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4388U - 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4388U
CN208734388U CN201820976439.1U CN201820976439U CN208734388U CN 208734388 U CN208734388 U CN 208734388U CN 201820976439 U CN201820976439 U CN 201820976439U CN 208734388 U CN208734388 U CN 208734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hermal
optically focused
frequency division
work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764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永强
王春雨
王谦
韩新月
王爽
刘馨琳
陈显达
黄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9764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4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4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43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60Thermal-PV hybr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包括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AC/DC逆变器、控制器、DC/AC逆变器、蓄电池,利用天然气在内燃机中燃烧产生电力,回收内燃机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和高温缸套水余热用于发电;利用太阳光通过聚光和分频技术,将部分太阳光用于光伏电池发电,本实用新型具有能量利用效率高,能量利用方式合理;不受地区、气候、时间变化的影响,可实现稳定能量输出的同时又能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能量输出;结构紧凑、易于模块化安装;实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结合,达到节能减排与保护环境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 冷热电连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电联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经商业化生产的光伏电池其发电效率大概在20%左右。之所以发电效率偏低是因为光伏电池只吸收特定波段的太阳光使之产生电能,而其余波段的太阳光被光伏电池吸收产生热量使电池温度升高。而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随电池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从而造成光伏电池发电效率不高的问题。
聚光分频光伏光热技术是太阳能利用的一种新方式。利用聚光装置将太阳光聚集起来,通过分频的方法将不同波段的太阳光分出来并采用合理的方式加以利用。常见的分频方法为液体吸收式分频和薄膜干涉式分频。液体吸收式分频是采用一些特殊的液体,例如乙二醇、丙二醇、纳米流体等,利用其对不同波段太阳光的吸收(透过)率不同的特点,吸收率低的光透过液体,而吸收率高的光被液体吸收产生热量使液体的温度升高;薄膜干涉式分频则是将两种或者以上不同折射率的光学薄膜周期性地叠加在一起,使得某一波段的太阳光能大部分透过薄膜,剩余部分被薄膜反射,进而实现滤光。
有机朗肯循环是余热回收利用的一种新方式,采用低沸点有机物作为循环工质,可实现中低温余热的回收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因其设备体积小、安装方便、应用领域广等优点,其发展前景要远远高于传统朗肯循环。
现有的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通常是将燃气在内燃机中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500℃左右)直接用于吸收式制冷设备或作为热泵循环的热源实现制冷或制热。但对与城市之中的公共建筑、家庭建筑而言,这些设备所需的热源温度往往不足200℃即可达到供暖或制冷的效果,这就会造成很大一部分余热做功能力的损失。而现有的将有机朗肯循环用于余热回收实现冷热电三联供的相关专利中,通常是将高温烟气直接作为热源驱动有机朗肯循环,但热源温度过高会对循环工质的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利用效率高,能量利用方式合理;不受地区、气候、时间变化的影响,实现稳定能量输出的同时又能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的能量输出;实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结合的新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包括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AC/DC逆变器、控制器、DC/AC逆变器以及蓄电池;
所述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由内燃机发电机组、第二换热器、第二工质泵通过不锈钢管道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的缸套水循环回路,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中的缸套水通过第二换热器与低温循环系统内的工质进行换热;所述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中的内燃机发电机组产生的电力通过导线传递到AC/DC逆变器。
