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2000U - 通信电路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通信电路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2000U
CN208722000U CN201721646404.3U CN201721646404U CN208722000U CN 208722000 U CN208722000 U CN 208722000U CN 201721646404 U CN201721646404 U CN 201721646404U CN 208722000 U CN208722000 U CN 208722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ntroller
voltage
sub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464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桂荣
孟城城
凌金星
刘日贵
史马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464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22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2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2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电路和烹饪器具。其中,该通信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的电压端接入有第一预设电压;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的电压端接入有第二预设电压;转换电路,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转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转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第一控制器或第二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进行电平转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电压供电的控制器无法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通信电路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信电路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家电产品,基本上都使用5V电源供电控制整个系统,5V供电能满足家电产品控制系统大部分外围应用,例如,能满足LED灯亮度需求,符合蜂鸣器的提示声音响度等。为了满足低功耗需求,目前外围模块电路供电均为3.3V。当需要在小家电控制系统中增加这些外围模块,例如,WIFI、蓝牙、粉尘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连接互相之间通信的串行通信口不能进行串口通信,5V高电平会将3.3V系统的输入口烧坏,3.3V输出电平会让5V系统的输入口判断为低电平。
针对现有技术中不同电压供电的控制器无法进行数据通信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电路和烹饪器具,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电压供电的控制器无法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的电压端接入有第一预设电压;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的电压端接入有第二预设电压;转换电路,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转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转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第一控制器或第二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进行电平转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于接入有电压不同的两个控制器,通过在两个控制之间加入转换电路,对两个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进行电平转换,避免高电压的控制器输出的高电平烧坏低电压的控制器,低电压的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被高电压的控制器误判,从而实现两个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电压供电的控制器无法进行数据通信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转换电路包括:第一子电路,第一子电路的输入端与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子电路的输出端与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对第一控制器输出的第一电平进行电平转换,得到第二控制器对应的第二电平;第二子电路,第二子电路的输入端与转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子电路的输出端与转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对第二控制器输出的第三电平进行电平转换,得到第一控制器对应的第四电平。通过第一子电路将第一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转换为第二控制器对应的电平,通过第二子电路将第二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转换为第一控制器对应的电平,从而实现两个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预设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两个控制器接入的电压不同,第一控制器接入的电压大于第二控制器接入的电压,通过转换电路将第一控制器输出的电平降低,并将第二控制器输出的电平升高,从而实现两个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子电路包括:二极管,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一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入有第二预设电压。由于第一控制器接入的电压大于第二控制器接入的电压,为了实现第一控制器发送数据至第二控制器,可以通过二极管和第一电阻,将第一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转换为第二控制器能够接收的电平,从而实现两个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子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一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通过连接第一电容,可以达到减少通信过程中干扰,滤除杂波的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子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入有第一预设电压;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入有第一预设电压。由于第一控制器接入的电压大于第二控制接入的电压,为了实现第二控制器发送数据至第一控制器,可以通过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将第二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转换为第一控制器能够接收的电平,从而实现两个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子电路还包括:第四电阻,第四电阻串联在第二子电路的输入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通过增加第四电阻,可以达到避免第二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过高,烧坏第一三极管的效果。
进一步地,通信电路还包括:稳压电路,稳压电路的第一端输出第一预设电压,稳压电路的第二端输出第二预设电压。通过设置稳压电路为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供电,达到避免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接入的电压不稳定,影响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正常工作的效果。
