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70336U - 双向行走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双向行走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70336U
CN208770336U CN201721600029.9U CN201721600029U CN208770336U CN 208770336 U CN208770336 U CN 208770336U CN 201721600029 U CN201721600029 U CN 201721600029U CN 208770336 U CN208770336 U CN 208770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gear
walking
bidirectional
gear
tract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000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玲卫
张晓峰
王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est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rest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est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rest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000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70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70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703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行走机构,包括双向行走机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行走机构还包括有导轨、主动行走轴、从动行走轴,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行走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及牵引件旋转设置在所述行走丝杆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为斜齿轮,且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为交错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伞型齿变更为斜齿轮,同时领两个相互啮合的斜齿轮为交错啮合,使得第一斜齿轮可以绕主动行走轴的轴线旋转,即能带动按摩手绕主动行走轴的轴线旋转,使得按摩手可以在设计好的曲线导轨中顺利移动,以增强按摩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双向行走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椅中使用的双向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中国的“亚健康”人群的比重已达到70%左右,超过了9亿人,而用推拿按摩进行保健,是中国中华医学的传统项目,因其老幼皆宜,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随着具有保健功能的各种按摩器具如按摩椅、按摩浴缸、按摩脚盆等产品的出现,也因为在舒缓压力,缓解疲劳等方面的效果显著,而备受处于“亚健康”生活状态的消费者欢迎。巨大的需求与发展空间,一定会让各种类型的家用按摩器械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
人们忙碌一天,人体从头到脚都处于忙碌紧张状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放松,长久下去,会对人体各组织造成损伤,严重的会影响运行机能,甚至引起疾病,不利于人体的养生保健。对于长时间坐着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按摩令血液循环通畅,改善腰酸背痛及预防病症,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全身疲劳,改善姿势及锻炼健康身体。目前,在影院、商城等人群聚集的地方经常会放置有按摩椅。现有的按摩椅,大多是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人工推拿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循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现有的按摩椅中,行走机构的驱动与按摩组件的驱动是通过两个不同的电机进行驱动的,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成本,同时还增加了按摩椅工作时的耗电量,不利于环保,同时行走机构的正反向行走是通过电机进行正转和反转来实现的,电机在正转和反转切换的时候需要进行减速,这样使得按摩组件的移动并不是十分平稳,降低使用者的按摩体验。
中国专利CN107126350 A公开了一种按摩装置的改良结构,包括有一基座、一驱动装置与一带动件,其中,该驱动装置结合在基座上,且基座旁一侧设该带动件,该驱动装置能通过一驱动件驱动一转动轴,以带动按摩组件,且转动轴一端接设有一单向轴承与一第一伞型齿,该单向轴承能控制第一伞型齿转动与否,该带动件是由两个定位块中间设有一涡杆组合而成,且涡杆上设有一第二伞型齿与一行动件,其第一伞型齿与第二伞型齿相互啮合,使第一伞型齿在转动时能借由第二伞型齿来连动带动件的其它组件,使整个驱动装置能在基座上做滑移,借由上述结构,即可得到移动式的按摩或定点式的按摩效果。然后该专利公开的结构存在的缺点为:按摩装置只能在直线的导轨上移动,无法在曲线的导轨上移动,按摩方式单一,按摩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向行走机构,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伞型齿变更为斜齿轮,同时领两个相互啮合的斜齿轮为交错啮合。使得第一斜齿轮可以绕主动行走轴的轴线旋转,即能带动按摩手绕主动行走轴的轴线旋转,使得按摩手可以在设计好的曲线导轨中顺利移动,以增强按摩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行走机构,包括双向行走机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壳体,所述双向行走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所述双向行走机构包括行走丝杆,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行走丝杆相配合的牵引件和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牵引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所述双向行走机构还包括有主动行走轴、从动行走轴,所述主动行走轴和从动行走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两端分别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行走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及牵引件旋转设置在所述行走丝杆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为斜齿轮,且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为交错啮合。
上述结构中,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来带动主动行走轴转动,主动行走轴带动其上的第一传动齿轮转动,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二传动齿轮上的牵引件转动。牵引件与行走丝杆相配合,在转动的同时引导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在行走丝杆的作用下移动。因为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且为交错啮合,所以壳体能在两者的作用下绕主动行走轴的轴线旋转,使得壳体可以在设计好的曲线导轨中移动,而不是像现有技术中只能做直线的往复运动。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按摩的按摩手,这样可以使得按摩手也可在曲线导轨中移动,且可以实现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丝杆上设置有呈交叉设置的两条螺纹,且其中一条螺纹的两端分别与另一条螺纹的两端相连,所述牵引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相配合的凸齿。
上述结构中,当第一传动齿轮转动时,牵引件随之转动,设置在牵引件上的凸齿沿着螺纹移动,达到牵引第一传动齿轮行走的目的。当牵引件行走至其中一条螺纹的最顶端或最底端时,能直接进入另一条螺纹的对应的一端,使得牵引座反向移动,可以在不改变驱动机构中电机转向的情况下完成按摩手的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延伸有用于设置所述牵引件的牵引座,所述牵引件与所述牵引座之间转动配合,所述牵引座上还可拆卸地固定设置有压紧盖,所述压紧盖和牵引件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
