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3607U - 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3607U
CN208793607U CN201821458511.8U CN201821458511U CN208793607U CN 208793607 U CN208793607 U CN 208793607U CN 201821458511 U CN201821458511 U CN 201821458511U CN 208793607 U CN208793607 U CN 208793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riving
shaft
cabinet
end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585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名涛
孙松林
陈盛
肖仕雄
陈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4585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3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3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36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包括安装在箱体组件内的动力输入组件、变速传动组件、正反转组件及驱动组件,动力输入组件与变速传动组件连接,变速传动组件与正反转组件连接,正反转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采用控制差速行星齿轮轴架转速,以实现转向齿轮变速与反向驱动,使得履带车辆可靠转向和正反转转向,转向与正反转采用单一方案操作,不增加操作步骤,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同时履带车辆的转向半径与转向操作机构的操作行程成比例,转向精准性好,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履带车辆的传动系统按照功率传递流来分为单功率流和双功率流两类,在单功率流传动系统中,由于变速机构与转向机构串联,通常采用中断并制动单侧动力的方式实现转向,但转向时功率利用率低,转向半径大。在南方稻田区域主要种植水稻,由于水稻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需水量大,以水稻根部长期淹水为易,如果稻田不平整,位置低的地方,水稻根部淹水过深,将影响水稻正常呼吸,而位置较高的地方很难淹水,致使供水不足,影响水稻产量质量,因此有“寸水不过田”之说,即水田的平整精度要保证在一寸之内,才能较好的给水稻供水;为了使得水田更容易平整,南方水稻常划分为小田块或梯田,对于在小田块或梯田中作业的履带车辆来说,提高履带车辆转向效率高,减小履带车辆转向半径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包括安装在箱体组件内的动力输入组件、变速传动组件、正反转组件及驱动组件,动力输入组件与变速传动组件连接,变速传动组件与正反转组件连接,正反转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具体结构如下:
动力输入组件中,动力输入轴、换向轴安装在箱体上,主动锥齿轮安装在动力输入轴,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的换向轴主动齿轮分别安装在换向轴上;
变速传动组件中,一轴安装在箱体上,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从左侧输入,一轴安装有从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二号花键毂、二挡主动齿轮、一挡主动齿轮、一号花键毂及倒挡主动齿轮,一轴与二号花键毂、一号花键毂固接传动,二号花键毂上设置有二号结合套,一号花键毂上设置有一号结合套;
二轴安装在箱体上,二轴上依次设置有与三挡主动齿轮常啮合的三挡从动齿轮、与二挡主动齿轮常啮合的二挡从动齿轮、与一挡主动齿轮常啮合的一挡从动齿轮及倒挡从动齿轮,动力从二轴的一挡从动齿轮输出,倒挡轴安装在箱体上,倒挡轴上设置有倒挡中间齿轮,倒挡中间齿轮一侧与倒挡主动齿轮常啮合,倒挡中间齿轮另一侧与倒挡从动齿轮常啮合;
