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0456U - 一种电控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控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0456U
CN208720456U CN201821261049.2U CN201821261049U CN208720456U CN 208720456 U CN208720456 U CN 208720456U CN 201821261049 U CN201821261049 U CN 201821261049U CN 208720456 U CN208720456 U CN 208720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electric
cover
box body
cover 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610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中海
谢斌
张镭
陈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0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0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控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扣合在盒体顶部,盒体包括底板和四面侧壁,盒盖相对的两边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盖沿和第二盖沿,第一盖沿与盒体的第一侧壁装配,第二盖沿与盒体的第二侧壁装配,第一盖沿与第一侧壁通过插片结构连接,第二盖沿与第二侧壁通过螺钉连接。本实用新型电控盒的盒体与盒盖的装配方式为一侧通过插片结构实现预定位,再从相对侧通过螺钉固定,这种结构安装方便,定位准确,减少螺钉使用,防止零件丢失。

Description

一种电控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控盒。
背景技术
空调的电控盒用于安装电器元件,是空调器的重要部件。电控盒具有盒体和盒盖,现有技术中盒体和盒盖多通过两侧螺钉装配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操作不便,定位容易出现偏差,且螺钉与电控盒互相独立,零件容易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控盒,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控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扣合在所述盒体顶部,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和四面侧壁,所述盒盖相对的两边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盖沿和第二盖沿,所述第一盖沿与所述盒体的第一侧壁装配,所述第二盖沿与所述盒体的第二侧壁装配,所述第一盖沿与所述第一侧壁通过插片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盖沿与所述第二侧壁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插片,所述第一盖沿上设有与所述插片对应的条形孔,所述插片与所述条形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插片延伸端的两角为圆角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顶部设有多个弯折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插片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盖沿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耳,所述第一凸耳中部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侧壁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耳相对应的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中部设有第二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孔为腰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盖沿下端具有朝外侧倾斜的导向板。
进一步的,所述盒盖中部具有向上凸起的凸起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均为钣金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沿和所述挡板的边缘具有褶边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控盒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控盒的盒体与盒盖的装配方式为一侧通过插片结构实现预定位,再从相对侧通过螺钉固定,这种结构安装方便,定位准确,减少螺钉使用,防止零件丢失。
(2)盒体的插片与盒盖的条形孔间隙配合,使盒盖与盒体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方便调整定位位置,使第一螺钉和第二螺孔可以对准。
(3)盒盖两侧设置向下延伸的盖沿,使盒盖与盒体之间形成密封,防止杂质进入电控盒,盒盖中部向上凸起,能增加电控盒空间。
