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10853U -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10853U
CN208710853U CN201820928940.0U CN201820928940U CN208710853U CN 208710853 U CN208710853 U CN 208710853U CN 201820928940 U CN201820928940 U CN 201820928940U CN 208710853 U CN208710853 U CN 208710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escape
cloth body
rise buildings
escap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289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东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9289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10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10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10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逃生装置,涉及逃生设备领域,包括楼体,所述楼体顶部朝向地面延伸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楼顶连接的固定板,所述箱体于地面的端部与地面之间留有逃生空间,所述箱体内与箱体同轴设置有布体,所述布体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且整体呈“1”字形设置,所述箱体内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用于在使用布体逃生时、对布体内的逃生人员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逃生人员顺着布体的长度方向降落,布体对人体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了逃生人员降落时的路径,从而提高了逃生人员在逃生时的速度,提高了逃生装置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许多高楼大厦存在易燃物的情形下,常会因电器使用不当、煤气泄露或其他原因,造成房屋失火,因此,现有的高楼建筑中常会设置逃生装置,用于在发生紧急情况下便于人们逃生。
授权公告号为CN2037775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螺旋形逃生滑道,它包括螺旋形管道,螺旋形管道的顶部入口位于高层建筑的顶层,螺旋形管道的底部出口位于高层建筑的底层,螺旋形管道上与高层建筑每层对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中间入口,所述螺旋形管道的顶部入口和中间入口与高层建筑的逃生出口之间通过连接板连通。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建筑内每层的被困人员均可通过连接板从顶部入口或中间入口进入到螺旋形管道的内部,之后人员沿螺旋形管道盘旋下滑,从底部出口处滑出,滑出人员经弹性防撞垫的缓冲后安全落地。
但其不足之处在于,采用螺旋形的管道,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螺旋形的管道路程较长,由顶部滑至底部的速度较慢,降低了逃生滑道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具有逃生速度快且能提高使用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括楼体,所述楼体顶部朝向地面延伸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楼顶连接的固定板,所述箱体于地面的端部与地面之间留有逃生空间,所述箱体内与箱体同轴设置有布体,所述布体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且整体呈“1”字形设置,所述箱体内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用于在使用布体逃生时、对布体内的逃生人员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逃生人员通过楼顶的固定板进入至布体内,逃生人员顺着布体的长度方向降落,布体对人体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了逃生人员降落时的路径,从而提高了逃生人员在逃生时的速度,提高了逃生装置的使用效果;缓冲装置的设置可使得逃生人员在进入至布体内,对逃生人员起到进一步的缓冲作用,防止逃生人员在进入至布体内降落时,受到伤害。
进一步,所述布体具有弹性且由上至下半径逐渐减小。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布体设置为具有弹性的可使得逃生人员在进入至布体内时,布体不仅对人体起到了缓冲作用还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防止逃生人员在降落时受伤;将布体由上至下半径逐渐减小,可使得逃生人员在进入至布体内降落时,使得逃生人员在降落至布体下部时被进一步缓冲,防止逃生人员在降落时受伤。
进一步,每组缓冲装置包括铰接于箱体两侧的缓冲板,所述箱体上于缓冲板下部与缓冲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缓冲板远离箱体的端部抵接于布体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逃生人员进入至布体内时,因箱体内的缓冲板抵抗弹簧的弹力抵接于布体上,当逃生人员在降落时,逃生人员降落至缓冲板所在的位置时,逃生人员通过与布体抵接的缓冲板,对逃生人员的降落起到了进一步的缓冲作用,防止逃生人员在降落时受伤,进一步提高了逃生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缓冲板设置为橡胶板或海绵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缓冲板设置为橡胶板或海绵板可使得逃生人员在降落时对逃生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缓冲板对逃生人员造成伤害,并且橡胶板或海绵板的设置可对人体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提高了缓冲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缓冲板远离箱体的端部设置为与布体外壁贴合的圆弧形。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缓冲板的端部设置为圆弧形,当逃生人员在降落时,对逃生人员起到较好的缓冲和保护作用,并且圆弧形的缓冲板,减少了对逃生人员的阻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逃生人员在降落时的降落速度。