正反转组件中,二轴转向齿轮连接在二轴上,连接轴安装在箱体上,连接轴空套在转向轴上,与二轴转向齿轮常啮合的转向从动齿轮安装在连接轴一端,连接轴另一端安装有转向主动锥齿轮;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齿轮轴安装在行星齿轮轴架内侧,行星齿轮轴空套在转向轴上,行星齿轮一侧与转向从动锥齿轮啮合,行星齿轮另一侧与转向主动锥齿轮啮合,行星齿轮轴架外侧通过花键安装有摩擦片,摩擦片可沿行星齿轮轴架上的花键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轴向移动;转向端盖上通过花键安装有钢片,钢片可沿转向端盖上的花键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轴向移动,压盘设置在钢片一侧,压盘用于操作压紧或放松由钢片和摩擦片组成的摩擦制动机构;转向轴一端安装在转向端盖上,转向端盖安装在箱体上,转向轴另一端安装在箱体上,与一挡从动齿轮啮合的中间传动齿轮空套在转向轴上,左转向齿轮与右转向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转向轴上;
驱动组件中,左驱动组件与右驱动组件关于驱动连接组件的驱动齿轮对称设置,驱动齿轮轴安装在箱体上,与中间传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安装在驱动齿轮轴中部,驱动齿轮一侧的驱动齿轮轴上安装有左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另一侧的驱动齿轮轴上安装有右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上设置有左外接合齿与右外接合齿,左驱动齿轮与右驱动齿轮可在驱动齿轮轴上轴向移动;左输出轴安装在箱体上,左输出轴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左输出轴上,右输出轴安装在箱体上,右输出轴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右输出轴上;左驱动齿轮、右驱动齿轮分别与驱动齿轮接合,左驱动输出齿设置在左驱动齿轮外侧,右驱动输出齿设置在右驱动齿轮外侧,左驱动输出齿与左输出轴齿轮常啮合,右驱动输出齿与右输出轴齿轮常啮合;左驱动齿轮左移后与左转向齿轮啮合,右驱动齿轮右移后与右转向齿轮啮合;
箱体组件包括箱体与转向端盖。
在本实用新型中,二号花键毂位于三挡主动齿轮与二挡主动齿轮之间的一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一号花键毂位于一挡主动齿轮与倒挡主动齿轮之间的一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行星齿轮轴架外侧通过花键安装有多片摩擦片,转向端盖上通过花键安装有多片钢片,且摩擦片与钢片呈交叉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驱动齿轮轴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左驱动齿轮、右驱动齿轮向驱动齿轮常接合趋势的弹簧组件,弹簧组件包括左回位弹簧与右回位弹簧,
左回位弹簧套装在驱动齿轮轴一端,且左回位弹簧一端与左驱动输出齿内端面接触,左回位弹簧另一端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箱体上,使左驱动齿轮具有与驱动齿轮常接合的趋势,右回位弹簧套装在驱动齿轮轴另一端,且右回位弹簧一端与右驱动输出齿内端面接触,右回位弹簧另一端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箱体上,使右驱动齿轮具有与驱动齿轮常接合的趋势。
在本实用新型中,左驱动齿轮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左外接合齿接合的左内接合齿。
在本实用新型中,右驱动齿轮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右外接合齿接合的右内接合齿。
在本实用新型中,左驱动齿轮外侧设置有由外力操作使得右驱动齿轮左右移动的左拨叉槽,右驱动齿轮外侧设置有由外力操作使得右驱动齿轮左右移动的右拨叉槽。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控制差速行星齿轮轴架转速,以实现转向齿轮变速与反向驱动,使得履带车辆可靠转向和正反转转向;
2)本实用新型转向与正反转采用单一方案操作,不增加操作步骤,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3)本实用新型中履带车辆的转向半径与转向操作机构的操作行程成比例,转向精准性好,转向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动力输入组件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变速传动组件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正反转组件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5的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包括安装在箱体组件E内的动力输入组件A、变速传动组件B、正反转组件C及驱动组件D,动力输入组件A与变速传动组件B连接,变速传动组件B与正反转组件C连接,正反转组件C与驱动组件D连接,具体结构如下:
动力输入组件A包括动力输入轴A1、主动锥齿轮A2、换向轴A3、从动锥齿轮A4、换向轴主动齿轮A5及从动齿轮A6,动力输入轴A1安装在箱体E1上,主动锥齿轮A2安装在动力输入轴A1,换向轴A3通过轴承E2安装在箱体E1上,与主动锥齿轮A2啮合的从动锥齿轮A4、与从动齿轮A6啮合的换向轴主动齿轮A5分别安装在换向轴A3上;动力输入:对于纵置发动机,动力经过离合装置后由动力输入轴A1输入,经主动锥齿轮A2与从动锥齿轮A4换向后,传递至换向轴A3,再由换向轴主动齿轮A5传递至从动齿轮A6输出至一轴B11;对于横置发动机,动力经过离合装置后可直接由一轴B11输入;
变速传动组件B包括一轴B11、三挡主动齿轮B12、二号结合套B13、二挡主动齿轮B14、二号花键毂B15、一挡主动齿轮B16、一号结合套B17、倒挡主动齿轮B18、一号花键毂B19、二轴B21、三挡从动齿轮B22、二挡从动齿轮B23、一挡从动齿轮B24、倒挡从动齿轮B25、倒挡轴B31及倒挡中间齿轮B32,其中,一轴B11通过轴承E2安装在箱体E1上,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从左侧输入,一轴B11安装有从动齿轮A6、三挡主动齿轮B12、二挡主动齿轮B14、一挡主动齿轮B16及倒挡主动齿轮B18,在位于三挡主动齿轮B12与二挡主动齿轮B14之间的一轴B11上通过花键配合安装有二号花键毂B15,在位于一挡主动齿轮B16与倒挡主动齿轮B18之间的一轴B11上通过花键配合安装有一号花键毂B19,一轴B11与二号花键毂B15、一号花键毂B19固接传动,二号花键毂B15上设置有二号结合套B13,一号花键毂B19上设置有一号结合套B17;
二轴B21通过轴承E2安装在箱体E1上,二轴B21上通过花键依次设置有与三挡主动齿轮B12常啮合的三挡从动齿轮B22、与二挡主动齿轮B14常啮合的二挡从动齿轮B23、与一挡主动齿轮B16常啮合的一挡从动齿轮B24及倒挡从动齿轮B25,动力从二轴B21的一挡从动齿轮B24输出,倒挡轴B31通过轴承E2安装在箱体E1上,倒挡轴B31上设置有倒挡中间齿轮B32,倒挡中间齿轮B32一侧与倒挡主动齿轮B18常啮合,倒挡中间齿轮B32另一侧与倒挡从动齿轮B25常啮合;
正反转组件C包括二轴转向齿轮C11、转向从动齿轮C12、连接轴C13、转向主动锥齿轮C21、钢片C22、摩擦片C23、行星齿轮轴C24、转向从动锥齿轮C25、行星齿轮C26、行星齿轮轴架C27、压盘C28、左转向齿轮C31、中间传动齿轮C32、右转向齿轮C33及转向轴C34,其中,二轴转向齿轮C11通过花键连接在二轴B21上,连接轴C13通过轴承E2安装在箱体E1上,连接轴C13空套在转向轴C34上,与二轴转向齿轮C11常啮合的转向从动齿轮C12通过花键配合安装在连接轴C13一端,连接轴C13另一端通过花键配合安装有转向主动锥齿轮C21;行星齿轮C26通过行星齿轮轴C24安装在行星齿轮轴架C27内侧,行星齿轮轴架C27通过轴承E2空套在转向轴C34上,行星齿轮C26一侧与转向从动锥齿轮C25啮合,行星齿轮C26另一侧与转向主动锥齿轮C21啮合,转向主动锥齿轮C21通过行星齿轮C26与转向从动锥齿轮C25组成正反转传动机构,行星齿轮轴架C27外侧通过花键安装有多片摩擦片C23,摩擦片C23可沿行星齿轮轴架C27上的花键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轴向移动;转向端盖E3上通过花键安装有多片钢片C22,钢片C22可沿转向端盖E3上的花键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轴向移动,压盘C28设置在钢片C22一侧,压盘C28用于操作压紧或放松由钢片C22和摩擦片C23组成的摩擦制动机构;转向轴C34一端通过轴承E2安装在转向端盖E3上,转向端盖E3通过螺栓E4安装在箱体E1上,转向轴C34另一端通过轴承E2安装在箱体E1上,与一挡从动齿轮B24啮合的中间传动齿轮C32空套在转向轴C34上,左转向齿轮C31与右转向齿轮C33通过花键安装在转向轴C34上;
驱动组件D由左驱动组件D1、右驱动组件D2及驱动连接组件D3组成,左驱动组件D1与右驱动组件D2关于驱动连接组件D3对称设置,左驱动组件D1包括左驱动齿轮D11、左回位弹簧D12、左输出轴D13、左输出轴齿轮D14、左拨叉槽D15、左内接合齿D16及左驱动输出齿D17;右驱动组件D2包括右驱动齿轮D21、右回位弹簧D22、右输出轴D23、右输出轴齿轮D24、右拨叉槽D25、右内接合齿D26及右驱动输出齿D27;驱动连接组件D3包括驱动齿轮D31与驱动齿轮轴D32,驱动齿轮轴D32通过轴承E2安装在箱体E1上,与中间传动齿轮C32啮合的驱动齿轮D31安装在驱动齿轮轴D32中部,驱动齿轮D31上设置有左外接合齿D33与右外接合齿D34;驱动齿轮D31一侧的驱动齿轮轴D32上通过轴套E5或轴承E2安装有左驱动齿轮D11,驱动齿轮D31另一侧的驱动齿轮轴D32上通过轴套E5或轴承E2安装有右驱动齿轮D21,左驱动齿轮D11与右驱动齿轮D21可在驱动齿轮轴D32上轴向移动;左回位弹簧D12套装在驱动齿轮轴D32一端,且左回