(4)盒体和盒盖均为钣金件,具有防火功能,增加电控盒安全性,边缘进行褶边处理,防止电线损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盒体与盒体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盒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盒盖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盒体与盒体的装配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盒体与盒体的装配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盒体与固定支板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盒体、固定支板与控制电路板的装配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板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板的后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电控盒安装后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测温探头与电控盒的位置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电控盒与接水盘的位置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过线挡片的结构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过线挡片的剖面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过线开口的结构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过线挡片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过线圈的结构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过线圈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21为图20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控盒,200-接水盘,300-进风口;
1-盒体,11-底板,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第三侧壁,15-第四侧壁,16-插片,17-挡板,18-第二凸耳,19-第二螺孔;
2-盒盖,21-凸起平面,22-第一盖沿,23-第二盖沿,24-条形孔,25-第一凸耳,26-第一螺孔,27-导向板,28-让位槽;
3-固定支板,31-电路板安装部,32-端子安装部,33-插块,34-插槽,35-连接耳;
4-控制电路板,41-支撑筋,42-定位柱,43-螺钉柱;
51-第一边框,52-压板,53-第一束线板,54-第一束线扣,55-第一边板,56-第一过线槽,57-第一槽孔;
61-第二边框,62-压扣,63-第二束线板,64-第二束线扣,65-第二边板,66-第二过线槽,67-第二槽孔;
71-过线开口,72-过线挡片,73-竖直缝,74-水平缝,75-装配槽,76-卡扣,77-卡扣槽;
81-过线孔,82-过线圈,83-穿线孔,84-切口槽,85-第一凸环,86-第二凸环,87-卡接槽,88-凸起部,89-挡钩;
9-测温探头,91-测温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嵌入式空调,包括一接水盘200,结合图1所示,接水盘200四边设有出风口,中部设有进风口300。靠近左侧出风口位置安装一电控盒100,用于控制空调内电器元件工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控盒100可以安装在接水盘200的任意一侧。
结合图2-图7所示,电控盒100包括盒体1和盒盖2,盒盖2能够扣合在盒体1顶部。盒盖2和盒体1均为钣金件,钣金件有防火功能,经过表面处理的钣金件不易生锈,而且钣金本身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优势,本实施例电控盒100采用钣金件能够增加电控盒100安全性,而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部电磁对电控盒100内部电器元件的干扰。
盒体1由底板11和设置在底板11四边的侧壁构成,定义四个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14和第四侧壁15。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2靠近出风口,第二侧壁13靠近进风口300,第一侧壁12与第二侧壁13相对,第三侧壁14与第四侧壁15相对,且第一侧壁12和第四侧壁15之间具有圆弧段过渡,四个侧壁与底板1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安装电器元件。
盒盖2相对的两边分别设置第一盖沿22与第二盖沿23,第一盖沿22与盒体1的第一侧壁12装配,第二盖沿23与盒体1的第二侧壁13装配,第一盖沿22和第二盖沿23均向下弯折,可对盒体1构成包覆,防止杂质进入电控盒100。
盒盖2中间向上凸起形成凸起平面21,能增加电控盒100的空间,减小电控盒100占用的水平空间,使空调布局更加合理。凸起平面21与四周圆角过渡连接,盒盖2上未凸起的部分形成向盒盖2外部径向延伸方向的一圈水平边,第一盖沿22与第二盖沿23均设置在水平边外侧,且与盒盖2的水平边垂直相连。第一盖沿22底部边缘设置有褶边结构,本实施例中褶边处理采用一次压死边处理,即第一盖沿22边沿回折180度,然后压平。褶边结构使得盖沿边沿光滑无毛刺,加强盖沿边沿的强度,同时保护安装工人不被刮伤。在其他实施例中,褶边结构也可根据电控盒100具体材料情况,选择适宜的褶边处理方法。第二盖沿23的底部边缘向外倾斜的导向板27,便于盒盖2开闭。