所述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包括高温循环系统和低温循环系统;所述高温循环系统由第一换热器、第一膨胀机、第一发电机、第一冷凝器、第一工质泵通过不锈钢管道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的工质循环回路,循环工质选择水;所述低温循环系统由第二换热器、第一冷凝器、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流量计、第二膨胀机、第二发电机、第二冷凝器、第三工质泵通过不锈钢管道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的工质循环回路,循环工质选择卤代烃,例如R123、R245fa;高温循环系统和低温循环系统通过第一冷凝器耦合;实现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所述高温循环系统的第一发电机和低温循环系统的第二发电机产生的电力通过导线传递到AC/DC逆变器。
所述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由第二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计、第三冷凝器通过不锈钢管道串联成一条通道后,与由第三流量调节阀、第三流量计、吸收式制冷机组通过不锈钢管道串联所行成的另一条通道并联后再与第三换热器、压缩机、电动机、第四工质泵通过不锈钢管道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的工质循环回路,循环工质选择卤代烃,如R123。
所述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由光伏部分和光热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光热部分为在镀膜的分光镜上方装有双层石英玻璃套管,在内层石英玻璃管中装有固体分频器,固体分频器(37)的材料选择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所述内层石英玻璃管中装有吸收液,吸收液选择乙二醇或丙二醇;所述内层石英玻璃管通过不锈钢管道与热泵循环供热子系统中的第三换热器连接;光伏部分为在反光杯底部设有光伏电池以及光伏电池底部装有散热肋片。所述光伏部分将电能通过导线传递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将来自AC/DC逆变器、以及光伏部分的直流电一部分传递给蓄电池储存起来,另一部分供给直流负载,另一部分通过DC/AC逆变器转变为交流电,供给交流负载。控制器还用来用来调控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保证蓄电池不会被过充或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
所述系统中的全部电力输送过程均通过导线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将传统的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与以太阳为能源的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相结合,阳光充足时由太阳能实现供暖或制冷,降低了化石燃料的用量,进而降低了CO2、SO2、NOx等气体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与保护环境的目的。
2、能量利用效率高,能量利用方式合理:采用双联合朗肯循环回收内燃机产生的高温烟气余热和缸套水余热,避免了传统燃气分布式冷热电三连供系统将高温烟气直接用于供暖或制冷所造成的余热做功能力的损失,又避免了直接将有机朗肯循环用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造成有机工质分解从而对循环热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用双联合朗肯循环回收高温烟气余热,通过热泵循环回收太阳能热,两者结合可更好地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3、不受地区、气候、时间变化的影响,可实现稳定的能量输出: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而且当下雨、下雪或者在黑夜时均无法使用太阳能,此时若仍需进行供暖或者制冷,可打开所述第四流量调节阀,将一部分在第一冷凝器受热变为气态的低温循环工质引入第三换热器,使之成为热源驱动热泵循环工作,从而避免了因太阳能供应不稳定造成的供热量或制冷量不稳定的问题。
4、根据用户需求可以实现个性化的能量输出:阳光充足时,通过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接收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驱动热泵循环实现供暖或制冷,用户可调节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和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从而控制流经所述第三冷凝器和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循环工质流量,进而调节制热量或制冷量;阳光不足时,打开所述第四流量调节阀并调节所述第四流量调节阀和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将部分低温循环的高温气态工质通过不锈钢管道引入第三换热器从而作为热源驱动热泵循环,再调节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和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实现制冷量和制热量的调节。综上所述,无论阳光充足还是阳光不足,所述系统均可实现个性化的能量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在阳光充足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在阳光不足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聚光光伏光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内燃机发电机组,2、第二换热器,3、第二工质泵,4、光热部分,5、光伏部分,6、第一换热器,7、第一膨胀机,8、第一发电机,9、第一冷凝器,10、第一工质泵,11、第一流量计,12、第一流量调节阀,13、第二膨胀机,14、第二发电机,15、第二冷凝器,16、第三工质泵,17、第三换热器,18、压缩机,19、电动机,20、第二流量计,21、第二流量调节阀,22、第三冷凝器,23、第三流量计,24、第三流量调节阀,25、吸收式制冷机组,26、第四工质泵,27、AC/DC逆变器,28、控制器,29、DC/AC逆变器,30、蓄电池,31、第四流量调节阀,32、第四流量计,33、第五工质泵,34、线性菲涅尔反射镜,35、镀膜的分光镜,36、石英玻璃套管,37、固体分频器,38、反光杯,39、光伏电池,40、散热肋片,a、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b、高温循环系统,c、低温循环系统,d、不锈钢管道,e、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f、不锈钢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包括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a、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e、AC/DC逆变器27、控制器28、DC/AC逆变器29、蓄电池30。
