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9590U - 一种冷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9590U
CN208699590U CN201821554529.8U CN201821554529U CN208699590U CN 208699590 U CN208699590 U CN 208699590U CN 201821554529 U CN201821554529 U CN 201821554529U CN 208699590 U CN208699590 U CN 208699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
material cabin
cold
lid
outer p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45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福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anyeyou tea culture exchang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anxi Xuan Tea Culture Exchan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anxi Xuan Tea Culture Exchan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anxi Xuan Tea Culture Exchan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545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9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9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9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泡装置,所述冷泡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原料的原料仓、用于遮蔽和固定原料仓的盖子和用于盛放原料仓和盖子的外包装;原料仓包括原料仓主体和底托,原料仓主体表面设置有渗透片;盖子包括盖顶和盖周身,在盖子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凸起开口内圈,盖周身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外包装包括外包装杯体和封膜片。在泡制冷泡、冷泡咖啡等冷泡饮品时,取出原料仓与盖子的连接体,将原料仓伸入盛装有冷水的冷泡水容器中,冷泡水容器中的冷水透过渗透片与原料相接触,原料浸泡完全后,冷泡水容器中的冷水形成冷泡饮品,从而使用户方便快捷的获取到冷泡饮品。

Description

一种冷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饮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市场上推出多种饮品的原料,例如,茶叶、咖啡粉和抹茶粉等。用户在购买原料后,通常需要准备一个能够盛装热水的冲泡容器,然后将所述原料放置在冲泡容器中,并倾倒热水,从而获取相应的饮品。
但是,上述方式不仅需要用户具有盛装热水的冲泡容器,而且还需要能够烧制热水,较为繁琐。例如,用户在外出等情况下,往往无法通过上述方式获取饮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泡装置,以解决现有泡茶方式中,原料容易沾到茶杯内壁,而不易倾倒完全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泡装置,包括:
用于放置原料的原料仓、用于遮蔽和固定所述原料仓的盖子和用于盛放所述原料仓和盖子的外包装;
所述原料仓包括原料仓主体和用于防止原料向所述原料仓外部扩散的底托;所述原料仓主体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原料仓主体中放置所述原料,所述原料仓主体表面设置有渗透片,以便冷水穿过所述渗透片进入所述原料仓主体;所述底托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底托的开口端与所述原料仓主体的底端开口处相连接;
所述盖子包括盖顶和包绕于所述盖顶周围的盖周身,在所述盖子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凸起开口内圈,所述原料仓主体嵌入所述凸起开口内圈的内壁;所述盖周身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用于与冷泡水容器螺纹连接;
所述外包装包括外包装杯体和用于密封所述外包装杯体的封膜片;所述外包装杯体的顶端开口处向四周平面延伸有边缘,所述封膜片的直径不小于所述边缘外圈的直径;当所述外包装处于密封状态时,所述封膜片紧贴于所述边缘,当所述外包装处于开口状态时,所述封膜片从所述边缘表面分离。
可选的,所述原料仓主体表面均匀分布有一个以上的条状支撑柱,所述渗透片(111)在相邻两个所述条状支撑柱(112)之间。
可选的,所述渗透片为纺纱网、滤纸和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原料仓主体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环状翻边凸起口沿,所述环状翻边凸起口沿向所述原料仓主体的中心线垂直的方向向外凸起;
所述凸起开口内圈靠近所述盖顶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环状翻边凸起口沿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盖周身外壁环绕设置有防滑外圈,所述防滑外圈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防滑本体;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滑本体相接的部分形成一个防滑突起。