上述结构中,设置压紧弹簧的作用在于利用弹簧的弹力使得牵引件上的凸齿与螺纹可以一直保持配合,不会因为凸齿的磨损令牵引件的牵引效果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设置在传动齿轮箱中,所述传动齿轮箱包括有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上述结构中,传动齿轮箱防止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直接裸露在外,对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了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螺旋角之和为90°。
上述结构中,两个传动齿轮之间螺旋角之和为90°,使得按摩手在绕着主动行走轴转动的时候更加平稳顺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双向行走机构结构爆炸图;
双向行走机构1、传动机构2、驱动机构3、壳体4、
行走丝杆11、主动行走轴12、从动行走轴13、导轨14、行走轮15、牵引件21、第一传动齿轮22、第二传动齿轮23、牵引座24、压紧盖25、压紧弹簧26、传动齿轮箱27、上盖28、下盖29、
螺纹111、凸齿2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具体的描述。
由附图可知,本实施例为一种带有双向行走机构的按摩椅,包括双向行走机构1、传动机构2、驱动机构3、壳体4、所述双向行走机构1通过所述传动机构2与所述驱动机构3相连,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牵引件21和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22、第二传动齿轮23,所述牵引件21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2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2上延伸有用于设置所述牵引件21的牵引座24,所述牵引件21与所述牵引座24之间转动配合,所述牵引座24上设置有压紧盖25,所述压紧盖25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牵引座24上,所述压紧盖25和牵引件21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26。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2和第二传动齿轮23设置在传动齿轮箱27中,所述传动齿轮箱27包括有上盖28和下盖29,所述上盖28和下盖29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3优选驱动电机。
所述双向行走机构1包括行走丝杆11、主动行走轴12、从动行走轴13、导轨14,所述行走丝杆11上设置有呈交叉设置的两条螺纹111,且其中一条螺纹111的两端分别与另一条螺纹111的两端相连,所述牵引件2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111相配合的凸齿211。所述主动行走轴12和从动行走轴13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4中,且两端分别设置有行走轮15,所述行走轮15与所述导轨14相配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3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行走轴12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2及牵引件21旋转设置在所述行走丝杆11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2和第二传动齿轮23为斜齿轮,且第一传动齿轮22和第二传动齿轮23之间的螺旋角之和为90°。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14优选曲线导轨,所述导轨14上部向靠近使用者的方向倾斜。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采用类似工艺、类似结构的等效产品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双向行走机构,包括双向行走机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壳体,所述双向行走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所述双向行走机构包括行走丝杆,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行走丝杆相配合的牵引件和相互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牵引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行走机构还包括有主动行走轴、从动行走轴,所述主动行走轴和从动行走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且两端分别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行走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及牵引件旋转设置在所述行走丝杆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为斜齿轮,且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为交错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丝杆上设置有呈交叉设置的两条螺纹,且其中一条螺纹的两端分别与另一条螺纹的两端相连,所述牵引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相配合的凸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向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上延伸有用于设置所述牵引件的牵引座,所述牵引件与所述牵引座之间转动配合,所述牵引座上还可拆卸地固定设置有压紧盖,所述压紧盖和牵引件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双向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设置在传动齿轮箱中,所述传动齿轮箱包括有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螺旋角之和为90°。
CN201721600029.9U 2017-11-24 2017-11-24 双向行走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70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0029.9U CN208770336U (zh) 2017-11-24 2017-11-24 双向行走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0029.9U CN208770336U (zh) 2017-11-24 2017-11-24 双向行走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70336U true CN208770336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42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0002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70336U (zh) 2017-11-24 2017-11-24 双向行走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703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1823A (zh) * 2017-11-24 2018-03-20 艾力斯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双向行走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1823A (zh) * 2017-11-24 2018-03-20 艾力斯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双向行走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7617B (zh) 一种多用途轻薄按摩机芯及一种按摩机构
CN105251179A (zh) 一种健身按摩椅
CN205108905U (zh) 一种健身按摩椅
CN106176171A (zh) 健身捶背按摩椅
CN106109160A (zh) 一种按摩椅
CN206167337U (zh) 一种放松肌肉的按摩滚轴
CN201481745U (zh) 一种按摩机芯行走装置
CN110664582A (zh) 一种健身按摩椅
CN208770336U (zh) 双向行走机构
CN201219968Y (zh) 按摩靠垫
CN201147465Y (zh) 背部曲线锤打式按摩结构
CN2638709Y (zh) 一种小腿按摩机构
CN208573982U (zh) 带有双向行走机构的行走靠垫
CN203154253U (zh) 一种腿部按摩机
CN206151788U (zh) 一种按摩椅
CN201030025Y (zh) 带加热功能的肩部背部按摩器
CN205163555U (zh) 一种健身按摩办公椅
CN2650687Y (zh) 床式按摩搓澡器
CN107811823A (zh) 双向行走机构
CN107049697A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床
CN107811824A (zh) 带有双向行走机构的行走靠垫
CN110141482A (zh) 一种用于缓解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的护理装置
CN211188082U (zh) 一种健身按摩椅
CN208552393U (zh) 按摩椅钢架
CN208838509U (zh) 一种按摩机芯以及按摩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