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a由内燃机发电机组1、第二换热器2、第二工质泵3通过不锈钢管道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的缸套水循环回路,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a中的缸套水通过第二换热器2与低温循环系统c进行换热;所述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a中的内燃机发电机组1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不锈钢烟气管道导入到第一换热器6与高温循环工质换热;所述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a中的内燃机发电机组1产生的电力通过导线传输到AC/DC逆变器27。
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包括高温循环系统b和低温循环系统c;和高温循环系统b由第一换热器6、第一膨胀机7、第一发电机8、第一冷凝器9、第一工质泵10通过不锈钢管道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的工质循环回路,循环工质选择水;低温循环系统c由第二换热器2、第一冷凝器9、第一流量计11、第一流量调节阀12、第二膨胀机13、第二发电机14、第二冷凝器15、第三工质泵16通过不锈钢管道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的工质循环回路,循环工质选择卤代烃,例如R123、R245fa;高温循环系统b和低温循环系统c通过第一冷凝器9耦合,实现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高温循环系统b和低温循环系统c中分别通过第一膨胀机7、第二膨胀机13与第一发电机8、第二发电机14同轴连接,膨胀机将机械功传递给发电机实现发电,第一发电机8、第二发电机14产生的电力通过导线传输到AC/DC逆变器27。本事实例中,第一膨胀机7和第二膨胀机13选用螺杆膨胀机或容积式膨胀机。
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e由第二流量计20、第二流量调节阀21、第三冷凝器22通过不锈钢管道串联成一条通道后,与由第三流量计23、第三流量调节阀24、吸收式制冷机组25、通过不锈钢管道串联所行成的另一条通道并联后再与第三换热器17、压缩机18、电动机19、第四工质泵26通过不锈钢管道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的工质循环回路,循环工质选择R123;其中,压缩机18选用容积式压缩机;电动机与所述压缩机18同轴连接,由电动机驱动压缩机18工作,实现电能-机械能-气体内能的转换,电动机所需电力可由经DC/AC逆变器29转换后的交流电提供。
如图3,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由线性菲涅尔反射镜34、镀膜的分光镜35、石英玻璃套管36、固体分频器37、反光杯38、光伏电池39,散热肋片40组成,其中镀膜的分光镜35、石英玻璃套管36、固体分频器37组成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的光热部分,反光杯38、光伏电池39以及散热肋片40组成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的光伏部分。石英玻璃套管36的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为真空,内层玻璃管与不锈钢管道d连接,其内流经吸收液并放置固体分频器37。吸收液选择乙二醇或丙二醇,固体分频器的材料选择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制成。
蓄电池30用来储存经逆变器转换后的部分直流电,确保在供电不足时保证稳定的供电需求;常见的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也可考虑超级电容器。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解释:
天然气在内燃机发电机组1中燃烧进而产生的电力通过导线输送到AC/DC逆变器27中,其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先由不锈钢管道导入到第一换热器6加热高温循环系统b中的液态工质水,使液态工质水变为气态的高温高压工质,气态高温高压工质经第一膨胀机7做功驱动第一发电机8发电,做功后的乏汽经第一冷凝器9冷凝后变为液态并在第一工质泵10的作用下再次进入第一换热器6换热,从而完成一个高温循环。内燃机排放的高温缸套水经过第二换热器2换热,用于预热低温循环的工质,再由第二工质泵3导入内燃机发电机组1完成一个缸套水余热回收循环。乏汽在第一冷凝器9冷凝后释放的热量用于加热低温循环系统c的液态工质使之变为气态,第一流量调节阀12完全打开,气态工质全部进入第二膨胀机13做功驱动第二发电机14发电,做功后的乏汽经第二冷凝器15冷凝后变为液态并在第三工质泵16的作用下再次进入第二换热器2预热,从而完成一个低温循环c;第一发电机8和第二发电机14产生的电力通过导线输送到AC/DC逆变器27中。
系统可在第一换热器6之后再设置一个换热器,将高温烟气经第一换热器6换热后变为的低温烟气作为热源通过不锈钢管道传递给这一换热器并与自来水进行换热,进而提供生活热水,并在该换热器出口处应设置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将换热后和废气处理后排放到环境中。
