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3155U - 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3155U
CN208693155U CN201721792106.5U CN201721792106U CN208693155U CN 208693155 U CN208693155 U CN 208693155U CN 201721792106 U CN201721792106 U CN 201721792106U CN 208693155 U CN208693155 U CN 208693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irt cup
shell
chimb
dust catc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921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振宇
吕腾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lev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921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3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3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315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包括外壳,连接于外壳的尘杯组件(20)、安装于外壳内的风机(30)以及连接于外壳的给所述风机供电的电池包(50),所述外壳具有连通外界的进风口(13),所述风机用于从进风口将外部流体引入所述尘杯组件经过滤后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具有朝向所述外壳的第一风口(51)以及连通外界的第二风口(52),所述风机具有出风口(33),所述壳体和尘杯组件之间设有连通所述出风腔和外界的出风风道(60),所述出风风道(60)包括文丘里管结构部,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文丘里管结构部之间通过风道(55)连通,在出风风道(60)内的气流的作用下,外部气流自所述第二风口进入并经风道(55)和进入所述出风风道(60)。

Description

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舒适生活的需求也日趋强烈,吸尘器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吸尘器一般是通过引出到外部的电源线与室内或室外的电源相连接,由该电源供电而驱动的,但是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上述电源线限制了吸尘器主体的移动范围,因此每次变更吸尘位置,都必须重新连接电源线。另外,随着吸尘器主体的移动,拉到外面的电源线会妨碍吸尘具在地面的移动。因此,便携式的吸尘器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欢迎。
便携式的吸尘器包括有可充电的电池包,吸尘器使用过程中,电池包放电会产生热量,为了防止电池包发热对电池包性能以及寿命的影响,原来普遍的方案是在电池包上开栅格,有的用独立的风扇吹风给电池包降温。这样做的缺点有以下缺点1、成本增加;2结构变复杂;3额外加风扇会增加能耗。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吸尘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对电池包散热的吸尘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外壳,连接于外壳的尘杯组件、容纳于外壳内的风机以及连接于外壳的给所述风机供电的电池包,所述外壳具有连通外界的进风口,所述风机用于从进风口将外部流体引入所述尘杯组件经过滤后排出,所述风机具有出风腔,所述电池包包括朝向所述外壳的第一风口以及连通外界的第二风口,所述出风腔和第一风口之间连通的设有的冷却风道,所述风机和所述电池包分别位于所述尘杯组件的两侧,所述冷却风道沿所述尘杯组件的周向包绕设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之间形成中空部,所述尘杯组件部分从所述中空部外露;所述尘杯组件包括筒状的尘杯,所述冷却风道设置于下连接部和尘杯的外壁之间,所述出风腔设置于临近下连接部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风道设置于临近所述尘杯组件底部的外周,自所述出风腔单侧或者双侧包绕所述尘杯组件。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杯组件包括筒状的尘杯,所述冷却风道由外壳和尘杯的外侧壁构成。