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7561U - 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7561U
CN208737561U CN201821561063.4U CN201821561063U CN208737561U CN 208737561 U CN208737561 U CN 208737561U CN 201821561063 U CN201821561063 U CN 201821561063U CN 208737561 U CN208737561 U CN 208737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module
face
embedded
capture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610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霖
朱铮杭
姚琪
刘靖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m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m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m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m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610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7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7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7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包括安装在门体上的抓拍机和摄像头、嵌入式ARM平台、后台服务器和智能门禁系统;所述抓拍机和摄像头用于在不同的时段拍摄在监控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将视频图像上传给嵌入式ARM平台;所述嵌入式ARM平台用于接收抓拍机和摄像头上传的视频图像,并将接收到的视频图像发送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接收到视频图像与系统内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当确认人是已注册的用户后,开启智能门禁系统,当不是已注册用户,进行自动存储;所述智能门禁系统用于开启或关闭自动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其采用白天夜间混合开门方式,极大节省通过时间,确保安全性,提高通过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视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作为一种生物智能识别技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发展,为提高安全性人脸门禁也被广泛应用。但传统人脸门禁功能单一,且使用者只能被近距离识别,对距离要求较高,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的需求。所以需要有建立更完善的系统来更高效地实现现代化社会的智能管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其采用白天夜间混合开门方式,极大节省通过时间,确保安全性,提高通过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包括安装在门体上的抓拍机和摄像头、嵌入式ARM平台、后台服务器和智能门禁系统;
所述抓拍机和摄像头用于在不同的时段拍摄在监控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将视频图像上传给嵌入式ARM平台;
所述嵌入式ARM平台用于接收抓拍机和摄像头上传的视频图像,并将接收到的视频图像发送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接收到视频图像与系统内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当确认人是已注册的用户后,开启智能门禁系统,当不是已注册用户,进行自动存储;
所述智能门禁系统用于开启或关闭自动门。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抓拍机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监控区域内的图像通过通信模块传送给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将采集到的图像经过人脸识别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图像发送给嵌入式ARM平台。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抓拍机和摄像头内均设有时钟判断模块,所述时钟判断模块在不同时段开启或关闭抓拍机或摄像头。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后台服务器包括图像接收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
所述图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嵌入式ARM平台传送的拍摄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将嵌入式ARM平台传送的拍摄图像预系统内已注册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发送给智能门禁系统和信息存储模块。
所述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已注册的用户信息和抓拍机和摄像头获取的陌生人信息并做记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脸迎宾混合系统,采用抓拍机和摄像头加门禁开门方式;白天利用抓拍机远距离抓拍,对抓取的人脸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具有宽动态,能适应各种强、暗光线的特点,大大节省了通过时间,提高了通过效率;晚上危险系数较高,以摄像头近距离门禁方式开门确保安全性;两种方式相结合的人脸门禁迎宾系统,丰富了原有的人脸门禁功能,增强安全系数,极大地提高了现实使用效率。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脸迎宾混合系统,在白天人流量大的情况下,通过抓拍机在一张画面里抓取的多张人脸传入嵌入式ARM平台进行快速匹配识别,实现快、准、远的高效率识别,采用人脸门禁迎宾混合系统极大节省通过时间,确保安全性,提高通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脸迎宾混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人脸迎宾混合系统的工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中所示:1、抓拍机,11、图像采集模块,12、人脸识别模块,13、通信模块,2、摄像头,3、嵌入式ARM平台,4、后台服务器,41、图像接收模块,42、图像处理模块,43、信息存储模块,5、智能门禁系统,6、时钟判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具体包括安装在门体上的抓拍机1和摄像头2、嵌入式ARM平台3、后台服务器4和智能门禁系统5。
在本实施例中,抓拍机1和摄像头2用于在不同的时段拍摄在监控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将视频图像上传给嵌入式ARM平台3,其中,抓拍机1和摄像头2一般安装在园区或酒店等大门的上方位置,在抓拍机1和摄像头3内均设有时钟判断模块6,通过时钟判断模块6显示的时间来控制在不同时段开启或关闭抓拍机1或摄像头2。在本实施例中,白天(早上六点至晚上六点)自动开启抓拍机1进行拍摄视频图像,晚上(晚上六点至早上六点)自动开启摄像头2进行拍摄视频图像。当然,具体白天和晚上时间的设定根据季节的情况可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在抓拍机1内设有图像采集模块11、人脸识别模块12和通信模块13;其中,图像采集模块11采集监控区域内的图像通过通信模块13传送给人脸识别模块12,人脸识别模块12将采集到的图像经过人脸识别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图像发送给嵌入式ARM平台3。在本实施例中,白天通过抓拍机1启动门禁模式,由于抓拍机具有宽动态的特点,能够很好的适应在各种光线,抓拍机1通过图像采集模块11可以在3~6米范围内远距离抓拍采集多张视频图像,将采集的视频图像传送给人脸识别模块12进行处理,通过人脸识别模块12可以将多张视频图像处理为高质量人脸图片,处理后的高质量人脸图片直接传入嵌入式ARM平台3处理,加快处理速度,提升通过效率。在白天人流量大情况下,通过抓拍机1能够抓取出现在监控画面里的多张人脸和后台服务器4内的人脸库比对,迅速做出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晚上采用传统的摄像头2进行人脸门禁开门,摄像头2需要在0.5~1米内近距离主动配合才能抓取,在白天人流量大的情况下,效率低,在处理速度方面,传统的人脸门禁(摄像头2人脸门禁开门)传送回的拍摄视频图像需在嵌入式ARM平台3上进行处理分析才能形成高质量的人脸图像,这个处理过程相当耗时,在人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一般白天人流量比较大),人流速度快,当一帧画面出现多人脸,本地门禁不支持一帧多人脸抓取,效率明显低下,因此,晚上采用传统的摄像头2进行人脸门禁开门更加合适。
