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9412U - 电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电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9412U
CN208709412U CN201721891935.9U CN201721891935U CN208709412U CN 208709412 U CN208709412 U CN 208709412U CN 201721891935 U CN201721891935 U CN 201721891935U CN 208709412 U CN208709412 U CN 208709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uncapping
cover
pot cover
electric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919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飞
孟城城
刘日贵
马二刚
张怀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919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9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9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9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盖,包括锅盖本体以及内盖,内盖具有锁定位置以及解锁位置;旋转座,驱动内盖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转动;开盖件,设置在锅体上,开盖件具有使锅盖盖合在锅体上的初始位置以及使锅盖从锅体上打开的按压位置;止开件,可移动地设置在锅盖本体上并与旋转座配合,当旋转座带动内盖转动至锁定位置时,旋转座能够与止开件配合,以使止开件能够抵顶开盖件,以阻碍开盖件向按压位置移动,当旋转座带动内盖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旋转座与止开件分离,当向开盖件施加外力时,开盖件能够顶推止开件以使止开件回复至初始位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压力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的锅盖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以及锅盖,锅体包括外锅以及内锅,内锅上设置有锅牙,锅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锅牙配合的盖牙,锅体上还设置有开盖按键。当锅牙和盖牙扣合后,如果用户按下开盖按键则可能导致锅盖将内锅从外锅中带出,造成电压力锅的安全性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般在锅盖上设置有止开杆,止开杆能够与锅体上的扣钩向扣合以将锅盖扣合在锅体上。锅盖上还包括转轴座,转轴座上设置有抵顶结构。当转轴座转动至锁定位置时,开盖按键按压抵顶结构,以使抵顶结构抵顶止开杆以防止用户误按开盖按键时止开杆后退。当转轴座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止开杆在开盖按键的作用下能够向后退。而当用户不再对开盖按键施加外力时,止开杆能够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上述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使得电压力锅的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压力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锅体具有锅牙;锅盖,包括锅盖本体以及内盖,内盖具有盖牙,内盖具有使锅牙与盖牙配合的锁定位置以及使锅牙与盖牙分离的解锁位置;旋转座,可枢转地设置在锅盖本体上,旋转座驱动内盖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转动;开盖件,设置在锅体上,开盖件具有使锅盖盖合在锅体上的初始位置以及使锅盖从锅体上打开的按压位置;止开件,可移动地设置在锅盖本体上并与旋转座配合,当旋转座带动内盖转动至锁定位置时,旋转座能够与止开件配合,以使止开件能够抵顶开盖件,以阻碍开盖件向按压位置移动,当旋转座带动内盖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旋转座与止开件分离,当向开盖件施加外力时,开盖件能够顶推止开件以使止开件回复至初始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旋转座带动内盖转动至锁定位置时,旋转座能够与止开件配合,以使止开件能够抵顶开盖件,以阻碍开盖件向按压位置移动。当旋转座带动内盖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旋转座与止开件分离,此时,当向开盖件施加外力时,由于旋转座不再向止开件提供抵顶力,因此开盖件能够顶推止开件以使止开件回复至初始位置。上述结构避免设置其他弹性复位结构,靠用户按下开盖件即可使止开件复位,因此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止开件与锅盖本体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以使止开件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起以及朝向开盖件延伸并与限位凸起配合的限位长孔,限位凸起与限位长孔中的一个设置在止开件上,限位凸起与限位长孔中的另一个设置在锅盖本体上。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锅盖本体上并朝向开盖件延伸的限位凹槽,止开件可移动地设置在限位凹槽内,限位凹槽的槽壁能够与止开件的侧壁配合以使止开件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锅盖本体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凸筋,两个限位凸筋与锅盖本体的上表面形成限位凹槽。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还包括止挡板,止挡板遮挡在止开件的上方以止挡止开件。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还包括固定件,止挡板为垫片,垫片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锅盖本体上。
进一步地,开盖件能够在竖直面内转动,当开盖件不受外力时,开盖件将锅盖扣合在锅体上,当开盖件在按压力的作用下旋转时,开盖件与锅盖分离以使锅盖能够从锅体上打开。
进一步地,锅盖本体包括面盖以及位于面盖内的内衬,旋转座与止开件设置在内衬上,面盖的靠近开盖件的一侧设置有卡筋,开盖件包括开盖件本体以及设置在开盖件本体上的压接结构,压接结构压接在卡筋上方以使锅盖盖设在锅体上。
进一步地,开盖件本体包括顶壁、连接在顶壁外侧的侧壁以及设置在顶壁上并向下延伸的立板,立板位于侧壁的内侧,止开件与立板相配合。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压力锅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电压力锅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中的开盖件处于初始位置;
图3示出了图2的电压力锅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电压力锅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中的开盖件处于按压位置;