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杯位于所述冷却风道上侧沿其周向设有尘杯凹槽以及与尘杯凹槽轴向间隔的尘杯第一凸边,所述外壳包括沿尘杯轴向间隔设置的壳体上端凸边以及壳体第一凸边,所述壳体上端凸边卡设于所述尘杯凹槽内,所述壳体第一凸边卡设于所述尘杯第一凸边临近所述冷却风道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杯位于所述冷却风道下侧沿其周向设有尘杯第二凸边以及与第二凸边轴向间隔的尘杯底部凸边,所述外壳包括沿尘杯轴向间隔设置的壳体第二凸边、壳体第三凸边以及壳体底部凸边,所述壳体第二凸边卡设于所述尘杯第而凸边临近所述冷却风道的一侧,所述壳体第三凸边卡设于所述尘杯第二凸边和尘杯底部凸边之间,所述壳体底部凸边径向抵接所述尘杯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杯组件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进风口和第一开口之间设有进风道,所述尘杯组件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出风腔的第二开口,经过滤后的气体经所述第二开口从所述出风腔排出。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风道自所述出风腔沿着所述尘杯组件至少一侧包绕,自所述出风腔的气流能够进入所述第一风口后从所述第二风口排出。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设有连通所述冷却风道和外界的出口,自所述出风腔的气流能够经所述冷却风道从所述出口排出,所述冷却风道和所述第一风口之间形成文丘里管结构部,在冷却风道内的气流的作用下,外部气流能够自所述第二风口进入并经文丘里管结构部进入所述冷却风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设有连通所述冷却风道和外界的出口,自所述出风腔的气流能够经所述冷却风道从所述出口排出,所述冷却风道设有喉管部,所述第一风口和喉管部之间通过倒喇叭形风道连通,在冷却风道内的气流的作用下,外部气流能够自所述第二风口进入并经倒喇叭形风道和喉管部进入所述冷却风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尘器还包括连通所述出风腔和外界的通孔,自所述出风腔进入通孔的风量与自所述出风腔进入所述冷却风道的风量之间的比例能够调节。
从以上技术解决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诸多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实施本发明技术方案之后,其显著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通过外壳和尘杯的外壁形成连通出风腔和电池包的冷却风道,使得从出风腔流出的风在冷却风道内被冷却后能够用于电池包的散热,通过冷却风道对尘杯的包绕式设置,延长了冷却风道的长度,增强了冷却效果,因此,对电池包的散热效果好,而且利于吸尘器本身的出风,更加节省能源,而且经过过滤的气流再吹向电池包,不会对电池包内部的电池芯造成影响,增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外壳,连接于外壳的尘杯组件、安装于外壳内的风机以及连接于外壳的给所述风机供电的电池包,所述外壳具有连通外界的进风口,所述风机用于从进风口将外部流体引入所述尘杯组件经过滤后排出,所述电池包具有朝向所述外壳的第一风口以及连通外界的第二风口,所述风机具有出风口,所述壳体和尘杯组件之间设有连通所述出风腔和外界的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包括文丘里管结构部,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文丘里管结构部之间通过风道连通,在出风风道内的气流的作用下,外部气流自所述第二风口进入并经风道和进入所述出风风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文丘里管机构部包括喉管部;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喉管部之间通过风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喉管部附近,所述出风风道内的气流方向与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方向之间呈锐角。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之间形成中空部,所述尘杯组件部分从所述中空部外露;所述尘杯组件包括筒状的尘杯,所述冷却风道设置于下连接部和尘杯外壁之间,所述出风腔设置于临近下连接部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风道设置于临近所述尘杯组件底部的外周,自所述出风腔从一侧包绕所述尘杯组件。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杯组件包括筒状的尘杯,所述冷却风道由外壳和尘杯的外侧壁构成。