可选的,所述内螺纹与常规规格的瓶装矿泉水瓶瓶口的外螺纹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外包装杯体为敞口圆台结构,所述外包装杯体的顶端直径大于所述外包装杯体的底端直径。
可选的,所述盖子的外径与所述外包装杯体的一个横截面的内径相等。
可选的,当所述外包装处于密封状态时,所述外包装杯体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
可选的,除所述渗透片以外的原料仓,和/或所述盖子,和/或除所述封膜片以外的外包装所用的材料为可降解玉米淀粉纤维或者聚丙烯塑料中的一种。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泡装置,所述冷泡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原料的原料仓、用于遮蔽和固定所述原料仓的盖子和用于盛放所述原料仓和盖子的外包装;所述原料仓包括原料仓主体和用于防止原料向所述原料仓外部扩散的底托,所述原料仓主体表面设置有渗透片;所述盖子包括盖顶和包绕于所述盖顶周围的盖周身,在所述盖子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凸起开口内圈,所述盖周身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用于与冷泡水容器螺纹连接;所述外包装包括外包装杯体和用于密封所述外包装杯体的封膜片。
本申请提供的冷泡装置,将原料放置于所述原料仓中,原料仓主体连接于所述凸起开口内圈的内壁。在泡制冷泡、冷泡咖啡等冷泡饮品时,取出原料仓与盖子的连接体,将所述原料仓伸入盛装有冷水的冷泡水容器中,所述冷泡水容器开口端设置有与所述盖子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以便所述盖子与所述冷泡水容器螺纹连接,冷泡水容器中的冷水透过渗透片与原料相接触,原料浸泡完全后,冷泡水容器中的冷水形成冷泡饮品。也就是说,当需要冲泡饮品时,只需将原料仓伸入冷泡水容器并拧紧盖子,即可获取冷泡饮品,而冷泡水容器较易获取,例如瓶装矿泉水即可作为冷泡水容器,从而能够使用户方便快捷的获取到所需饮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泡装置的剖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泡装置中,原料仓和盖子的连接体的正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泡装置中,原料仓和盖子的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泡装置中,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泡装置中,盖子的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原料仓;2-盖子;3-外包装;11-原料仓主体;12-底托;21-盖顶;22-盖周身;31-外包装杯体;32-封膜片;111-渗透片;112-条状支撑柱;113-环状翻边凸起口沿;211-凸起开口内圈;221-防滑外圈;222-内螺纹;311-边缘;2111-凹槽;2211-防滑本体;2212-防滑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的剖视面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冷泡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原料的原料仓1、用于遮蔽和固定所述原料仓1的盖子2和用于盛放所述原料仓1和盖子2的外包装3。
其中,所述原料为能够进行冷泡的原料,例如,可以为茶叶、咖啡粉、抹茶粉、果蔬粉、螺旋藻粉和菊花粉等浸泡型或即溶型的冷泡饮品原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原料仓1与盖子2之间采用可拆卸式连接,例如插拔式连接,螺纹连接等。或者,原料仓1与盖子2之间也可以为固定连接,例如,在原料仓1中放置原料之后,将原料仓1与盖子2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其中,当原料仓1与盖子2相连接时,所述原料仓1与盖子2所形成的结构可称为原料仓1与盖子2的连接体。
本申请所述冷泡装置可以作为一次性装置,当冷泡装置中的原料浸泡完成后,将冷泡装置连同原料废弃即可。另外,也可以循环使用,这种情况下,当冷泡装置中的原料浸泡完成后,将原料仓1与盖子2分离,清洗原料仓1并重新放入原料后,再将原料仓1与盖子2连接,从而可以再次进行冷泡饮品的泡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机械自动化灌装设备,将原料灌装至所述原料仓1中,然后利用封膜装置对外包装3进行封装。原料生产厂家把控统一质量标准且质量得到保证的、规格固定的、适合利用冷水浸泡饮用或即溶于冷水的原料。
参照图2所示的正视面结构示意图,所述原料仓1包括原料仓主体11和用于防止原料向所述原料仓1外部扩散的底托12;所述原料仓主体11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原料仓主体11中放置所述原料,所述原料仓主体11表面设置有渗透片111,以便冷水穿过所述渗透片111进入所述原料仓主体11;所述底托12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底托12的开口端与所述原料仓主体11的底端开口处相连接。
底托12与原料仓主体11相连接,共同形成与“子弹”外形类似的结构。将原料仓1置于装满冷水的冷泡水容器中时,底托12首先接触水面,然后向水面以下的方向移动,半球形的底托12能够减少水对于原料仓1向水面以下移动的阻力。另外,在向水面以下移动的过程中,原料仓主体11逐渐接触到水面,并向水面以下移动,圆筒状结构的原料仓主体11能够减少向水面以下移动过程中,水对于原料仓主体11的阻力。
原料仓主体11表面设置有渗透片111,使得原料仓主体11在向水面以下移动的过程中,冷泡水容器中的水不断穿过渗透片111,与原料仓主体11中的原料相接触,使原料得以浸泡于冷水中,形成冷泡饮品。另外,该过程中,渗透片111能够防止原料向原料仓主体11外部扩散,因此,在泡制冷泡饮品的过程中,原料始终被阻挡在原料仓主体11内部。
