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7633U - 一种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7633U
CN208707633U CN201821210420.2U CN201821210420U CN208707633U CN 208707633 U CN208707633 U CN 208707633U CN 201821210420 U CN201821210420 U CN 201821210420U CN 208707633 U CN208707633 U CN 208707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er
resistance
triode
high speed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104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淼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anxing Smar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104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7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7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7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光耦E1的表计MCU接收电路和设有高速光耦E2与推挽电路的表计MCU信号发送电路,所述通信设备的输出端连接表计的输入端,所述表计的输入端连接表计MCU接收电路的光耦E1的输入端,所述光耦E1的输出端连接表计MCU的RXD引脚,所述表计MCU的TXD引脚连接表计MCU信号发送电路中的高速光耦E2的输入端,所述高速光耦E2的输出端与推挽电路相连接,并且推挽电路与表计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表计的输出端连接通信设备的输入端。通过采用高速光耦,使该通信电路能够满足更高的波特率的通信要求,可拓展性强,采用推挽电路使信号的响应速度快,带载能力强,安全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欧洲国家对使用的海外智能表计有高速通信需求,该需求有以下特征:
1、表计计量系统中的通信端口必须随时可接触,不应被密封盖密封或保护,为了保护用户免受电击,同时保护表计计量系统不受任何反向连接的影响,并且避免通过通信端口影响计量系统的可能性,通信端口的所有线路必须与电源电隔离,包括+5V电源线。为了实现电隔离,并降低通过通信端口影响表计计量系统的可能性,信号线(数据线和数据请求线)必须配备有光耦合器;
2、表计计量系统中的通信端口(其中,通信端口是整个表计计量系统的组成部分)必须满足安装类别IV的要求,意味着通信端口冲击耐受电压=6000V。
3、由于光耦合器的使用,“数据”线必须被设计为OC(开放集电极)输出,“数据”线必须是逻辑倒置的。
4、通信接口必须使用115200波特率的固定传输速率,并且要求表计计量系统必须每隔1秒将数据发送到通信设备,因此整个传输必须在1秒内完成。
当前电表行业普遍使用普通光耦,无法支持100k以上高波特率的通信,且没有针对性的过载保护方案。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可拓展、安全性好和满足更高波特率通信需求的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用于控制表计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光耦E1的表计MCU接收电路和设有高速光耦E2与推挽电路的表计MCU信号发送电路,所述通信设备的输出端OUTPUT1连接表计的输入端INPUT,所述表计的输入端INPUT连接表计MCU接收电路的光耦E1的输入端,所述光耦E1的输出端连接表计MCU的RXD引脚,用于通过表计MCU的RXD引脚触发MCU的TXD引脚工作进行数据发送,所述表计MCU的TXD引脚连接表计MCU信号发送电路中的高速光耦E2的输入端,所述高速光耦E2的输出端与推挽电路相连接,并且推挽电路与表计的输出端OUTPUT相连接,所述表计的输出端OUTPUT连接通信设备的输入端INPUT1,用于将表计的数据高速传输给通信设备。
具体的,所述表计MCU接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表计的输入端INPUT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光耦E1的第1脚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光耦E1的第2脚,并接地,所述光耦E1的第4脚连接电压VSS,所述光耦E1的第3脚连接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二电容C2并联,并且所述光耦E 1的第3脚连接表计MCU的RXD引脚。
作为改进,所述表计MCU信号发送电路中高速光耦E2的输入端还包括三极管V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七电阻R7,所述高速光耦E2的第1引脚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压VSS,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三电阻R3和电压VSS之间,所述第四电阻R4另一端连接表计MCU的TXD引脚,所述高速光耦E2的第2引脚连接第七电阻R7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V1为PNP三极管。
所述推挽电路由三极管V2和三极管V3组成。
具体的,所述表计MCU信号发送电路中高速光耦E2的输出端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所述高速光耦E2的第6引脚分别连接第五电阻R5、第三电容C3和表计的输入端INPUT,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串联,所述高速光耦E2的第4引脚连接在第五电阻R5和第八电阻R8之间,所述第八电阻R8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V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所述三极管V3的集电极与第九电阻R9的连接处为表计的输出端OUTPUT,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串联,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高速光耦E2的第4引脚,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高速光耦E2的第6引脚,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两端分别连接高速光耦E2的第6引脚和高速光耦E2的第5引脚,并且所述高速光耦E2的第5引脚接地。
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V2为PNP三极管。
