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0685U - 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0685U
CN208690685U CN201821455622.3U CN201821455622U CN208690685U CN 208690685 U CN208690685 U CN 208690685U CN 201821455622 U CN201821455622 U CN 201821455622U CN 208690685 U CN208690685 U CN 208690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interface
data line
circuit board
met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556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金环
杨乾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 Ka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 K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 Ka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 Ka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556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0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0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0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线缆,数据线还包括容纳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卡扣部,卡扣部由弹性材料制备,其中,卡扣部设有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分别与第一插接口和所第二插接口对插连接,在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让位孔;卡扣部还设有扣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对连接器起到保护作用,且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日益加快,逐渐趋于功能全面、体积小、质量轻、触摸式操作等方向发展,比如:电脑、数码相机、手机、MP4等等,而这些产品都需要用到数据线,数据线起着信号转换和传输的作用。
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大部分数据线,都存在携带不方便、收纳不方便的问题,给使用者造成不便,而且连接器通常外露,导致容易沾染灰尘,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能够对连接器起到保护作用,且方便携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线缆,所述数据线还包括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由弹性材料制备,其中,
所述卡扣部设有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口和所述第二插接口对插连接,在所述第一插接口和所述第二插接口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让位孔;
所述卡扣部还设有扣孔。
可选地,在所述线缆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套设在所述线缆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固定套设在所述线缆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位于其前端的第一插头本体,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位于其前端的第二插头本体;
所述第一插头本体和所述第二插头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口和所述第二插接口对插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内绝缘体和第一屏蔽壳体,所述第一内绝缘体包裹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屏蔽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绝缘体以及所述第一插头本体的后端;
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电路板、第二内绝缘体和第二屏蔽壳体,所述第二内绝缘体包裹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屏蔽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绝缘体以及所述第二插头本体的后端。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UV胶层,所述第一UV胶层用于将所述线缆内的芯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在一起;
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第二UV胶层,所述第二UV胶层用于将所述线缆内的芯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在一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壳体的尾部延伸有第一铆爪,所述第一铆爪用于将所述第一弹簧铆压固定;
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第二铆爪,所述第二铆爪用于将所述第二弹簧铆压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壳体包括左右拼接的两个壳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外绝缘体和第一金属外壳,所述第一外绝缘体包裹所述第一屏蔽壳体和所述第一弹簧的前端,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套设在所述第一外绝缘体上;
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外绝缘体和第二金属外壳,所述第二外绝缘体包裹所述第二屏蔽壳体和所述第二弹簧的前端,所述第二金属外壳套设在所述第二外绝缘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外绝缘体由对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的内部注塑成型得到,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的内壁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
所述第二外绝缘体由对所述第二金属外壳的内部注塑成型得到,在所述第二金属外壳的内壁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的相对两壁上设有第一通孔;
在所述第二金属外壳的相对两壁上设有第二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线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线缆,还包括容纳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卡扣部,其中,卡扣部由弹性材料制备,卡扣部设有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分别与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对插连接,能够对连接器起到保护作用,卡扣部还设有扣孔,通过扣孔可将数据线挂在钥匙扣上,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线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数据线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数据线的分解示意图,数据线10包括第一连接器100、第二连接器200,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线缆300,还包括容纳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卡扣部400。卡扣部400设有第一插接口410和第二插接口420,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分别与第一插接口410和第二插接口420对插连接,能够对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起到保护作用。