参照图3和图4所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盖子2包括盖顶21和包绕于所述盖顶21周围的盖周身22,在所述盖子2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凸起开口内圈211,所述原料仓主体11嵌入所述凸起开口内圈211的内壁;所述盖周身22内壁设置有内螺纹222,用于与冷泡水容器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内螺纹222与常规规格的瓶装矿泉水瓶瓶口的外螺纹相适配,冷泡水容器为市面上所售瓶装矿泉水瓶,盖周身22与凸起开口内圈211之间的距离与矿泉水瓶瓶口的厚度相等。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好的原料仓1和盖子2泡制冷泡茶时,打开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将原料仓1沿矿泉水瓶的瓶口向水面以下移动,直至盖子2与矿泉水瓶瓶口相接触,然后旋转盖子2,使得盖子2与矿泉水瓶瓶口旋转连接,待原料浸泡完成后,再将盖子2旋松,取下盖子2和原料仓1,即完成冷泡茶的泡制。
参照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外包装3包括外包装杯体31和用于密封所述外包装杯体31的封膜片32;所述外包装杯体31的顶端开口处向四周平面延伸有边缘311,所述封膜片32的直径不小于所述边缘311外圈的直径;当所述外包装3处于密封状态时,所述封膜片32紧贴于所述边缘311,当所述外包装3处于开口状态时,所述封膜片32从所述边缘311表面分离,从而便于用户从所述外包装3中取出所述原料仓(1)和盖子(2)。
本申请实施例中,封膜片32为一次性包装产品,用于密封所述外包装杯体31。密封之前将装有原料的原料仓1和盖子2放置于所述外包装杯体31内部,密封结构能够保持原料仓1内的原料干燥,防止原料受潮而发生变质。进一步的,还可以在通过封膜片32密封前,在外包装杯体31和原料仓1之间填充惰性气体,如氮气,在此情况下,当所述外包装3处于密封状态时,所述外包装杯体31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以提高保鲜效果。
另外,通过设置外包装,将装有原料的原料仓1和盖子2放置于外包装杯体31内部,还可以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冷泡装置的流通过程中,保持原料的卫生,并便于携带,从而提高该冷泡装置流通的便利性。
进一步的,在冷泡饮品泡制完成后,将原料仓1和盖子2从冷泡水容器开口端取下,若将原料仓1和盖子2直接放置于桌面上,则会污染原料仓1表面,往往需要对原料仓进行清洗后才能进行下一次冷泡饮品的泡制。但是,某些原料,例如茶叶,通常情况下可以泡制1~2遍水,由于原料仓1被污染,导致该原料在泡制一遍后即被废弃,会造成原料的浪费。针对这一情况,可以考虑将原料仓1和盖子2中的原料再次利用,即当一瓶矿泉水瓶内的冷水泡制的冷泡饮品全部饮用完后,饮用者可以再次取来另外一瓶矿泉水瓶并旋开瓶盖,取出上一瓶中已经使用的、还可以继续用于冷泡的原料仓1和盖子2的连接体,直接伸入第二瓶矿泉水瓶中继续泡制冷泡饮品,直至原料浸泡完全或溶解完全。
本申请提供的冷泡装置,采用独立密闭包装,小巧便携、安全卫生,饮用者可以利用市场上购买的常规规格的瓶装矿泉水,将矿泉水瓶口直接与原料仓1和盖子2的连接体相连接,利用矿泉水与封装在原料仓1内的原料浸泡或溶解,使饮用者在较短时间间隔后即能饮用到冷泡饮品,即能够方便快捷的获取到冷泡饮品。饮用者每次泡制冷泡饮品都是从外包装杯体31中取出原料仓1和盖子2的连接体,原料的质量由原料厂家统一把控;封膜片32从外包装杯体31分离后,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利用原料仓1和盖子2的连接体泡制冷泡饮品,超出规定时间的原料仓1和盖子2的连接体不能再次使用,保证冷泡装置的干净卫生,从而保障了饮用者的饮用安全。
可选的,所述原料仓主体11表面均匀分布有一个以上的条状支撑柱112,所述渗透片111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条状支撑柱112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条状支撑柱112的底端靠近所述原料仓主体11的底端,条状支撑柱112的高度占所述原料仓主体11的高度的三分之二,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原料仓主体11的表面,在原料仓主体11浸入水面以下后,冷水能够迅速穿过渗透片111,与原料仓主体11内部的原料相接触,另外,渗透片111的面积在所述原料仓主体11表面的占比越大,冷泡水容器中的冷水与原料仓主体11内部的冷水交换的越充分,形成冷泡茶的时间越短。
可选的,所述渗透片111为纺纱网、滤纸和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所述实施例中,可根据原料颗粒大小的不同选择渗透片111,例如,若将茶叶作为原料灌装至所述原料仓主体11中,可以选择纱网作为渗透片,所用纱网的目数范围为60~180目,具体为60目、80目、100目、120目或180目。
参照图5所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所述原料仓主体11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环状翻边凸起口沿113,所述环状翻边凸起口沿113向所述原料仓主体11的中心线垂直的方向向外凸起;所述凸起开口内圈211靠近所述盖顶21的内壁设置有凹槽2111,所述凹槽2111与所述环状翻边凸起口沿113相适配。
本申请实施例中,凹槽2111为环形凹槽,在原料仓1内放置好原料后,将原料仓1沿凸起开口内圈211的内壁向盖顶21的方向滑动,直至原料仓主体11的开口端与盖顶21相接触,使得环状翻边凸起口沿113滑动到凹槽2111内部,从而使得原料仓1与盖子2相连接。在凹槽2111与环状翻边凸起口沿113相适配的情况下,凹槽2111底端能够阻挡原料仓1向远离盖子2的方向脱落,并防止所述原料仓1发生晃动。
