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0258U - 缓冲笔 - Google Patents

缓冲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60258U
CN208760258U CN201821272641.2U CN201821272641U CN208760258U CN 208760258 U CN208760258 U CN 208760258U CN 201821272641 U CN201821272641 U CN 201821272641U CN 208760258 U CN208760258 U CN 208760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ster
pen
blocking portion
buffering
pen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26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润宏
殷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G Stationery Inc
Priority to CN2018212726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60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60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60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用品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缓冲笔,该缓冲笔包括笔杆、笔尖及笔芯,该缓冲笔包括第一阻挡部和缓冲件,第一阻挡部设于笔芯上;缓冲件设置为筒状,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沿缓冲件的径向设置且延伸超过缓冲件的中心轴线,多个凹槽在缓冲件的一端面的正投影占满端面;缓冲件套设于笔芯外,并位于第一阻挡部的远离笔头的一侧,且抵靠于第一阻挡部与笔杆之间。笔头给纸张施加压力,纸张对笔头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通过笔头传递至第一阻挡部,第一阻挡部将该反作用力传递至与其抵靠的缓冲件,缓冲件上的多个凹槽的间距在该反作用的作用下被压缩从而产生缓冲力,该缓冲力使笔头在书写时不会较硬更加柔和流畅,不会划伤纸张。