位弹簧D12一端与左驱动输出齿D17内端面接触,左回位弹簧D12另一端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箱体E1上,使左驱动齿轮D11具有与驱动齿轮D31常接合的趋势,右回位弹簧D22套装在驱动齿轮轴D32另一端,且右回位弹簧D22一端与右驱动输出齿D27内端面接触,右回位弹簧D22另一端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箱体E1上,使右驱动齿轮D21具有与驱动齿轮D31常接合的趋势;左输出轴D13通过轴承E2安装在箱体E1上,左输出轴齿轮D14通过花键安装在左输出轴D13上,右输出轴D23通过轴承E2安装在箱体E1上,右输出轴齿轮D24通过花键安装在右输出轴D23上;左驱动齿轮D11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左外接合齿D33接合的左内接合齿D16,左驱动齿轮D11外侧设置有左拨叉槽D15与左驱动输出齿D17,由外力操作左拨叉槽D15使得左驱动齿轮D11左右移动,左驱动输出齿D17与左输出轴齿轮D14常啮合;右驱动齿轮D21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右外接合齿D34接合的右内接合齿D26,右驱动齿轮D21外侧设置有右拨叉槽D25与右驱动输出齿D27,由外力操作右拨叉槽D25使得左驱动齿轮D11左右移动,右驱动输出齿D27与右输出轴齿轮D24常啮合;左驱动齿轮D11与左转向齿轮C31啮合,右驱动齿轮D21与右转向齿轮C33啮合;
箱体组件E包括箱体E1、轴承E2、转向端盖E3、螺栓E4及轴套E5。
1)动力传动路线:
一挡:一号结合套B17左移,动力由一轴B11经一号花键毂B18、一号结合套B17、一挡主动齿轮B16,从一挡从动齿轮B24输出;
二挡:二号结合套B13右移,动力由一轴B11经二号花键毂A25、二号结合套B13、二挡主动齿轮B14、二挡从动齿轮B23传递至二轴B21,从一挡从动齿轮B24输出;
三挡:二号结合套B13左移,动力由一轴B11经二号花键毂A25、二号结合套B13、三挡主动齿轮A22、三挡从动齿轮B22传递至二轴B21,从一挡从动齿轮B24输出;
倒挡:一号结合套B17右移,动力由一轴B11经一号花键毂B18、一号结合套B17、倒挡主动齿轮B18、倒挡中间齿轮B32、倒挡从动齿轮B25传递至二轴B21,从一挡从动齿轮B24输出;
一挡从动齿轮B24在动力传递中不仅作为二轴的从动齿轮,还作为二轴B21的主动齿轮将动力从一挡从动齿轮B24传递至驱动齿轮D31;
2)履带车辆正反转转向
转向动力从二轴转向齿轮C11传递至转向从动齿轮C12后再通过连接轴C13传递至转向主动锥齿轮C21,转向主动锥齿轮C21通过行星齿轮C26传递至转向从动锥齿轮C25,当压盘C28压紧钢片C22与摩擦片C23时,行星齿轮轴架C27被制动,随着压盘C28的压紧力逐步增大,行星齿轮轴架C27从部分制动变化到完全制动,当行星齿轮轴架C27被部分制动时,转向从动锥齿轮C25的转速小于转向主动锥齿轮C21,旋转方向相反;当行星齿轮轴架C27被完全制动时,转向从动锥齿轮C25的转速等于转向主动锥齿轮C21,旋转方向相反,转向从动锥齿轮C25与转向主动锥齿轮C21的绝对转速差决定履带车辆的转向角速度变化,当绝对转速差最大时(即转向从动锥齿轮C25与转向主动锥齿轮C21转速相同、旋转方向相反),履带车辆实现正反转转向;当绝对转速差变化时,履带车辆的转向角速度同步变化;
3)直线行驶
无外力操作左驱动齿轮D11、右驱动齿轮D21及压盘C28,从变速传动组件B的一档从动齿轮B24输出的动力经中间传动齿轮C32传递至驱动齿轮D31,由于左驱动齿轮D11在左回位弹簧D12、右驱动齿轮D21在右回位弹簧D22的作用下滑向驱动齿轮D31,左驱动齿轮D11上的左内接合齿D16与左外接合齿D33接合,右驱动齿轮D21上的右内接合齿D26与右外接合齿D34接合,左侧动力从左驱动输出齿D17传递至左输出轴齿轮D14再传递至左输出轴D13,而后传递至左侧履带,右侧动力从右驱动输出齿D27传递至右输出轴齿轮D24再传递至右输出轴D23,而后传递至右侧履带,由于左输出轴D13和右输出轴D23同方向等速,履带车辆直线行驶;
4)正反转转向
左转:在左转向力的作用下,第一步,左驱动齿轮D11左移,左驱动齿轮D11上的左内接合齿D16与左外接合齿D33分开,左驱动齿轮D11停止转动;第二步,左驱动齿轮D11继续左移,左驱动齿轮D11与左转向齿轮C31啮合;第三步,左转向力使得压盘C28逐步压紧钢片C22和摩擦片C23,随着摩擦力的增加,行星齿轮轴架C27从部分被制动到完全制动,左转向齿轮C31的转速从正转逐步变化为制动,而后变化为反转,从而驱动左驱动齿轮D11变速或反转,以实现左侧履带正反转左侧转向;
右转:在右转向力的作用下,第一步,右驱动齿轮D21右移,右驱动齿轮D21上的右内接合齿D26与右外接合齿D34分开,右驱动齿轮D21停止转动;第二步,右驱动齿轮D21继续右移,右驱动齿轮D21与右转向齿轮C33啮合;第三步,右转向力使得压盘C28逐步压紧钢片C22和摩擦片C23,随着摩擦力的增加,行星齿轮轴架C27从部分被制动到完全制动,右转向齿轮C33的转速从正转逐步变化为制动,而后变化为反转,从而驱动右驱动齿轮D21变速或反转,实现右侧履带正反转右侧转向;