参照图4和图6所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盖周身22外壁环绕设置有防滑外圈221,所述防滑外圈221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防滑本体2211;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滑本体2211相接的部分形成一个防滑突起2212。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突起2212的棱平行于所述盖周身22的中心线;所述防滑本体2211远离所述盖周身22的侧面与所述防滑本体2211靠近所述盖周身22的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5°~25°。所述防滑本体2211远离所述盖周身22的侧面与所述防滑本体2211靠近所述盖周身22的侧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5°或者大于25°时,防滑效果均会有所降低。在将盖子2与冷泡水容器开口端旋紧或者旋松时,所述防滑外圈221表面的防滑突起2212能够增大手与盖周身22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快速地将盖子2旋紧或旋松。
参照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外包装杯体31为敞口圆台结构,所述外包装杯体31的顶端直径大于所述外包装杯体31的底端直径。所述盖子2的外径与所述外包装杯体31的一个横截面的内径相等,使得所述盖周身22的四周边缘与所述外包装杯体31内壁相接触,使得所述原料仓1和盖子2的连接体放入所述外包装杯体31内部后,能够保持连接体按照原料仓1在下、盖子2在上的方向立于杯体内不倒。
可选的,除所述渗透片111以外的原料仓1,和/或所述盖子2,和/或除所述封膜片32以外的外包装3所用的材料为可降解玉米淀粉纤维或者聚丙烯塑料中的一种。
其中,可降解玉米淀粉纤维是化学物品和植物的合成物,置于土壤中一段时间内可以分解,有利于环保;聚丙烯塑料是一种塑料材质,属于食品级包装材料,可以与食品直接接触,聚丙烯塑料分子间结构紧密,可以有效阻氧、阻湿、阻污染,保护食品效果好,并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冷泡装置,所述冷泡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原料的原料仓1、用于遮蔽和固定所述原料仓1的盖子2和用于盛放所述原料仓1和盖子2的外包装3;所述原料仓1包括原料仓主体11和用于防止原料向所述原料仓1外部扩散的底托12,所述原料仓主体11表面设置有渗透片111;所述盖子2包括盖顶21和包绕于所述盖顶21周围的盖周身22,在所述盖子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凸起开口内圈211,所述盖周身内壁设置有内螺纹222,用于与冷泡水容器螺纹连接;所述外包装3包括外包装杯体31和用于密封所述外包装杯体31的封膜片32。
本申请提供的冷泡装置,将原料放置于所述原料仓1中,原料仓主体11连接于所述凸起开口内圈211的内壁。在泡制冷泡、冷泡咖啡等冷泡饮品时,取出原料仓1与盖子2的连接体,将所述原料仓1伸入盛装有冷水的冷泡水容器中,所述冷泡水容器开口端设置有与所述盖子2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以便所述盖子2与所述冷泡水容器螺纹连接,冷泡水容器中的冷水透过渗透片111与原料相接触,原料浸泡完全后,冷泡水容器中的冷水形成冷泡饮品,从而使用户方便快捷的获取到冷泡饮品。当用户需要饮用该冷泡饮品时,将所述盖子2和原料仓1的连接体取下,即可直接饮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放置原料的原料仓(1)、用于遮蔽和固定所述原料仓(1)的盖子(2)和用于盛放所述原料仓(1)和盖子(2)的外包装(3);
所述原料仓(1)包括原料仓主体(11)和用于防止原料向所述原料仓(1)外部扩散的底托(12);所述原料仓主体(11)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原料仓主体(11)中放置所述原料,所述原料仓主体(11)表面设置有渗透片(111),以便冷水穿过所述渗透片(111)进入所述原料仓主体(11);所述底托(12)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底托(12)的开口端与所述原料仓主体(11)的底端开口处相连接;
所述盖子(2)包括盖顶(21)和包绕于所述盖顶(21)周围的盖周身(22),在所述盖子(2)内部设置有环状的凸起开口内圈(211),所述原料仓主体(11)嵌入所述凸起开口内圈(211)的内壁;所述盖周身(22)内壁设置有内螺纹(222),用于与冷泡水容器螺纹连接;
所述外包装(3)包括外包装杯体(31)和用于密封所述外包装杯体(31)的封膜片(32);所述外包装杯体(31)的顶端开口处向四周平面延伸有边缘(311),所述封膜片(32)的直径不小于所述边缘(311)外圈的直径;当所述外包装(3)处于密封状态时,所述封膜片(32)紧贴于所述边缘(311),当所述外包装(3)处于开口状态时,所述封膜片(32)从所述边缘(311)表面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仓主体(11)表面均匀分布有一个以上的条状支撑柱(112),所述渗透片(111)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条状支撑柱(1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片(111)为纺纱网、滤纸和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仓主体(11)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环状翻边凸起口沿(113),所述环状翻边凸起口沿(113)向所述原料仓主体(11)的中心线垂直的方向向外凸起;
所述凸起开口内圈(211)靠近所述盖顶(21)的内壁设置有凹槽(2111),所述凹槽(2111)与所述环状翻边凸起口沿(113)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周身(22)外壁环绕设置有防滑外圈(221),所述防滑外圈(221)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防滑本体(2211);