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杯位于所述冷却风道上侧沿其周向设有尘杯凹槽以及与尘杯凹槽轴向间隔的尘杯第一凸边,所述外壳包括沿尘杯轴向间隔设置的壳体上端凸边以及壳体第一凸边,所述壳体上端凸边卡设于所述尘杯凹槽内,所述壳体第一凸边卡设于所述尘杯第一凸边临近所述冷却风道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杯位于所述冷却风道下侧沿其周向设有尘杯第二凸边以及与第二凸边轴向间隔的尘杯底部凸边,所述外壳包括沿尘杯轴向间隔设置的壳体第二凸边、壳体第三凸边以及壳体底部凸边,所述壳体第二凸边卡设于所述尘杯第而凸边临近所述冷却风道的一侧,所述壳体第三凸边卡设于所述尘杯第二凸边和尘杯底部凸边之间,所述壳体底部凸边径向抵接所述尘杯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杯组件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进风口和第一开口之间设有进风道,所述尘杯组件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出风腔的第二开口,经过滤后的气体经所述第二开口从所述出风腔排出。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风道自所述出风腔沿着所述尘杯组件的一侧包绕,自所述出风腔的气流能够进入所述第一风口后从所述第二风口排出。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尘器具有设置进风口的前侧以及后侧,所述冷却风道自所述出风腔包绕所述尘杯组件,所述冷却风道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吸尘器的左后侧或右后侧。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喉管部设置在与所述第一风口对应的位置,冷却风道自喉管部到出风风道的出口的部分的设置使得出风方向在喉管部的位置与所述尘杯组件相切。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尘器还包括连通所述出风腔和外界的通孔,自所述出风腔进入通孔的风量与自所述出风腔进入所述出风风道的风量之间的比例能够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的第一实施例中吸尘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与图2类似,其中示出了单侧冷却风道的一种结构形式。
图4是图2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的吸尘器的尘杯组件的主视图。
图8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图1中的吸尘器的左侧外壳的后视图。
图10是图1中吸尘器拆下右侧外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吸尘器的电池包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本发明优选的第二实施例中吸尘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3本发明优选的第三实施例中吸尘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5是本发明优选的第四实施例中吸尘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以手持便携式吸尘器为优选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请参照图1到图9所示,该吸尘器包括外壳,连接于外壳的尘杯组件20、容纳于外壳内的风机30以及连接于外壳的给风机30供电的电池包50,外壳的一侧设有连通外界的进风口13,尘杯组件20上设有第一开口25,进风口13和第一开口25之间形成进风道31,风机30用于从进风口13将外部流体引入尘杯组件20经过滤后排出。本实施例中以设置进风口13的一侧定义为吸尘器的前侧,相对的另一侧定义为吸尘器的后侧。风机30设置在进风口13和尘杯组件20之间,也就是说风机30位于尘杯组件20的前侧。风机30外侧设有风机罩35,风机罩的前侧设有通孔,通孔可以为风机的出风口,风机罩35与风机30之间存在一个腔室,即风机的出风腔 33,从风机排出的热风先进入该出风腔33,再经由通孔排出。
具体到本发明,风机的出风腔33和电池包50之间还设有冷却风道40,冷却风道40的上游端与该出风腔33连通,使该出风腔33中至少部分热风进入冷却风道40。
可以通过调节“通孔”与“冷却风道入口”的比例,控制进入冷却风道40的风量。作为一种极端情况,可以取消风机罩35上的通孔,使所有热风都进入冷却风道40。电池包 50设置于外壳的后侧并且位于外壳的底部,外壳还形成有手柄14,手柄14也设置于外壳的后侧并且位于电池包50的上部。手柄14的上部可以设置开关件,以方便用户单手握持手柄 14并能够对吸尘器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中,外壳包括上连接部11和下连接部12,上连接部11和下连接部12之间形成中空部,尘杯组件20部分从中空部外露,也就是说,外壳只覆盖尘杯组件20的一部分,由此,既增加了外壳和尘杯组件20的整体连接强度,又使得吸尘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尘杯组件20包括筒状的尘杯21、设置于尘杯21内的分离器22以及连接于尘杯21且位于分离器22下游的过滤器23。外壳上临近过滤器23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32,进入尘杯21的流体经分离过滤后从第二开口32排出,然后进入风机的出风腔33,进入冷却风道40和/或从风机罩35上的通孔排出。
