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41294U - 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 - Google Patents

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41294U
CN208741294U CN201820422750.1U CN201820422750U CN208741294U CN 208741294 U CN208741294 U CN 208741294U CN 201820422750 U CN201820422750 U CN 201820422750U CN 208741294 U CN208741294 U CN 208741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dominal belt
chinese medicine
ontology
belt ontology
gynemetr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227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华
何培芝
杨碧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4227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41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41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41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腹带结构简单,不具有消炎杀菌的功能,产妇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伤口感染,不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腹带本体,腹带本体上设置有中药容纳区,中药容纳区沿腹带本体的厚度方向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发热袋和储药袋;腹带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能够将腹带本体的两端相连;在腹带本体内部设置有夹层,夹层内填充有气囊,当气囊内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时,能够改变腹带本体的厚度。本实用新型在腹带本体上设置中药容纳区,放置中药小包,能够有效地对产妇剖腹产后的刀口进行抑菌和消炎处理,保护产妇的身体健康。

Description

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里妇产科很多产妇由于身体条件的等原因需要进行剖腹产,剖腹产风险低,安全系数高,但是产妇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身体恢复,剖腹产后由于刀口很大很长,使得伤口愈合的时间增加,这样就减缓了产妇产后的恢复速度。在剖腹产手术后,腹壁切口裂开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内脏脱出,腹腔污染,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这样的并发症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很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在腹部的手术后切口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加强防范产妇的切口裂开。腹部手术后常使用腹带来降低切口的张力,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术后渗血,促进切口愈合。
现有技术中,临床上使用的腹带大多是用布、松紧带、黏胶带做成,使用很方便,但是容易松动,对自主活动引起的腹压增大的对抗性较差,易产生不适感,进而影响伤口的愈合。同时,现有技术中的腹带不具有消炎杀菌的功能,腹带使用的时间长,还容易滋生细菌,延缓伤口的愈合时间,或者伤口感染。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腹带结构简单,不具有消炎杀菌的功能,产妇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伤口感染,不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腹带结构简单,不具有消炎杀菌的功能,产妇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伤口感染,不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使用简便、安全可靠、药物吸收效果好)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上设置有中药容纳区,所述中药容纳区沿腹带本体的厚度方向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发热袋和储药袋;所述腹带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将所述腹带本体的两端相连;在所述腹带本体内部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填充有气囊,当所述气囊内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时,能够改变所述腹带本体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拉链、尼龙搭扣、暗扣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中药容纳区位于所述腹带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
