可以为网格电极,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电极,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为网格电极,所述触摸屏中的电极线条数更多,当所述金属电极表面不设置有所述黑色电极时,所述触摸屏表面具有较强的金属网格可视性,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结构,利用所述黑色电极对所述金属网格电极进行遮挡,从而在透过所述触摸屏的触摸面射向所述金属网格电极前,被所述黑色电极吸收和漫反射,可以显著降低所述触摸屏中网格电极的可视性。
可选的,为了降低金属电极的可视性以及增加触摸屏具有显示功能时的开口率,可以细化金属电极的线条尺寸,因此,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线条尺寸为3μm-5μm;所述第二子电极的线条尺寸为3μm-5μm。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异层绝缘设置,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可能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也可能不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
当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不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时,从所述触摸屏触摸面(即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表面)射入所述触摸屏的光线可能透过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之间的缝隙射向所述第二电极,被所述第二电极反射。如果所述第二电极为金属电极,由于金属电极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从而使得所述触摸屏的触摸面仍然可能具有一定的触控电极可视性。
为了进一步降低所述触摸屏的触摸面的触控电极的可视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第二电极102包括第四子电极1021以及位于所述第四子电极1021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的第五子电极1022,所述第四子电极1021为金属电极,所述第五子电极1022 为黑色电极。由于所述第二电极中的第五子电极是位于第四子电极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的,且所述第五子电极为黑色电极,从而利用所述第五子电极对从所述触摸屏的触摸面(即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表面) 射入所述触摸屏的光线透过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之间的缝隙射向所述第四电极的入射光线进行吸收,以降低所述触摸屏的触摸面中所述第四子电极的可视性,进一步降低所述触摸屏中触控电极的可视性。
而且,由于防眩光膜层在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凸起结构,而所述防眩光膜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朝向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从所述触摸屏触摸面(即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表面)射入所述触摸屏的光线透过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之间的缝隙射向所述第二电极时,会先经过所述防眩光膜层,因此,可利用所述防眩光膜层对从所述触摸屏的触摸面(即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表面)射入所述触摸屏的光线透过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之间的缝隙射向所述第四电极的光线进行漫反射,以降低所述触摸屏的触摸面中所述第四子电极的可视性,进一步降低所述触摸屏中触控电极的可视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电极102还包括位于所述第四子电极1021背离所述第五子电极 1022一侧的第六子电极1023,所述第六子电极1023为黑色电极,从而使得所述触摸屏在使用时,射向所述触摸屏的触摸底面(即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表面)的入射光线透过所述第二基板后会先照射到位于第四子电极(即金属电极)表面上的第六子电极(即黑色电极)上,该第六子电极(即黑色电极)对入射光线进行吸收,以降低所述触摸屏中的所述第四子电极的可视性,降低所述触摸屏中底面一侧触控电极的可视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四子电极两侧均具有黑色电极,因此,无论光从第四子电极的哪一侧入射,该黑色电极均可对射向所述第四子电极的光线进行吸收和反射,以降低所述触摸屏的触摸面中所述第四子电极的可视性。
同理,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可能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也可能不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
当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不完全覆盖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时,从所述触摸屏底面(即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表面)射入所述触摸屏的光线可能透过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缝隙射向所述第一电极,被所述第一电极反射。如果所述第一电极朝向所述第二电极一侧为金属电极,由于金属电极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从而使得所述触摸屏的底面可能具有一定的触控电极可视性。
为了进一步降低所述触摸屏的底面的触控电极的可视性,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电极101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1011背离所述第二子电极1012一侧的第三子电极1013,所述第三子电极1013为黑色电极,从而利用所述第三子电极对从所述触摸屏的触底面(即所述第二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表面)射入所述触摸屏的光线透过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的缝隙射向所述第一电极的光线进行吸收和反射,以降低所述触摸屏的底面中所述第一电极的可视性,进一步降低所述触摸屏中触控电极的可视性。