配合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电池包50用于给风机30供电,包括电池包外罩53以及容纳在电池包外罩53内的电芯。在电池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了便于电池包散热,在电池包外罩53连接外壳的一侧开有孔,形成电池包的第一风口51,即第一风口51 是朝向外壳设置的;在电池包外罩53相对外壳的外侧也开设有孔,形成电池包的第二风口5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风口51构成电池包的进风口,第二风口52构成电池包的出风口,而且为了能够更均匀的散热,第一风口51和第二风口52设置在电池包外罩相对的两个面上。电池包50沿着吸尘器前后方向滑移式的连接于壳体,因此,第一风口51和第二风口52相对的设置于电池包滑移方向的两侧。另外,为了提升电池包的散热效果,冷却风道40设置在风机30的出风腔33和第一风口51之间,冷却风道40用于将自出风腔33流出的风引入电池包50用于电池包的冷却。出风腔33设置于外壳的底部,对应的冷却风道40也设置于外壳的底部。具体的,冷却风道40包绕尘杯21的周边设置,即通过环绕尘杯的方式来增加冷却风道40的长度,从出风腔33流出热风,经过冷却风道40,热风被自然冷却,冷却风道40引导冷却风的风向,将冷却风送至电池包50。
参照图2所示,冷却风道40分别形成于外壳的左下连接部12a和尘杯21之间、以及右下连接部12b和尘杯21之间,其自出风腔33沿着尘杯的周向从两侧包绕,自出风腔流出的气流可以分成两股,如图中箭头所示,沿着两侧的冷却风道40流到临近电池包50的位置汇合后进入电池包50。当然,如图3所示,左下连接部12a和尘杯21之间在左侧的冷却风道40内设置阻塞件49,使气流仅从右下连接部12b和尘杯21之间的右侧冷却风道40通过,如图中箭头所示。这样设置不影响吸尘器的外部构造,外壳可以设置成两半近似对称式的壳体,方便制造和装配。当然,在其它可实施的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左侧风道或者右侧风道,单侧风道出风也可以满足电池包冷却的需要。
继续参照图4到图8所示,冷却风道40由尘杯外侧壁与吸尘器外壳组合构成。在尘杯外侧壁位于冷却风道上侧沿其周向自上而下的设有尘杯凹槽421以及与尘杯凹槽421轴向间隔的尘杯第一凸边422,外壳包括沿尘杯轴向间隔设置的壳体上端凸边411以及壳体第一凸边412,壳体上端凸边411卡设于尘杯凹槽421内,壳体第一凸边412卡设于尘杯第一凸边422临近冷却风道的一侧。尘杯外侧壁位于冷却风道下侧沿其周向设有尘杯第二凸边423以及与第二凸边423轴向间隔的尘杯底部凸边424,外壳包括沿尘杯轴向间隔设置的壳体第二凸边413、壳体第三凸边414以及壳体底部凸边415,壳体第二凸边413卡设于尘杯第二凸边423临近冷却风道的一侧,壳体第三凸边414卡设于尘杯第二凸边423和尘杯底部凸边415之间,壳体底部凸边415径向抵接所述尘杯的底部。尘杯第一凸边422与尘杯第二凸边423限定了冷却风道的上下位置,尘杯第一凸边422与尘杯第二凸边423中间的尘杯外壁形成了冷却风道第一侧壁41。壳体第一凸边412与壳体第二凸边413分别为冷却风道上壁与冷却风道下壁,壳体第一凸边412与壳体第二凸边413之间的外壳内侧壁形成了冷却风道第二侧壁42。以此外壳与尘杯外侧形成冷却风道,这样的卡接使得冷却风道结构更密闭。冷却风道40可以设置于尘杯的一侧,即左侧或者右侧,也可以两侧均设置冷却风道,均可以通过上述结构实现。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外壳和尘杯的外壁形成连通出风腔33和电池包50的冷却风道40,使得从出风腔33流出的风在冷却风道40内被冷却后能够用于电池包50的散热,通过冷却风道40对尘杯的包绕式设置,延长了冷却风道40的长度,增强了冷却效果,因此,对电池包的散热效果好,而且利于吸尘器本身的出风,更加节省能源,而且经过过滤的气流再吹向电池包,不会对电池包内部的电芯造成影响,增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优选的第二实施例中,吸尘器的主体构造与上述实施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参照图12所示(配合参照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中,电池包第一风口51作为电池包的出风口,电池包第二风口52作为电池包的进风口。在尘杯侧壁上对应电池包第一风口51的位置开设通风孔(图未示),作为第三开口。第三开口和第一风口51之间形成区别于第一个实施例的吸风式冷却风道。吸尘器工作时,风机30的风道内产生负压,因尘杯21通过第三开口与电池包的第一风口51连通,在尘杯21内负压作用下,将吸尘器外部空气吸入,由电池包第二风口52吸入,给电池包冷却降温后,从电池包第一风口51排出,从尘杯的第三开口进入尘杯,经过分离器、过滤器从第二开口32排出,进入风机30,再从出风腔33排出,如图中箭头所示。
