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5963U - 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55963U
CN208755963U CN201820766570.5U CN201820766570U CN208755963U CN 208755963 U CN208755963 U CN 208755963U CN 201820766570 U CN201820766570 U CN 201820766570U CN 208755963 U CN208755963 U CN 208755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cope group
eyeground
blood oxygen
beam splitter
eye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665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佩正
陆宇
贠新乐
孙明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Orbi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Orb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Orbi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Orbi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665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55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55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55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并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镜头尺寸小、通用性能好、获取眼底图像能力强的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眼底光束发生单元、中继镜组、第一分束器、第二分束器、单反镜组、一血氧镜组、第二血氧镜组、单反图像感应器、第一血氧图像感应器和第二血氧图像感应器;第一分束器位于中继镜组后方;眼底光束发生单元发出由眼底反射出来的眼底光束,眼底光束透过中继镜组后达到第一分束器,第一分束器将眼底光束分成两束光,第一分束器分出的两束光分别进入单反镜组和第二分束器,第二分束器再将光束分成两束光,第二分束器分出的两束光分别进入第一血氧镜组和第二血氧镜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底相机,特别涉及一种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眼底是指眼睛的底部,也就是眼睛最底部的组织。它包括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纤维、视网膜上的黄斑部,以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等。如果这些部位发生病变,统称为眼底病。
视网膜是一层结构高度复杂的薄膜,其上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是人体中唯一可以非创伤直接观察到的较深层的微血管网络。对人眼视网膜上的血管脉络进行观测,可以为医生进行许多眼部疾病,乃至全身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例如高血压、高血脂、肾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其发病初期生理状态的改变均会在眼底上有所体现。
不论是糖尿病、眼病,还是其他一些心血管疾病,在病情发展时会伴随着眼底状态的改变,对眼底进行检查,是及时发现、控制病情的有效途径。目前临床上有效的眼底检查设备主要有五种: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相机、扫描激光检眼镜、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等。五种检查方式各有特点。但综合考虑目前技术发展的成熟度、实用度、操作难易程度和生产成本,眼底相机仍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眼底检查设备。但目前的眼底检查设备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一般只能实现单模态照相,比如仅仅能获得眼底的灰度图像或彩色眼底图像,进而无法对眼底进行充分的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镜头尺寸小、通用性能好、获取眼底图像能力强的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眼底光束发生单元、中继镜组、第一分束器、第二分束器、单反镜组和双模态镜片,所述双模态镜片包括第一血氧镜组和第二血氧镜组,所述单反镜组、所述第一血氧镜组和所述第二血氧镜组的后方分别设置有单反图像感应器、第一血氧图像感应器和第二血氧图像感应器;所述第一分束器位于所述中继镜组后方;所述眼底光束发生单元发出由眼底反射出来的眼底光束,所述眼底光束透过所述中继镜组后达到所述第一分束器,所述第一分束器将所述眼底光束分成两束光,所述第一分束器分出的两束光分别进入所述单反镜组和所述第二分束器,所述第二分束器再将光束分成两束光,所述第二分束器分出的两束光分别进入所述第一血氧镜组和所述第二血氧镜组。
进一步,所述中继镜组和所述单反镜组之间的光线为平行光。
进一步,所述中继镜组和所述单反镜组之间的光线角度小于8度。
进一步,光束经过所述第一血氧镜组和所述第二血氧镜组后,所述第一血氧图像感应器和所述第二血氧图像感应器分别获取570nm波长的眼底图片和610nm波长的眼底图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模态镜片的设计,包括眼底光束发生单元、中继镜组、第一分束器、第二分束器、单反镜组和双模态镜片,所述双模态镜片包括第一血氧镜组和第二血氧镜组,所述单反镜组、所述第一血氧镜组和所述第二血氧镜组的后方分别设置有单反图像感应器、第一血氧图像感应器和第二血氧图像感应器;所述第一分束器位于所述中继镜组后方;所述眼底光束发生单元发出由眼底反射出来的眼底光束,所述眼底光束透过所述中继镜组后达到所述第一分束器,所述第一分束器将所述眼底光束分成两束光,所述第一分束器分出的两束光分别进入所述单反镜组和所述第二分束器,所述第二分束器再将光束分成两束光,所述第二分束器分出的两束光分别进入所述第一血氧镜组和所述第二血氧镜组,所以,所述双模态镜片的设计能很好地嵌入到原有的眼底相机上,通用性能好,同时本实用新型简单、镜头尺寸小、获取眼底图像能力强,不仅可以通过单反图像感应器获取眼底彩照,还能通过所述第一血氧图像感应器和所述第二血氧图像感应器获取570nm波长和610nm波长下的眼底图片,通过570nm和610nm波长的眼底图像,结合相应的算法,可以测量出人眼视网膜血管的血氧饱和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眼底光束发生单元1、中继镜组2、第一分束器5、第二分束器6、单反镜组7和双模态镜片,所述双模态镜片包括第一血氧镜组8和第二血氧镜组9,所述单反镜组7、所述第一血氧镜组8和所述第二血氧镜组9的后方分别设置有单反图像感应器10、第一血氧图像感应器11和第二血氧图像感应器12;所述第一分束器5位于所述中继镜组2后方;所述眼底光束发生单元1发出由眼底反射出来的眼底光束,所述眼底光束透过所述中继镜组2后达到所述第一分束器5,所述第一分束器5将所述眼底光束分成两束光,所述第一分束器5分出的两束光分别进入所述单反镜组7和所述第二分束器6,所述第二分束器6再将光束分成两束光,所述第二分束器6分出的两束光分别进入所述第一血氧镜组8和所述第二血氧镜组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继镜组2和所述单反镜组7之间的光线为平行光,使得所述第一分束器5的位置不敏感,有利于安装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继镜组2和所述单反镜组7之间的光线角度小于8度,这样有利于介质膜分光。
