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1196U -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31196U CN208731196U CN201821393827.3U CN201821393827U CN208731196U CN 208731196 U CN208731196 U CN 208731196U CN 201821393827 U CN201821393827 U CN 201821393827U CN 208731196 U CN208731196 U CN 2087311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partition
- lifebuoy
- fixedly connected
- saving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包括固定带和救生筒,固定带和救生筒固定连接,救生筒设有外壳,外壳包括壳盖和壳体,壳盖和壳体左侧铰接,壳盖和壳体右侧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外壳内腔固定安装隔板一和隔板二,隔板一上端设置救生圈,救生圈底端安装有通气口,通气口贯穿隔板一且可拆卸的连接充气组件,隔板二下端设置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利用尼龙带将装置固定在腰部,救生圈、充气组件和定位组件收纳在外壳内,体积小,方便携带,利用微型气体压缩瓶向救生圈充气,充气速度快,操作简单,通过拉动救生绳将救援对象拉倒船边,具有救援方便、快速的作用,增加了救援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上救生是指人们在水上活动时发生意外事故时所采取的救助措施,分为静水救生和海浪救生,国外水上救生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历史,欧洲的许多国家在19世纪末就成立了救生协会,宣传救生知识,改进救生技能,加强救生员的培养,开展救生理论的研究,现代水上救生逐渐开始使用各种水上救生装置,传统的水上救生装置体积大,不方便携带,在水上救生过程中使用率低。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1272809.0 ,授权公告号:CN 206278242 U,提供了多功能发光游泳圈,包括游泳圈上盖以及与其固定连接的游泳圈下盖,游泳圈上盖内固定有显示器装置,游泳圈上盖和游泳圈下盖上均固定有发光灯带,且每个发光灯带均与显示器装置电连接,每个发光灯带均可发出多种颜色的光,游泳圈下盖内还固定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器装置电连接,该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发光游泳圈,是具有发光、音乐、安全报警和同伴呼叫等多种功能的游泳圈,但仍存在以下不足:救生作用不明显,体积大,携带不方便。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水上救生装置救生作用不明显,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包括固定带和救生筒,所述固定带和救生筒固定连接,所述救生筒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壳盖和壳体,所述壳盖和壳体左侧铰接,所述壳盖和壳体右侧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外壳内腔固定安装隔板一和隔板二,所述隔板一上端设置救生圈,所述救生圈底端安装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贯穿隔板一且可拆卸的连接充气组件,所述隔板二下端设置定位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带为弹性耐磨的尼龙带,所述固定带两端设置魔术贴,救生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利用固定带将装置固定在腰间,方便携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条、回弹块、复位弹簧一、按钮、推杆和复位弹簧二,所述卡条上端固定连接壳盖底端,所述卡条为弹性材料制成且下端为钩状,所述壳体对应卡条位置设卡槽,所述卡槽底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一,所述复位弹簧一上端固定连接回弹块,所述回弹块上端面倾斜,所述卡槽右侧设置通孔,所述卡槽和通孔连通,所述通孔右侧连通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按钮,所述通孔内设推杆,所述推杆右端固定连接按钮,所述按钮内侧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二,所述复位弹簧二另一端固定连接凹槽,外壳闭合时,卡条卡在卡槽内且其底端抵住回弹块,复位弹簧一被压缩,而卡条的钩状结构卡住通孔,救生时救生员从腰间取下装置,按压按钮,推杆将卡条的钩状结构推出通孔,复位弹簧一回弹,回弹块推动卡条退出卡槽,壳盖和壳体分离,操作简单,打开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微型气体压缩瓶、进气管、进气口、充气管、压力感应器、电磁阀和蓄电池,所述微型气体压缩瓶固定安装在隔板二上端面,所述微型气体压缩瓶内设置压力感应器,所述微型气体压缩瓶右侧固定连接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穿壳体且固定连接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内设置单向进气阀,所述微型气体压缩瓶上端固定连接