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5096U - 一种轮椅防滑坐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椅防滑坐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5096U
CN208785096U CN201820230931.4U CN201820230931U CN208785096U CN 208785096 U CN208785096 U CN 208785096U CN 201820230931 U CN201820230931 U CN 201820230931U CN 208785096 U CN208785096 U CN 208785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shion
wheelchair
sliding seat
seat cushion
elder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309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依
张银华
谭雅琼
武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8202309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5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5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50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椅防滑坐垫,包括:坐垫本体(1),所述坐垫本体(1)设置为前部高、后部低的结构,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呈20°~35°夹角;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表面前部设置有两个搁腿凹槽(11),所述坐垫本体(1)的下表面边缘设置有六条绑带(12)。通过设置前部高、后部低的结构,使得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在坐轮椅时不会滑下轮椅;且上表面设置为上仰20°~35倾斜角,是人坐着最舒适的角度,因为老年人坐在轮椅上、脚踏在轮椅踏板上,膝盖呈微微上扬角度,这两者的角度基本一致,提高了老年人坐轮椅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轮椅防滑坐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老年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椅防滑坐垫。
背景技术
在全球化老龄化浪潮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尤其是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数量迅速增长。随着我国养老模式的转变,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的养老机构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国家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已经达到四千多万,占老年人口18.3%,养老机构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被大众所关注。
轮椅作为重要的代步工具,不仅可以起到康复作用还能让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轮椅设计不断的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在养老机构中,轮椅常常作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代步以及休息的工具。但常由于失能半失能老人在坐立的过程中,臀部下滑最后导致整个上半身下滑弯曲,形成不正确的姿势,最终对老年人的骨骼/臀背部肌肤等造成不利的影响,且极易造成老年人从轮椅上摔跌。
目前轮椅坐垫主要有以下几种设计。第一,两季适用型坐垫(可拆卸);第二,轮椅坐垫在材料上的选择;第三,防止压疮产生的坐垫;第四,针对儿童设计的坐垫等。坐垫的出现对于长期以来需要久坐的人来说,对其臀部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增加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据老年人生理特点,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各种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等容易出现各种常见性疾病。老年人在一天中保持坐姿和卧姿的时间较长,极易导致压疮的产生。因此使用轮椅坐垫对于长时间坐轮椅的患者是非常有好处的。使用轮椅坐垫的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增加舒适性、预防疮和保持良好的坐姿。市场上轮椅坐垫的种类很多,主要是根据材料来分类。现在,有许多坐垫都使用混合材料,以获得每种材料的优点,例如航空材料与凝胶的混合、凝胶和聚的混合物等等。压力分布是选择坐垫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使用压力感应系统测量不同压力垫的压力分布情况,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压力分布情况有什么不一样。此外,市面上目前较常见的是缓解压力型以及预防压疮的坐垫产品。
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发明一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坐垫,方便固定老人坐姿,以防从轮椅上滑落跌伤的轮椅坐垫,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坐垫,方便固定老人坐姿,以防从轮椅上滑落跌伤的轮椅坐垫。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椅防滑坐垫。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椅防滑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设置为前部高、后部低的结构,所述坐垫本体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呈20°~35°夹角;所述坐垫本体的上表面前部设置有两个搁腿凹槽,所述坐垫本体的下表面边缘设置有六条绑带。
本实用新型的轮椅防滑坐垫,与现有技术中的轮椅坐垫相比,通过设置前部高、后部低的结构,使得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在坐轮椅时不会滑下轮椅;且上表面设置为上仰20°~35倾斜角,是人坐着最舒适的角度,因为老年人坐在轮椅上、脚踏在轮椅踏板上,膝盖呈微微上扬角度,这两者的角度基本一致,提高了老年人坐轮椅的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轮椅防滑坐垫的改进,所述坐垫本体的上表面设置为横向波纹结构面,所述波纹结构面的波峰至波谷的垂直距离为0.5mm~0.8mm。
或者,所述坐垫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球面防滑突起,所述球面防滑突起的突出高度为0.5mm~0.8mm,每两个所述球面防滑突起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
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坐垫的防滑性能,又不至于波纹结构或者防滑突起太高而部分臀部被架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轮椅防滑坐垫的进一步改进,两边所述绑带的末端设置有相互适配的卡扣。这样,方便将防滑坐垫捆扣在轮椅上。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本体的两侧前部设置有卡位销,所述卡位销的前后位置可根据需要自主调节。这样,防滑坐垫进一步地卡住在轮椅前腿上,加固了防滑坐垫,避免其自身被滑出轮椅上。且卡位销的前后位置可以自主调节,提高了该防滑坐垫对不同轮椅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椅防滑坐垫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前部高、后部低的结构,使得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在坐轮椅时不会滑下轮椅;且上表面设置为上仰20°~35倾斜角,是人坐着最舒适的角度,因为老年人坐在轮椅上、脚踏在轮椅踏板上,膝盖呈微微上扬角度,这两者的角度基本一致,提高了老年人坐轮椅的舒适性。