进一步,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在逃生人员进入至布体内降落时、对逃生人员进行二次保护的放线装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放线装置的设置可使得当逃生人员进入至布体内后,对逃生人员起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和缓冲作用,并且在逃生人员于布体内降落时,在一定程度上对逃生人员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放线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上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放线轴,所述放线轴的两端设置有挡边,所述放线轴上绕设有逃生线,所述逃生线的一端与放线轴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拉手。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逃生人员进入至布体内降落时,拉住拉手带动逃生线于放线轴上转动,使得逃生线对人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和缓冲作用,当逃生人员于箱体下部逃出时,驱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逃生线收回至放线轴上,供其他人逃生,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实施,提高了放线装置的使用效果;挡边的设置可防止放线轴在绕设逃生线时,逃生线于放线轴的两端掉落。
进一步,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向电机供电的蓄电池。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发生紧急情况如火灾时,可能会产生电力供应中断,导致电机不能正常驱动用于收卷逃生线;蓄电池的设置可使得当不使用逃生装置时,将蓄电池充满电力,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采用蓄电池内的电力驱动电机,使得电机可正常带动逃生线收回至放线轴上,供其他人逃生,进一步提高了放线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上部于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向蓄电池内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蓄电池的设置虽然可使得逃生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对电机进行驱动进行收卷逃生线的操作,但是需要不定期向蓄电池内充电,较为麻烦;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可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辐射不断对蓄电池内充电,将太阳能产生的电力储存至蓄电池内,当发生紧急情况需要使用电机时,可直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放线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箱体于箱体的上部开口上铰接设置有盖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使用逃生装置时,将盖板遮挡至箱体的上部开口上,对箱体内的布体和缓冲装置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防止下雨或其他天气对逃生装置造成损伤,当需要使用逃生装置时,直接将盖板翻开即可,方便简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布体的设置减少了逃生人员的逃生路径,提高了逃生人员的逃生速度;
二、铰接板和弹簧的设置对布体内降落的逃生人员起到了较好的缓冲作用,防止逃生人员在降落时受伤;
三、放线轴和电机的设置可对布体内降落的逃生人员起到进一步的缓冲和保护作用;
四、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可使得当发生紧急情况没有电力供应时,将太阳电力储存至蓄电池内,使得电机可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和布体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楼体;2、箱体;21、固定板;211、螺栓;22、逃生空间;23、布体;24、缓冲板;241、弹簧;25、固定杆;251、放线轴;252、电机;253、挡边;254、逃生线;255、拉手;26、蓄电池;27、太阳能电池板;28、盖板;29、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括楼体1,楼体1顶部朝向地面延伸设置有箱体2,箱体2的两端为开口设置,箱体2的上部开口处设置有用于与楼体1顶部连接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设置有与楼顶固定连接的螺栓211,箱体2的侧部与楼体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杆29,螺栓211和支撑杆29的设置可使得箱体2与楼体1之间连接的更为牢固;箱体2于箱体2的上部开口上铰接设置有盖板28。盖板28的设置可保护箱体2内的逃生装置免收损伤;箱体2于地面的端部与地面之间留有逃生空间22,逃生空间22方便逃生人员于箱体2内出来。
如图3所示,箱体2内与箱体2同轴设置有布体23,布体23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且整体呈“1”字形设置,减少了人体进入至布体23内降落的路径;布体23具有弹性且由上至下半径逐渐减小,布体23最上部的直径较人体的宽度略大,方便逃生人员进入至布体23内。
结合图3和图4,箱体2内沿箱体2的高度方向铰接于箱体2的两侧设置有多个缓冲板24,缓冲板24设置为橡胶板或海绵板,缓冲板24远离箱体2的端部设置为与布体23外壁贴合的圆弧形。箱体2上于缓冲板24下部与缓冲板24之间设置有弹簧241,缓冲板24远离箱体2的端部抵接于布体23上,弹簧241处于自然状态时、缓冲板24朝向下部倾斜设置,防止逃生人员降落时被卡住。当逃生人员进入至布体23内降落时,布体23内降落的逃生人员与箱体2内的缓冲板24相抵接,带动缓冲板24挤压弹簧241,使得缓冲板24对布体23内降落的人员起到了较好的缓冲作用,防止逃生人员受伤。
结合图1和图2,箱体2上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5,固定杆25上设置有电机252,电机252的输出端设置有放线轴251,放线轴251的两端设置有挡边253,放线轴251上绕设有逃生线254,逃生线254的一端与放线轴25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拉手255。当发生紧急情况需要逃生时,逃生人员进入至布体23内,拉住拉手255使得逃生线254带动放线轴251转动,当逃生人员于箱体2的下部逃出时,驱动电机252使得电机252带动放线轴251反向转动,带动逃生线254收卷至放线轴251上,使得下一个逃生人员继续使用。
结合图1和图2,箱体2上设置有用于向电机252供电的蓄电池26。箱体2的上部于箱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向蓄电池26内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27。太阳能电池受到太阳的照射向蓄电池26内提供电力,当发生紧急情况无电力供应时,蓄电池26的设置可使得电机252正常驱动,对逃生线254完成收卷。