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充气管上端连接通气口,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在隔板二上端面,打开壳体后救生圈露出,此时救生圈为抽真空状态,体积小,通过启动电磁阀向救生圈充气,完成充气后即可使用救生圈,救援结束后通过通气口对救生圈抽真空处理即可收回壳体,操作简单,设计合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救生绳、旋转轴、轴承一、轴承二和摇把,所述旋转轴左端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壳体,所述旋转轴右端通过轴承二贯穿壳体且转动连接摇把,所述旋转轴上缠绕救生绳,所述救生绳的一端穿过隔板二和隔板一且固定连接救生圈,救生圈充气完成后,救生员将救生圈抛向救援对象后,救援对象抱住救生圈,救援人员通过拉动救生绳即可将救援对象拉倒船边,使用结束后转动摇把将救生绳重新缠绕回旋转轴上,具有救援方便、快速,增加了救援成功率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救生圈上设置荧光条,便于对待救援人员定位,所述救生圈上设置密封的储物槽,所述储物槽内放置药品和食物,帮助待救援人员及时恢复体力,提供简单的治疗,所述救生圈侧面设置弹力带,待救援人员在水中体力消耗大,造成抓握救生圈困难,可以将手臂穿过弹力带来固定救生圈,节省待救援对象的体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电磁阀、压力感应器、蓄电池电性相连,救生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启动充气组件,查看微型气体压缩瓶内的剩余气量及装置的用电情况,操作简单。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耐磨的尼龙带将装置固定在腰部,救生圈、充气组件和定位组件收纳在外壳内,体积小,方便携带。
(2)本实用新型设置壳盖和壳体左侧铰接,右侧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利用微型气体压缩瓶向救生圈充气,充气快,操作简单,设计合理。
(4)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救生绳将救援对象拉倒船边,使用结束后转动摇把将救生绳重新缠绕回旋转轴上,具有救援方便、快速,增加了救援成功率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在救生圈上设置荧光条,便于对待救援人员定位。
(6)本实用新型在救生圈上设置储物槽放置药品和食物,帮助待救援人员及时恢复体力,提供简单的治疗。
(7)本实用新型在救生圈上设置弹力带来固定救生圈,节省待救援对象的体力。
(8)本实用新型设置控制面板,救生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启动充气组件,查看微型气体压缩瓶内的剩余气量及装置的用电情况,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中的剖视图。
图3为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中壳体和壳盖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中救生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带;2-救生筒;3-外壳;4-壳盖;5-壳体;6-卡条;7-回弹块;9-复位弹簧一;9-按钮;10-推杆;11-复位弹簧二;12-隔板一;13-隔板二;14-救生圈;15-微型气体压缩瓶;16-进气管;17-进气口;19-充气管;19-电磁阀;20-通气口;21-救生绳;22-旋转轴;23-轴承一;24-轴承二;25-摇把;26-荧光条;27-储物槽;29-弹力带;29-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包括固定带1和救生筒2,所述固定带1为弹性耐磨的尼龙带,所述固定带1两端设置魔术贴,所述固定带1和救生筒2固定连接,救生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利用固定带1将装置固定在腰间,方便携带,所述救生筒2设有外壳3,所述外壳3包括壳盖4和壳体5,所述壳盖4和壳体5左侧铰接,所述壳盖4和壳体5右侧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条6、回弹块7、复位弹簧一9、按钮9、推杆10和复位弹簧二11,所述卡条6上端固定连接壳盖4底端,所述卡条6为弹性材料制成,且下端为钩状,所述壳体5对应卡条6位置设卡槽,所述卡槽底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一9,所述复位弹簧一9上端固定连接回弹块7,所述回弹块7上端面倾斜,所述卡槽右侧设置通孔,所述卡槽和通孔连通,所述通孔右侧连通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按钮9,所述通孔内设推杆10,所述推杆10右端固定连接按钮9,所述按钮9内侧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二11,所述复位弹簧二11另一端固定连接凹槽,外壳3闭合时,卡条6卡在卡槽内且其底端抵住回弹块7,复位弹簧一9被压缩,而卡条6的钩状结构卡住通孔,救生时救生员从腰间取下装置,按压按钮9,推杆10将卡条6的钩状结构推出通孔,复位弹簧一9回弹,回弹块7推动卡条6退出卡槽,壳盖4和壳体5分离,操作简单,打开方便,所述外壳3内腔固定安装隔板一12和隔板二13,所述隔板一12上端设置救生圈14,所述救生圈14底端安装有通气口20,所述通气口20贯穿隔板一12且可拆卸的连接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设置在隔板一12和隔板二13之间,