第一连接器100包括位于其前端的第一插头本体110,第二连接器200包括位于其前端的第二插头本体210。可选地,第一插头本体110和第二插头本体210分别与第一插接口410和第二插接口420对插连接。
其中,卡扣部400由弹性材料(如橡胶、硅胶等)制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插拔力。卡扣部400的第一插接口410的横截面积略小于第一插头本体110的横截面积,第二插接口420的横截面积略小于第二插头本体210的横截面积,当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插入后,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可以和卡扣部400形成稳定的连接,而不会掉出。
卡扣部400整体为一体成型的注塑件,在第一插接口410和第二插接口42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让位孔430,防止第一插接口410和第二插接口420之间因胶料太厚,在成型后出现缩水的现象。当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插入时,让位孔430还能为第一插接口410和第二插接口420提供一定的变形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示出的第一插接口410和第二插接口420为上下并排设置,且第一插接口410的方向和第二插接口420的方向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口410和第二插接口420也可以左右并排设置,或者错位设置,以及第一插接口410的方向和第二插接口420的方向也可以不一致,如,第一插接口410的方向和第二插接口420的方向垂直,不予局限。
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均为插头连接器,如USB插头连接器、Type-C插头连接器、Micro-USB插头连接器、Lighting插头连接器等。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00为Lighting插头连接器,与电子产品上的USB接口相匹配,第二连接器200为Type-C插头连接器,与电源转接器或者电脑上的USB接口相匹配。
卡扣部400还设有扣孔440,通过扣孔440可将数据线10挂在钥匙扣上,方便携带。
作为优选地方案,在线缆300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第一弹簧510固定套设在线缆300与第一连接器100连接的一端,第二弹簧520固定套设在线缆300与第二连接器200连接的一端,以增强线缆300的抗摇摆性能。
请参阅图3,图3为第一连接器100的分解示意图,第一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一电路板120、第一内绝缘体140和第一屏蔽壳体150,其中,第一插头本体110内固持有若干第一导电端子,第一电路板120上设有供线缆300内的芯线焊接的第一焊接区,若干第一导电端子通过第一电路板120与线缆300内的芯线电连接。
第一内绝缘体140包裹第一电路板120,起到保护第一电路板120和绝缘的作用,第一屏蔽壳体150套设于第一内绝缘体140以及第一插头本体110的后端。第一屏蔽壳体150可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与第一插头本体110固定,以加强产品的推拉力及各项机械性能,同时保护第一插头本体110不被外力损坏。
可选地,在第一电路板120的第一焊接区上设有第一UV胶层130,第一UV胶层130用于将线缆300内的芯线与第一电路板120固定在一起。具体地,将线缆300内的芯线焊接在第一焊接区后,在焊接区点UV胶,UV胶固化后形成第一UV胶层130,第一UV胶层130能够对焊接好的芯线进行绝缘保护和固化焊接效果。
形成第一UV胶层130后,第一内绝缘体140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于第一电路板120的外围,然后在第一内绝缘体140外组装第一屏蔽壳体150。可选地,第一屏蔽壳体150的尾部延伸有第一铆爪151,第一铆爪151用于将第一弹簧510铆压固定,防止第一弹簧510和线缆300脱落。
在一实施例中,为方便组装,第一屏蔽壳体150包括左右拼接的两个壳体。
第一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一外绝缘体160和第一金属外壳170,第一外绝缘体160包裹第一屏蔽壳体150和第一弹簧510的前端,第一金属外壳170套设在第一外绝缘体160上,用于提升产品的耐用性。
第一外绝缘体160由对第一金属外壳170的内部注塑成型得到,在第一金属外壳170的内壁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171,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流动至第一环形凹槽171内的液体塑胶冷却后在第一外绝缘体160上形成第一环形凸起161。通过该方式,能够增加第一外绝缘体160和第一金属外壳170两个部件的咬合力,防止第一金属外壳170在使用过程中摇摆脱落。
在第一金属外壳170的相对两壁上设有第一通孔172,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流动至第一通孔172的液体塑胶冷却后在第一外绝缘体160上形成第一局部凸起162。通过该方式,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一外绝缘体160和第一金属外壳170两个部件的咬合力,在插拔过程中,第一通孔172和第一局部凸起162与用户的手指贴合,能够增加摩擦力。
图中示出的第一通孔172设于第一金属外壳170的上壁和下壁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72也可以设于第一金属外壳17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
请参阅图4,图4为第二连接器200的分解示意图,第二连接器200还包括第二电路板220、第二内绝缘体250和第二屏蔽壳体260,其中,第二插头本体210内固持有若干第二导电端子,第二电路板220上设有供线缆300内的芯线焊接的第二焊接区,若干第二导电端子通过第二电路板220与线缆300内的芯线电连接。
第二内绝缘体250包裹第二电路板220,起到保护第二电路板220和绝缘的作用,第二屏蔽壳体260套设于第二内绝缘体250以及第二插头本体210的后端。第二屏蔽壳体260可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与第二插头本体210固定,以加强产品的推拉力及各项机械性能,同时保护第二插头本体210不被外力损坏。
可选地,在第二电路板220的第二焊接区上设有第二UV胶层230,第二UV胶层230用于将线缆300内的芯线与第二电路板220固定在一起。具体地,将线缆300内的芯线焊接在第二焊接区后,在焊接区点UV胶,UV胶固化后形成第二UV胶层230,第二UV胶层230能够对焊接好的芯线进行绝缘保护和固化焊接效果。
第二连接器200还包括第二铆爪240,第二铆爪240用于将第二弹簧520铆压固定,防止第二弹簧520和线缆300脱落。具体地,在形成第二UV胶层230后,将第二铆爪240插入第二弹簧520中,然后通过第二铆爪240将第二弹簧520铆压固定。
第二内绝缘体250通过注塑的方式成型于第二电路板220的外围,得到第二内绝缘体250后,再将第二屏蔽壳体260从前至后推入,套设于第二内绝缘体250以及第二插头本体210的后端。
第二连接器200还包括第二外绝缘体270和第二金属外壳280,第二外绝缘体270包裹第二屏蔽壳体260和第二弹簧520的前端,第二金属外壳280套设在第二外绝缘体270上,用于提升产品的耐用性。
第二外绝缘体270由对第二金属外壳280的内部注塑成型得到,在第二金属外壳280的内壁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281,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流动至第二环形凹槽281内的液体塑胶冷却后形成第二外绝缘体270上的第二环形凸起271。通过该方式,能够增加第二外绝缘体270和第二金属外壳280两个部件的咬合力,防止第二金属外壳280在使用过程中摇摆脱落。
在第二金属外壳280的相对两壁上设有第二通孔282,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流动至第二通孔282的液体塑胶冷却后形成第二外绝缘体270上的第二局部凸起272。通过该方式,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二外绝缘体270和第二金属外壳280两个部件的咬合力,在插拔过程中,第二通孔282和第二局部凸起272与用户的手指贴合,能够增加摩擦力。