在本实施例中,光束经过所述第一血氧镜组8和所述第二血氧镜组9后,所述第一血氧图像感应器11和所述第二血氧图像感应器12分别获取570nm波长的眼底图片和610nm波长的眼底图片。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通过单反图像感应器10获取眼底彩照,还能通过所述第一血氧图像感应器11和所述第二血氧图像感应器12获取570nm波长和610nm波长下的眼底图片,通过570nm和610nm波长的眼底图像,结合相应的算法,可以测量出人眼视网膜血管的血氧饱和度。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双模态眼底成像系统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4)

1.一种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包括眼底光束发生单元(1)、中继镜组(2)、第一分束器(5)、第二分束器(6)、单反镜组(7)和双模态镜片,所述双模态镜片包括第一血氧镜组(8)和第二血氧镜组(9),所述单反镜组(7)、所述第一血氧镜组(8)和所述第二血氧镜组(9)的后方分别设置有单反图像感应器(10)、第一血氧图像感应器(11)和第二血氧图像感应器(12);所述第一分束器(5)位于所述中继镜组(2)后方;所述眼底光束发生单元(1)发出由眼底反射出来的眼底光束,所述眼底光束透过所述中继镜组(2)后达到所述第一分束器(5),所述第一分束器(5)将所述眼底光束分成两束光,所述第一分束器(5)分出的两束光分别进入所述单反镜组(7)和所述第二分束器(6),所述第二分束器(6)再将光束分成两束光,所述第二分束器(6)分出的两束光分别进入所述第一血氧镜组(8)和所述第二血氧镜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镜组(2)和所述单反镜组(7)之间的光线为平行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镜组(2)和所述单反镜组(7)之间的光线角度小于8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光束经过所述第一血氧镜组(8)和所述第二血氧镜组(9)后,所述第一血氧图像感应器(11)和所述第二血氧图像感应器(12)分别获取570nm波长的眼底图片和610nm波长的眼底图片。
CN201820766570.5U 2018-05-22 2018-05-22 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 Active CN208755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6570.5U CN208755963U (zh) 2018-05-22 2018-05-22 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6570.5U CN208755963U (zh) 2018-05-22 2018-05-22 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55963U true CN208755963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26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66570.5U Active CN208755963U (zh) 2018-05-22 2018-05-22 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559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2349A (zh) * 2018-05-22 2018-09-18 合肥奥比斯科技有限公司 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2349A (zh) * 2018-05-22 2018-09-18 合肥奥比斯科技有限公司 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0192B (zh) 一种动态视觉刺激的多光谱眼底成像系统及方法
JP6108827B2 (ja) 眼科装置および位置合わせ方法
CN106166056B (zh) 多光谱眼底成像系统
JP2018130595A (ja) 眼科撮影装置および眼科画像表示装置
US20100195048A1 (en) Adaptive Optics Line Scanning Ophthalmoscope
US11013400B2 (en) Ophthalmic apparatus
Williams et al. Evolution of adaptive optics retinal imaging
CN103315705A (zh) 一种偏振暗场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成像仪
US10575730B2 (en) Ultra wide field fundus imaging system
CN208755963U (zh) 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
Son et al. Light color efficiency-balanced trans-palpebral illumination for widefield fundus photography of the retina and choroid
CN103284688B (zh) 一种结构暗场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成像仪
CN207693547U (zh) 一种眼底多模态成像系统
CN208942103U (zh) 一种图像引导式眼底相机
CN108542349A (zh) 双模态镜片眼底成像系统
CN107981839B (zh) 一种基于手机双摄像头的便携式免散瞳眼底相机
CN109431457A (zh) 多光谱眼底成像系统
CN209377548U (zh) 多光谱眼底成像系统
CN214342249U (zh) 一种眼底相机的照明系统
CN210330550U (zh) 双模态眼底成像系统
CN202891893U (zh) 单目摄影裂隙灯显微镜
CN108309228A (zh) 便携式眼底相机光学系统
Chhablani et al. Future in retinal imaging for clinicians
CN206151436U (zh) 一种手持式眼前后节3d观察照相平台
CN108420400A (zh) 一种图像引导式眼底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