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V3为NPN三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高速光耦,使该通信电路能够满足更高的波特率的通信要求,可拓展性强,在特定需求时可自由组合拓展以满足更高的通信要求,并且高速光耦输出端通过连接NPN、PNP推挽电路,使信号的响应速度快,带载能力强,能够满足通信设备持续高负载通信,不会出现强上拉静态输出端短路烧穿电表的情况,因此安全性更好,并且表计的输出信号逻辑倒置,满足了高速通信需求中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表计与通信设备之间高速通信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表计内部的高速通信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主要应用于海外智能表计的高速通信,用于控制表计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包括设有光耦E1的表计MCU接收电路1和设有高速光耦E2与推挽电路的表计MCU信号发送电路2,通信设备的输出端OUTPUT1连接表计的输入端INPUT,表计的输入端INPUT连接表计MCU接收电路的光耦E1的输入端,光耦E1的输出端连接表计MCU的RXD引脚,用于通过表计MCU的RXD引脚触发MCU的TXD引脚工作进行数据发送,表计MCU的TXD引脚连接表计MCU信号发送电路中的高速光耦E2的输入端,高速光耦E2的输出端与推挽电路相连接,并且推挽电路与表计的输出端OUTPUT相连接,表计的输出端OUTPUT连接通信设备的输入端INPUT1,用于将表计的数据高速传输给通信设备。其中,MCU的TXD引脚为发送引脚,MCU的RXD引脚为接收引脚。
具体的,表计的输入端INPUT连接的光耦E1为普通光耦,表计MCU接收电路1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表计的输入端INPUT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光耦E1的第1脚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光耦E1的第2脚,并接地,光耦E1的第4脚连接电压VSS,光耦E1的第3脚连接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与第二电容C2并联,并且光耦E 1的第3脚连接表计MCU的RXD引脚。
在本实施例中,表计MCU信号发送电路2中包括三极管V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高速光耦E2的第1引脚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1的基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压VSS,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三电阻R3和电压VSS之间,第四电阻R4另一端连接表计MCU的TXD引脚,高速光耦E2的第2引脚连接第七电阻R7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推挽电路包括三极管V2和三极管V3,高速光耦E2的第6引脚分别连接第五电阻、第三电容C3和表计的输入端INPUT,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串联,高速光耦E2的第4引脚连接在第五电阻R5和第八电阻R8之间,第八电阻R8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3的基极,三极管V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三极管V3的集电极与第九电阻R9的连接处为表计的输出端OUTPUT,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串联,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高速光耦E2的第4引脚,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高速光耦E2的第6引脚,第四电容C4的两端分别连接高速光耦E2的第6引脚和高速光耦E2的第5引脚,并且高速光耦E2的第5引脚接地。
本实施例中,电压VSS为3.3V,三极管V1为PNP三极管,三极管V2为PNP三极管,三极管V3为NPN三极管,因此三极管V2和三极管V3组成了NPN、PNP推挽电路。在有更高波特率要求的通信需求时,可将电路中的普通光耦更换成高速光耦,相应的配套电路更换成高速光耦的电路,以满足更高波特率的需求。
在使用时,该通信电路有两种应用,分别为:通信设备与表计之间的交互过程和被交互过程,其中,交互过程指通信设备与表计之间的数据相互传递,被交互过程指通过表计将数据传输给通信设备。
一般情况下,主要将该通信电路应用于被交互过程,其中,当通信设备的输出端OUTPUT1输出高电平时,则对应的表计的输入端INPUT为高电平,表计MCU的RXD引脚通过光耦E1接收信号,RXD引脚为高电平,触发表计MCU的TXD发送数据,当表计的MCU发送的数据包含“1”时,则TXD引脚为高电平,三极管V1截止,高速光耦不工作,对应的表计的输出端OUTPUT输出为低电平,表计的输出端OUTPUT输出的高电平对应传输出的数据为“0”,因此通信设备的输入端INPUT1相应的接收到表计的输出端OUTPUT传输的数据;反之,当表计的MCU发送的数据包含“0”时,则TXD引脚为低电平,三极管V1导通,高速光耦工作,对应的表计的输出端OUTPUT输出为高电平,表计的OUTPUT输出的高电平对应传输出的数据为“1”,因此通信设备的输入端INPUT1相应的接收到表计的输出端OUTPUT传输的数据;当通信设备的输出端OUTPUT1为输入低电平时,表计的输入端INPUT也为低电平,表计MCU的RXD引脚接收低电平信号,RXD引脚为低电平,不触发TXD发送数据,高速光耦不工作,表计的输出端OUTPUT无输出信号,则通信设备的输入端INPUT1无信号。其中,RXD引脚为高电平时触发TXD发送数据是通过软件设置,也可将其设置成RXD引脚为低电平时触发TXD发送数据。
通信设备与表计之间的交互过程:当通信设备的输出端OUTPUT1输出为方波(由高电平、低电平组成)时,表计的输入端INPUT为方波(由高电平、低电平组成),表计MCU的RXD引脚通过光耦E1接收方波信号,RXD引脚为高/低电平组成的方波,需要MCU内部解析,内部解析后需要传输数据时,则触发TXD发送数据,当表计的MCU发送的数据包含“1”时,则TXD引脚为高电平,三极管V1截止,高速光耦不工作,对应的表计的输出端OUTPUT输出为低电平,表计的输出端OUTPUT输出的高电平对应传输出的数据为“0”,因此通信设备的输入端INPUT1相应的接收到表计的输出端OUTPUT传输的数据;反之,当表计的MCU发送的数据包含“0”时,则TXD引脚为低电平,三极管V1导通,高速光耦工作,对应的表计的输出端OUTPUT输出为高电平,表计的OUTPUT输出的高电平对应传输出的数据为“1”,因此通信设备的输入端INPUT1相应的接收到表计的输出端OUTPUT传输的数据。
