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17311U - 一种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17311U
CN208717311U CN201821204067.7U CN201821204067U CN208717311U CN 208717311 U CN208717311 U CN 208717311U CN 201821204067 U CN201821204067 U CN 201821204067U CN 208717311 U CN208717311 U CN 208717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organic glass
glass column
turn over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40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珺
王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20406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17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17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17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藻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卡接有有机玻璃柱,有机玻璃柱由上翻半柱和下翻半柱组成,上翻半柱和下翻半柱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机玻璃柱上方通过转轴连接有上开关盖,上开关盖上开槽有1对气管孔,分别为充气管孔、排气管孔,气管孔为气管进出容器的通道。气管孔上端气管均接有孔径为0.2μm的细菌过滤器。有机玻璃柱下方通过转轴连接有下开关盖;所述底座和有机玻璃柱接触位置嵌入有LED灯管。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清晰,使得装置便于清洗消毒,避免藻液受到敌害生物的污染,可使光照充足,提高光合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藻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微藻是一类在淡水或海水中分布广泛,营养丰富、光合利用度高的自养微小植物,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多糖、色素等营养物质,使其在水产养殖、食品、医药、基因工程、液体燃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微藻的规模培养是其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目前,微藻的培养方式有开放式或封闭式。进行开放式培养时,由于是把微藻培养在敞开的容器中,藻液与外界接触面大,容易受到原生动物、细菌等敌害生物的污染,因而容易导致培养失败。而现有封闭培养模式的玻璃柱装置结构是固定为一体的,培养容器不便于清洗消毒,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培养失败。另外,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及避免玻璃柱底层的微藻受光少,通常使用有机玻璃柱大量并排生产并且倾斜一定的角度,这样导致在有机玻璃柱的背面光照微弱,不利于微藻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由于现有的玻璃柱是固定为一体结构装置的原因,不便于对培养容器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从而影响培养效果。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微藻进行开放式培养时,由于是把微藻培养在敞开的容器中,藻液与外界接触面大,容易受到敌害生物的污染。微藻进行封闭式培养时,由于玻璃柱装置结构是固定为一体的,不便于清洗、消毒培养容器,而且玻璃柱的背面光照微弱,不利于微藻进行光合作用。此外,装置中充气管、排气管没有安装细菌过滤器,容易导致细菌污染藻液。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设置有:
底座;
所述底座上卡接有有机玻璃柱,有机玻璃柱由上翻半柱和下翻半柱组成,上翻半柱和下翻半柱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机玻璃柱上方通过转轴连接有上开关盖,上开关盖上开槽有1对气管孔,是充气管、排气管的通道,有机玻璃柱下方通过转轴连接有下开关盖。所述底座和有机玻璃柱接触位置嵌入有LED灯管。
进一步,所述上翻半柱和下翻半柱啮合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可以实现有机玻璃柱的封闭。
进一步,所述气管孔中间位置开槽有置物槽。
进一步,所述气管孔插入充气管、排气管后实现封闭。
进一步,所述充气管接上充气泵后实现玻璃柱中藻液的充气。
进一步,所述下开关盖和有机玻璃柱对合后,可实现有机玻璃柱下方的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上翻半柱和下翻半柱的设置使得装置便于清洗,消毒;通过气管孔插管充气、排气和置物槽的设置避免藻液与外界接触面大,免受敌害生物的污染;通过在气管孔上端的充气管、排气管上接上细菌过滤器,可以避免藻液受细菌等敌害生物污染;通过补光的设置,对有机玻璃柱进行背面补光,使得藻液的光照条件充足,光合效率提高。
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清晰,使得装置便于清洗消毒,避免藻液受到敌害生物的污染,并可使光照充足,提高光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机玻璃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开关盖的剖视图。
