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6925U - 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 - Google Patents

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66925U
CN208766925U CN201820861618.0U CN201820861618U CN208766925U CN 208766925 U CN208766925 U CN 208766925U CN 201820861618 U CN201820861618 U CN 201820861618U CN 208766925 U CN208766925 U CN 208766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adherent
groove
model set
wear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616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仙
陈思
王春燕
郭辰涛
杨梦雪
俞玮
吴心雨
张晶晶
田静静
梁永春
尹丽
于淑梅
周鸣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Tai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xi Tai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Tai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xi Tai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8616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66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66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669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包括手部模型套,所述手部模型套的前侧设有血管,血管上连接有软管,软管远离血管的一端延伸至手部模型套的后侧并连接有接头,手部模型套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挤压球,挤压球上连接有连接管,接头的一侧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将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两项基础护理操作模型一体化,有效连接真人与模型,可反复练习,不会造成学生伤害,节省模型教学成本;黏贴式可以调节大小,方便操作;可穿戴,有利于学生在练习操作过程中,加强沟通交流,更贴近临床实际,也能够体验患者的感受和情感,认真对待穿刺操作,促进护理技能训练,且便于补充挤压球内的红色墨水。

Description

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技术能力。相比其它护理操作技能,静脉输液操作步骤更加复杂,无菌要求更加严格,并在操作中要进行更为严格的药物核对、病人核对及解释。而皮内注射是把药物注射到皮肤的表皮以下,一般是真皮层以上,不到皮下组织。通常,各医学院校采用模型教学或真人练习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技能的教学。经检索,申请公布号为CN107067923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穿戴式隐蔽球囊加压静脉输液模型,包括手部模型,手部模型包括手背面和手掌面,手背面和手掌面两侧封口处理形成可供真人手掌穿戴的容纳腔,容纳腔的前侧端口和后侧端口均为开口结构,前侧端口构成可供真人手部手指穿出的开口,后侧端口构成可供真人手掌伸入的穿戴入口,手背面和手掌面的一侧封口处设有大拇指口,手背面和手掌面的后侧端口至多延伸至手腕与手掌衔接处,手背面设有模拟血管组件,其进血口连接有可供模拟血液填充的球囊,球囊位于手掌面一侧。这种设计可穿戴于真人手上,增强与操作者的沟通互动,又能反复练习,不会对真人造成创伤,有利于操作者产生临床情景代入感,也有利于被操作者学会换位思考,培养爱伤观念。
但上述设计不便于将球囊与血管分离,从而不便于向球囊内补充模拟血液,影响静脉输液的护理教学,因此我们提出了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包括手部模型套,所述手部模型套的前侧设有血管,所述血管上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血管的一端延伸至手部模型套的后侧并连接有接头,所述手部模型套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挤压球,所述挤压球上连接有连接管,接头的一侧设有凹槽,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内,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设置开口的定位槽,连接管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一侧设有丝杆,丝杆上螺纹安装有滑杆,滑杆的底端贯穿定位槽并延伸至接头的下方,定位槽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滑动套设在滑杆上的弹簧,弹簧的顶端焊接有限位块,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滑杆上,丝杆靠近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滚珠,定位杆的一侧开设有与滚珠相适配的弧形槽,滚珠的一侧延伸至弧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手部模型套的顶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四个第一指套,所述手部模型套上还设有拇指指套。