而且,由于所述防眩光膜层朝向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凸起结构,会使得位于所述防眩光膜层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层朝向所述防眩光膜层一侧表面会延续这种多个凸起结构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表面,从而使得第一电极层的第一电极朝向所述防眩光膜层一侧表面也具有多个凸起结构,又由于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位于第一子电极背离所述第二子电极一侧的第三子电极(黑色电极),因此,所述第三子电极(黑色电极)朝向所述防眩光膜层表面具有多个凸起结构,从而在射向所述触摸屏的触摸底面的入射光线透过所述第二基板照射到所述第三子电极(黑色电极)时,可以利用所述第三子电极(黑色电极)表面的多个凸起结构,对射向其表面的光线进行漫反射,从而减少所述第一子电极反射的光线中进入用户眼睛的光线量,进一步降低所述触摸屏中底面一侧触控电极的可视性,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子电极两侧均具有黑色电极,且所述黑色电极背离所述第一子电极的一侧表面为具有多个凸起结构的表面,因此,无论光从第一子电极的哪一侧入射,该黑色电极均可对射向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光线进行吸收和漫反射,以降低所述触摸屏中的所述第一子电极的可视性,降低所述触摸屏中触控电极的可视性。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电极的形状可以为网格状,和/或至少有一个第二电极的形状可以为网格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做在触摸屏的可视区的,且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包括金属电极和黑色电极,为非透明电极,因此,当所述触摸屏具有显示功能时,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可选为网格电极,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显示模组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非开口区,从而不影响所述显示模组的开口率,即不影响所述触控屏的开口率。但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具体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眩光膜层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Ra)和光泽度(Gloss),其中,表面粗糙度为表面形貌参数,用于表征表面几何特征,而光泽度用于表征物体的表面特性,取决于表面对光的镜面反射能力,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决定了光泽度,也就是说,表面粗糙度越大光泽度越小,反之,表面粗糙度越小光泽度越大。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眩光膜层的表面粗糙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如果防眩光膜层的表面粗糙度过大,会对后续形成在所述防眩光膜层表面上的金属膜层造成困难,即增大所述金属膜层形成的工艺难度,其中,所述金属膜层是用于形成金属电极的;如果防眩光膜层的表面粗糙度过小,会使得后续形成的金属膜层的多个凸起结构不明显,相应的,位于防眩光膜层上的金属电极的表面所具有的多个凸起结构不明显,从而使得该金属电极对入射光的漫反射效果不明显,进而对降低金属电极反射眩光以及可视性的效果不佳。同理,所述防眩光膜层的光泽度也不宜过大或过小。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眩光膜层的表面粗糙度Ra的取值范围为0.06μm-0.1μm;所述防眩光膜层的光泽度的取值范围为40%-5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眩光膜层还具有一定的雾度,其中,雾度(haze) 是指偏离入射光2.5°角以上的透射光强占总透射光强的百分数,而且雾度越大意味着薄膜光泽度、透明度以及成像度会随之下降。基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眩光膜层的雾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如果所述防眩光膜层的雾度太大,所述防眩光膜层的光泽度和透明度会很小,从而影响外观和具有显示功能时的出光率,如果所述防眩光膜层的雾度太小,当入射光透过所述防眩光膜层照射到防眩光膜层下方的金属电极上时,所述防眩光膜层对照射到该金属电极上的入射光线的漫反射效果不佳,会使得该金属电极的线条容易被看到。可选的,所述防眩光膜层的雾度的取值范围为1.5%-2%。
另外,由于所述防眩光膜层的厚度会造成电容值的不同,从而会影响所述触摸屏中驱动电路的驱动,具体来说,如果所述防眩光膜层的厚度过大,触摸时电容变化过大,容易串笔,如果所述防眩光膜层的厚度过小,触摸时电容变化不大,不容易检测到。对此,所述防眩光膜层的厚度为1.5μm-2.5μm。
可选的,所述防眩光膜层是通过喷涂工艺获得的膜层结构,且所述防眩光膜层的材质为有机透明绝缘材料。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设置OC(over coating)层,所述OC层用于电绝缘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防止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发生短路。其中,所述OC层的材质为高分子绝缘材料,而由于所述OC层的材质硬度低,易划伤,从而使得整面OC层的良率低,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眩光膜层是通过喷涂工艺获得的膜层结构,且所述防眩光膜层的材质为有机透明绝缘材料,其硬度高于7H,不易划伤,因此,用防眩光膜层取代整面的OC层,可以提高触摸屏的良率。而且,目前在制备OC层的过程中,在喷涂完高分子绝缘材料后,还需曝光、显影、固化,工艺较为繁琐。而本实用新型在制备所述防眩光膜层的过程中,只需通过喷涂,固化即可,而无需曝光显影、因此,所述防眩光膜层的制备工艺更为简单。另外,由于防眩光膜层是透明的可增加所述触摸屏具有显示功能时的光线透过率,具体可提高约为1%的光线透过率。
具体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为玻璃基板、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板、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板、 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基板或PI((Polyimide,聚酰亚胺)基板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摸屏,包括异层绝缘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所包括的第一子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防眩光膜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防眩光膜层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具有多个凸起结构,会使得位于所述防眩光膜层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层会延续这种多个凸起结构形成的凹凸表面,从而使得第一电极层中的第一电极靠近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上也具有多个凸起结构,因此,所述触摸屏在使用时,照射到触摸屏的触摸面上的入射光线透过第一基板后照射到所述第一电极上时,会被所述第一电极表面的多个凸起结构漫反射,从而减少所述第一电极表面的反射的光线进入用户眼睛的光线量,降低包括金属电极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可视性,进而降低所述触摸屏中触控电极的可视性,提高用户体验。