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微型气体压缩瓶15、进气管16、进气口17、充气管19、压力感应器、电磁阀19和蓄电池29,所述微型气体压缩瓶15固定安装在隔板二13上端面,所述微型气体压缩瓶15内设置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型号为YY-YL100,所述微型气体压缩瓶15右侧固定连接进气管16,所述进气管16贯穿壳体5且固定连接进气口17,所述进气口17内设置单向进气阀,所述微型气体压缩瓶15上端固定连接充气管19,所述充气管19上安装有电磁阀19,所述电磁阀19型号为SH-12-4,所述充气管19上端连接通气口20,所述蓄电池29固定安装在隔板二13上端面,打开壳体5后救生圈14露出,此时救生圈14为抽真空状态,体积小,通过启动电磁阀19向救生圈14充气,完成充气后即可使用救生圈14,救援结束后借助抽气泵通过通气口20对救生圈14抽真空处理即可收回壳体5,操作简单,设计合理,所述隔板二13下端设置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救生绳21、旋转轴22、轴承一23、轴承二24和摇把25,所述旋转轴22左端通过轴承一23转动连接壳体5,所述旋转轴22右端通过轴承二24贯穿壳体5且转动连接摇把25,所述旋转轴22上缠绕救生绳21,所述救生绳21的一端穿过隔板二13和隔板一12且固定连接救生圈14,救生圈14充气完成后,救生员将救生圈14抛向救援对象后,救援对象抱住救生圈14,救援人员通过拉动救生绳21即可将救援对象拉倒船边,救援方便、快速,增加了救援成功率,使用结束后转动摇把25将救生绳21重新缠绕回旋转轴22上,所述救生圈14上设置荧光条26,便于对待救援人员定位,所述救生圈14上设置密封的储物槽27,所述储物槽27内放置药品和食物,帮助待救援人员及时恢复体力,提供简单的治疗,所述救生圈14侧面设置弹力带29,待救援人员在水中体力消耗大,造成抓握救生圈14困难,可以将手臂穿过弹力带29来固定救生圈14,所述壳体5左侧设置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电磁阀19、压力感应器、蓄电池29电性相连,救生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启动充气组件,查看微型气体压缩瓶15内的剩余气量及装置的用电情况,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开始救援工作前救生员从腰间取下装置,按压按钮9,推杆10将卡条6的钩状结构推出通孔,复位弹簧一9回弹,回弹块7推动卡条6退出卡槽,壳盖4和壳体5分离,操作简单,打开方便,操作控制面板,启动电磁阀19向救生圈14充气,完成充气后救生员将救生圈14抛向救援对象后,救援对象抱住救生圈14,救援人员通过拉动救生绳21即可将救援对象拉倒船边,救援方便、快速,增加了救援成功率,使用结束后转动摇把25将救生绳21重新缠绕回旋转轴22上,借助抽气泵通过通气口20对救生圈14抽真空处理,查看微型气体压缩瓶15内的剩余气量及装置的用电情况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包括固定带(1)和救生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和救生筒(2)固定连接,所述救生筒(2)设有外壳(3),所述外壳(3)包括壳盖(4)和壳体(5),所述壳盖(4)和壳体(5)左侧铰接,所述壳盖(4)和壳体(5)右侧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外壳(3)内腔固定安装隔板一(12)和隔板二(13),所述隔板一(12)上端设置救生圈(14),所述救生圈(14)底端安装有通气口(20),所述通气口(20)贯穿隔板一(12)且可拆卸的连接充气组件,所述隔板二(13)下端设置定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为弹性耐磨的尼龙带,所述固定带(1)两端设置魔术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条(6)、回弹块(7)、复位弹簧一(8)、按钮(9)、推杆(10)和复位弹簧二(11),所述卡条(6)上端固定连接壳盖(4)底端,所述卡条(6)为弹性材料制成,且下端为钩状,所述壳体(5)对应卡条(6)位置设卡槽,所述卡槽底端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一(8),所述复位弹簧一(8)上端固定连接回弹块(7),所述回弹块(7)上端面倾斜,所述卡槽右侧设置通孔,所述卡槽和通孔连通,所述通孔右侧连通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按钮(9),所述通孔内设推杆(10),所述推杆(10)右端固定连接按钮(9),所述按钮(9)内侧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二(11),所述复位弹簧二(11)另一端固定连接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微型气体压缩瓶(15)、进气管(16)、进气口(17)、充气管(18)、压力感应器、电磁阀(19)和蓄电池(29),所述微型气体压缩瓶(15)固定安装在隔板二(13)上端面,所述微型气体压缩瓶(15)内设置压力感应器,所述微型气体压缩瓶(15)右侧固定连接进气管(16),所述进气管(16)贯穿壳体(5)且固定连接进气口(17),所述进气口(17)内设置单向进气阀,所述微型气体压缩瓶(15)上端固定连接充气管(18),所述充气管(18)上安装有电磁阀(19),所述充气管(18)上端连接通气口(20),所述蓄电池(29)固定安装在隔板二(13)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救生绳(21)、旋转轴(22)、轴承一(23)、轴承二(24)和摇把(25),所述旋转轴(22)左端通过轴承一(23)转动连接壳体(5),所述旋转轴(22)右端通过轴承二(24)贯穿壳体(5)且转动连接摇把(25),所述旋转轴(22)上缠绕救生绳(21),所述救生绳(21)的一端穿过隔板二(13)和隔板一(12)且固定连接救生圈(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14)上设置荧光条(26)和密封的储物槽(27),所述储物槽(27)内放置药品和食物,所述救生圈(14)侧面设置弹力带(2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左侧设置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电磁阀(19)、压力感应器、蓄电池(29)电性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93827.3U