第一盖沿22与水平边衔接处设置有三个条形孔24,三个条形孔24间隔分布,中间孔到两边孔的距离相等,两边孔位置接近第一盖沿22边缘。第二盖沿23上开有两个豁口,在两个豁口处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耳25,第一凸耳25与第二盖沿23垂直。第一凸耳25中部设有第一螺孔26,本实施中一个第一螺孔26为腰型孔,腰型孔在与第二盖沿23垂直方向上拉长,腰型孔的设计方便安装时盒盖2与盒体1扣合位置的调整;另一个第一螺孔26为圆孔。在第一凸耳25与第二盖沿23的衔接处都设置有两个楔形的加强筋,使得第一凸耳25更加牢固,不易弯折。盒体1第一侧壁12顶部设有三个向外延伸的插片16,三个插片16与盒体1侧壁垂直,插片16伸出的延伸端为圆角,三个插片16与盒盖2第一盖沿22上的三个条形孔24对应,可插入条形孔24中,插片16与条形孔24间隙配合,使盒盖2与盒体1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方便调整定位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方式中插片16的数量可以为1-6个,定位孔的位置和数量与插片16对应。
每个插片16两侧均设置有向下弯折的挡板17。挡板17一部分与插片16在同一平面上,另一部分垂下,与插片16垂直,挡板17的水平部分与垂直部分圆角衔接。挡板17垂下的边沿为圆角,且设有褶边结构,加强挡板17的边沿强度,并使挡板17的边沿光滑。挡板17可有效支撑盒盖2,保护插片16,防止插片16变形。
盒体1的第二侧壁13上边沿开有两个豁口,在两个豁口处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耳18,第二凸耳18的位置与盒盖2上第一凸耳25的位置对应,第二凸耳18的中间开有一个圆形第二螺孔19。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耳25的数量可以为1-6个,第二凸耳18的位置和数量与第一凸耳25对应。
盒体1内部装配完成后,将盒盖2置于盒体1上部,第一侧壁12顶部的三个插片16对应插入第一盖沿22上的三个条形孔24内。将第二盖沿23上的两个第一凸耳25与盒体1第二侧壁13上的两个第二凸耳18贴合在一起,第一螺孔26与第二螺孔19对齐,将与螺孔配套的螺丝插入螺孔,不要完全拧紧,调整带有腰型孔的第一凸耳25位置,使得盒盖2与盒体1配合完好后,再完全拧紧螺丝。这种装配结构安装方便,定位准确,减少螺钉使用,防止零件丢失。
实施例二
结合图8-图10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盒体1的底板11上安装有固定支板3,固定支板3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其用于固定电器元件,具有防潮作用。
底板11上靠近第三侧壁14处开有四个螺钉孔,四个螺钉孔规则排布,每个螺钉孔旁边都标有保护接地符号,用于保护接地线与盒体1的接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螺钉孔的数量和位置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多螺钉孔的情况下,安装者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其中某个或某几个接地,其他未用到的接地螺钉孔需要用螺丝拧好。
底板11上距离第三侧壁14稍远处开设有用于固定支板3安装的螺钉孔,该螺钉孔位置不影响接地保护螺钉孔的使用。底板11上在靠近第四侧壁15端装设有安装固定支板3的两个插槽34,插槽34相对于底板11凸起,凸起内部形成空腔。为防止安装时特殊需要,底板11上还设有多个备用螺钉孔,备用螺钉孔不用时,需用螺丝或橡胶等进行封堵,防止灰尘进入盒体1。
本实施中固定支板3为一大矩形板连接有一小矩形板,小矩形板一边与大矩形板一边固定连接。固定支板3整体的宽度与长度均小于底板11的长度和宽度,固定支板3可装入盒体1内。固定支板3大矩形板为电路板安装部31,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4。固定支板3的小矩形板为端子安装部32,其边沿为倒角设计,在端子安装部32上设有螺钉孔,用于固定接线端子。
电路板安装部31的前端设有两个插块33,插块33可插入底板11上插槽34,插块33与插槽34间隙配合,使固定支板3具有活动空间,便于定位装配。但插槽34与插块33的间隙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固定支板3安装不牢靠,容易晃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插块33的数量可以是1-6个,而插槽34的数量和位置均与插槽34对应。电路板安装部31后端设有一个连接耳35,连接耳35与固定支板3平行,连接耳35前端为半圆形,边沿有倒角。连接耳35中间设有螺钉孔,固定支板3装配时,连接耳35上的螺钉孔与底板11上用于固定支板3安装的螺钉孔同心对应。固定支板3装配时,先将固定支板3的两个插块33插入底板11的插槽34内,然后将固定支板3的螺钉孔与底板11上固定支板3安装螺钉孔对应好,最后用螺钉拧紧。固定支板3安装一端采用插片16预定位,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的组合安装方式,可保障定位准确,并且有效减少了工作量,提高装配效率,同时减少了螺丝使用量,防止零件丢失。
电路板安装部31上设有多条向上凸起的支撑筋41,支撑筋41在电路板安装部31上纵横交叉排布,支撑筋41使电路控制电路板4与固定支板3之间具有空隙,且能增强固定支板3的强度。电路板安装部31上还设置有多个定位柱42和一个螺钉柱43,定位柱42用来支撑及限位控制电路板4,螺钉柱43用于固定控制电路板4。定位柱42为顶部平坦的圆锥体,定位柱42顶部与椎体侧面圆滑过渡,定位柱42底部与电路板安装部31圆滑过渡。定位柱42可规则分布,也可不规则分布,但定位柱42的排布需使待放置的控制电路板4可平稳放置在固定支板3上。
