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3113U - 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3113U
CN208733113U CN201821094179.1U CN201821094179U CN208733113U CN 208733113 U CN208733113 U CN 208733113U CN 201821094179 U CN201821094179 U CN 201821094179U CN 208733113 U CN208733113 U CN 208733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ir intake
intake duct
germ collector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941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Qiming Bio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Da Pineapp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Da Pineapp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Da Pineapp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941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3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3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31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包括集菌仪主体,所述集菌仪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蠕动泵,所述集菌仪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集菌仪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包裹有固定头,且固定头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采集瓶,且采集瓶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证吸气管在不使用时内部的清洁,可以控制输液管的流速,可以防止测试液体被空气内的细菌污染从而影响测试效果,优化了使用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菌仪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
背景技术
集菌仪是采用薄膜过滤法来去除供试品中可溶的抑菌性成分,把细菌等微生物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再经过处理培养使所含微生物生长繁殖,从而使微生物检出的一种装置,但是现有的真菌培养用集菌仪在长时间放置时吸气管容易受到污染,空气内的细菌容易进入装置内部影响检测结果,不能够控制输液管流速,在输液管破损时不能够关闭输液管阻止待测液体流出,易腐蚀集菌仪内部设备和外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包括集菌仪主体,所述集菌仪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蠕动泵,所述集菌仪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集菌仪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包裹有固定头,且固定头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采集瓶,且采集瓶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气管,且吸气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开关,所述吸气管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吸气管盖,所述吸气管的内部设置有杀菌板与过滤板,且杀菌板位于过滤板的一侧,所述蠕动泵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输出管。
优选的,所述杀菌板的外表面包裹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杀菌板的连接方式为胶接。
优选的,所述吸气管盖与吸气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环,且吸气管盖与吸气管之间通过连接环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出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瓶与第二收集瓶,且第一收集瓶位于第二收集瓶的一侧,所述第一收集瓶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台。
优选的,所述集菌仪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按钮与开关,且调节按钮位于开关的一侧,所述调节按钮、显示屏与蠕动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的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真菌培养用集菌仪通过在吸气管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吸气管盖,可以保证吸气管在不使用时内部的清洁,通过在吸气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旋转开关,可以控制输液管的流速,在发现输液管破损时可以及时旋紧旋转开关,阻止待测液体的流下,防止输液管破损后待测液体流在集菌仪主体上,腐蚀集菌仪外壳以及内部设备,固定头包裹在支撑杆的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可以调节夹持杆的高度,夹持杆固定连接在固定头的一侧外表面,可以固定采集瓶,采集瓶设置在夹持杆的前端外表面,输液管固定连接在采集瓶的下端外表面,方便液体的下流,吸气管固定连接在输液管的一侧外表面,使得瓶内气压与外部气压保持一致,当需要调节输液管的流速时,旋转旋转开关,利用采集瓶内外压力差可以控制输液管内液体的流速,通过在吸气管的内部设置杀菌板与过滤板,可以过滤空气内的杂质,并可以杀死空气内的细菌,防止测试液体被空气内的细菌污染,影响测试效果,优化使用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螺栓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杀菌板与过滤板相结合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管盖放大视图。
图中:1、集菌仪主体;2、显示屏;3、底座;4、支撑杆;5、固定头;6、橡胶垫;7、夹持杆;8、采集瓶;9、旋转开关;10、吸气管;11、蠕动泵;12、输出管;13、第一收集瓶;14、第二收集瓶;15、收集台;16、调节按钮;17、开关;18、杀菌板;19、过滤板;20、连接环;21、吸气管盖;22、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包括集菌仪主体1,支撑杆4设置在集菌仪主体1的一侧,方便支撑,底座3固定连接在支撑杆4的下端外表面以固定支撑杆4,固定头5包裹在支撑杆4的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可以调节夹持杆7的高度,夹持杆7固定连接在固定头5的一侧外表面,可以固定采集瓶8,采集瓶8设置在夹持杆7的前端外表面,输液管22固定连接在采集瓶8的下端外表面,方便液体的下流,吸气管10固定连接在输液管22的一侧外表面,使得瓶内气压与外部气压保持一致,旋转开关9固定连接在吸气管10的上端外表面,可以控制输液管22内液体的流速,吸气管盖21活动连接在吸气管10的一侧外表面,可以保证吸气管10内部的清洁,杀菌板18与过滤板19设置在吸气管10的内部,可以过滤空气内的杂质,并可以杀死空气内的细菌,防止测试液体被空气内的细菌污染,影响测试效果,蠕动泵11固定连接在集菌仪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采用薄膜过滤法来去除液体中可溶的抑菌性成分,把细菌等微生物截留在滤膜上,显示屏2设置在集菌仪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可以显示转速和压力,输出管12固定连接在蠕动泵11的一侧外表面,方便流出清除了抑菌成分的待测液体。