图中示出的第二通孔282设于第二金属外壳280的上壁和下壁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通孔282也可以设于第二金属外壳28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线10包括第一连接器100、第二连接器200,以及连接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线缆300,还包括容纳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卡扣部400,其中,卡扣部400由弹性材料制备,卡扣部400设有第一插接口410和第二插接口420,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分别与第一插接口410和第二插接口420对插连接,能够对连接器起到保护作用,卡扣部400还设有扣孔440,通过扣孔440可将数据线10挂在钥匙扣上,方便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10),包括第一连接器(100)、第二连接器(20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和所述第二连接器(200)的线缆(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10)还包括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和所述第二连接器(200)的卡扣部(400),所述卡扣部(400)由弹性材料制备,其中,
所述卡扣部(400)设有第一插接口(410)和第二插接口(420),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和所述第二连接器(200)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口(410)和所述第二插接口(420)对插连接,在所述第一插接口(410)和所述第二插接口(42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让位孔(430);
所述卡扣部(400)还设有扣孔(4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缆(300)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所述第一弹簧(510)固定套设在所述线缆(300)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00)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520)固定套设在所述线缆(300)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00)连接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包括位于其前端的第一插头本体(110),所述第二连接器(200)包括位于其前端的第二插头本体(210);
所述第一插头本体(110)和所述第二插头本体(210)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口(410)和所述第二插接口(420)对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一电路板(120)、第一内绝缘体(140)和第一屏蔽壳体(150),所述第一内绝缘体(140)包裹所述第一电路板(120),所述第一屏蔽壳体(150)套设于所述第一内绝缘体(140)以及所述第一插头本体(110)的后端;
所述第二连接器(200)还包括第二电路板(220)、第二内绝缘体(250)和第二屏蔽壳体(260),所述第二内绝缘体(250)包裹所述第二电路板(220),所述第二屏蔽壳体(260)套设于所述第二内绝缘体(250)以及所述第二插头本体(210)的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20)上设有第一UV胶层(130),所述第一UV胶层(130)用于将所述线缆(300)内的芯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20)固定在一起;
在所述第二电路板(220)上设有第二UV胶层(230),所述第二UV胶层(230)用于将所述线缆(300)内的芯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220)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屏蔽壳体(150)的尾部延伸有第一铆爪(151),所述第一铆爪(151)用于将所述第一弹簧(510)铆压固定;
所述第二连接器(200)还包括第二铆爪(240),所述第二铆爪(240)用于将所述第二弹簧(520)铆压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屏蔽壳体(150)包括左右拼接的两个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一外绝缘体(160)和第一金属外壳(170),所述第一外绝缘体(160)包裹所述第一屏蔽壳体(150)和所述第一弹簧(510)的前端,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70)套设在所述第一外绝缘体(160)上;
所述第二连接器(200)还包括第二外绝缘体(270)和第二金属外壳(280),所述第二外绝缘体(270)包裹所述第二屏蔽壳体(260)和所述第二弹簧(520)的前端,所述第二金属外壳(280)套设在所述第二外绝缘体(27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绝缘体(160)由对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70)的内部注塑成型得到,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70)的内壁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171);
所述第二外绝缘体(270)由对所述第二金属外壳(280)的内部注塑成型得到,在所述第二金属外壳(280)的内壁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28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70)的相对两壁上设有第一通孔(172);
在所述第二金属外壳(280)的相对两壁上设有第二通孔(282)。
CN201821455622.3U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 Active CN208690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5622.3U CN208690685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5622.3U CN208690685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0685U true CN208690685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8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55622.3U Active CN208690685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0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51692U (zh) 連接器插座結構
US10403996B2 (en) Mobile terminal fitting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 with mobile terminal
WO2019000844A1 (zh) 一种转接器、转接装置及充电设备
CN208690685U (zh) 一种易携带的数据线
CN208806424U (zh) 防折断充电线
CN218005376U (zh) 一种手持式电子设备用防尘插口
CN206727376U (zh) 一种便携转接式数据线
US20200068057A1 (en) Mobile terminal external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protection sleeve
CN208656119U (zh) 防断路充电线
CN105553043B (zh) 一种通用无线充电接收器接口及接收器
CN208904683U (zh) 移动电源
CN208423313U (zh) 数据线
CN208226144U (zh) 母端连接器
US10535941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mobile terminal with its fitting
CN213071641U (zh) 便携式快充数据线
CN208385779U (zh) 多功能充电线
CN208190299U (zh) 一种充电宝
CN210628588U (zh) 具有支撑功能的电子产品用u盘
CN220652512U (zh) 一种数据线
CN211790805U (zh) 一种带输出线便携式充电设备
CN207082696U (zh) 一种三头数据线
CN201829703U (zh) 电连接器
JP3175533U (ja)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
CN219696730U (zh) 简易型Type-C插头连接器
CN214478341U (zh) 一种基于Type-C的转接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