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4531U - 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64531U
CN208764531U CN201821360320.8U CN201821360320U CN208764531U CN 208764531 U CN208764531 U CN 208764531U CN 201821360320 U CN201821360320 U CN 201821360320U CN 208764531 U CN208764531 U CN 208764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connector
connecting plate
hole
qu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603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
彭亚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ity Fein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ity Fei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ity Fein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ity Fein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603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64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64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64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接头技术领域,尤其为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包括水头连接器、安装在水头连接器一端的水头头部以及安装在水头连接器另一端的快速夹,连接架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板,第一连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板,两个第二连板之间设置有顶杆,水头头部的表面套接有密封圈,水头连接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水头水管接头以及水头把手,该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通过第一螺纹杆螺纹到螺纹孔,能够将水头头部和快速夹进行安装,并通过第二螺纹管以及第三螺纹管,能够对水头水管接头以及水头把手进行固定,通过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的连杆作用,将密封圈变大并卡住产品内壁,使得水口安装牢固,且不会产生漏水或被水压冲开的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接头技术领域,具体为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水口是指工厂在浇制模型时形成的框架与零件的结合部位,目前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都需经过测试,一是测试过程由于电流大导致产品产生高温需要冷切,二是测试产品水道的密封性,所以需要接水冷切,用水管连接时,水口外口有卡扣时,标准连接器装拆费时费力,无卡扣时,用水胶管套着连接不但费时费力,还不牢固,容易漏水或被水压冲开。鉴于此,我们提出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标准连接器装拆费时费力以及容易漏水或被水压冲开的现象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包括水头连接器、安装在所述水头连接器一端的水头头部以及安装在所述水头连接器另一端的快速夹,所述快速夹包括握把,所述握把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板之间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头,所述安装头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水头连接器的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插孔,所述水头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
所述水头头部的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水头头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水头头部的表面套接有密封圈,所述水头头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头头部和所述连接头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板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垫板表面,所述第一连板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板表面,所述第二连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顶杆表面。
优选的,所述水头连接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水头水管接头以及水头把手,所述水头水管接头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水头把手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和所述插孔插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和所述通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和所述通孔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通过第一螺纹杆螺纹到螺纹孔,能够将水头头部和快速夹进行安装,并通过第二螺纹管以及第三螺纹管,能够对水头水管接头以及水头把手进行固定,方便整体的安装和拆卸。
2、该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通过快速夹上的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的连杆作用,将密封圈变大并卡住产品内壁,使得水口安装牢固,且不会产生漏水或被水压冲开的现象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夹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头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头头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头水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头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头连接器;11、凹槽;12、插孔;13、连接头;2、水头头部;21、通孔;22、第一螺纹杆;23、密封圈;24、出水口;3、快速夹;31、握把;32、连接架;33、第一连板;34、第二连板;35、顶杆;36、垫板;37、安装头;38、螺纹孔;4、水头水管接头;41、第二螺纹管;5、水头把手;51、第三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水头连接器1、安装在水头连接器1一端的水头头部2以及安装在水头连接器1另一端的快速夹3,快速夹3包括握把31,握把3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架32,连接架3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板33,第一连板3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板34,两个第二连板34之间设置有顶杆35,顶杆35的顶部设置有垫板36,垫板36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头37,安装头37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38,水头连接器1的表面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的内部设置有插孔12,水头连接器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13,水头头部2和连接头13插接配合,第一连板33的一端安装在垫板36表面,第一连板33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连板34表面,第二连板34的另一端设置在顶杆35表面。
本实施例中,握把31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垫,使得握把31表面摩擦力大,且避免工作时产生滑脱问题。
进一步的,第一连板33和第二连板34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方便第一连板33和第二连板34相互转动。