本发明优选的第三实施例中,吸尘器的主体构造与上述实施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参照图13和图14所示(配合参照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中,电池包第一风口51作为电池包的出风口,电池包第二风口52作为电池包的进风口。外壳和尘杯组件之间设置有出风风道60,出风风道60连通出风腔33和外界。在出风风道60上设置喉管部62,喉管部62的内径明显地小于出风风道60其他部位的内径,以利于形成高速气流。喉管部62与电池包 50的第一风口5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第一风口51与喉管部62之间设置倒喇叭形的电池出风风道55,电池出风风道55和冷却风道60的喉管部62形成文丘里管结构。利用文丘里原理,将外部的冷空气从第二风口52抽入电池包内部,冷却电芯后从第一风口51进入出风风道60,从出风风道60的出口63排出,如图中箭头所示。冷却风道的位置和结构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出风风道60环绕尘杯设置,出风风道60 的出口63设置在尘杯左后侧,也就是说,出风风道60自出风腔绕尘杯周向,喉管部62大致设置在与电池包50的第一风口51正对的位置,自喉管部62到出口63的一段冷却风道的设置使得出风方向在喉管部62与尘杯21大致相切,从而出口63位于吸尘器的左后侧的下部。当然,出风风道也可以沿左侧绕过尘杯,出口位于吸尘器的右后侧的下部。或者两侧均设置出风风道,两侧的出风风道可以设置为互不干涉。
本发明优选的第四实施例是对第三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参照图15,出风风道60上设置喉管部62,喉管部62与电池出风风道55连通。在喉管部62附近,出风风道60内的空气大致沿箭头A1方向流动,电池包出风风道55内的空气大致沿箭头A2方向流动,其中箭头A1与箭头A2之间具有夹角i,且i为锐角。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出风风道55的延伸方向与出风风道60的延伸方向之间构造为呈一锐角,使电池出风风道55内的气流能够顺着出风风道60内的气流方向汇入出风风道60内的气流,降低阻力,增强电池包冷却效果。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尘器,包括外壳,连接于外壳的尘杯组件(20)、安装于外壳内的风机(30)以及连接于外壳的给所述风机供电的电池包(50),所述外壳具有连通外界的进风口(13),所述风机用于从进风口将外部流体引入所述尘杯组件经过滤后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具有朝向所述外壳的第一风口(51)以及连通外界的第二风口(52),所述风机具有出风口(33),所述外壳和尘杯组件之间设有连通所述出风腔和外界的出风风道(60),所述出风风道(60)包括文丘里管结构部,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文丘里管结构部之间通过风道(55)连通,在出风风道(60)内的气流的作用下,外部气流自所述第二风口进入并经风道(55)和进入所述出风风道(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结构部包括喉管部(62);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喉管部之间通过风道(55)连通;在所述喉管部(62)附近,所述出风风道(60)内的气流方向与所述风道(55)内的气流方向之间呈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之间形成中空部,所述尘杯组件部分从所述中空部外露;所述尘杯组件包括筒状的尘杯,所述出风风道设置于下连接部和尘杯外壁之间,所述出风腔设置于临近下连接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设置于临近所述尘杯组件底部的外周,自所述出风腔从一侧包绕所述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包括筒状的尘杯,所述出风风道由外壳和尘杯的外侧壁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位于所述出风风道上侧沿其周向设有尘杯凹槽以及与尘杯凹槽轴向间隔的尘杯第一凸边,所述外壳包括沿尘杯轴向间隔设置的壳体上端凸边以及壳体第一凸边,所述壳体上端凸边卡设于所述尘杯凹槽内,所述壳体第一凸边卡设于所述尘杯第一凸边临近所述出风风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位于所述出风风道下侧沿其周向设有尘杯第二凸边以及与第二凸边轴向间隔的尘杯底部凸边,所述外壳包括沿尘杯轴向间隔设置的壳体第二凸边、壳体第三凸边以及壳体底部凸边,所述壳体第二凸边卡设于所述尘杯第而凸边临近所述出风风道的一侧,所述壳体第三凸边卡设于所述尘杯第二凸边和尘杯底部凸边之间,所述壳体底部凸边径向抵接所述尘杯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组件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进风口和第一开口之间设有进风道,所述尘杯组件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出风腔的第二开口,经过滤后的气体经所述第二开口从所述出风腔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风道自所述出风腔沿着所述尘杯组件的一侧包绕,自所述出风腔的气流能够进入所述第一风口后从所述第二风口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具有设置进风口的前侧以及后侧,所述出风风道自所述出风腔包绕所述尘杯组件,所述出风风道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吸尘器的左后侧或右后侧;所述文丘里管结构部设置在与所述第一风口对应的位置,出风风道自文丘里管结构部到出风风道的出口的部分的设置使得出风方向在文丘里管结构部的位置与所述尘杯组件相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还包括连通所述出风腔和外界的通孔,自所述出风腔进入通孔的风量与自所述出风腔进入所述出风风道的风量之间的比例能够调节。