图5示出了图4的电压力锅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电压力锅的内衬的俯视示意图,其中内盖处于解锁位置;
图7示出了图6的内衬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图1的电压力锅的内衬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内盖处于锁定位置。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限位凹槽;10、锅体;20、锅盖;21、锅盖本体;211、面盖;212、内衬;213、卡筋;22、内盖;30、旋转座;40、开盖件;41、开盖件本体;411、顶壁;412、侧壁;413、立板;42、压接结构;50、止开件;60、限位结构;61、限位凸起;62、限位长孔;63、限位凸筋;64、止挡板;65、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10、锅盖20、旋转座30、开盖件40以及止开件50。其中,锅体10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锅体10具有锅牙。锅盖20包括锅盖本体21以及内盖22,内盖22具有盖牙,内盖22具有使锅牙与盖牙配合的锁定位置以及使锅牙与盖牙分离的解锁位置。旋转座30可枢转地设置在锅盖本体21上,旋转座30驱动内盖22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转动。开盖件40设置在锅体10上,开盖件40具有使锅盖20盖合在锅体10上的初始位置以及使锅盖20从锅体10上打开的按压位置。止开件50可移动地设置在锅盖本体21上并与旋转座30配合,当旋转座30带动内盖22转动至锁定位置时,旋转座30能够与止开件50配合,以使止开件50能够抵顶开盖件40,以阻碍开盖件40向按压位置移动,当旋转座30带动内盖22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旋转座30与止开件50分离,当向开盖件40施加外力时,开盖件40能够顶推止开件50以使止开件50回复至初始位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旋转座30带动内盖22转动至锁定位置时,旋转座30能够与止开件50配合,以使止开件50能够抵顶开盖件40,以阻碍开盖件40向按压位置移动。当旋转座30带动内盖22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旋转座30与止开件50分离,此时,当向开盖件40施加外力时,由于旋转座30不再向止开件50提供抵顶力,因此开盖件40能够顶推止开件50以使止开件50回复至初始位置。上述结构避免设置其他弹性复位结构,靠用户按下开盖件40即可使止开件50复位因此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果旋转座30带动内盖22转动至锁定位置时,止开件50并未推顶到位,那么可能导致止开件50与开盖件40之间的距离过大,从而使得用户按压开盖件40,锅盖20还是有可能从锅体10上打开,使得电压力锅的安全性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止开件50与锅盖本体21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60。上述结构使得止开件50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从而保证在止开件50能够被推顶到位,保证电压力锅的安全性。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60包括限位凸起61以及朝向开盖件40延伸并与限位凸起61配合的限位长孔62,限位凸起61与限位长孔62中的一个设置在止开件50上,限位凸起61与限位长孔6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锅盖本体21上。具体地,当止开件50具有脱离预定轨迹的趋势时,限位长孔62的孔壁能够止挡限位凸起61以使止开件50能够沿预定轨迹移动。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装配。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60包括设置在锅盖本体21上并朝向开盖件40延伸的限位凹槽1,止开件50可移动地设置在限位凹槽1内。具体地,当止开件50具有脱离预定轨迹的趋势时,限位凹槽1的槽壁能够与止开件50的侧壁412配合以使止开件50能够沿预定轨迹(方向)移动。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装配。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60既包括相互配合的限位凸起61和限位长孔62,又包括限位凹槽1,两重限位能够进一步保证止开件50沿预定轨迹(方向)移动。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盖本体21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凸筋63,两个限位凸筋63与锅盖本体21的上表面形成限位凹槽1。上述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如果止开件50从限位凹槽1内脱出,或者限位凸起61从限位长孔62内脱出,将会无法对止开件50进行限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60还包括止挡板64,止挡板64遮挡在止开件50的上方以止挡止开件50。上述结构能够防止止开件50向上跳动,避免止开件50从限位凹槽1内脱出,从而进一步保证止开件50沿预定轨迹(方向)移动。
如图6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60还包括固定件65,止挡板64为垫片,垫片通过固定件65固定在锅盖本体21上。上述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通常开盖件设置在锅体的侧部,这样用户在使用时可能需要弯腰操作,导致用户使用体验差。为了改善用户使用体验,在本实施例中,开盖件40设置在锅体的上部,这样用户不必弯腰操作开盖件40,从而使得开盖更加方便。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盖件40能够在竖直面内转动,当开盖件40不受外力时,开盖件40将锅盖20扣合在锅体10上,当开盖件40在按压力的作用下旋转时,开盖件40与锅盖20分离以使锅盖20能够从锅体10上打开。上述结构能够将用户向下按压的力转换为水平的推顶力,从而使得止开件50能够被开盖件40顺利推回至初始位置。
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盖本体21包括面盖211以及位于面盖211内的内衬212,旋转座30与止开件50设置在内衬212上,面盖211的靠近开盖件40的一侧设置有卡筋213,开盖件40包括开盖件本体41以及设置在开盖件本体41上的压接结构42,压接结构42压接在卡筋213上方以使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上述结构简单,使得开盖、合盖方式简单。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盖件本体41包括顶壁411、连接在顶壁411外侧的侧壁412以及设置在顶壁411上并向下延伸的立板413,立板413位于侧壁412的内侧,止开件50与立板413相配合。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此外,由于开盖件40为塑胶件,因此,上述结构使得开盖件40制造时不易产生缩水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开盖件40与锅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以使开盖件40在失去外力作用下能够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0),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所述锅体(10)具有锅牙;