优选的,还包括封装部,所述封装部设置于所述中药容纳区沿宽度方向的上下两端;所述封装部包括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重叠的面上设置有连接机构,两者能够通过连接机构相连,使所述中药容纳区形成封闭空间。
优选的,在所述上固定部或者下固定部中的一个设置有储物袋,所述储物袋能容纳保温件。
优选的,还包括松紧带,沿所述腹带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调整所述腹带本体的束缚力。
优选的,所述松紧带对称设置于所述中药容纳区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气囊还包括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用于实现气囊内部的气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以及与所述进气口匹配的堵头,所述堵头能够使气囊形成密闭空间。
优选的,所述气囊沿所述腹带本体的宽度方向至少设置一个,沿所述腹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
优选的,所述腹带本体上还设置有背带,所述背带由两段背带绳组成,所述背带绳的一端均与腹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背带绳的另一端通过背带扣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腹带本体上设置中药容纳区,用于放置具有消炎、杀菌、保健功效的中药小包,能够有效地避免产妇剖腹产手术以后伤口发炎感染,有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保温件覆盖于中药容纳区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长背带绳;2、背带扣;3、松紧带;4、中药容纳区;41、中药小包;42、自发热热源;43、保温件;44、封装部;45、储物袋;46、尼龙绒带; 47、尼龙勾带;5、第一连接部;6、气囊;61、堵头;7、第二连接部;8、短背带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包括腹带本体,腹带本体上设置有中药容纳区,中药容纳区沿腹带本体的厚度方向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发热袋和储药袋;腹带本体的两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能够将腹带本体的两端相连;在腹带本体内部设置有夹层,夹层内填充有气囊,当气囊内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时,能够改变腹带本体的厚度。在腹带本体上设置有中药容纳区,用于容纳具有消炎、杀菌、保健作用的中药,中药能够有效地防止产妇的伤口感染,保护产妇的身体健康。
如图1~5所示,对于腹带本体,通常来讲,腹带本体呈长条状,其长度能够包裹人体的腰部或者腹部,具有收拢腹部的效果,其宽度可以随使用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腹带本体采用透气且柔软的材料制成,使用舒适。由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妇产科,特别是剖腹产手术后的产妇。为了加速伤口的愈合,避免术后刀口感染,在腹带本体上还设置有中药容纳区4,中药容纳区4沿腹带本体的厚度方向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发热袋和储药袋,发热袋和储药袋的底边和两侧边分别与腹带本体缝合,形成放置空间,用于容纳对应的物件。发热袋和储药袋的上方呈开放状态,形成装入口,用于将对应的物件放入发热袋和储药袋中。储药袋用于容纳中药小包41,中药小包41的成分可以是用于消炎的,也可以是用于抑菌的,又或者是用于保健的。无论是抑菌的中药小包41,消炎的中药小包41,保健的中药小包41中药材的成分均属于现有技术,因此不作着重介绍。发热袋用于容纳自发热热源42,如自热暖手宝,小型热水袋等。自发热热源42能够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催化,使其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同时,适当的温度也能够使腹部的刀口加速愈合。
为了固定腹带在人体腹部的位置,在腹带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连接件,能够将腹带本体的两端相连。连接件具体包括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7,当第一连接部5与第二连接部7相连时,腹带本体能够形成一个尺寸固定且封闭的圆形,即能够固定腹带本体与人体腹部的相对位置。第一连接部5 和第二连接部7可以是拉链,尼龙搭扣,暗扣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在腹带本体内部设置有夹层,夹层内填充有气囊6,当气囊6内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时,能够改变腹带本体的厚度,调节腹带本体与人体的贴合度,或者腹带本体对人体腹部压紧力的大小。气囊6还包括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用于实现气囊6内部的气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以及与进气口匹配的堵头61,堵头61能够使气囊6形成密闭空间,阻止气囊6内的空气泄漏,维持气囊6内压力稳定。进气口和堵头61突出于腹带本体的外侧表面,便于进行充气操作。气囊6可以设置于腹带本体的任何位置,例如将气囊6设置于中药容纳区4的两侧,或者是腹带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任意一端。
气囊6沿腹带本体的宽度方向至少设置一个,沿腹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在每个气囊6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堵头61,进气口和堵头61 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自行车的气嘴,他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且自行车气嘴属于现有技术,故而在此不做过多的介绍。使用时,分别给需要增压的气囊6内通入空气,使气囊6内气体的体积增大,进而使腹带本体对人体腹部的压紧力增加。若干个独立的、不同位置的气囊6可以准确的对产妇认为需要增压的部位,如关键的穴位,进行加压刺激,满足使用需求,促进产妇的身体健康。