左驱动齿轮D11移动的操作外力可与压紧压盘C28的外力集成,实现先移动左驱动齿轮D11,直到左驱动齿轮D11与左转向齿轮C31完全结合后再操作压盘C28压紧;
右驱动齿轮D21移动的操作外力可与压紧压盘C28的外力集成,实现先移动右驱动齿轮D21,直到右驱动齿轮D21与右转向齿轮C33完全结合后再操作压盘C28压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包括安装在箱体组件内的动力输入组件、变速传动组件、正反转组件及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动力输入组件与变速传动组件连接,变速传动组件与正反转组件连接,正反转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具体结构如下:
动力输入组件中,动力输入轴、换向轴安装在箱体上,主动锥齿轮安装在动力输入轴,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的换向轴主动齿轮分别安装在换向轴上;
变速传动组件中,一轴安装在箱体上,一轴安装有从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二号花键毂、二挡主动齿轮、一挡主动齿轮、一号花键毂及倒挡主动齿轮,一轴与二号花键毂、一号花键毂固接传动,二号花键毂上设置有二号结合套,一号花键毂上设置有一号结合套;
二轴安装在箱体上,二轴上依次设置有与三挡主动齿轮常啮合的三挡从动齿轮、与二挡主动齿轮常啮合的二挡从动齿轮、与一挡主动齿轮常啮合的一挡从动齿轮及倒挡从动齿轮,倒挡轴安装在箱体上,倒挡轴上设置有倒挡中间齿轮,倒挡中间齿轮一侧与倒挡主动齿轮常啮合,倒挡中间齿轮另一侧与倒挡从动齿轮常啮合;
正反转组件中,二轴转向齿轮连接在二轴上,连接轴安装在箱体上,连接轴空套在转向轴上,与二轴转向齿轮常啮合的转向从动齿轮安装在连接轴一端,连接轴另一端安装有转向主动锥齿轮;行星齿轮通过行星齿轮轴安装在行星齿轮轴架内侧,行星齿轮轴空套在转向轴上,行星齿轮一侧与转向从动锥齿轮啮合,行星齿轮另一侧与转向主动锥齿轮啮合,行星齿轮轴架外侧通过花键安装有可进行轴向移动的摩擦片;转向端盖上通过花键安装有可进行轴向移动的钢片,压盘设置在钢片一侧;转向轴一端安装在转向端盖上,转向端盖安装在箱体上,转向轴另一端安装在箱体上,与一挡从动齿轮啮合的中间传动齿轮空套在转向轴上,左转向齿轮与右转向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转向轴上;
箱体组件包括箱体与转向端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二号花键毂位于三挡主动齿轮与二挡主动齿轮之间的一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一号花键毂位于一挡主动齿轮与倒挡主动齿轮之间的一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轴架外侧通过花键安装有多片摩擦片,转向端盖上通过花键安装有多片钢片,且摩擦片与钢片呈交叉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驱动齿轮轴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左驱动齿轮、右驱动齿轮向驱动齿轮常接合趋势的弹簧组件,弹簧组件包括左回位弹簧与右回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左回位弹簧套装在驱动齿轮轴一端,且左回位弹簧一端与左驱动输出齿内端面接触,左回位弹簧另一端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箱体上,右回位弹簧套装在驱动齿轮轴另一端,且右回位弹簧一端与右驱动输出齿内端面接触,右回位弹簧另一端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箱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左驱动齿轮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左外接合齿接合的左内接合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右驱动齿轮内侧设置有用于与右外接合齿接合的右内接合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左驱动齿轮外侧设置有由外力操作使得右驱动齿轮左右移动的左拨叉槽,右驱动齿轮外侧设置有由外力操作使得右驱动齿轮左右移动的右拨叉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中,左驱动组件与右驱动组件关于驱动连接组件的驱动齿轮对称设置,驱动齿轮轴安装在箱体上,与中间传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安装在驱动齿轮轴中部,驱动