进一步地,稳压电路包括:稳压芯片,稳压芯片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和稳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稳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稳压芯片的接地端接地;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稳压芯片的输入端、直流电源和稳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电解电容,电解电容的正极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稳压芯片的输入端、直流电源和稳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三电容,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稳压芯片的输出端和稳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通过电解电容和第二电容可以输出稳定的第一预设电压,通过稳压芯片和第三电容可以输出稳定的第二预设电压,达到避免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接入的电压不稳定,影响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的正常工作的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预设电压为5V,第二预设电压为3.3V。烹饪器具的第一控制器接入的电压为5V,为了满足低功耗需求,第二控制器接入的电压为3.3V。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为单片机。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为单片机,实现对烹饪器具进行控制,完成烹饪器具的正常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通信电路。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第一子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第二子电路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稳压电路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通信电路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第一子电路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第二子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稳压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电路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通信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10、第二控制器20和转换电路30。
其中,第一控制器10接入有第一预设电压;第二控制器20接入有第二预设电压;转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控制器10的输出端连接,转换电路30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20的输入端连接,转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控制器20的输出端连接,转换电路30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控制器10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第一控制器10或第二控制器20输出的电平进行电平转换。
可选地,第一预设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
可选地,第一预设电压为5V,第二预设电压为3.3V。
可选地,第一控制器10和第二控制器20为单片机。
具体地,在烹饪器具,例如电压力锅中,可以设置两个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实现对电压力锅进行控制,完成正常烹饪过程。由于两个单片机的作用不同,两个单片机的接入电压不同(即上述的第一预设电压和第二预设电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第一控制器10的接入电压大于第二控制器20的接入电压为例进行说明,也即,第一预设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压,电压力锅通过5V电源供电,因此,第一预设电压可以是5V,为了满足低功耗需求,第二预设电压可以是3.3V。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由于第一控制器10和第二控制器20的接入电压不同,为了实现第一控制器10和第二控制器20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可以在两个控制器之间接入转换电路30,通过转换电路30将第一控制器10输出的电平降低,并将第二控制器20输出的电平升高,从而实现两个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对于接入有电压不同的两个控制器,通过在两个控制之间加入转换电路30,对两个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进行电平转换,避免高电压的控制器输出的高电平烧坏低电压的控制器,低电压的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被高电压的控制器误判,从而实现两个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电压供电的控制器无法进行数据通信技术问题。
可选地,如图1所示,转换电路30包括:第一子电路31和第二子电路32。
其中,第一子电路31的输入端与转换电路3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子电路31的输出端与转换电路3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对第一控制器10输出的第一电平进行电平转换,得到第二控制器20对应的第二电平;第二子电路32的输入端与转换电路3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子电路32的输出端与转换电路3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对第二控制器20输出的第三电平进行电平转换,得到第一控制器10对应的第四电平。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可以通过第一子电路31将第一控制器10输出的电平转换为第二控制器20对应的电平,通过第二子电路32将第二控制器20输出的电平转换为第一控制器10对应的电平,从而实现两个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第一子电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子电路31包括:二极管311和第一电阻312。
其中,二极管311的负极与第一子电路3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312的第一端与二极管311的正极、第一子电路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312的第二端接入有第二预设电压。
具体地,上述的第一电阻312可以是上拉电阻,电阻值可以是10KΩ,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由于第一控制器10接入的电压大于第二控制器20接入的电压,为了实现第一控制器10发送数据至第二控制器20,可以通过二极管311和第一电阻312,将第一控制器10输出的电平转换为第二控制器20能够接收的电平,具体地,当第一控制器10输出高电平+5V时,由于二极管311的反向截止特性,第二控制器20的输入端在第一电阻312的上拉作用下,接收到高电平+3.3V;当第一控制器10输出低电平时,此时二极管311导通,第二控制器20的输入端在二极管311的导通特性作用下,接收到低电平,从而实现两个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子电路31还包括:第一电容313。
其中,第一电容31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312的第一端、二极管311的正极和第一子电路3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313的第二端接地43。
