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6741U - 一种防倒转机构及风筝绕线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倒转机构及风筝绕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6741U
CN208726741U CN201821453843.7U CN201821453843U CN208726741U CN 208726741 U CN208726741 U CN 208726741U CN 201821453843 U CN201821453843 U CN 201821453843U CN 208726741 U CN208726741 U CN 208726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wl
ratchet
groove
lubrication groove
foreign stea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538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运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4538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26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6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6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筝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倒转机构及应用该防倒转机构的风筝绕线轮,包括相对转动安装的内轮及外轮,所述外轮外圈设有绕线槽,内轮内侧设置轮把手,所述内轮与外轮之间设有防倒转机构,所述防倒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外轮内圈的棘轮及设置在内轮外圈的棘爪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直接将棘爪安装在内轮上,减小棘爪与内轮之间的间隙,降低整个绕线轮的厚度,从而降低绕线轮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防倒转机构及风筝绕线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筝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倒转机构及应用该防倒转机构的风筝绕线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放风筝已经不仅是一项娱乐健身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多的风筝爱好者和发烧友加入,而是拥有国际竞赛的一个运动项目,因此,对于风筝轮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目前市面上的手握风筝轮,由手握轮和绕线轮组成,手握轮与绕线轮之间的轴承使绕线轮能往前或往后双向灵活转动,实现放线和收线,但这样的风筝轮有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收线的时候,除了一只手握着手握轮,还需要另一只手把着绕线轮,使其只能往收线的方向转动,给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520706965.2,专利名称为:手握防倒转风筝轮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倒转风筝轮,通过旋钮、弹簧套件和卡块的配合完成防倒转,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旋钮在使用过程中极容易损坏,且旋钮及弹簧套件安装复杂,其外部还设有圆环状罩体,需要使用较多的材质,无形中增加了成本和轮体的重量,同时,旋钮在操作时,比较难判定是否旋转到位,是否处于防倒转状态还是非防倒转状态。
因此,开发一种新风筝绕线轮,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倒转机构及应用该防倒转机构的风筝绕线轮,以解决现有风筝轮防倒转结构复杂、易损及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倒转机构,所述防倒转机构包括棘轮及棘爪机构,棘轮设置于风筝轮的内轮或者外轮,所述棘爪机构则对应配合设置于风筝轮的外轮或者内轮,
所述棘爪机构包括
限位轴,限位轴设置在所述风筝轮的外轮或者内轮上;
棘爪,棘爪的外段端部具有与棘轮相配合的齿部,棘爪上开设有条形槽,并利用所述条形槽约束安装于限位轴上,从而实现所述齿部与棘轮实现抵触或脱离两种状态下的配合设置;
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棘爪的内段相连,另一端固定设置于风筝轮的外轮或者内轮上;
以及定位单元,所述棘爪滑动至与棘轮脱离状态时,所述定位单元用以将棘爪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棘爪机构还包括用以包围限位轴、复位弹簧及部分棘爪的罩体,所述罩体侧壁上开设有棘爪伸出口,棘爪的齿部从所述棘爪伸出口延伸至罩体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罩体利用螺丝可拆卸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行程槽,行程槽开设于顶部端面;
限位槽,限位槽与行程槽为连贯槽体;
以及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设置于棘爪上,且约束于行程槽和限位槽形成的连贯槽体内活动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行程槽内具有与棘爪、棘轮处于抵触状态、且发生相对转动时操作手柄的往复运动轨迹一致的行程。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行程槽与限位槽成L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棘爪的外段与内段相连,整体呈L型,且所述条形槽开设于棘爪的外段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棘爪的外段与内段连接处呈圆弧状过渡,且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筝绕线轮,包括相对转动安装的内轮及外轮,所述外轮外圈设有绕线槽,内轮上设置轮把手,所述风筝轮上具有前述的防倒转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改进,棘轮设置于风筝轮的外轮内圈,所述棘爪机构则对应配合设置于风筝轮的内轮上,