优选的,所述手部模型套的后侧底部设有多个皮试腔,所述手部模型套上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黏贴胶。
优选的,所述凹槽远离凹槽槽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软管与通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凹槽远离凹槽槽口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与连接管的一端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杆孔,滑杆的外侧与滑杆孔的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上开设有螺纹孔,丝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接管、凹槽、定位槽、定位杆、丝杆、滑杆、弹簧、滚珠、弧形槽和密封圈相配合,旋动丝杆,丝杆带动滚珠与弧形槽分离,解除了对定位杆的限制,向下按压丝杆,丝杆带动滑杆向下移动并挤压弹簧,将连接管从凹槽内取出,向挤压球内填充红色墨水,将连接管插入凹槽内,松开丝杆,弹簧的弹力带动滑杆向上移动,反方向旋动丝杆,丝杆带动滚珠滑入弧形槽内,能够限制定位杆的位置,从而将连接管固定在凹槽内;
(2)、通过手部模型套、血管、软管、接头、挤压球、连皮试腔、第一指套、拇指指套和黏贴胶相配合,将黏贴胶与手部模型套外侧分离,将手部模型套戴在手掌上,将黏贴胶黏贴在手部模型套外侧的不同部位时,可适应不同大小的手掌,当手掌握拳时对挤压球进行挤压,墨水流入血管内,使得手背处血管充盈,便于医务人员穿刺血管进行静脉输液,拳头松开时,挤压球内压力减小,使得输液的液体能够顺利滴入血管。
本实用新型将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两项基础护理操作模型一体化,有效连接真人与模型,可反复练习,不会造成学生伤害,节省模型教学成本;黏贴式可以调节大小,方便操作;可穿戴,有利于学生在练习操作过程中,加强沟通交流,更贴近临床实际,也能够体验患者的感受和情感,认真对待穿刺操作,促进护理技能训练,且便于补充挤压球内的红色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部模型套、2血管、3软管、4接头、5挤压球、6连接管、7凹槽、8定位槽、9定位杆、10丝杆、11皮试腔、12滑杆、13弹簧、14滚珠、15弧形槽、16密封圈、17第一指套、18拇指指套、19黏贴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包括手部模型套1,手部模型套1的前侧设有血管2,血管2上连接有软管3,软管3远离血管2的一端延伸至手部模型套1的后侧并连接有接头4,手部模型套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挤压球5,挤压球5上连接有连接管6,接头4的一侧设有凹槽7,连接管6的一端延伸至凹槽7内,凹槽7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设置开口的定位槽8,连接管6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杆9,定位杆9的一侧设有丝杆10,丝杆10上螺纹安装有滑杆12,滑杆12的底端贯穿定位槽8并延伸至接头4的下方,定位槽8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滑动套设在滑杆12上的弹簧13,弹簧13的顶端焊接有限位块,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滑杆12上,丝杆10靠近定位杆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滚珠14,定位杆9的一侧开设有与滚珠14相适配的弧形槽15,滚珠14的一侧延伸至弧形槽15内,通过接管6、凹槽7、定位槽8、定位杆9、丝杆10、滑杆12、弹簧13、滚珠14、弧形槽15和密封圈16相配合,旋动丝杆10,丝杆10带动滚珠14与弧形槽15分离,解除了对定位杆9的限制,向下按压丝杆10,丝杆10带动滑杆12向下移动并挤压弹簧13,将连接管6从凹槽7内取出,向挤压球5内填充红色墨水,将连接管6插入凹槽7内,松开丝杆10,弹簧13的弹力带动滑杆12向上移动,反方向旋动丝杆10,丝杆10带动滚珠14滑入弧形槽15内,能够限制定位杆9的位置,从而将连接管6固定在凹槽7内;通过手部模型套1、血管2、软管3、接头4、挤压球5、连皮试腔11、第一指套17、拇指指套18和黏贴胶19相配合,将黏贴胶19与手部模型套1外侧分离,将手部模型套1戴在手掌上,将黏贴胶19黏贴在手部模型套1外侧的不同部位时,可适应不同大小的手掌,当手掌握拳时对挤压球5进行挤压,墨水流入血管2内,使得手背处血管2充盈,便于医务人员穿刺血管2进行静脉输液,拳头松开时,挤压球5内压力减小,使得输液的液体能够顺利滴入血管2,本实用新型将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两项基础护理操作模型一体化,有效连接真人与模型,可反复练习,不会造成学生伤害,节省模型教学成本;黏贴式可以调节大小,方便操作;可穿戴,有利于学生在练习操作过程中,加强沟通交流,更贴近临床实际,也能够体验患者的感受和情感,认真对待穿刺操作,促进护理技能训练,且便于补充挤压球5内的红色墨水。