或者,可以将多个气囊6相互联通,形成一个整体,只设置一个进气口以及与该进气口相匹配的堵头61,使用时,从进气口给气囊6内通入空气,增大气囊6内气体的体积,使得腹带本体对人体腹部的压紧力增大。具备这样结构的气囊6使用方便,需要进行操作的步骤少,同样能够改变腹带本体对人体腹部压紧力的大小。
优选的,中药容纳区4位于腹带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该部位处于剖腹产手术刀口的位置,中药容纳区4正对刀口,使得药物吸收或者抑菌的效果明显且突出。并且,中药容纳区4的宽度能够将刀口完全覆盖,确保抑菌、消炎或者杀菌的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封装部44,设置于中药容纳区4沿宽度方向的上下两端,封装部44包括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是规则的,并且与中药容纳区4长度和宽度相同或者相近的布。其中,下固定部能够向上翻折,上固定部能够向下翻折,两者能通过设置于上固定部与下固定部重叠的部分的连接机构相连。连接机构可以使尼龙搭扣,即在上固定部与下固定部重叠的表面,其中一个固定部的表面设置有尼龙勾带47,另一个固定部的表面设置有尼龙绒带46。使用时,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通过尼龙丝带与尼龙绒带46粘合在一起。当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相连时,封装部44能够使中药容纳区4形成封闭空间,即把中药容纳区4中的发热袋和储药袋及其装入口均包裹在封装部44内,防止中药小包41掉落。当然,尼龙搭扣也可以是暗扣、魔术贴等。
优选的,封装部44与腹带本体可拆卸连接,如使用拉链连接。
优选的,在上固定部或者下固定部中与中药容纳区4相接触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储物袋45,本实用新型中储物袋45设置于下固定部上。储物袋45的三条边与对应的粘合部的表面缝合,剩余的一边呈开放状态,形成装入口,保温件 43能够沿装入口放入储物袋45内,通过封装部44能够将保温件43与发热袋贴合在一起,当保温件43与发热袋贴合时,保温件43能够使发热袋中自发热热源42的发热时间尽可能的延长。
同时,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产妇感觉自发热热源42产生的热量较多,即过热时,可以将封装部44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开,使自发热热源42能够快速进行散热。如果分开封装部44,产妇依旧感觉热,此时可以将自发热热源42从发热袋中取出,放置在储物袋45中,使其远离产妇的腹部。储物袋45 能够用于容纳自发热热源42,避免产妇随处放置造成丢失。同时,保温件43 也能够对自发热热源42进行保温处理,当产妇想要再次使用自发热热源时,确保自发热热源42依然具有适当的热量。其中,保温件43可以使保温棉。
当产妇将中药小包41放入储药袋,将自发热热源42放入发热袋,随后将保温件43装入储物袋45,通过封装部44使保温件43贴合自发热热源42。此时,将腹带本体沿厚度方向剖切,则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保温件43、自发热热源42和中药小包41,中药小包41贴近产妇的腹部,保温件43处于最外侧,与外界空气接触。
优选的,在储物袋45的装入口上还设置有封口件,封口件可以是拉链,尼龙搭扣,魔术贴,暗扣,纽扣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利用封口件能够将保温件43 以及其他物品封装在储物袋45内,不会遗落或者丢失。
优选的,腹带本体上还设置有松紧带3,松紧带3的延伸方向沿腹带本体的长度方向,用于调整腹带本体的束缚力大小。
优选的,松紧带3呈细长的条状,用于减小松紧带3与腰部肌肤的接触面积,防止腹带本体与皮肤的接触时间过长,产生局部皮肤发炎,过敏,甚至溃烂的情况。
优选的,松紧带3对称设置于中药容纳区4左右两侧的腹带本体上,使得腹带本体左右两侧的张紧力大小趋于一致,避免使用过程中产生不适感。
优选的,腹带本体上还具有对称设置于中药容纳区4两侧的两组背带。任意一组背带由两段背带绳组成,两段背带绳的一端均与腹带本体固定连接,两段背带绳的另一端通过背带扣2相连。简要来讲,如图5所示,对左侧(正视) 的背带来说,一组背带由长背带绳1、短背带绳8和背带扣2组成。其中长背带绳1和短背带绳8的一端分别与腹带本体沿宽度方向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两根背带绳中的一根的另一端上连接有背带扣2,另一根背带绳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能够与背带扣2相配合,将长背带绳1和短背带绳8相连,并调节背带绳的长短。
其中背带扣2可以是书包四挡扣,书包四挡扣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以及使用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对其结构以及使用方法进行具体的描述。相应的,背带扣2也可以替换为尼龙搭扣、魔术贴或者是暗扣。其中,尼龙搭扣、魔术贴柔软,且粘合力强,能够满足使用的需求的同时,不会刺激人体肌肤,佩戴舒适。