进一步,橡胶垫6包裹在杀菌板18的外表面,橡胶垫6与杀菌板18的连接方式为胶接,以方便固定杀菌板18与过滤板19。
进一步,连接环20设置在吸气管盖21与吸气管10之间,吸气管盖21与吸气管10之间通过连接环20活动连接,连接环20可以方便吸气管盖21的打开与闭合。
进一步,第一收集瓶13与第二收集瓶14固定连接在输出管12的下端外表面,方便清除了抑菌成分待测液体的收集,第一收集瓶13位于第二收集瓶14的一侧,收集台15固定连接在第一收集瓶13的下端外表面,方便第一收集瓶13与第二收集瓶14的固定。
进一步,调节按钮16、显示屏2与蠕动泵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17的输出端,调节按钮16与开关17设置在集菌仪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调节按钮16可以调节蠕动泵11的压力和转速,开关17可以控制电源的通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使用时,夹持杆7固定连接在固定头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采集瓶8,打开开关17,调节按钮16、显示屏2与蠕动泵11通电,使用调节按钮16调节蠕动泵11的压力和转速,蠕动泵11工作,该蠕动泵11的型号为Lab2015,打开吸气管盖21,通过固定头5调节夹持杆7的高度,旋转旋转开关9,控制输液管22内液体的流速,输出管12流出清除了抑菌成分的待测液体进入第一收集瓶13与第二收集瓶14内部,有效增加其自身的功能性,较为实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包括集菌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菌仪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蠕动泵,所述集菌仪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集菌仪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包裹有固定头,且固定头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采集瓶,且采集瓶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气管,且吸气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开关,所述吸气管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吸气管盖,所述吸气管的内部设置有杀菌板与过滤板,且杀菌板位于过滤板的一侧,所述蠕动泵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输出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板的外表面包裹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杀菌板的连接方式为胶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盖与吸气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环,且吸气管盖与吸气管之间通过连接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收集瓶与第二收集瓶,且第一收集瓶位于第二收集瓶的一侧,所述第一收集瓶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收集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菌仪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按钮与开关,且调节按钮位于开关的一侧,所述调节按钮、显示屏与蠕动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的输出端。
CN201821094179.1U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3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4179.1U CN208733113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94179.1U CN208733113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3113U true CN208733113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5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9417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3113U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31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1449A (zh) * 2020-08-27 2020-12-01 宋艳卉 一种公共卫生预防医学集菌检测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1449A (zh) * 2020-08-27 2020-12-01 宋艳卉 一种公共卫生预防医学集菌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67186U (zh) 肾内科用新型血液透析仪
CN208733113U (zh) 一种真菌培养用集菌仪
CN108676711A (zh)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用的浮游菌采样器
CN108175879A (zh) 一种便携式胸外科救援用引流装置
CN204972393U (zh) 儿科吸痰装置
CN210844483U (zh) 一种泌尿外科引流装置
CN210931719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穿刺装置
CN204882118U (zh) 粪便样本采样及混匀装置
CN207792951U (zh) 一种纳米高能磁化的生物陶瓷活水器
CN214877445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防感染隔离装置
CN208798623U (zh) 一种牛全血采集装置
CN110200662B (zh) 一种肾内科导尿取样装置
CN208733118U (zh) 一种用于腹水培养的增菌滤膜收集装置
CN212416223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移动式废液收集装置
CN212100382U (zh) 一种公共卫生与预防科用废弃物集中装置
CN211986639U (zh) 可调节正负压的引流装置
CN208481835U (zh) 一次性气管切开加湿过滤堵管器
CN203861625U (zh) 一种胃肠镜消毒效果检测系统
CN207708234U (zh) 清除引流液中血细胞并协助成分定量的负压过滤装置
CN206534905U (zh) 一种新型引流装置
CN205528756U (zh) 适于超净工作台的废液收集装置
CN210292145U (zh) 无菌车间空气净化系统
CN217645941U (zh) 一种用于气管镜灌洗液过滤收集装置
CN112082823A (zh) 一种泌尿科腔镜术中尿液收集装置
CN110237333A (zh) 一种肾内科用腹膜透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5

Address after: 443300 Shilipu Industrial Park, Lucheng, Yidu City, Yichang City, Hubei Province (West of the city)

Patentee after: HUBEI QIMING BIO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No.11, gongshangtou, Xishan village, dashiju Town,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NCHANG DABOLU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