Description

缓冲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笔。
背景技术
常用的中性笔或者圆珠笔包括笔杆,与笔杆配合的笔尖,以及设于所笔杆和笔尖内并突出于笔尖的笔芯,还有套设于笔尖外的笔帽。
现有技术中的中性笔或圆珠笔等书写笔的笔握处较硬,虽然部分笔带有护套但是并不能提供较好的弹性缓冲,在书写时笔头较硬,没有弹性,存在书写不流畅、容易划伤纸等问题,而且在长时间大量书写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手部疲劳甚至疼痛。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缓冲笔。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笔头较硬没有弹性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弹性缓冲力的缓冲笔。
本实用新型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缓冲笔,包括笔杆,与所述笔杆配合的笔尖,以及设于所述笔杆和笔尖内并突出于所述笔尖的笔芯,所述缓冲笔还包括:
第一阻挡部,设于所述笔芯上;
缓冲件,设置为筒状,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缓冲件的径向设置且延伸超过所述缓冲件的中心轴线,多个所述凹槽在所述缓冲件的一端面的正投影占满所述端面;
其中,所述缓冲件套设于所述笔芯外,并位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远离笔头的一侧,且抵靠于所述第一阻挡部与笔杆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的材质是塑料或橡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挡部设于所述笔芯的靠近所述笔头一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笔还包括:
第二阻挡部,设于所述笔杆内壁,并于所述第一阻挡部间隔设置;所述缓冲件抵靠于所述第一阻挡部与所述第二阻挡部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笔杆的与所述笔尖配合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笔尖的直筒部的内径以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缓冲件的一端插入所述容纳空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部和底部,所述开口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底部的宽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设定夹角,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设定夹角为180度,所述凹槽至少设置有两个。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设定夹角,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设定夹角为120度,所述凹槽至少设置有三个。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设定夹角,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设定夹角为90度,所述凹槽至少设置有四个。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挡部设置为圆环形的板。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笔,在笔芯上设置第一阻挡部,缓冲件设置为筒状,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沿缓冲件的径向设置且延伸超过缓冲件的中心轴线,多个凹槽在缓冲件的一端面的正投影占满端面。缓冲件位于第一阻挡部的远离笔头的一侧,且抵靠于第一阻挡部与笔杆之间。在书写时,通过笔头给纸张施加压力,纸张对笔头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通过笔头传递至第一阻挡部,第一阻挡部将该反作用力传递至与其抵靠的缓冲件,缓冲件上的多个凹槽的间距在该反作用的作用下被压缩从而产生缓冲力,该缓冲力使笔头在书写时不会较硬更加柔和流畅,不会划伤纸张,能够有效减缓手部疲劳。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缓冲笔的一种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所指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缓冲件的一种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笔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笔杆;2、笔芯;3、笔尖;4、缓冲件;5、第一阻挡部;6、第二阻挡部;7、凹槽;8、笔头;9、笔套;10、套件;11、缓冲部;12、连接部;13、顶塞;14、第一段笔杆;15、第一段笔尖;16、第二段笔尖;17、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现有技术中笔缓冲的形式很少,而且主要的缓冲形式还是后置缓冲,由于前置缓冲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缓冲笔,参照图1和图2所示缓冲笔的一种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缓冲笔可以包括笔杆1、与笔杆1配合的笔尖3、以及设于笔杆1和笔尖3内并突出于笔尖3的笔芯2。该缓冲笔还可以包括第一阻挡部5和缓冲件4,第一阻挡部5设于笔芯2上;缓冲件4设置为筒状,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7,凹槽7沿缓冲件4的径向设置且延伸超过缓冲件4的中心轴线,多个凹槽7在缓冲件4的一端面的正投影占满端面;其中,缓冲件4套设于笔芯2外,并位于第一阻挡部5的远离笔头8的一侧,且抵靠于第一阻挡部5与笔杆1之间。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所示图1中的缓冲件的一种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缓冲件4可以是圆筒形,即其径向截面为圆环形,与之相配的笔杆也可以设置为圆筒形,均设置为圆筒形时,缓冲件的安装简单,使用时握笔手感舒适。当然,缓冲件也可以设置为径向截面为三角环形或六角环形的筒状结构,握笔时受力均衡,手感舒适。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缓冲件可以由缓冲部11与连接部12组成,连接部12的直径略大于缓冲部11,缓冲部11与连接部12都设置为圆筒形。沿缓冲部11的径向开设有多个凹槽7,凹槽7延伸超过缓冲部11的中心轴线。凹槽7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部和底部,开口部的宽度大于底部的宽度,即类似V字型或者U字型。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所示,相邻两个凹槽7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设定夹角,每个凹槽7的中心轴线与缓冲件4的轴线垂直,即该中心轴线与缓冲件4的径向方向一致。当相邻凹槽7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80度时,相邻两个凹槽7的开口方向是相对的,例如,靠近连接部12的第一个凹槽7开口向下,则靠近连接部12的第二个凹槽7开口向上。相邻两个凹槽7在缓冲件的一端面的正投影可以占满端面。凹槽7开口部压缩量较大,底部基本没有压缩量,中部越靠近开口部压缩量越大,越靠近底部压缩量越小,将凹槽7均匀设置能够使受力均匀;该相邻的两个凹槽7可以作为一组,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组。缓冲部11也可以设有多组凹槽7,即凹槽7的个数为偶数,这样受力均匀稳定。当然,此处凹槽7的个数也可以是奇数。
在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相邻凹槽7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也可以为120度。相邻凹槽7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20度时,可以设置有三个凹槽7,三个凹槽7在缓冲件4的一端面的正投影占满端面,且可以使缓冲件4受力均匀。此处将该三个凹槽7作为一组,凹槽7也可以是多组,受力稳定均匀。
在再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当相邻凹槽7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90度时,可以设置有四个凹槽7,四个凹槽7在缓冲件4的一端面的正投影占满端面且可以使缓冲件4受力均匀。此处将四个正投影可以占满端面的凹槽7作为一组,凹槽7可以是多组。
当然,凹槽7的中心轴线之间设定夹角的角度还有多种,只需要满足多个凹槽7在缓冲件4的一端面的正投影占满端面即可。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缓冲件4的材质可以是塑料。塑料本身具有较好的弹性,可以给笔芯2部分缓冲力,这样在书写的时候可让笔芯2不至于划伤纸。缓冲件4可以采用塑料pp(聚丙烯)材质,利用塑料材质的柔韧性来起到缓冲的效果,塑料材质可塑性强,在制作容易制成需要的结构,制作工艺简单,缓冲力量适中,持久耐用,况且塑料获取简单,成本低廉。当然,缓冲件4的材质也可以是橡胶,橡胶也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与可塑性,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缓冲笔的一种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笔芯2靠近笔头8的一端设有第一阻挡部5,在笔杆1安装笔芯2的内壁设有与第一阻挡部5间隔设置的第二阻挡部6;缓冲件4抵靠于第一阻挡部5与第二阻挡部6之间。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第一阻挡部5可以设置为圆环形板,设置在笔芯2靠经笔头的位置,该圆环形板所在平面与笔芯2的轴线垂直,即第一阻挡部为径向设置。圆环形板在阻挡缓冲件时受力均匀,当然,第一阻挡部也可以是有间隔的多个凸出,凸出可以对称设置,使其在阻挡缓冲件时受力均匀。第一阻挡部还可以设置在笔芯2的中部或者靠近尾部区域。第一阻挡部5的外径大于缓冲部11的外径。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笔杆1延伸入笔尖3内部,在笔杆1与笔尖3的连接处笔杆1的外径略小于笔尖3的内径,即第一段笔杆14的外径略小于第一段笔尖15的内径。在第一段笔杆14外设有外螺纹,在第一段笔尖15内设有与第一段笔杆14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此处的螺纹可以为细螺纹,即笔杆1与笔尖3是通过细螺纹连接的。笔杆1远离连接处,靠近顶塞13的部分的外径与第一段笔尖15的外径相同。为了实现上述结构,笔尖3比现有技术中的笔尖设置较长,现有技术中的笔尖长度大约是15mm,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笔套9套在笔尖后,笔尖3与笔套9的总长度大约为37.6mm。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段笔杆14的靠近笔尖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段笔杆,第二段笔杆的内径小于第一段笔杆14的内径,第二段笔杆的外径小于第一段笔杆14的外径,且第二段笔杆与第一段笔杆14圆滑过渡,而与第二段笔杆配合的还是第一段笔尖15,使第二段笔杆与第一段笔尖15形成容纳空间,连接部12能够插入该容纳空间,第二段笔杆对缓冲件4起到阻挡作用,第二段笔杆形成第二阻挡部6。连接部12的内径略大于第二阻挡部6的外径,略小于第一段笔尖15的3内径,以便于连接部12插入容纳空间。第二阻挡部6的外径与缓冲部11的外径基本相同,第二阻挡部6的内径与缓冲部11的内径基本相同。第二阻挡部6与缓冲部11的内径略大于笔芯2的外径,使得笔芯2可以插入缓冲件与笔杆1内。加长笔尖3首先可以很好的将缓冲件的连接部12固定在笔尖3与笔杆1之间。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连接部12与缓冲部11的直径不同从而会在连接部12内部形成一个环形平面,第二阻挡部抵住该环形平面来完成对缓冲件4的阻挡。第二阻挡部也可以设置为类似第一阻挡部的结构,在笔杆1装笔芯2的内壁设置环形板,环形板的内径略大于笔芯2外径,依靠环形板抵住连接部12来完成对缓冲件阻挡。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二段笔尖16与笔套9连接处位置的外径略小于笔套9内径并设有环形凸起17在笔套9与笔尖3的连接处笔套9上设有与环形凸起17相适配的环形凹槽;通过环形凸起17卡入环形凹槽来将笔套9与笔尖3连接在一起。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笔芯2采用新型的笔芯2规格,比普通的油墨容量多50%的书写长度,书写长度的加长减少了换笔芯2的次数,对螺纹的损坏也减少,可以加长笔的使用时间。
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所示图1中的笔尖的结构示意图,在笔尖3外部设有套件10,该套件10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盲孔,套件10可以是橡胶材质,橡胶柔韧度高,握笔时舒适,可以减少书写疲劳;且摩擦力大,使笔不易从手中滑出,设置盲孔也可以进一步加大摩擦力。
上述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如有可能,各实施例中所讨论的特征是可互换的。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本说明书中使用“约”“大约”的用语通常表示在一给定值或范围的20%之内,较佳是10%之内,且更佳是5%之内。在此给定的数量为大约的数量,意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的情况下,仍可隐含“约”“大约”“大致”“大概”的含义。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其他相对性的用语。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本说明书中,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应可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