本实用新型中,手部模型套1的顶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四个第一指套17,手部模型套1上还设有拇指指套18,手部模型套1的后侧底部设有多个皮试腔11,手部模型套1上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黏贴胶19,凹槽7远离凹槽7槽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软管3与通孔相连通,凹槽7远离凹槽7槽口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16,密封圈16与连接管6的一端密封连接,定位槽8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杆孔,滑杆12的外侧与滑杆孔的侧壁滑动连接,滑杆12上开设有螺纹孔,丝杆10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接管6、凹槽7、定位槽8、定位杆9、丝杆10、滑杆12、弹簧13、滚珠14、弧形槽15和密封圈16相配合,旋动丝杆10,丝杆10带动滚珠14与弧形槽15分离,解除了对定位杆9的限制,向下按压丝杆10,丝杆10带动滑杆12向下移动并挤压弹簧13,将连接管6从凹槽7内取出,向挤压球5内填充红色墨水,将连接管6插入凹槽7内,松开丝杆10,弹簧13的弹力带动滑杆12向上移动,反方向旋动丝杆10,丝杆10带动滚珠14滑入弧形槽15内,能够限制定位杆9的位置,从而将连接管6固定在凹槽7内;通过手部模型套1、血管2、软管3、接头4、挤压球5、连皮试腔11、第一指套17、拇指指套18和黏贴胶19相配合,将黏贴胶19与手部模型套1外侧分离,将手部模型套1戴在手掌上,将黏贴胶19黏贴在手部模型套1外侧的不同部位时,可适应不同大小的手掌,当手掌握拳时对挤压球5进行挤压,墨水流入血管2内,使得手背处血管2充盈,便于医务人员穿刺血管2进行静脉输液,拳头松开时,挤压球5内压力减小,使得输液的液体能够顺利滴入血管2,本实用新型将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两项基础护理操作模型一体化,有效连接真人与模型,可反复练习,不会造成学生伤害,节省模型教学成本;黏贴式可以调节大小,方便操作;可穿戴,有利于学生在练习操作过程中,加强沟通交流,更贴近临床实际,也能够体验患者的感受和情感,认真对待穿刺操作,促进护理技能训练,且便于补充挤压球5内的红色墨水。
工作原理:使用时,旋动丝杆10,由于丝杆10与滑杆12之间为螺纹连接,丝杆10转动时将相对滑杆12进行移动,丝杆10带动滚珠14与弧形槽15分离,解除了对定位杆9的限制,向下按压丝杆10,丝杆10带动滑杆12向下移动并挤压弹簧13,此时可将连接管6从凹槽7内取出,可向挤压球5内填充红色墨水,将连接管6插入凹槽7内,松开丝杆10,弹簧13的弹力带动滑杆12向上移动,此时反方向旋动丝杆10,丝杆10带动滚珠14滑入弧形槽15内,能够限制定位杆9的位置,从而将连接管6固定在凹槽7内,在挤压球5内红色墨水过少时可再次对连接管6进行拆卸而向挤压球5内补充墨水,将黏贴胶19与手部模型套1外侧分离,此时可将手部模型套1戴在手掌上,将黏贴胶19黏贴在手部模型套1外侧的不同部位时,可适应不同大小的手掌,当手掌握拳时对挤压球5进行挤压,此时墨水将流入血管2内,使得手背处血管2充盈,便于医务人员穿刺血管2而进行静脉输液,拳头松开时,挤压球5内压力减小,使得输液的液体能够顺利滴入血管2,将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两项基础护理操作模型一体化,可反复练习,节省模型教学成本。可调节大小,方便穿戴,有利于学生在练习操作过程中,加强沟通交流,更贴近临床实际,也能够体验患者的感受和情感,认真对待穿刺操作,促进护理技能训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包括手部模型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模型套(1)的前侧设有血管(2),所述血管(2)上连接有软管(3),所述软管(3)远离血管(2)的一端延伸至手部模型套(1)的后侧并连接有接头(4),所述手部模型套(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挤压球(5),所述挤压球(5)上连接有连接管(6),接头(4)的一侧设有凹槽(7),连接管(6)的一端延伸至凹槽(7)内,凹槽(7)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一侧设置开口的定位槽(8),连接管(6)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杆(9),定位杆(9)的一侧设有丝杆(10),丝杆(10)上螺纹安装有滑杆(12),滑杆(12)的底端贯穿定位槽(8)并延伸至接头(4)的下方,定位槽(8)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滑动套设在滑杆(12)上的弹簧(13),弹簧(13)的顶端焊接有限位块,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滑杆(12)上,丝杆(10)靠近定位杆(