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1339U - 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51339U
CN208751339U CN201821220087.3U CN201821220087U CN208751339U CN 208751339 U CN208751339 U CN 208751339U CN 201821220087 U CN201821220087 U CN 201821220087U CN 208751339 U CN208751339 U CN 208751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sections
ammonia wastewater
distilled ammonia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200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朋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Sunshine Coking Group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Sunshine Coking Group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Sunshine Coking Group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Sunshine Coking Group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200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51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51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51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包括与蒸氨塔蒸氨废水通道出口连接的蒸氨废水管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包括蒸氨废水通道和循环水通道;所述换热器包括一段换热器Ⅰ、一段换热器Ⅱ、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所述一段换热器Ⅰ和一段换热器Ⅱ并联设置,所述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为并联设置,所述并联的一段换热器Ⅰ和一段换热器Ⅱ与所述并联的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采用串联连接;本装置提高蒸氨废水在换热器内流速,避免蒸氨废水中杂质在换热器内沉积,影响换热效率,保证蒸氨废水温度达到工艺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氨水换热器是焦化生产煤气净化系统中剩余氨水蒸氨工艺的重要设备,剩余氨水通过氨水换热器与蒸氨废水进行换热,充分利用蒸氨废水的余热,提高剩余氨水的温度,以
降低蒸氨蒸汽的消耗。由于从蒸氨塔出来的蒸氨废水含有一定量焦油,在通过换热设备时,极易贴附在换热器内壁,并不断聚集、干结,最终造成换热器堵塞,影响蒸氨。若堵塞严重,将导致整个换热器报废。因此,必须要对现有设备加以技术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本装置提高蒸氨废水在换热器内流速,避免蒸氨废水中杂质在换热器内沉积,影响换热效率,保证蒸氨废水温度达到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包括与蒸氨塔蒸氨废水通道出口连接的蒸氨废水管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包括蒸氨废水通道和循环水通道;所述换热器包括一段换热器Ⅰ、一段换热器Ⅱ、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所述一段换热器Ⅰ和一段换热器Ⅱ并联设置,所述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为并联设置,所述并联的一段换热器Ⅰ和一段换热器Ⅱ与所述并联的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采用串联连接;
所述蒸氨塔废水通过蒸氨废水管连接一段换热器Ⅰ和一段换热器Ⅱ的废水通道入口,所述一段换热器Ⅰ和一段换热器Ⅱ的废水通道出口通过蒸氨废水管连接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的废水通道入口,所述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的废水通道出口通过蒸氨废水管连接生化处理池;
循环水上水主管通过循环水管连接各换热器的循环水通道入口,各换热器的循环水通道出口连接循环水出水主管。
所述换热器为螺旋板换热器。
所述循环水通道内径大于蒸氨废水通道。
所述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的废水通道出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各废水通道入口、废水通道出口、循环水通道入口和循环水通道出口的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废水通道出口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和焦油排放管,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水热或蒸汽热加热装置,所述焦油排放管上设置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蒸氨废水冷却器改为2台螺旋板换热器+2台螺旋板换热器串联运行,提高蒸氨废水在换热器内流速,避免蒸氨废水中杂质在换热器内沉积,影响换热效率,保证蒸氨废水温度达到工艺要求。蒸氨废水两级冷却器中,蒸氨废水进行2+2串级换热,两级循环水均使用一次水,鉴于蒸氨废水温差大、流量小的问题,蒸氨废水冷却器设计为蒸氨废水小通道、循环水大通道运行。
本实用新型蒸氨废水串级冷却装置,原蒸氨废水换热器使用45天出现堵塞,本实用新型目前使用9个月,未出现堵塞。本实用新型蒸氨废水串级冷却装置将蒸氨废水出口温度稳定保持在30—40℃,满足蒸氨废水处理工艺要求。
在废水通道出口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和焦油排放管,能有效防止因焦油沉积在管道内而堵塞管道的问题,使蒸氨系统能连续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蒸氨废水管,2为循环水管,3为循环水上水主管,4为循环水出水主管,5为一段换热器Ⅰ,6为一段换热器Ⅱ,7为二段换热器Ⅰ,8为二段换热器Ⅱ,9为阀门,10为加热装置,11为焦油排放管,12为废水通道入口,13为废水通道出口,14为循环水通道入口,15为循环水通道出口,20为蒸氨塔,21为生化处理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包括与蒸氨塔20蒸氨废水通道出口连接的蒸氨废水管1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包括蒸氨废水通道和循环水通道;所述换热器包括一段换热器Ⅰ5、一段换热器Ⅱ6、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所述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并联设置,所述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为并联设置,所述并联的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与所述并联的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采用串联连接;
所述蒸氨塔20废水通过蒸氨废水管1连接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的废水通道入口12,所述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的废水通道出口13通过蒸氨废水管1连接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的废水通道入口12,所述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的废水通道出口13通过蒸氨废水管1连接生化处理池21。
循环水上水主管3通过循环水管2连接各换热器的循环水通道入口14,各换热器的循环水通道出口15连接循环水出水主管4,所述循环水为一次水。
所述换热器为螺旋板换热器。
所述循环水通道内径大于蒸氨废水通道。
所述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的废水通道出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各废水通道入口12、废水通道出口13、循环水通道入口14和循环水通道出口15的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9。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