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逃生人员依次逃生,当逃生人员于布体23的下部逃生空间22出去后,下一个逃生人员可继续使用,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逃生人员到达楼顶上的固定板21上,打开盖板28,进入至布体23内,此时拉动拉手255,逃生人员于布体23内降落,挤压箱体2上与布体23抵接的缓冲板24,对布体23内的逃生人员起到了缓冲作用,使得逃生人员缓慢降落至箱体2的底部由逃生空间22逃出,此时储存了太阳能电池板27转化的电力的蓄电池26驱动电机252,使得电机252带动逃生线254收回至放线轴251上,使得下一个逃生人员可继续使用。

Claims (10)

1.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括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体(1)顶部朝向地面延伸设置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两端为开口设置,所述箱体(2)上设置有用于与楼顶连接的固定板(21),所述箱体(2)于地面的端部与地面之间留有逃生空间(22),所述箱体(2)内与箱体(2)同轴设置有布体(23),所述布体(23)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且整体呈“1”字形设置,所述箱体(2)内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组用于在使用布体(23)逃生时、对布体(23)内的逃生人员进行缓冲的缓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体(23)具有弹性且由上至下半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缓冲装置包括铰接于箱体(2)两侧的缓冲板(24),所述箱体(2)上于缓冲板(24)下部与缓冲板(24)之间设置有弹簧(241),所述缓冲板(24)远离箱体(2)的端部抵接于布体(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4)设置为橡胶板或海绵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24)远离箱体(2)的端部设置为与布体(23)外壁贴合的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上设置有用于在逃生人员进入至布体(23)内降落时、对逃生人员进行二次保护的放线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箱体(2)上部的固定杆(25),所述固定杆(25)上设置有电机(252),所述电机(252)的输出端设置有放线轴(251),所述放线轴(251)的两端设置有挡边(253),所述放线轴(251)上绕设有逃生线(254),所述逃生线(254)的一端与放线轴(25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拉手(25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上设置有用于向电机(252)供电的蓄电池(2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上部于箱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向蓄电池(26)内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板(2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于箱体(2)的上部开口上铰接设置有盖板(28)。
CN201820928940.0U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Active CN208710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8940.0U CN208710853U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8940.0U CN208710853U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10853U true CN208710853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71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28940.0U Active CN208710853U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108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6907A (zh) * 2022-03-21 2022-07-29 四川尧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楼宇逃生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6907A (zh) * 2022-03-21 2022-07-29 四川尧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楼宇逃生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10853U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111691616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建筑外墙遮阳装置
CN202161702U (zh) 直降式救助袋
CN204582336U (zh) 太阳能或交流变频充电蓄电池直流驱动高空安全救援舱
CN206518020U (zh) 驱鸟装置
CN210396973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平台处的盖板装置
CN207243452U (zh) 由电机驱动的加油机胶管收放器
CN108301548B (zh) 一种可移动式屋顶
CN211819794U (zh) 可进行风能利用的阳台设备
CN202151467U (zh) 直降式救生装置
CN210640675U (zh) 一种变电站用的避雷装置
CN108429529B (zh) 一种太阳能板
CN106730433A (zh) 自发电自动升降高楼烈火逃生器
CN207829506U (zh) 一种可自动复位的安防护栏
CN215670954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安全防坠装置
CN206428916U (zh) 遮阳雨篷
CN215520207U (zh) 一种自动铺盖式泳池盖布
CN214783695U (zh) 一种启闭机
CN216517572U (zh) 一种塔筒平台通道的防护门
CN219430685U (zh) 一种水利建设用水利启闭闸门
CN217606436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远程控制报警器
CN220754042U (zh) 一种开关柜体的防雨结构
CN214879775U (zh) 一种塔吊用辅助攀爬设备
CN209251213U (zh) 一种花卉植物培育大棚
CN209596432U (zh) 自减速机构及逃生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