Claims (10)

1.一种缓冲笔,包括笔杆,与所述笔杆配合的笔尖,以及设于所述笔杆和笔尖内并突出于所述笔尖的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笔还包括:
第一阻挡部,设于所述笔芯上;
缓冲件,设置为筒状,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缓冲件的径向设置且延伸超过所述缓冲件的中心轴线,多个所述凹槽在所述缓冲件的一端面的正投影占满所述端面;
其中,所述缓冲件套设于所述笔芯外,并位于所述第一阻挡部的远离笔头的一侧,且抵靠于所述第一阻挡部与笔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的材质是塑料或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部设于所述笔芯的靠近所述笔头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笔还包括:
第二阻挡部,设于所述笔杆内壁,并于所述第一阻挡部间隔设置;所述缓冲件抵靠于所述第一阻挡部与所述第二阻挡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的与所述笔尖配合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笔尖的直筒部的内径以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缓冲件的一端插入所述容纳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部和底部,所述开口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底部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笔,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设定夹角,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设定夹角为180度,所述凹槽至少设置有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笔,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设定夹角,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设定夹角为120度,所述凹槽至少设置有三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笔,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凹槽的中心轴线之间具有设定夹角,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设定夹角为90度,所述凹槽至少设置有四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部设置为圆环形的板。
CN201821272641.2U 2018-08-08 2018-08-08 缓冲笔 Active CN208760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2641.2U CN208760258U (zh) 2018-08-08 2018-08-08 缓冲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2641.2U CN208760258U (zh) 2018-08-08 2018-08-08 缓冲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0258U true CN208760258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31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2641.2U Active CN208760258U (zh) 2018-08-08 2018-08-08 缓冲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60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60258U (zh) 缓冲笔
CN213383605U (zh) 具备笔帽防丢功能的新型笔
JP2018103429A (ja) マーキングペン
CN106626879A (zh) 一种适用多规格中性笔笔芯的笔具
CN214355144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笔
CN201154608Y (zh) 多用触摸笔
CN205547777U (zh) 一种具有固定作用的文具盒
JPH03221494A (ja) 毛筆用ペン先
CN102092219A (zh) 具有弹性夹具的铅笔固定装置
CN204340448U (zh) 脚趾笔
CN213138317U (zh) 一种可调节粗细长短的中性笔
CN210234449U (zh) 一种不伤纸的回形针
CN201231609Y (zh) 方便固定笔芯的水性笔
CN109760448A (zh) 一种多颜色组合式书写器
CN201808297U (zh) 新型水性笔
CN212098141U (zh) 可更换笔头的复合式工具笔
CN203142119U (zh) 防滚笔架
CN200957709Y (zh) 多用自来墨书画笔
CN105691039A (zh) 脚趾笔
CN207683187U (zh) 一种多功能尺子
JP3213982U (ja) 全方向への執筆が可能な万年筆
CN205929901U (zh) 一种新型中性笔壳
CN201240169Y (zh) 新型笔
JP3148546U (ja) スタンド式筆記具
CN113895167A (zh) 一种可以拼接式铅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