锅盖(20),包括锅盖本体(21)以及内盖(22),所述内盖(22)具有盖牙,所述内盖(22)具有使所述锅牙与所述盖牙配合的锁定位置以及使所述锅牙与所述盖牙分离的解锁位置;
旋转座(30),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锅盖本体(21)上,所述旋转座(30)驱动所述内盖(22)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转动;
开盖件(40),设置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开盖件(40)具有使所述锅盖(20)盖合在所述锅体(10)上的初始位置以及使所述锅盖(20)从所述锅体(10)上打开的按压位置;
止开件(5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锅盖本体(21)上并与所述旋转座(30)配合,当所述旋转座(30)带动所述内盖(22)转动至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旋转座(30)能够与所述止开件(50)配合,以使所述止开件(50)能够抵顶所述开盖件(40),以阻碍所述开盖件(40)向所述按压位置移动,当所述旋转座(30)带动所述内盖(22)转动至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旋转座(30)与所述止开件(50)分离,当向所述开盖件(40)施加外力时,所述开盖件(40)能够顶推所述止开件(50)以使所述止开件(50)回复至所述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开件(50)与所述锅盖本体(21)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60)以使所述止开件(50)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60)包括限位凸起(61)以及朝向所述开盖件(40)延伸并与所述限位凸起(61)配合的限位长孔(62),所述限位凸起(61)与所述限位长孔(62)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止开件(50)上,所述限位凸起(61)与所述限位长孔(62)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锅盖本体(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60)包括设置在所述锅盖本体(21)上并朝向所述开盖件(40)延伸的限位凹槽(1),所述止开件(5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凹槽(1)内,所述限位凹槽(1)的槽壁能够与所述止开件(50)的侧壁(412)配合以使所述止开件(50)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本体(21)上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凸筋(63),两个所述限位凸筋(63)与所述锅盖本体(21)的上表面形成所述限位凹槽(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60)还包括止挡板(64),所述止挡板(64)遮挡在所述止开件(50)的上方以止挡所述止开件(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60)还包括固定件(65),所述止挡板(64)为垫片,所述垫片通过所述固定件(65)固定在所述锅盖本体(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件(40)能够在竖直面内转动,当所述开盖件(40)不受外力时,所述开盖件(40)将所述锅盖(20)扣合在所述锅体(10)上,当所述开盖件(40)在按压力的作用下旋转时,所述开盖件(40)与所述锅盖(20)分离以使所述锅盖(20)能够从所述锅体(10)上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本体(21)包括面盖(211)以及位于所述面盖(211)内的内衬(212),所述旋转座(30)与所述止开件(50)设置在所述内衬(212)上,所述面盖(211)的靠近所述开盖件(40)的一侧设置有卡筋(213),所述开盖件(40)包括开盖件本体(41)以及设置在所述开盖件本体(41)上的压接结构(42),所述压接结构(42)压接在所述卡筋(213)上方以使所述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件本体(41)包括顶壁(411)、连接在所述顶壁(411)外侧的侧壁(412)以及设置在所述顶壁(411)上并向下延伸的立板(413),所述立板(413)位于所述侧壁(412)的内侧,所述止开件(50)与所述立板(413)相配合。
CN201721891935.9U 2017-12-28 2017-12-28 电压力锅 Active CN208709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91935.9U CN208709412U (zh) 2017-12-28 2017-12-28 电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91935.9U CN208709412U (zh) 2017-12-28 2017-12-28 电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9412U true CN208709412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68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91935.9U Active CN208709412U (zh) 2017-12-28 2017-12-28 电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94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62125B (zh) 电压力锅
CN105996753A (zh) 压力锅无压开盖解锁结构
CN205162632U (zh) 可单手开合盖的杯子
CN105996669B (zh) 保温杯
CN105249759A (zh) 可单手开合盖的杯子
CN107048924B (zh) 饮水容器杯盖的可拆卸机构
CN208709412U (zh) 电压力锅
CN202891565U (zh) 一种锅盖可拆的连体式烹饪器具
CN205963687U (zh) 一种保温杯
CN202408222U (zh) 直饮杯杯盖
CN201147188Y (zh) 压力锅开合盖结构
CN205568747U (zh) 一种煲盖及电饭煲
CN206314930U (zh) 便携式商务保温杯
CN201767751U (zh) 一种翻盖式电压力锅
CN211212605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107954080A (zh) 一种易开式瓶盖结构
CN202681583U (zh) 带弹性机构的上盖可拆的电炊具
CN207693390U (zh) 水杯栓体的可拆卸结构
CN208010106U (zh) 一种带旋转锁的杯盖
CN205963689U (zh) 保温杯
CN208228806U (zh) 外锅以及压力锅
CN208822449U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防开盖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6995073U (zh) 一种方便开盖的电压力锅
CN107334363B (zh) 一种带有锁扣结构的慢炖锅
CN209153141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