因此通过高速光耦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最高可支持600k波特率通信;并且通过将表计的MCU的TXD引脚发送的数据反向,使表计的输出信号逻辑倒置,满足了现有技术中对数据倒置的需求;高速光耦连接的推挽电路比直接强上拉电路的信号响应速度快、带载能力强、更加安全,不会出现静态输出端短路烧坏电表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用于控制表计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高速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光耦E1的表计MCU接收电路和设有高速光耦E2与推挽电路的表计MCU信号发送电路,所述通信设备的输出端OUTPUT1连接表计的输入端INPUT,所述表计的输入端INPUT连接表计MCU接收电路的光耦E1的输入端,所述光耦E1的输出端连接表计MCU的RXD引脚,用于通过表计MCU的RXD引脚触发MCU的TXD引脚工作进行数据发送,所述表计MCU的TXD引脚连接表计MCU信号发送电路中的高速光耦E2的输入端,所述高速光耦E2的输出端与推挽电路相连接,并且推挽电路与表计的输出端OUTPUT相连接,所述表计的输出端OUTPUT连接通信设备的输入端INPUT1,用于将表计的数据高速传输给通信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计MCU接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表计的输入端INPUT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光耦E1的第1脚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光耦E1的第2脚,并接地,所述光耦E1的第4脚连接电压VSS,所述光耦E1的第3脚连接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二电容C2并联,并且所述光耦E1的第3脚连接表计MCU的RXD引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计MCU信号发送电路中高速光耦E2的输入端还包括三极管V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七电阻R7,所述高速光耦E2的第1引脚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1的基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压VSS,所述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在第三电阻R3和电压VSS之间,所述第四电阻R4另一端连接表计MCU的TXD引脚,所述高速光耦E2的第2引脚连接第七电阻R7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V1为PNP三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挽电路由三极管V2和三极管V3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计MCU信号发送电路中高速光耦E2的输出端还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所述高速光耦E2的第6引脚分别连接第五电阻R5、第三电容C3和表计的输入端INPUT,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串联,所述高速光耦E2的第4引脚连接在第五电阻R5和第八电阻R8之间,所述第八电阻R8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V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所述三极管V3的集电极与第九电阻R9的连接处为表计的输出端OUTPUT,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串联,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高速光耦E2的第4引脚,所述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高速光耦E2的第6引脚,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两端分别连接高速光耦E2的第6引脚和高速光耦E2的第5引脚,并且所述高速光耦E2的第5引脚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V2为PNP三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V3为NPN三极管。
CN201821210420.2U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 Active CN208707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0420.2U CN208707633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0420.2U CN208707633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7633U true CN208707633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40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10420.2U Active CN208707633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76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1349A (zh) 一种低延时光耦隔离电路以及rs485隔离通信电路
CN208834295U (zh) 一种232与485总线隔离转换模块
CN111162815B (zh) 一种全双工通信电路及全双工通信装置
CN201118630Y (zh) 一种光电隔离的无极性两芯线通讯总线收发器
CN1731788B (zh) 一种通信设备的接口及使用该接口的接口转换器
CN207010674U (zh) 一种单线通讯电路
CN205302279U (zh) 串行接口数据协议转换器
CN208707633U (zh) 一种表计的高速通信电路
CN208154732U (zh) 从机通信电路、从机、电器设备和主从机通信电路
CN206835082U (zh) 串口隔离通信接口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7283569U (zh) 无网络变压器的以太网口通信电路
CN206322174U (zh) 一种加速三光耦隔离型rs485电路
CN214675119U (zh) 一种采用单线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
CN107424402A (zh) 可与外接设备通讯的载波模块
CN209283208U (zh) 一种主显板的隔离通讯电路
CN213957869U (zh) 一种互联网网关电路
CN107579832A (zh) 无网络变压器的以太网口通信电路
CN208636823U (zh) 复合串口电路
CN209708300U (zh) 一种m-bus电路以及多模通信多协议水表采集器
CN201781495U (zh) 防雷型以太网光纤收发器
CN208337596U (zh) G.fast SFP模块
CN208924258U (zh) 一种电表的rs485全双工通讯电路
CN207743959U (zh) 一种基于rs232的数据传输电路
CN206788242U (zh) 一种单相宽带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中的通信装置
CN207282006U (zh) 用于低压集抄系统的末级设备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