图中:1、有机玻璃柱;2、连接块;3、下开关盖;4、底座;5、LED灯管;6、充气管孔;7、上开关盖;8、转轴;9、上翻半柱;10、下翻半柱;11、置物槽;12、充气管;13、细菌过滤器;14、排气管孔;15、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包括:有机玻璃柱1、连接块2、下开关盖3、底座4、LED灯管5、充气管孔6、上开关盖7、转轴8、上翻半柱9、下翻半柱10、置物槽11、充气管12、细菌过滤器13、排气管孔14、排气管15。
所述底座4上卡接有有机玻璃柱1,有机玻璃柱1由上翻半柱9和下翻半柱10组成,上翻半柱9和下翻半柱10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机玻璃柱1下方通过转轴连接有下开关盖3,上开关盖7上开槽有充气管孔6、排气管孔14,充气管12通过充气管孔6插接到有机玻璃柱1内底部,排气管15通过排气管孔14插接在有机玻璃柱1上端,有机玻璃柱1下方通过转轴连接有下开关盖3。所述底座4和有机玻璃柱1接触位置嵌入有LED灯管5。
所述上翻半柱9和下翻半柱10啮合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2。
所述气管孔中间位置开槽有置物槽11。
所述下开关盖3和有机玻璃柱1对合后,可实现有机玻璃柱1下方的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底座4放置好,可将有机玻璃柱1并排进行大量生产,LED灯管5在有机玻璃柱1的背面进行补光,利于微藻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光合效率;在充气孔6处插充气管进行充气,保证了微藻液中有足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分别在充气管、排气管上接上细菌过滤器,在上开关盖7的置物槽11放置敌害生物的抑制物,既保证了微藻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又阻止了细菌、原生动物等敌害生物进入有机玻璃柱1,使得藻液不受敌害生物的污染;上开关盖7打开使培养的所需物进入有机玻璃柱,微藻培养完成后,打开下开关盖3,可进行微藻的收集,之后打开连接块2,将上翻柱9掀起,有机玻璃柱1的内壁都暴露在外,便于对有机玻璃柱1的清洗。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设置有:
底座;所述底座上卡接有有机玻璃柱,有机玻璃柱由上翻半柱和下翻半柱组成,上翻半柱和下翻半柱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机玻璃柱上方通过转轴连接有上开关盖,上开关盖上开槽有1对气管孔,有机玻璃柱下方通过转轴连接有下开关盖,所述底座和有机玻璃柱接触位置嵌入有LED灯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半柱和下翻半柱啮合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孔中间位置开槽有置物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开关盖和有机玻璃柱对合安装。
CN201821204067.7U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 Active CN208717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4067.7U CN208717311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4067.7U CN208717311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17311U true CN208717311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75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4067.7U Active CN208717311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17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93886U (zh) 一种高效封闭式海洋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
CN102994367B (zh) 一种纯培养光合细菌的光生物反应系统及其灭菌方法
CN201541550U (zh) 自动化藻类培养装置
CN206127298U (zh) 一种自动化接种仪
CN108913602A (zh) 一种细胞培养设备
CN206666557U (zh) 复合式智能一体化培养器
CN105039138A (zh) 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微藻养殖系统及其培养方法
EP2412794A1 (en) Method for circulatory cultivating photosynthetic microalgae
CN108641925A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CN208649315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CN202415535U (zh) 一种规模化微藻养殖生物反应器
CN208717311U (zh) 一种新型的微藻培养装置
CN201605272U (zh) 光合细菌培养罐
CN105838585A (zh) 硅藻培养装置与方法
CN203833924U (zh) 自养型微藻封闭式培养与负压滤洗取藻的装置
CN201089772Y (zh) 螺旋藻培养器
CN209722155U (zh) 一种藻类的培养装置
CN205774490U (zh) 硅藻培养装置
CN208821508U (zh) 观赏鱼养殖与空气净化器
CN107557290B (zh) 一种微型藻类的恒化连续培养装置
CN207062270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蓝光光照发酵罐
CN214088481U (zh) 一种改进型微藻营养液生产用微藻光培养器
CN106281984A (zh) 新型高效家用微藻培养装置
CN208701050U (zh) 一种用于烟气除碳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02680164U (zh) 新型海水螺旋藻工厂化养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