太阳光经线性菲涅尔反射镜反射聚光后,先经镀膜的分光镜35将部分可见光和近红外光(600nm-1100nm之间)反射置反光杯38进行第二次聚光,进而使光伏电池39发电,光伏电池39因发电产生的热量由电池背部的散热肋片40散失掉;剩余波段的光透过镀膜的分光镜35聚焦在石英玻璃套管36上,流经石英玻璃套管内管的吸收液吸收远红外光(1100nm-2500nm之间),位于石英玻璃套管内管的固体分频器吸收紫外光和部分可见光(280nm-600nm之间),两者共同作用使吸收液升温进而作为热源与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e内的工质进行换热驱动循环。换热后的吸收液经不锈钢管道d再次流入石英玻璃套管的内管,加热升温后经不锈钢管道d流入第三换热器17再次进行换热。
如图1,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安装于建筑屋顶的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接受太阳光,通过分频方法将部分太阳光吸收进而使吸收液升温,高温吸收液作为热源通过不锈钢管道d进入第三换热器17与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e的液态工质换热,使之变为气态,气态工质经压缩机18做功变为高温高压状态进入第三冷凝器22冷凝成液态并放出热量与室内空气换热达到供暖的效果,或者作为热源进入吸收式制冷机组25驱动设备达到制冷的效果。冷凝成液态的工质在第四工质泵26的作用下再次进入第三换热器17,完成一个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e,用户可调节第二流量调节阀21和第三流量调节阀24实现制冷量和制热量的调节,产生多余的热量或冷量可通过相应的储能系统储存起来用于其他季节使用,例如跨季节地下储热系统、冰蓄冷技术等。
由AC/DC逆变器27和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光伏部分)5产生的直流电通过导线输送到控制器28。
如图2所示,当阳光不足的时候,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在第一冷凝器9出口处通过不锈钢管道f依次连接第四流量计31、第四流量调节阀32、第三换热器17、第五工质泵33和第二冷凝器15的入口端;此时,打开并调节第四流量调节阀32和第一流量调节阀12将部分低温循环系统c受热汽化的工质引入第三换热器17中作为热源驱动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e实现制冷和制热;经第三换热器17换热后的工质在第五工质泵33的作用下回到第二冷凝器15入口处与剩余低温循环系统c中的工质混合,再进入第二冷凝器15进行冷凝。调节第二流量调节阀20和第三流量调节阀23同样可实现制冷量和制热量的调节,产生的多余热量或冷量同样可通过储能系统储存起来用于其他季节使用。
所述控制器27将来自于AC/DC逆变器27和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光伏部分)5产生的直流电,一部分通过蓄电池30储存起来,另一部分输出到下一环节;输送到下一环节的直流电一部分直接供给给直流负载,另一部分经过DC/AC逆变器29转换为交流电供给交流负载。
当产生的电量充足而负荷需求不高时,系统向蓄电池30充电,反之,在用电高峰时,蓄电池30释放直流电,部分供给直流负载,部分经DC/AC逆变器29转换后供给交流负载。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调控由控制器28实现。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以,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原理、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a)、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e)、AC/DC逆变器(27)、控制器(28)、DC/AC逆变器(29)、蓄电池(30);
所述缸套水余热回收子系统(a)由内燃机发电机组(1)、第二换热器(2)、第二工质泵(3)通过不锈钢管道连接形成闭合的缸套水循环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2)与低温循环系统(c)耦合;所述内燃机发电机组(1)通过导线连接AC/DC逆变器(27);
所述双联合朗肯循环余热回收发电子系统包括高温循环系统(b)和低温循环系统(c);所述高温循环系统(b)由第一换热器(6)、第一膨胀机(7)、第一发电机(8)、第一冷凝器(9)、第一工质泵(10)通过不锈钢管道连接形成闭合的工质循环回路;所述低温循环系统(c)由第二换热器(2)、第一冷凝器(9)、第一流量调节阀(12)、第一流量计(11)、第二膨胀机(13)、第二发电机(14)、第二冷凝器(15)、第三工质泵(16)通过不锈钢管道连接形成闭合的工质循环回路,高温循环系统(b)和低温循环系统(c)通过第一冷凝器(9)耦合;所述第一发电机(8)和第二发电机(14)通过导线传递到AC/DC逆变器(27);
所述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e)由第二流量调节阀(21)、第二流量计(20)、第三冷凝器(22)通过不锈钢管道串联成一条通道后,与由第三流量调节阀(24)、第三流量计(23)、吸收式制冷机组(25)通过不锈钢管道串联所行成的另一条通道并联后再与第三换热器(17)、压缩机(18)、电动机(19)、第四工质泵(26)通过不锈钢管道连接形成闭合的工质循环回路,
所述聚光分频光伏光热装置由光伏部分(5)和光热部分(4)组成;所述光热部分(4)连接第三换热器(17),所述光伏部分(5)连接控制器(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循环系统(b)工质循环回路中的循环工质选择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循环系统(c)工质循环回路中的循环工质选择卤代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循环供热/供冷子系统(e)工质循环回路中的循环工质选择卤代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部分(4)为在镀膜的分光镜(35)上方装有双层石英玻璃套管(35),双层石英玻璃套管(35)中间为真空部分,在内层石英玻璃管(35)中装有固体分频器(37),所述内层石英玻璃管(35)中装有吸收液;所述内层石英玻璃管(35)通过不锈钢管道与第三换热器(1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石英玻璃管(35)中的吸收液选择乙二醇或丙二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分频器(37)的材料选择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部分(5)为在反光杯(38)底部设有光伏电池(39)以及光伏电池(39)底部装有散热肋片(40),所述光伏部分(5)通过导线传递到控制器(2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8)将来自AC/DC逆变器(27)、以及光伏部分的直流电一部分传递给蓄电池(30)储存起来,另一部分供给直流负载,另一部分通过DC/AC逆变器转变为交流电,供给交流负载。