本说明书中各个部分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为透明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异层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子电极,且所述第一子电极为金属电极;
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防眩光膜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防眩光膜层之间,所述防眩光膜层为绝缘层,且所述防眩光膜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凸起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所述第一子电极背离所述第二电极层一侧的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为黑色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四子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四子电极靠近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的第五子电极,所述第四子电极为金属电极,所述第五子电极为黑色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四子电极背离所述第五子电极一侧的第六子电极,所述第六子电极为黑色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背离所述第二子电极一侧的第三子电极,所述第三子电极为黑色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膜层的表面粗糙度Ra的取值范围为0.06μm-0.1μm,包括端点值;所述防眩光膜层的光泽度的取值范围为40%-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膜层的雾度的取值范围为1.5%-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膜层的厚度取值范围为1.5μm-2.5μm。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膜层是通过喷涂工艺获得的膜层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为玻璃基板。
CN201821417676.0U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触摸屏 Active CN208796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7676.0U CN208796216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触摸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7676.0U CN208796216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触摸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6216U true CN208796216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7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7676.0U Active CN208796216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62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9863A (zh) * 2019-11-28 2020-04-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885502A (zh) * 2019-11-29 2021-06-01 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9863A (zh) * 2019-11-28 2020-04-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885502A (zh) * 2019-11-29 2021-06-01 苏州维业达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导电膜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96216U (zh) 一种触摸屏
TW200923536A (en) High transmittance touch panel
CN106396425A (zh) 一种可见光高反射和截止红外线双功能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8089A (zh) 一种用于调光薄膜的导电膜结构
CN203179573U (zh) 导电膜以及包含该导电膜的触摸屏
CN201173977Y (zh) 等离子显示器滤光片
CN207182935U (zh) 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CN208796009U (zh) 一种黑栅结构棱镜屏幕
CN101552170B (zh) 等离子显示器滤光片及使用该滤光片的等离子显示器
TW201349613A (zh) 用於有機發光二極體的透明支撐電極
CN204695274U (zh) 能反射彩色光的触摸屏
CN207182940U (zh) 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CN207458611U (zh) 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CN207458606U (zh) 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CN207458607U (zh) 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CN208324715U (zh) 一种具备锥形和梯台结构层的光影变化装饰材料
CN204256331U (zh) 显示设备
CN204369792U (zh) 一种透明导电膜、导电油墨及触控面板
TWI439558B (zh) Transparent conductive thin film of a new material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207182933U (zh) 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CN208569600U (zh) 一种触摸屏
CN207182932U (zh) 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CN206282066U (zh) 一种发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210294408U (zh) 接地电阻测试仪显示屏防眩光结构
CN207458610U (zh) 透明导电性薄膜及触控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