CN201721792106.5U 2017-12-20 2017-12-20 吸尘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693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92106.5U CN208693155U (zh) 2017-12-20 2017-12-20 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92106.5U CN208693155U (zh) 2017-12-20 2017-12-20 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3155U true CN208693155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11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92106.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693155U (zh) 2017-12-20 2017-12-20 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31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3571A (zh) * 2017-12-20 2018-06-05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吸尘器
CN111492785A (zh) * 2020-04-26 2020-08-07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割草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3571A (zh) * 2017-12-20 2018-06-05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吸尘器
CN108113571B (zh) * 2017-12-20 2023-11-21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吸尘器
CN111492785A (zh) * 2020-04-26 2020-08-07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割草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3571A (zh) 吸尘器
CN109512337A (zh) 一种降噪散热结构及其吸尘器
CN105605671A (zh) 空调设备
CN208693155U (zh) 吸尘器
CN107969984A (zh) 吸尘器
CN105935275A (zh) 一种尘桶横置的旋风式吸尘器
CN208510932U (zh) 吸尘器
CN110338703A (zh) 一种手持式旋风分离吸尘器
CN208014862U (zh) 吸尘器
KR102193840B1 (ko) 천장형 공기순환기
CN202851398U (zh) 一种吹吸风机
CN209459169U (zh) 一种可防回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153418U (zh) 一种手持式清洁装置
CN209090163U (zh) 电吹风机
CN206183156U (zh) 一种充电式除螨仪
CN207507196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7356036U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CN210961779U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06576824U (zh) 吸附式表面清洁机器人
CN109595646A (zh) 风机系统及应用有该风机系统的吸油烟机
CN210446894U (zh) 一种吸水吸尘器的吸力装置及吸水吸尘器
CN108494141B (zh) 防尘清洁型电机
CN208659150U (zh) 电机罩和具有其的便携式吸尘器、清洁器具
CN207230675U (zh) 风机系统及应用有该风机系统的吸油烟机
CN207865489U (zh) 具有涡轮增压功能的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