通过在坐垫本体的上表面设置为横向波纹结构面,或者坐垫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球面防滑突起,进一步提高了坐垫的防滑性能,又不至于波纹结构或者防滑突起太高而部分臀部被架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椅防滑坐垫实施例的一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轮椅防滑坐垫实施例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椅防滑坐垫实施例的再一种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坐垫本体;11-搁腿凹槽;12-绑带;13-卡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轮椅防滑坐垫,包括:坐垫本体1,坐垫本体1设置为前部高、后部低的结构,坐垫本体1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呈20°~35°夹角;坐垫本体1的上表面前部设置有两个搁腿凹槽11,坐垫本体1的下表面边缘设置有六条绑带12。优选地的实施方式,坐垫本体1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呈25°或者30°夹角.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坐垫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为横向波纹结构面,波纹结构面的波峰至波谷的垂直距离为0.5mm~0.8mm。或者,坐垫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球面防滑突起,所述球面防滑突起的突出高度为0.5mm~0.8mm,每两个所述球面防滑突起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两边绑带12的末端设置有相互适配的卡扣。坐垫本体1的两侧前部设置有卡位销13,卡位销13的前后位置可根据需要自主调节。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的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轮椅防滑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1),所述坐垫本体(1)设置为前部高、后部低的结构,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表面与水平面呈20°~35°夹角;
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表面前部设置有两个搁腿凹槽(11),所述坐垫本体(1)的下表面边缘设置有六条绑带(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防滑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为横向波纹结构面,所述波纹结构面的波峰至波谷的垂直距离为0.5mm~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防滑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球面防滑突起,所述球面防滑突起的突出高度为0.5mm~0.8mm,每两个所述球面防滑突起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轮椅防滑坐垫,其特征在于,两边所述绑带(12)的末端设置有相互适配的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轮椅防滑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1)的两侧前部设置有卡位销(13),所述卡位销(13)的前后位置可根据需要自主调节。
CN201820230931.4U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轮椅防滑坐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85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30931.4U CN208785096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轮椅防滑坐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30931.4U CN208785096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轮椅防滑坐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5096U true CN208785096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198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3093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85096U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轮椅防滑坐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5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200236B2 (en) An orthopedic chair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spinal diseases
US6523202B2 (en) Ergonomic seating cushion
US4500137A (en) Physiological chair
Carcone et al. Effects of backrest design on biomechanics and comfort during seated work
US3740096A (en) Orthopedic seat
US20150021972A1 (en) Seat for Molded Plastic Chairs
CN204599876U (zh) 一种新坐姿健康座椅及坐垫
US7347498B2 (en) Seating device
CN208785096U (zh) 一种轮椅防滑坐垫
CN105902041A (zh)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床垫
Dvouletá et al. Utilization of anthropometry in the sphere of sitting and bed furniture
JP2915328B2 (ja) 肘掛け椅子
KR20060109602A (ko) 자세교정방석
Collins Sitting: pressure ulcer development
Rappl et al. Seating evaluation: Special problems and interventions for older adults
Chang et al. Analysis of body slip and seat pressure in powered wheelchairs with two-slide recline system
CN201029631Y (zh) 一种符合脊柱生理性弯曲的座椅
JP2008110096A (ja) 福祉用椅子の背もたれおよび着座部
CN213075160U (zh) 一种老年人防下滑减压坐垫
US4921304A (en) Chair
CN204519969U (zh) 沙发结构
CN213488012U (zh) 一种儿童矫正坐姿用座椅
KR200351308Y1 (ko) 척추교정용 방석
Collins Use of pressure reducing seats and cushions in a community setting
Nitz The seating dilemma in aged ca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