电路板安装部31两侧边沿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边框51和第二边框61。第一边框51与第二边框61垂直于电路板安装部31平面。第一边框51上间隔设置有三个朝向第二边框61的压板52,压板52平行于电路板安装部31。压板52为窄矩形,压板52边沿均有倒角。中间压板52到两边压板52的距离相等,两边两个压板52分别靠近第一边框51两端。第二边框61上间隔设有三个朝向第一边框51的压扣62,压扣62为垂直于第二边框61壁面的凸起,压扣62底端连接在第二边框61壁面上,压扣62顶端倾斜延伸至第二边框61的竖直顶部,形成导向面。第一边框51与第二边框61对控制电路板4水平限位,压扣62和压板52对控制电路板4竖直方向限位。其他实施例中,压板52和压扣6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并且压板52和压扣62可以不均匀设置。
安装时,先将控制电路板4稍微倾斜,使控制电路板4一边卡入第一边框51的压板52下面,控制电路板4的螺钉孔套入螺钉柱43,再将控制电路板4另一边顺着压扣62上方的导向面轻轻按下,直到控制电路板4卡入压扣62下方即可。最后将螺钉柱43用螺丝拧紧。本实施例的电路板安装部31设有多种限位结构,保证控制电路板4可靠的装配在固定支板3上,且仅需使用一个螺钉固定,方便控制电路板4拆装。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端子安装部32相对于电路板安装部31倾斜,倾斜角度介于90°到180°之间,这种倾斜结构能够减小固定支板3占用的平面空间,使电控盒100内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空间利用率提高,进而缩小电控盒100的体积。本实施例中电路板安装部31与固定支板3平行装配,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端子安装部32与固定支板3平行装配,而将电路板安装部31倾斜设置。
实施例四
结合图7、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控制电路板4安装在固定支板3上,控制电路板4连接有强电线和弱电线。电路板安装部3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边框51与第二边框61,第一边框51与第二边框61均垂直于电路板安装部31平面向上延伸。固定支板3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边板55和第二边板65,第一边板55和第二边板65均垂直于固定支板3的平面向上延伸。第一边板55的高度大于第一边框51的高度,第二边板65的高度大于第二边框61的高度,这样有利于电线的约束。第一边框51与第一边板55之间形成第一过线槽56,第一过线槽56用于强电控制线的走线;第二边框61和第二边板65之间形成第二过线槽66,第二过线槽66用于弱电电线的走线。
在盒体1两个不同侧壁分别设有强弱电过线开口71,过线开口71处装设有过线挡片72。本实施例中,在第二侧壁13上靠近第四侧壁15位置开设一个弱电过线开口71,在第三侧壁14上开设有两个强电过线开口7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过线开口71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强电电线和弱电电线从盒体1侧壁的过线开口71引入后,规范放置于第一过线槽56和第二过线槽66内。过线槽设置在电控盒100两侧,使电控盒100内部保证整齐,便于控制元件的装卸检修,强电线和弱电线与控制电路板4连接方便,且强电线和弱电线相互分离,不会产生干扰,提高空调运行的稳定性,消除安全隐患。第一边框51、第二边框61、第一边板55和第二边板65的上边沿均为倒角结构,在放线时可保护安装人员的手及线缆。
第一边框51上间隔设有三个第一束线板53,第一束线板53与电路板安装部31垂直。第一束线板53顶部设有第一束线扣54,其底面垂直连接于第一束线板53的壁面,侧面倾斜向上至于第一束线板53交汇,交汇处圆滑过渡,第一束线扣54纵切面为倒勾型,勾朝向第一边板55。第二边框61上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二束线板63,第二束线板63与电路板安装部31垂直。第二束线板63顶部设有第二束线扣64,其底面垂直于第二束线板63的壁面,侧面倾斜向上至于第二束线板63交汇,交汇处圆滑过渡,第二束线扣64纵切面为倒勾型,勾向第二边板65。束线扣结构保证电线在过线槽内定位,无法轻易脱离,其顶端圆滑过渡,可有效保护线缆不被划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束线板及束线扣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固定支板3为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因此在第一过线槽56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束线扣54对应位置设有镂空的第一槽孔57,第二过线槽66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束线扣64对应位置设有镂空的第二槽孔67。槽孔结构便于束线扣结构成型和固定支板3出模,还在一定程度上适应过线槽内的电线挤压变形,槽孔结构还能用于从下方顶出电线,为取出电线提供方便。
实施例五
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空调具有感温组件,感温组件包括测温探头9和测温电线91,测温电线91的尾端与控制电路板4连接,测温电线91的前端伸出电控盒100与测温探头9连接,测温探头9的位置固定在进风口300上方,用于测量进风温度,即环境温度。