齿轮一侧的驱动齿轮轴上安装有左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另一侧的驱动齿轮轴上安装有右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上设置有左外接合齿与右外接合齿;左输出轴安装在箱体上,左输出轴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左输出轴上,右输出轴安装在箱体上,右输出轴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右输出轴上;左驱动齿轮、右驱动齿轮分别与驱动齿轮接合,左驱动输出齿设置在左驱动齿轮外侧,右驱动输出齿设置在右驱动齿轮外侧,左驱动输出齿与左输出轴齿轮常啮合,右驱动输出齿与右输出轴齿轮常啮合;左驱动齿轮左移后与左转向齿轮啮合,右驱动齿轮右移后与右转向齿轮啮合。
CN201821458511.8U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93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8511.8U CN208793607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8511.8U CN208793607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3607U true CN208793607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8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5851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93607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36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6462A (zh) * 2022-01-21 2022-04-26 浙江云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机械柔性转向无级变速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6462A (zh) * 2022-01-21 2022-04-26 浙江云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机械柔性转向无级变速箱
CN114396462B (zh) * 2022-01-21 2023-11-14 浙江云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机械柔性转向无级变速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8413A (zh) 一种履带车辆变速控制方法
CN103703938B (zh) 一种差速器式履带联合收割机变速箱
CN104088989B (zh) 直控式履带车辆用无级变速器
CN108999949A (zh) 一种差速转向的履带车辆变速传动装置
CN105042049B (zh) 一种双动力输入式内置制动装置的履带车辆变速器
CN208793607U (zh) 一种用于履带车辆高效转向的变速器
CN207880035U (zh) 定轴轮系原地转向变速箱及具有该变速箱的履带农用车
CN105605203A (zh) 一种四驱传动齿轮箱
CN208602319U (zh) 一种拖拉机整体式传动系统及铰接式四驱型拖拉机
CN109058411A (zh) 一种正反转的履带车辆变速器
CN108382189A (zh) 一种可直行和横移的动力系统
CN208602317U (zh) 一种铰接式四驱型拖拉机
CN204004322U (zh) 直控式履带车辆用无极变速器
CN208793551U (zh) 一种用于履带车辆的双流驱动变速传动装置
CN108825741A (zh) 一种履带车辆变速传动控制方法
CN105202145A (zh) 一种机械直连与静液压无级并联式双动力输入装置
CN204942503U (zh) 一种双动力输入式内置制动装置的履带车辆变速器
CN212034731U (zh) 一种具有差速转向的履带收割机
CN107891738B (zh) 一种用于四轮摩托车的电动驱动装置
CN108458063B (zh) 一种分动箱及拖拉机
CN106812925B (zh) 农用履带底盘的多级变速器
CN208845670U (zh) 一种全液压推土机可变速终传动装置及推土机
CN206694508U (zh) 一种行星轮减速器后桥装置
CN208793533U (zh) 一种动力双流输入的履带车辆变速器
CN110131366A (zh) 一种履带式拖拉机变速传动装置及拖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