具体的,垫板36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且垫板36的尺寸大于水头连接器1的尺寸,避免垫板36完全进入到水头连接器1内。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方便水头头部2卡入到产品管道处,本发明人员对水头头部2作出改进,如图5所示,水头头部2的表面设置有通孔21,水头头部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杆22,水头头部2的表面套接有密封圈23,水头头部2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24,第一螺纹杆22和螺纹孔38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密封圈23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使得密封圈23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及密封性。
进一步的,密封圈23呈“O”形,方便密封圈23套在水头头部2表面。
具体的,水头头部2靠近第一螺纹杆22一端呈圆锥形,方便密封圈23从第一螺纹杆22处卡入到水头头部2表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方便对水头水管接头4以及水头把手5的安装和拆卸,本发明人员对水头水管接头4以及水头把手5作出改进,如图6和图7所示,水头连接器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水头水管接头4以及水头把手5,水头水管接头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41,水头把手5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螺纹杆51,第二螺纹杆41和插孔12插接配合,第二螺纹杆41和通孔21螺纹连接,第三螺纹杆51和通孔21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二螺纹杆4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方便水源从水头水管接头4排入到水头头部2内。
进一步的,第三螺纹杆51为实心结构,避免水源从水头把手5流出。
本实施例的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在使用时,将密封圈23套在水头头部2靠近第一螺纹杆22的锥形面上,将水头头部2的第一螺纹杆22插入到连接头13内,并将第一螺纹杆22螺纹到螺纹孔38内,此时水头头部2的通孔21和水头连接器1的插孔12位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将水头水管接头4的第二螺纹管41从位于顶部的插孔12插入,并螺入到通孔21内对水头水管接头4进行固定,并将水头把手5的第三螺纹管51从位于底部的插孔12插入,并螺入到通孔21内对水头把手5进行固定,方便整体的安装和拆卸;
将水头头部2直接插入产品管道口内壁,此时密封圈23套在水头头部2靠近第一螺纹杆22的锥形面上,快速夹3拉动的时候使,通过第一连板33和第二连板34的连杆作用,将顶杆35顶出,并使得水头头部2插入到管道口内壁内,此时密封圈23被推动到水头头部2表面,密封圈23变大并卡住产品内壁,使水头头部2与产品内壁卡死密封,因水头水管接头4连接水头头部2,水从水管通过水头水管接头4、水头头部2到达产品管道,水头拆出时,只要松开快速夹3的握把31,使得顶杆35收缩,能够将水头头部2直接拔出,使得水口安装牢固,且不会产生漏水或被水压冲开的现象发生,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第一螺纹杆22螺纹到螺纹孔38,能够将水头头部2和快速夹3进行安装,并通过第二螺纹管41以及第三螺纹管51,能够对水头水管接头4以及水头把手5进行固定,方便整体的安装和拆卸;通过快速夹3上的第一连板33和第二连板34的连杆作用,将密封圈23变大并卡住产品内壁,使得水口安装牢固,且不会产生漏水或被水压冲开的现象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包括水头连接器(1)、安装在所述水头连接器(1)一端的水头头部(2)以及安装在所述水头连接器(1)另一端的快速夹(3),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夹(3)包括握把(31),所述握把(3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架(32),所述连接架(3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板(33),所述第一连板(3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板(34),两个所述第二连板(34)之间设置有顶杆(35),所述顶杆(35)的顶部设置有垫板(36),所述垫板(36)的表面设置有安装头(37),所述安装头(37)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38),所述水头连接器(1)的表面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设置有插孔(12),所述水头连接器(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13);
所述水头头部(2)的表面设置有通孔(21),所述水头头部(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杆(22),所述水头头部(2)的表面套接有密封圈(23),所述水头头部(2)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22)和所述螺纹孔(38)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头头部(2)和所述连接头(13)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板(33)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垫板(36)表面,所述第一连板(33)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板(34)表面,所述第二连板(34)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顶杆(35)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头连接器(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水头水管接头(4)以及水头把手(5),所述水头水管接头(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41),所述水头把手(5)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螺纹杆(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41)和所述插孔(12)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41)和所述通孔(21)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51)和所述通孔(21)螺纹连接。
CN201821360320.8U 2018-08-23 2018-08-23 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 Active CN208764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0320.8U CN208764531U (zh) 2018-08-23 2018-08-23 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0320.8U CN208764531U (zh) 2018-08-23 2018-08-23 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4531U true CN208764531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33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60320.8U Active CN208764531U (zh) 2018-08-23 2018-08-23 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64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24077U (zh) 钢筋直螺纹套筒水平手动挤压装置
CN208764531U (zh) 通孔水口快速连接器
CN210367442U (zh) 光学纤维束快速密封挂棒套筒装置
CN109821950A (zh) 一种手动波纹管翻边工装
CN207252148U (zh) 一种可多角度固定的铁锹
CN209148688U (zh) 一种可调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试验装置
CN201434177Y (zh) 铝塑管连接结构
CN208281667U (zh) 一种便于连接固定的聚乙烯给水管材
CN209503961U (zh) 一种航天用螺母扳手
CN204025997U (zh) 多用快速接头
CN213117522U (zh) 一种化工管道连接密封控流装置
CN214331143U (zh) 一种带紧固连接件的法兰螺母
CN216808133U (zh) 一种便于更换灌装接头的羽绒灌装装置
CN203970530U (zh) 胸腰椎实心椎弓根钉的导向装置
CN204552099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间的连接结构
CN219013603U (zh) 一种用于低压管路的连接头
CN219472948U (zh) 便于固定的硅胶管
CN216137205U (zh) 一种可快速取样的助留剂用反应釜
CN216440984U (zh) 一种新型淋胶头
CN208417845U (zh) 抗拖拉柔性连接装置
CN216538524U (zh) 一种灵活组装式大肚移液管
CN216009927U (zh) 一种便于安装带密封结构的气体流量控制器
CN218078709U (zh) Ab胶点胶头三件套易拆装构件
CN211413577U (zh) 一种用于焊管成型的焊管模具
CN205915298U (zh) 一种多功能转接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