本实施例中,盒体1的第二侧壁13为最靠近进风口300的侧壁,第二侧壁13的上沿中部开设一过线孔81,过线孔81上安装有过线圈82,盒盖2在过线孔81对应位置开设让位槽28,用于给过线圈82让位。测温电线91具有硬质的电线外皮,其从过线圈82穿出后仍能向前延伸一定距离,这样能调整测温探头9的定位位置,保证测温准确。这种测温探头9的固定结构省去了装于电控盒100外部的测温电线91,消除了电线损坏的安全隐患,且测温探头9不需要额外的固定支架,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提高安装效率。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电控盒100的安装位置及电控盒100的形状,灵活选择测温电线91的出线位置,保证测温电线91从离进风口300最近的位置穿出,减少测温电线91伸出距离,使感温探头定位可靠。
实施例六
结合图15-图18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四的基础上,盒体1的第三侧壁14上开设有两个过线开口71,第二侧壁13上开设有一个过线开口71,用于电线的进出。第三侧壁14上的两个过线开口71间隔均匀分布,主要用于强电线进出电控盒100。第二侧壁13上的过线开口71用于弱电线进出电控盒100。
过线开口71位于侧壁上边沿,过线开口71整体为U型,其顶部的开口具有从两侧向中间倾斜延伸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两侧都是圆滑过渡。过线开口71底部与上边沿导向结构之间设有凹陷的卡扣槽77。
过线开口71上装设有过线挡片72,过线挡片72为具有一定厚度的弹性材料,本实施例中该弹性材料为天然橡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用合成橡胶、聚氨酯树脂、EPDM、合成纤维、合成塑料等弹性材料,厚度根据选用材料的柔软度及弹性适当确定。过线挡片72可以固定电线,保护电线不被过线孔81磨损,同时堵住电线与过线开口71之间的缝隙,减少杂质进入。
过线挡片72整体呈较为规则的U型,外侧表面设置有一圈凹槽为装配槽75,过线挡片72通过装配槽75卡装在过线开口71上。装配槽75的深度及厚度以恰好与盒体1上的过线开口71贴合为佳。过线挡片72设有从顶部开口向下延伸的竖直缝73,电线可以从竖直缝73顶部向下压进过线挡片72中,也可以直接从顶部取出,而不需要从过线开口71中穿过,这种结构便于电线的装卸,不需要穿线空间,提高安装效率。过线挡片72的顶部开口宽度大于竖直缝73的宽度,顶部开口与竖直缝73之间具有导向斜边,便于电线压入,减小压入所需要的用力。该过线结构还扩大了适用的电线范围,电控盒100中还存在部分直径较大的电线,通过从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的过线方式穿线困难,受到较大的阻力,穿线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结构造成损坏,需要在盒体1上开设大直径的孔以适用不同的电线,而通过这种上部压入的过线方式需要的作用力小,轻松实现装配到位,对各种电线均可通用。过线挡片72中部设有与竖直缝73垂直的水平缝74,在其他实施例方式中还可以在挡片上开设与竖直缝73具有成一定角度的斜缝,多条缝隙使电线可以在过线挡片72中自由活动,能够供多条电线穿过,且电线与过线挡片72之间保持密封,防止杂质进入电控盒100。
为了保障过线挡片72卡装牢固,避免过线挡片72从过线开口71上边滑出,在装配槽75两侧设有与卡扣槽77相匹配的卡扣76。卡扣76上端面垂直装配槽75面凸起,下端面倾斜延伸至所述装配槽75的内槽面,此卡扣76的下端面具有导向作用,便于过线挡片72安装,卡扣76的上端面起到定位作用,使过线挡片72不易脱出。安装过线挡片72时,先将过线挡片72悬于过线开口71上方,将装配槽75位置与过线开口71两侧位置对应好,向下插入过线挡片72,当插到卡扣76位置时需稍用力,最后将过线挡片72滑入过线开口71底部,卡扣76进入卡扣槽77,使过线挡片72装配到位。
实施例七
结合图19-图21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五的基础上,盒体1的第二侧壁13上开设供测温电线91穿出的过线孔81,盒盖2的第二盖沿23下部设有让位槽28,让位槽28的位置与过线孔81相应,用于给测温电线91让位。
过线孔81底部为半圆形,且底部具有褶边结构,能够起到与过线圈82贴合和保护过线圈82的作用。过线孔81两侧靠上的位置设有挡钩89,挡钩89的下沿垂直于过线孔81两侧,挡钩89的上沿倾斜延伸至过线孔81开口部位,两侧挡钩89的上沿呈导向结构。
过线孔81上装设有弹性材料的过线圈82,过线圈82为一柱体形状。柱体外侧表面设有第一凸环85和第二凸环86,第一凸环85和第二凸环86之间形成环形的卡接槽87,用于与过线孔81装配。过线圈82安装时,将卡接槽87对准过线孔81,轻轻压下使卡接槽87置于过线孔81顶部的导入形结构上,再稍用力将过线圈82按入过线孔81两侧的挡钩89下面,挡钩89可将过线圈82紧紧卡住,不易滑出过线孔81。
过线圈82中间有一截面为圆形的穿线孔83,穿线孔83一侧开有切口槽84,切口槽84贯穿过线圈82的侧壁,用于放入测温电线91,过线圈82安装时,将切口槽84竖直设置。切口槽84的设计,使得在安装测温电线91时,不用将测温电线91从一侧穿入另一侧穿出,可以直接将测温电线91从切口槽84顶部开口压入,并在穿线孔83中定位,方便安装及检修,提高安装效率。该过线结构还能适用于其他的天线,电控盒100中存在部分直径较大的电线,通过从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的过线方式穿线困难,受到较大的阻力,穿线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结构造成损坏,需要在盒体1上开设大直径的孔以适用不同的电线,而通过这种上部压入的过线方式需要的作用力小,轻松实现装配到位,对各种电线均可通用。过线圈82为弹性材料,测温电线91安装到位后,穿线孔83内壁会挤压测温电线91,使得装配更加牢固并形成密封。过线圈82的正面具有向外侧延伸的凸起部88,对测温电线91起到过渡支撑作用,使电线伸出部位更靠近进风口300,减少测温电线91无支撑延伸的距离,提高测温探头9定位的可靠性。
实施例八