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嵌入式ARM平台3用于接收抓拍机1和摄像头2上传的视频图像,并将接收到的视频图像发送后台服务器4。后台服务器4接收到视频图像与系统内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当确认人是已注册的用户后,开启智能门禁系统5,当不是已注册用户,进行自动存储;智能门禁系统5用于开启或关闭自动门。在本实施例中,后台服务器4包括图像接收模块41、图像处理模块42和信息存储模块43;其中,图像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嵌入式ARM平台3传送的拍摄图像;图像处理模块42用于将嵌入式ARM平台3传送的拍摄图像与系统内已注册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并将比对分析结果发送给智能门禁系统5和信息存储模块43;信息存储模块43用于存储已注册的用户信息和抓拍机1和摄像头2获取的陌生人信息并做记录。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该人脸迎宾混合系统的工作方法:
(1)抓拍机和摄像头通过内置的时钟判断模块来判断是白天还是晚上;如果是白天则抓拍机开启白天模式,如果是晚上则摄像头开启晚上模式;
(2)抓拍机/摄像头获取监控区域内的人脸图像,并将人脸图像传送给嵌入式ARM平台,并将接收到的人脸图像发送给后台服务器;
(3)后台服务器将收到的人脸图像与系统内已注册用户的信息进行匹配;当信息匹配合格后,智能门禁系统开启,并发出迎宾的铃声(比如:欢迎某某某光临等等);当信息匹配不合格时,判定位陌生人,系统将抓拍机/摄像头获取的人脸信息进行自动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当开启白天模式时,抓拍机能在3~6米范围内进行远距离抓拍,抓拍机可以抓取视频画面中多张人脸图像,通过人脸识别模块进行快速处理后发送给嵌入式ARM平台;当开启晚上模式时,摄像头在0.5~1米的近距离捏进行主动拍摄,并将拍摄的视频图像发送给嵌入式ARM平台,通过嵌入式ARM平台进行人脸图像处理后发动给后台服务器。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在晚上模式的情况下,摄像头将拍摄的视频图像发送给嵌入式ARM平台,嵌入式ARM平台可以进行活体识别,其中,活体识别采用LBP或者光流场等方式去分析活体和非活体的人脸图像特征,再用SVM进行分类来判断是否为活体。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门体上的抓拍机(1)和摄像头(2)、嵌入式ARM平台(3)、后台服务器(4)和智能门禁系统(5);
所述抓拍机(1)和摄像头(2)用于在不同的时段拍摄在监控区域的视频图像,并将视频图像上传给嵌入式ARM平台(3);
所述嵌入式ARM平台(3)用于接收抓拍机(1)和摄像头(2)上传的视频图像,并将接收到的视频图像发送后台服务器(4);
所述后台服务器(4)接收到视频图像与系统内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当确认人是已注册的用户后,开启智能门禁系统(5),当不是已注册用户,进行自动存储;
所述智能门禁系统(5)用于开启或关闭自动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迎宾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拍机(1)包括图像采集模块(11)、人脸识别模块(12)和通信模块(13);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1)采集监控区域内的图像通过通信模块(13)传送给人脸识别模块(12),所述人脸识别模块(12)将采集到的图像经过人脸识别处理后,将处理后的图像发送给嵌入式ARM平台(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迎宾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拍机(1)和摄像头(2)内均设有时钟判断模块(6),所述时钟判断模块(6)在不同时段开启或关闭抓拍机(1)或摄像头(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迎宾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台服务器(4)包括图像接收模块(41)、图像处理模块(42)和信息存储模块(43);
所述图像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嵌入式ARM平台(3)传送的拍摄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42)用于将嵌入式ARM平台(3)传送的拍摄图像与系统内已注册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并将比对分析结果发送给智能门禁系统(5)和信息存储模块(43);
所述信息存储模块(43)用于存储已注册的用户信息和抓拍机(1)和摄像头(2)获取的陌生人信息并做记录。
CN201821561063.4U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 Active CN208737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1063.4U CN208737561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1063.4U CN208737561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7561U true CN208737561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34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61063.4U Active CN208737561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75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8827A (zh) * 2018-09-25 2019-04-09 深圳神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8827A (zh) * 2018-09-25 2019-04-09 深圳神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98827A (zh) 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6515931U (zh) 一种人脸识别系统
CN104881914B (zh) 楼宇门禁安全管理系统
CN104966344A (zh) 一种基于视频的安防门禁系统
CN103268680A (zh) 一种家庭智能监控防盗系统
CN10602337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与人脸识别的校园宿舍门禁系统
CN111429639A (zh) 一种人工智能门禁系统
CN104599376A (zh) 一种人脸识别与身高识别结合的门禁系统
CN108416715A (zh) 一种基于智能摄像头的校园安全管理系统
CN106023545A (zh) 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家庭安防系统
CN109842752A (zh) 一种支持4g通信可人脸识别的智能摄像头
CN208737561U (zh) 一种人脸迎宾混合系统
CN110599657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门禁监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846929A (zh) 一种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9373685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非配合式门禁装置
CN205827541U (zh) 一种智能人脸识别寄存柜
CN208538214U (zh) 一种门禁控制系统
CN204791231U (zh)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
CN109283849B (zh) 一种房屋智能化系统
CN208239851U (zh) 一种电力生产作业中安全风险点监测系统
CN106157512A (zh) 一种具有火灾检测功能的家用服务机器人
CN208798111U (zh) 一种人脸识别云对讲主机
CN109215187A (zh) 一种通过机器视觉系统控制地锁开锁的方法
CN209044719U (zh) 一种新型人脸识别锁具
CN105094068A (zh) 一种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