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包括与蒸氨塔20蒸氨废水通道出口连接的蒸氨废水管1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包括蒸氨废水通道和循环水通道;所述换热器包括一段换热器Ⅰ5、一段换热器Ⅱ6、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所述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并联设置,所述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为并联设置,所述并联的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与所述并联的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采用串联连接;
所述蒸氨塔20废水通过蒸氨废水管1连接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的废水通道入口12,所述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的废水通道出口13通过蒸氨废水管1连接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的废水通道入口12,所述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的废水通道出口13通过蒸氨废水管1连接生化处理池21。
循环水上水主管3通过循环水管2连接各换热器的循环水通道入口14,各换热器的循环水通道出口15连接循环水出水主管4,所述循环水为一次水。
所述换热器为螺旋板换热器。
所述循环水通道内径大于蒸氨废水通道。
所述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的废水通道出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各废水通道入口12、废水通道出口13、循环水通道入口14和循环水通道出口15的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9。
所述废水通道出口13还设置有加热装置10和焦油排放管11,所述加热装置10为电热、水热或蒸汽热加热装置,所述焦油排放管11上设置有阀门9。
工作时,蒸氨塔20的废水经过蒸氨废水管1通入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的废水通道入口12,经过循环水换热后,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的废水进入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的废水通道入口12,经过循环水换热后,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的废水通入生化处理池21进行进一步处理。
循环水上水主管3出来的循环水由循环水管2通往各换热器的循环水通道入口14,经过换热后的循环水从循环水通道出口5流出,通入循环水出水主管4。
蒸氨废水冷却器为2台螺旋板换热器+2台螺旋板换热器串联运行,提高蒸氨废水在换热器内流速,避免蒸氨废水中杂质在换热器内沉积,影响换热效率,保证蒸氨废水温度达到工艺要求。蒸氨废水两级冷却器中,蒸氨废水进行2+2串级换热,两级循环水均使用一次水,鉴于蒸氨废水温差大、流量小的问题,蒸氨废水冷却器设计为蒸氨废水小通道、循环水大通道运行。
本实用新型蒸氨废水串级冷却装置,原蒸氨废水换热器使用45天出现堵塞,本实用新型目前使用9个月,未出现堵塞。本实用新型蒸氨废水串级冷却装置将蒸氨废水出口温度稳定保持在30—40℃,满足蒸氨废水处理工艺要求。
在废水通道出口13还设置有加热装置10和焦油排放管11,当换热器被焦油和沥青堵塞时,关闭蒸氨废水管1上的阀门,打开加热装置10,软化堵塞的焦油和沥青,再将其通过焦油排放管11排出,能有效防止因焦油沉积在管道内而堵塞管道的问题,使蒸氨系统能连续稳定运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包括与蒸氨塔(20)蒸氨废水通道出口连接的蒸氨废水管(1)和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内包括蒸氨废水通道和循环水通道;所述换热器包括一段换热器Ⅰ(5)、一段换热器Ⅱ(6)、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所述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并联设置,所述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为并联设置,所述并联的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与所述并联的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采用串联连接;
所述蒸氨塔的废水通过蒸氨废水管连接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的废水通道入口(12),所述一段换热器Ⅰ(5)和一段换热器Ⅱ(6)的废水通道出口(13)通过蒸氨废水管(1)连接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的废水通道入口(12),所述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的废水通道出口(13)通过蒸氨废水管(1)连接生化处理池(21);
循环水上水主管(3)通过循环水管(2)连接各换热器的循环水通道入口(14),各换热器的循环水通道出口(15)连接循环水出水主管(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螺旋板换热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通道内径大于蒸氨废水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段换热器Ⅰ(7)和二段换热器Ⅱ(8)的废水通道出口(13)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废水通道入口(12)、废水通道出口(13)、循环水通道入口(14)和循环水通道出口(15)的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9)。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通道出口(13)还设置有加热装置(10)和焦油排放管(11),所述加热装置(10)为电热、水热或蒸汽热加热装置,所述焦油排放管(11)上设置有阀门(9)。
CN201821220087.3U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 Active CN208751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0087.3U CN208751339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0087.3U CN208751339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51339U true CN208751339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59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20087.3U Active CN208751339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513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2842A (zh) * 2019-07-30 2019-10-15 桑宪辉 一种焦化循环氨水自清洗并联取热装置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2842A (zh) * 2019-07-30 2019-10-15 桑宪辉 一种焦化循环氨水自清洗并联取热装置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57824U (zh) 一种能够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的供热系统
CN208751339U (zh) 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
CN102778168A (zh) 一种焦化液板式换热器清理方法
CN205291235U (zh) 构件蒸汽养护系统
CN201662340U (zh) 废气热交换装置
CN211346477U (zh) 一种循环式母液换热装置
CN205261518U (zh) 蒸汽系统
CN211650811U (zh) 空压机冷却水余热回收系统
CN203744822U (zh) 电厂凝汽器胶球清洗系统
CN203655340U (zh) 一种矿井总回风除尘装置
CN108800099B (zh) 一种锅炉给水节能预热装置及方法
CN108679685B (zh) 一种冷却循环水多路回水分段冷却的集中供热系统
CN208833068U (zh)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7179393U (zh) 一种终冷塔换热器清洗系统
CN204880306U (zh) 一种拉晶车间循环水系统
CN213453823U (zh) 一种节能吸收式热泵系统
CN205482473U (zh) 余热回收装置
CN205664352U (zh) 一种锅炉排污热量回收系统
CN205045838U (zh) 一种蒸馏水装置
CN217541567U (zh) 一种焦炉上升管换热器
CN116179222B (zh) 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10373394U (zh) 一种除氧器蒸汽放空回收装置
CN221006024U (zh)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CN213041067U (zh) 一种带有多个换热区域的套管换热器
CN212179682U (zh) 一种用于焦炉上升管换热器的汽水流量均衡分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