所述棘爪机构包括
限位轴,限位轴设置在所述风筝轮的内轮上;
棘爪,棘爪的外段端部具有与棘轮相配合的齿部,棘爪上开设有条形槽,并利用所述条形槽约束安装于限位轴上,从而实现所述齿部与棘轮实现抵触或脱离两种状态下的配合设置;
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棘爪的内段相连,另一端固定设置于风筝轮的内轮上;
以及定位单元,所述棘爪滑动至与棘轮脱离状态时,所述定位单元用以将棘爪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直接将棘爪安装在内轮上,减小棘爪与内轮之间的间隙,降低整个绕线轮的厚度,从而降低绕线轮的生产成本。
(2)棘爪的安装简单方便,通过转轴铰接即可,复位弹簧可拆卸的连接在棘爪与内轮之间,便于维修。
(3)在棘爪的外侧安装罩体,罩体的面积较小,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减小罩体的体积,进一步降低绕线轮的重量。
(4)将操作手柄移动到限位槽中时,即可说明棘爪的齿部与棘轮脱离,处于非防倒转状态,反之,则处于防倒转状态,方便使用者判定风筝轮的工作状态,操作也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去除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轮,2、外轮,3、轮把手,5、操作手柄,6、行程槽,7、限位槽,9、限位轴,12、棘轮,13、绕线槽,14、复位弹簧,15、棘爪,16、罩体,18、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图4所示,一种防倒转机构及应用该防倒转机构的风筝绕线轮,包括相对转动安装的内轮1及外轮2,所述内轮1与外轮2之间安装有连接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外轮2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内轮1连接,通过轴承实现内轮1与外轮2之间的相对转动。
所述外轮2外圈设有绕线槽13,绕线槽13底面的截面呈内凹的圆弧状,绕线槽13两侧间隔凸出的板体,加深绕线槽13的深度,收线时线首先缠绕在绕线槽13底面的中部,收线更加有层次,避免线打结。
内轮1内侧设置轮把手3,放飞时手握轮把手3,使内轮1位置固定,所述外轮2环绕内轮1转动,进行收线,所述内轮1与外轮2之间设有防倒转机构,所述防倒转机构打开后,所述外轮2只能沿一个方向旋转,无法倒转,所述防倒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外轮2内圈的棘轮12及设置在内轮1外圈的棘爪机构,所述棘轮12固定连接在外轮2内圈。
所述棘爪机构包括限位轴9、棘爪15、复位弹簧14和定位单元,所述限位轴9设置在所述风筝轮的外轮或者内轮上,所述棘爪15的外段端部具有与棘轮12相配合的齿部,棘爪15上开设有条形槽,并利用所述条形槽约束安装于限位轴9上,从而实现所述齿部与棘轮12实现抵触或脱离两种状态下的配合设置,所述复位弹簧14一端与棘爪15的内端相连,另一端固定设置于风筝轮的外轮或者内轮上,所述棘爪15滑动至与棘轮12脱离状态时,所述定位单元用以将棘爪15定位,所述棘爪15内端活动安装在内轮1外侧,所述棘爪15上连接弹簧悬挂圈,复位弹簧14的一端挂入悬挂圈内,所述棘爪15的外端为与棘轮12的棘齿相匹配的卡入端,棘爪15的外端卡入两棘齿之间,所述复位弹簧14的另一端与内轮1侧壁相连接,内轮1侧壁上设有凸出设置的悬挂轴,所述复位弹簧14的另一端连接到悬挂轴上,所述棘爪15上设置条形槽18,所述限位轴9穿入条形槽18内,形成动态约束,限位轴9在条形槽18内移动,从而限定棘爪15伸出的角度和距离,所述棘爪15的外端与棘轮12相匹配设置。
所述棘轮机构外侧安装罩体16,所述悬挂轴的上端贴合罩体16的内表面,避免复位弹簧14端部脱离悬挂轴,所述罩体16与棘爪15对应处的侧壁上设有棘爪伸出口,所述棘爪伸出口为长条状,且棘爪伸出口位于棘齿的一侧,棘爪15从棘爪伸出口伸出,卡在棘齿处。
所述定位单元包括行程槽6、限位槽7以及操作手柄5,所述行程槽6开设于罩体16顶部端面;所述限位槽7与行程槽6为连贯槽体;所述操作手柄5设置于棘爪15上,且约束于行程槽6和限位槽7形成的连贯槽体内活动安装,所述操作手柄5的上端穿过行程槽6延伸到罩体16外侧,操作手柄5在行程槽6及限位槽7内移动,限定棘爪15内端的行走线路,操作手柄5位于限位槽7中端,棘爪15内端拉动复位弹簧14,棘爪15的外端位于罩体16内,同时,操作手柄5卡在限位槽7内,操作手柄5位于行程槽6中,复位弹簧14收紧,棘爪15转动,棘爪15的外端伸出罩体16。
所述行程槽6内具有与棘爪15、棘轮12处于抵触状态、且发生相对转动时操作手柄5的往复运动轨迹一致的行程,且行程槽6可长于该行程设置。
所述行程槽6与限位槽7成L型设置,所述行程槽6为圆弧状,L型拐角可将行走轴5卡在限位槽7内。
所述棘爪15的中部为圆弧状,棘爪15外端与内端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棘爪15在伸出时有一个旋转的动作,减小棘爪15的长度,避免占用较大的空间。
如图5和图6所示,操作手柄5从图1中的位置移动到图5中的位置,箭头指示方向操作手柄5的移动过程,棘爪15从位于罩体16内的初始位置延伸出罩体16并卡在两棘齿之间。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中的大部分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防倒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外轮2内圈的棘爪机构及设置在内轮1外圈的棘轮12,所述棘轮12固定连接在内轮1外圈,所述棘爪机构包括内端活动安装在外轮2内圈的棘爪15及一端与棘爪15内端相连的复位弹簧14,所述棘爪15上连接弹簧悬挂圈,复位弹簧14的内端挂入悬挂圈内,所述棘爪15的外端为与棘轮12的棘齿相匹配的卡入端,棘爪15的外端卡入两棘齿之间,所述复位弹簧14的外端与外轮2的侧壁相连接,外轮2的侧壁上设有凸出设置的悬挂轴,所述复位弹簧14的外端连接到悬挂轴上,所述棘爪15中部设有条形槽18,另有安装在内轮1外壁上的限位轴9穿入条形槽18内,所述条形槽18沿棘爪15的延伸方向设置,限位轴9在条形槽18内移动,从而限定棘爪15伸出的角度和距离,所述棘爪15的外端与棘轮12相匹配设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防倒转机构,所述防倒转机构包括棘轮(12)及棘爪机构,其特征在于:棘轮(12)设置于风筝轮的内轮或者外轮,所述棘爪机构则对应配合设置于风筝轮的外轮或者内轮,
所述棘爪机构包括
限位轴(9),限位轴(9)设置在所述风筝轮的外轮或者内轮上;
棘爪(15),棘爪(15)的外段端部具有与棘轮(12)相配合的齿部,棘爪(15)上开设有条形槽,并利用所述条形槽约束安装于限位轴(9)上,从而实现所述齿部与棘轮(12)实现抵触或脱离两种状态下的配合设置;