CN208731196U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93827.3U CN208731196U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31196U true CN208731196U (zh) | 2019-04-12 |
Family
ID=66031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9382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1196U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3119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30903A (zh) * | 2019-12-17 | 2020-03-27 | 芜湖乐天气模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完成气模收纳的收纳装置 |
CN111392004A (zh) * | 2020-03-26 | 2020-07-10 | 广州百士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收纳的高效型水面救援设备 |
CN112009645A (zh) * | 2020-08-20 | 2020-12-01 | 刘保根 | 一种基于快速充气原理的洪水救援用气囊装置 |
-
2018
- 2018-08-28 CN CN201821393827.3U patent/CN20873119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30903A (zh) * | 2019-12-17 | 2020-03-27 | 芜湖乐天气模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完成气模收纳的收纳装置 |
CN110930903B (zh) * | 2019-12-17 | 2021-10-22 | 刘路路 | 一种快速完成气模收纳的收纳装置 |
CN111392004A (zh) * | 2020-03-26 | 2020-07-10 | 广州百士臣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收纳的高效型水面救援设备 |
CN111392004B (zh) * | 2020-03-26 | 2021-07-30 | 湖州博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收纳的高效型水面救援设备 |
CN112009645A (zh) * | 2020-08-20 | 2020-12-01 | 刘保根 | 一种基于快速充气原理的洪水救援用气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31196U (zh) |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 |
CN201932348U (zh) | 便携式充气救生腰带 | |
CN207417092U (zh) | 一种微型智能遥控应急救生圈 | |
CN204908246U (zh) | 防溺水手环 | |
CN207257935U (zh) | 一种便携式充气救生衣 | |
KR20080092777A (ko) | 조난시 위치알림기구 | |
CN206433975U (zh) | 一种带救生浮力功能的包 | |
CN211167346U (zh) | 一种防溺水腰带 | |
CN203801764U (zh) | 防溺水自动报警按摩衣 | |
CN201045071Y (zh) | 水上救生球 | |
US20120171911A1 (en) | Inflatable diving safety marker | |
CN212125477U (zh) | 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 | |
CN212354361U (zh) | 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救生衣 | |
CN205524889U (zh) | 一种智能型多功能救生手环 | |
CN205440815U (zh) | 游泳自动充气救生两用项圈 | |
CN201169379Y (zh) | 救生腰带 | |
CN203410610U (zh) | 一种新型救生圈 | |
CN201769997U (zh) | 一种快捷充气式救生装置 | |
CN201800902U (zh) | 网式充气救生装置 | |
CN207106825U (zh) | 一种救生腰带 | |
CN107539441A (zh) | 一种感应式救生项圈 | |
CN206087237U (zh) | 水中安全自救设备以及水中安全自救泳衣 | |
CN206307254U (zh) | 一种便携式救生臂环 | |
CN201472653U (zh) | 手表式游泳救生囊 | |
CN202807067U (zh) | 游泳溺水救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