一种嵌入式空调,包括接水盘200和电控盒100。所述电控盒100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一至七中所述电控盒100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或者全部的技术特征,也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组合的技术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控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和盒盖(2),所述盒盖(2)扣合在所述盒体(1)顶部,所述盒体(1)包括底板和四面侧壁,所述盒盖(2)相对的两边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盖沿(22)和第二盖沿(23),所述第一盖沿(22)与所述盒体(1)的第一侧壁(12)装配,所述第二盖沿(23)与所述盒体(1)的第二侧壁(13)装配,所述第一盖沿(22)与所述第一侧壁(12)通过插片结构连接,所述第二盖沿(23)与所述第二侧壁(13)通过螺钉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2)顶部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插片(16),所述第一盖沿(22)上设有与所述插片(16)对应的条形孔(24),所述插片(16)与所述条形孔(24)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16)延伸端的两角为圆角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2)顶部设有多个弯折的挡板(17),所述挡板(17)设置在所述插片(16)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沿(23)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耳(25),所述第一凸耳(25)中部设有第一螺孔(26),所述第二侧壁(13)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耳(25)相对应的第二凸耳(18),所述第二凸耳(18)中部设有第二螺孔(1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26)为腰形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沿(23)下端具有朝外侧倾斜的导向板(27)。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2)中部具有向上凸起的凸起平面(21)。
9.如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和所述盒盖(2)均为钣金件。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沿(22)和所述挡板(17)的边缘具有褶边结构。
CN201821261049.2U 2018-07-30 2018-08-07 一种电控盒 Active CN20872045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68628 2018-07-30
CN201821216862 2018-07-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0456U true CN208720456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76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61049.2U Active CN208720456U (zh) 2018-07-30 2018-08-07 一种电控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0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0700A (zh) 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08620522U (zh) 一种空调电控盒布线结构
CN208620532U (zh) 一种过线结构及空调电控盒
CN207365332U (zh) 一种空调器电控盒
CN208720456U (zh) 一种电控盒
CN208571523U (zh) 一种过线结构及空调电控盒
CN208620524U (zh) 一种空调器电控盒结构
CN208620521U (zh) 一种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08620523U (zh) 一种空调电控盒及嵌入式空调
CN108870699A (zh) 一种空调电控盒及嵌入式空调
CN208012229U (zh) 冰箱的主控板盒以及冰箱
US3547392A (en) Adjustable display hook
CN208238379U (zh) 杀菌装置及冰箱抽屉
CN108006931A (zh) 风口结构、空调和风口部件安装方法
CN207253254U (zh) 磁条安装架及家用电器
CA2490731A1 (en) Shopping cart bumper
KR101369200B1 (ko) 비닐하우스용 프레임
CN107360689A (zh) 电控箱
CN2501401Y (zh) 具有吊挂装置的吊柜
CN210320519U (zh) 一种线控器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001774U (zh) 一种高强度建筑内玻璃幕墙
US9821182B2 (en) Concealed sprinkler head cover adjusting device
CN206234327U (zh) 一种风机皮带罩及风机组件
CN207492633U (zh) 烹饪器具
CN206221436U (zh) 连接面的特定结构及用于连接两个分离材料连接面的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