复位弹簧(14),复位弹簧(14)一端与棘爪(15)的内段相连,另一端固定设置于风筝轮的外轮或者内轮上;
以及定位单元,所述棘爪(15)滑动至与棘轮(12)脱离状态时,所述定位单元用以将棘爪(15)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倒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机构还包括用以包围限位轴(9)、复位弹簧(14)及部分棘爪(15)的罩体(16),所述罩体(16)侧壁上开设有棘爪伸出口,棘爪(15)的齿部从所述棘爪伸出口延伸至罩体(16)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倒转机构,其特征在于:罩体(16)利用螺丝可拆卸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倒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包括
行程槽(6),行程槽(6)开设于顶部端面;
限位槽(7),限位槽(7)与行程槽(6)为连贯槽体;
以及操作手柄(5),操作手柄(5)设置于棘爪(15)上,且约束于行程槽(6)和限位槽(7)形成的连贯槽体内活动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倒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槽(6)内具有与棘爪(15)、棘轮(12)处于抵触状态、且发生相对转动时操作手柄(5)的往复运动轨迹适配的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倒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行程槽(6)与限位槽(7)成L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倒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棘爪(15)的外段与内段呈L型,且所述条形槽开设于棘爪(15)的外段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倒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棘爪(15)的外段与内段连接处呈圆弧状过渡,且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
9.一种风筝绕线轮,包括相对转动安装的内轮(1)及外轮(2),所述外轮(2)外圈设有绕线槽(13),内轮(1)上设置轮把手(3),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防倒转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风筝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棘轮(12)设置于风筝轮的外轮内圈,所述棘爪机构则对应配合设置于风筝轮的内轮上,
所述棘爪机构包括
限位轴(9),限位轴(9)设置在所述风筝轮的内轮上;
棘爪(15),棘爪(15)的外段端部具有与棘轮(12)相配合的齿部,棘爪(15)上开设有条形槽,并利用所述条形槽约束安装于限位轴(9)上,从而实现所述齿部与棘轮(12)实现抵触或脱离两种状态下的配合设置;
复位弹簧(14),复位弹簧(14)一端与棘爪(15)的内段相连,另一端固定设置于风筝轮的内轮上;
以及定位单元,所述棘爪(15)滑动至与棘轮(12)脱离状态时,所述定位单元用以将棘爪(15)定位。
CN201821453843.7U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防倒转机构及风筝绕线轮 Active CN208726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3843.7U CN208726741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防倒转机构及风筝绕线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3843.7U CN208726741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防倒转机构及风筝绕线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6741U true CN208726741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32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53843.7U Active CN208726741U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防倒转机构及风筝绕线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6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05333U (zh) 悬臂伞
US4556184A (en) Extendible ceiling hook
CN208726741U (zh) 一种防倒转机构及风筝绕线轮
CN201938248U (zh) 飞钓轮
CN209188002U (zh) 一种乳胶带拉力绳
CN107509704B (zh) 一种全地形多功能中通钓鱼竿
CN103355268A (zh) 一种渔线轮
CN206604061U (zh) 一种便携自整理跳绳
CN209484333U (zh) 一种led跑马灯带
CN207516948U (zh) 一种交互手柄
CN211354140U (zh) 一种可回弹调节式钓鱼伞杆万向节
CN202538231U (zh) 伸缩跳绳
CN106234325A (zh) 座式纵向绕线装置
CN113750441A (zh) 便于调节和收纳的防缠绕跳绳
CN208346682U (zh) 一种市政路障
US2576587A (en) Fishing reel
CN208489447U (zh) 一种防拉扯断裂的数据处理用硬件连接线
CN206078702U (zh) 一种渔线轮的变速机构
CN106212402B (zh) 一种绑钩器及操作方法
CN206314696U (zh) 可隐藏伞带的雨伞
CN211383796U (zh) 一种袖剑
CN204742887U (zh) 一种多功能雨伞
CN103315418B (zh) 一种手环式护袖的传动装置
CN219125158U (zh) 一种防缠绕塑料线轮
CN209480985U (zh) 一种绝缘电缆捆绑用线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