具体地,上述的第一电容313可以是杂讯滤除电容,电容值可以是100pF,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可以在第一电阻312的第一端、二极管311的正极和第二控制器20的输入端之间连接第一电容313,通过连接第一电容313,可以达到减少通信过程中干扰,滤除杂波的效果。
可选地,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第二子电路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二子电路32包括:第一三极管321、第二三极管322、第二电阻323和第三电阻324。
其中,第一三极管321的基极与第二子电路3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三极管321的发射极接地43;第二三极管322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32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322的发射极接地43,第二三极管322的集电极与第二子电路3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阻323的第一端与第一三极管321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322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323的第二端接入有第一预设电压;第三电阻324的第一端与第二三极管322的集电极和第二子电路32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阻324的第二端接入有第一预设电压。
具体地,上述的第二电阻323和第三电阻324可以是上拉电阻,电阻值为10KΩ,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由于第一控制器10接入的电压大于第二控制器20接入的电压,为了实现第二控制器20发送数据至第一控制器10,可以通过第一三极管321、第二三极管322、第二电阻323和第三电阻324,将第二控制器20输出的电平转换为第一控制器10能够接收的电平,具体地,当第二控制器20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3.3V时,第一三极管321导通,由于第一三极管321的作用,第二三极管322的基极被拉至地,第二三极管322截止,第一控制器10的输入端在第三电阻324的上拉作用下,接收到高电平+5V;当第二控制器20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第一三极管321截止,第二三极管322由于第二电阻323的上拉作用导通,第一控制器10的输入端由于第二三极管322的导通特性作用,接收到低电平,从而实现两个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子电路32还包括:第四电阻325。
其中,第四电阻325串联在第二子电路32的输入端和第一三极管321的基极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可以在第二控制器20的输出端和第一三极管321的基极之间串联第四电阻325,通过增加第四电阻325,可以达到避免第二控制器20输出的电平过高,烧坏第一三极管321的效果。
可选地,如图1所示,通信电路还包括:稳压电路40。
其中,稳压电路40的第一端输出第一预设电压,稳压电路40的第二端输出第二预设电压。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可以通过设置稳压电路40为第一控制器10和第二控制器20供电,达到避免第一控制器10和第二控制器20接入的电压不稳定,影响第一控制器10和第二控制器20的正常工作的效果。
可选地,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稳压电路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稳压电路40包括:稳压芯片41、第二电容44、电解电容45和第三电容46。
其中,稳压芯片41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42和稳压电路40的第一端连接,稳压芯片41的输出端与稳压电路40的第二端连接,稳压芯片41的接地端接地43;第二电容44的第一端与稳压芯片41的输入端、直流电源42和稳压电路40的第一端连接,44的第二端接地43;电解电容45的正极与第二电容44的第一端、稳压芯片41的输入端、直流电源42和稳压电路40的第一端连接,电解电容45的负极接地43;第三电容46的第一端与稳压芯片41的输出端和稳压电路40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46的第二端接地43。
具体地,上述的稳压芯片41可以是ASM1117-3.3,但不仅限于此;上述的第二电容44和第三电容46的电容值为0.1μF,但不仅限于此;上述的电解电容45的电容值为220μF,额定电压为10V,但不仅限于此。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可以通过电解电容45和第二电容44可以输出稳定的第一预设电压,通过稳压芯片41和第三电容46可以输出稳定的第二预设电压,达到避免第一控制器10和第二控制器20接入的电压不稳定,影响第一控制器10和第二控制器20的正常工作的效果。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通信电路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第一子电路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第二子电路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稳压电路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5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烹饪器具内部可以包括:+5V单片机S1(即5V供电系统,也即上述的第一控制器10),+3.3V单片机(即3.3V供电系统,也即上述的第二控制器20),S1与S2之间串联转换电路,采用串口通信进行数据传递,S1的输出端为EX_TX_5V,输入端为EX_RX_5V,S2的输出端为TX,输入端为RX,转换电路将EX_TX_5V输出的高电平+5V,转换为RX接收的+3.3V低电平,将TX输出的高电平+3.3V,转换为EX_RX_5V接收的高电平+5V,从而实现S1与S2之间的数据传递。
如图6所示,EX_TX_5V和RX之间的转换电路部分(也即上述的第一子电路31)可以包括:二极管D1(也即上述的二极管311),电阻R70(也即上述的第一电阻312)和电容C10(也即上述的第一电容313),其中,EX_TX_5V接入D1的负极,D1的正极、R70的一端、C10的一端和RX连接,R70的另一端接+3.3V,C10的另一端接地。在S1发送数据给S2的情况下,当S1的EX_TX_5V需要输出高电平时,可以输出高电平+5V至D1负极,此时S2的RX由于R70的上拉作用,RX为高电平+3.3V;当S1的EX_TX_5V需要输出低电平时,可以输出低电平0使得D1的负极接“地”,S2的RX被D1拉至地,RX检测到低电平。另外,C10为杂讯滤除电容,减少通信过程中干扰。
如图7所示,EX_RX_5V和TX之间的转换电路部分(也即上述的第二子电路32)可以包括:三极管Q19(也即上述的第一三极管321),三极管Q20(也即上述的第二三极管322),电阻R67(也即上述的第四电阻325)、R68(也即上述的第二电阻323)和R69(也即上述的第三电阻324),其中,TX通过R67接入Q19的基极,Q19的集电极、Q20的基极和R68的一端连接,Q20的集电极、EX_RX_5V和R69的一端连接,Q19和Q20的发射极接地,R68和R69的另一端接5V。在S2发送数据给S1的情况下,当S2的TX需要输出高电平时,可以输出高电平+3.3V至Q19的基极,Q19导通,同时Q20基极被拉至地,Q20截止,S1的EX_RX_5V接收到R69提供的高电平+5V;当S2的TX需要输出低电平时,可以输出低电平0使得Q19截止,则Q20的基极接收到由R68提供的高电平而导通,S1的EX_RX_5V被拉低到地,接收到低电平。
如图8所示,S1和S2的稳压电路可以包括:稳压芯片U5(也即上述的稳压芯片41),电容C6(也即上述的第二电容44)和C21(也即上述的第三电容46),电解电容EC1(也即上述的电解电容45),其中,EC1的正极和C6的一端接入U5的输入端Vin,EC1的负极和C6的另一端接地,通过EC1和C6为S1和转换电路提供稳定的+5V电压,U5的接地端GND接地,U5的输出端Vout通过C21接地,通过U5将输入的+5V电压转换为+3.3V电压,并通过C21为S2和转换电路提供稳定的+3.3V电压。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对+5V单片机和+3.3V单片机输出电平进行电平转换,实现+5V单片机和+3.3V单片机之间串口通信,避免发生+5V单片机输出的高电平烧坏+3.3V单片机,以及+3.3V单片机输出的电平被免+5V单片机误判的情况。
实施例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的通信电路。