当使用者将腹带本体的两端固定连接,随后系好背带,产妇就能够行动自如的携带中药小包41,使用简便,安全可靠。同时,对于腹部较大的患者,利用背带和腹带本体两端的连接件能够稳定中药容纳区4在腹部的位置,也可以防止中药容纳区4进行横向和竖向的移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托腹带使用,能够减轻腹部负担,减少妊娠纹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上设置有中药容纳区(4),所述中药容纳区(4)沿腹带本体的厚度方向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发热袋和储药袋;所述腹带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能够将所述腹带本体的两端相连;在所述腹带本体内部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内填充有气囊(6),当所述气囊(6)内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时,能够改变所述腹带本体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拉链、尼龙搭扣、暗扣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容纳区(4)位于所述腹带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装部(44),所述封装部(44)设置于所述中药容纳区(4)沿宽度方向的上下两端;所述封装部(44)包括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所述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重叠的面上设置有连接机构,两者能够通过连接机构相连,使所述中药容纳区(4)形成封闭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固定部或者下固定部中的一个设置有储物袋(45),所述储物袋(45)能容纳保温件(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松紧带(3),沿所述腹带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用于调整所述腹带本体的束缚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3)对称设置于所述中药容纳区(4)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还包括与外界连通的进气口,用于实现气囊(6)内部的气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以及与所述进气口匹配的堵头(61),所述堵头(61)能够使气囊(6)形成密闭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沿所述腹带本体的宽度方向至少设置一个,沿所述腹带本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上还设置有背带,所述背带由两段背带绳组成,所述背带绳的一端均与腹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背带绳的另一端通过背带扣(2)相连。
CN201820422750.1U 2018-03-27 2018-03-27 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 Active CN208741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2750.1U CN208741294U (zh) 2018-03-27 2018-03-27 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2750.1U CN208741294U (zh) 2018-03-27 2018-03-27 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41294U true CN208741294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52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22750.1U Active CN208741294U (zh) 2018-03-27 2018-03-27 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412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9897A (zh) * 2020-07-01 2020-10-30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9897A (zh) * 2020-07-01 2020-10-30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83940U (zh) 一种不易生成压疮的护理绷带
CN210301421U (zh) 乳腺癌术后包扎装置
CN208741294U (zh) 用于妇产科的中药腹带
CN110279517A (zh) 一种多功能冷热敷弹力医用儿童眼罩
CN204951284U (zh) 上肢约束带
CN209661975U (zh) 一种妇产科术后用调节加压式腹带
CN208851756U (zh) 一种弹力肋骨固定带
CN211326056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冰袋
CN215426674U (zh) 一种儿科输液用手臂固定托
CN220193296U (zh) 肩部约束带
CN215273876U (zh) 一种胸部伤口包扎固定器
CN105361995B (zh) 一种鼻部外敷口罩
CN208435926U (zh) 一种妇产科用腹带
CN213609386U (zh) 一种骨髓炎伤口检测施药护理装置
CN216091056U (zh) 一种乳腺癌单侧切除术后加压胸带
CN217886311U (zh) 一种妇产科用剖腹产手术后护理带
CN214342893U (zh) 用于四肢的冰袋固定装置
CN213283683U (zh) 一种避免影响内瘘血液流通的可调式约束带
CN213552819U (zh) 一种暖腰带
CN215080584U (zh) 内镜手术新型上肢约束带
CN210277688U (zh) 一种剖腹产产后伤口康复理疗装置
CN216455559U (zh) 多功能约束床单
CN213993901U (zh) 一种石墨烯抑菌暖宫宝
CN221013675U (zh) 一种用于颌面部的口袋式四尾带
CN206365911U (zh) 一种心脏术后切口压迫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