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滚珠(14),定位杆(9)的一侧开设有与滚珠(14)相适配的弧形槽(15),滚珠(14)的一侧延伸至弧形槽(1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模型套(1)的顶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四个第一指套(17),所述手部模型套(1)上还设有拇指指套(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模型套(1)的后侧底部设有多个皮试腔(11),所述手部模型套(1)上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黏贴胶(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远离凹槽(7)槽口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软管(3)与通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远离凹槽(7)槽口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16),密封圈(16)与连接管(6)的一端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8)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滑杆孔,滑杆(12)的外侧与滑杆孔的侧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2)上开设有螺纹孔,丝杆(10)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CN201820861618.0U 2018-06-05 2018-06-05 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66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1618.0U CN208766925U (zh) 2018-06-05 2018-06-05 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1618.0U CN208766925U (zh) 2018-06-05 2018-06-05 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6925U true CN208766925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27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6161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66925U (zh) 2018-06-05 2018-06-05 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669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1569A (zh) * 2019-12-18 2020-02-21 赵薇 一种手部静脉注射辅助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1569A (zh) * 2019-12-18 2020-02-21 赵薇 一种手部静脉注射辅助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04688U (zh) 一种心脏血液循环模型
CN203941649U (zh) 一种静脉注射用模拟手臂
CN208766925U (zh) 黏贴式静脉输液和皮内注射一体化可穿戴模型
CN109331292A (zh) 移动式输液装置
DE20208420U1 (de) Druckbegrenzungszylinder für gefäßchirurgische Operationen
CN206687719U (zh) 一种新型采血针
CN2164087Y (zh) 静脉穿刺手臂模型
CN104825233B (zh) 一种蛙心灌流实验装置
CN201477786U (zh) 人体注射用模拟手套
CN210804939U (zh) 有创动脉穿刺置管技能模拟训练器
CN108520687B (zh) 一种用于护理训练的婴儿头皮静脉穿刺训练装置
CN210722081U (zh) 高级电动小儿颈部动脉及静脉穿刺训练模型
CN211188562U (zh) 一种能够防回血的静脉留置针
CN210896167U (zh) 静脉穿刺套
CN211485978U (zh) 一种心脏内科病患深静脉留置管
CN113393749A (zh) 血液脉动流模拟装置
CN208799607U (zh) 一种y型留置管针
CN209548210U (zh) 一种眼科使用的药物滴定装置
CN205514624U (zh) 一种检验科用采血器
CN210836777U (zh) 高级电动小儿股部动脉及静脉穿刺训练模型
CN205019133U (zh) 一种重症监护桡动脉穿刺用固定器
CN215503366U (zh) 一种触摸血管消毒手套
CN214955599U (zh) 骨折创伤止血模拟人
CN216817658U (zh) 静脉穿刺模拟训练用教具
CN205194180U (zh) 动脉采血模拟练习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