可选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对于接入有电压不同的两个控制器,通过在两个控制之间加入转换电路,对两个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进行电平转换,避免高电压的控制器输出的高电平烧坏低电压的控制器,低电压的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被高电压的控制器误判,从而实现两个控制器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同电压供电的控制器无法进行数据通信技术问题。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接入有第一预设电压;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接入有第二预设电压;
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器或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的电平进行电平转换;
其中,所述转换电路包括:
第一子电路,所述第一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转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的第一电平进行电平转换,得到所述第二控制器对应的第二电平;
第二子电路,所述第二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转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子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转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的第三电平进行电平转换,得到所述第一控制器对应的第四电平;
所述第一子电路包括:
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入有所述第二预设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路还包括: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电路包括:
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入有所述第一预设电压;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入有所述第一预设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电路还包括: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串联在所述第二子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路还包括:
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的第一端输出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所述稳压电路的第二端输出所述第二预设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
稳压芯片,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和所述稳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稳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接地端接地;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稳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电解电容,所述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稳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
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和所述稳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为5V,所述第二预设电压为3.3V。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为单片机。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
CN201721646404.3U 2017-11-30 2017-11-30 通信电路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08722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6404.3U CN208722000U (zh) 2017-11-30 2017-11-30 通信电路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46404.3U CN208722000U (zh) 2017-11-30 2017-11-30 通信电路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2000U true CN208722000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68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46404.3U Active CN208722000U (zh) 2017-11-30 2017-11-30 通信电路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20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8823A (zh) * 2019-11-20 2020-03-27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平转换电路
CN111427824A (zh) * 2020-03-30 2020-07-17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串口通信电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8823A (zh) * 2019-11-20 2020-03-27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平转换电路
CN111427824A (zh) * 2020-03-30 2020-07-17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串口通信电路
CN111427824B (zh) * 2020-03-30 2022-03-04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串口通信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0531B (zh) 背光控制电路及电子装置
CN208722000U (zh) 通信电路和烹饪器具
CN102393660B (zh) 无线摇控多档功率控制器
CN106875897A (zh) 一种触摸屏亮度自动调节电路
CN108377595B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的低成本背光电路和显示设备
CN102789251B (zh) 一种可调节电流的恒流电路
CN206820197U (zh) 一种电源转换插座
CN103248297A (zh)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电机驱动装置
CN109121251A (zh) 建筑模型灯光控制系统
CN201813582U (zh) 一种用于led公共照明系统的光伏发电控制器
CN214278683U (zh) 一种除尘室控制终端
CN201113813Y (zh) 电源转换装置
CN204835969U (zh) 一种阻容降压中的继电器控制电路
CN204045189U (zh) 小尺寸彩屏背光控制电路
CN200953596Y (zh) 复位电路及具有所述复位电路的电视机
CN209805433U (zh) 一种充电电路及装置
CN103227563A (zh) 智能型数控开关电源
CN207343150U (zh) 一种出雾装置
CN203691684U (zh) 一种能设定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led驱动电源
CN208969533U (zh) 一种安卓会议机系统用电源电路
CN208209165U (zh) 一种强隔离的wifi插座
CN208158429U (zh) 基于微处理器技术的微功率恒流恒压可调电源
CN207947631U (zh) 一种空气净化智能控制器核心板供电电路
CN105150962A (zh) 编程电压产生电路以及汽车诊断系统
CN205029385U (zh) 一种电暖炉usb接口充电保护和线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