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滑本体(2211)相接的部分形成一个防滑突起(22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222)与常规规格的瓶装矿泉水瓶瓶口的外螺纹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装杯体(31)为敞口圆台结构,所述外包装杯体(31)的顶端直径大于所述外包装杯体(31)的底端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2)的外径与所述外包装杯体(31)的一个横截面的内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包装(3)处于密封状态时,所述外包装杯体(31)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泡装置,其特征在于,除所述渗透片(111)以外的原料仓(1),和/或所述盖子(2),和/或除所述封膜片(32)以外的外包装(3)所用的材料为可降解玉米淀粉纤维或者聚丙烯塑料中的一种。
CN201821554529.8U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冷泡装置 Active CN208699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4529.8U CN208699590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冷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4529.8U CN208699590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冷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9590U true CN208699590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47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4529.8U Active CN208699590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冷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9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3285526B2 (en) Capsule, method and device for brewing a beverage
US9486108B1 (en) Apparatus for descaling a single serve beverage filter cartridge machine with apple vinegar wetting cotton in a beverage filter cartridge
EP2592978B1 (en) Method for brewing beverage and cartridge containing infusible material
AU201423449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apsule for brewing a beverage
AU2004212687A1 (en) Beverage preservation and distribution can, also usable for the extemporaneous preparation of beverages by extraction and/or infusion
KR20140083585A (ko) 원터치 방식 혼입용 쉐이커 텀블러
CN208699590U (zh) 一种冷泡装置
CN201197624Y (zh) 旋转滤压咖啡杯
CN201353306Y (zh) 快速奶瓶
CN201518862U (zh) 摇杯
CN204049041U (zh) 一种旋转式泡壶
CN110937256A (zh) 一种冷泡装置
CN203767272U (zh) 料包瓶盖
WO2019110442A1 (en) Vessel with removeable vial
WO2019110440A1 (en) Beverage infusion vial
CN107048913A (zh) 一种三合一多用途的功夫茶杯
WO2019110441A1 (en) Drinking vessel with infusion chamber
CN202456996U (zh) 一种休闲便携式茶杯
CN214494172U (zh) 一种冲泡方便的瓶子
KR200480810Y1 (ko) 드립식 음료추출용기
CN207768165U (zh) 便携式滴漏杯
CN205625475U (zh) 内置固体饮品颗粒的饮品冲调杯及与其相匹配的冲调机
CN207524321U (zh) 空间置换之滤制容器
CN217625120U (zh) 一种具有储存功能的杯盖
CN107853953A (zh) 一种组合式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2

Address after: 102600 room 129, floor 1, A9, building 1, No. 18, Keyuan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guanyeyou tea culture exchang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600 Room 101, floor 1, A9, building 1, No. 18, Keyuan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LANXIXUAN TEA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