CN201820976439.1U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4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6439.1U CN208734388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6439.1U CN208734388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4388U true CN208734388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4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7643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4388U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438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5913A (zh) * 2018-06-22 2018-10-09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
CN114465577A (zh) * 2022-04-12 2022-05-10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光伏光热的太阳能利用装置及优化控制方法
CN114768717A (zh) * 2022-04-15 2022-07-2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基于分光谱的太阳能光热协同催化制气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5913A (zh) * 2018-06-22 2018-10-09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
CN108625913B (zh) * 2018-06-22 2023-09-26 江苏大学 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14465577A (zh) * 2022-04-12 2022-05-10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光伏光热的太阳能利用装置及优化控制方法
CN114768717A (zh) * 2022-04-15 2022-07-2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基于分光谱的太阳能光热协同催化制气装置
CN114768717B (zh) * 2022-04-15 2024-01-30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基于分光谱的太阳能光热协同催化制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5913A (zh) 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
CN206959110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联合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CN102359739B (zh) 零能源损耗率热电厂的燃蒸循环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与方法
CN111928219B (zh) 一种分布式燃气互补太阳能利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CN209027121U (zh) 一种高效太阳能集热联合电能供热系统
CN208734388U (zh) 一种基于聚光分频光伏光热与双联合朗肯循环技术的分布式冷热电连供系统
CN207568778U (zh)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6958963A (zh)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及溴化锂制冷的太阳能冷热电联产系统
CN202267113U (zh) 一种零能源损耗率的热电厂的燃蒸循环热电冷三联供系统
CN110307612A (zh) 一种用于农业温室的综合供能系统和供能方法
CN107587984B (zh)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13375207B (zh) 一种不停机除霜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
CN103061833A (zh) 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能复合的热电联产装置
CN109538355B (zh) 塔式太阳能加热压缩机进口空气的联合循环发电设备
CN104089407A (zh) 基于太阳能辅助燃气轮机的分布式多联供装置及方法
CN207501486U (zh) 一种实现天然气和太阳能相结合的家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CN203413822U (zh) 一种低温空气源提供热水和地暖的热泵机组
CN204404602U (zh) 一种太阳能与天然气相结合的冷热系统
CN108645073B (zh) 一种太阳能供能的吸收式制冷系统
CN207963199U (zh) 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
CN202937416U (zh) 超导槽式太阳能郎肯循环多级发电系统
CN206874323U (zh) 一种基于光热光电互补的内燃机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CN205536668U (zh) 太阳能热电冷小型分布式三联供系统
CN205402868U (zh) 全天候吸收太阳能的空气能热泵机组
CN104848585A (zh) 一种光能、风能和地热能互补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