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90641U - 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90641U
CN208690641U CN201821109964.XU CN201821109964U CN208690641U CN 208690641 U CN208690641 U CN 208690641U CN 201821109964 U CN201821109964 U CN 201821109964U CN 208690641 U CN208690641 U CN 208690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holding area
lateral margin
localization region
bas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099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焕毅
郭晋
肖敏
陈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nk Communica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nk Communica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nk Communica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nk Communications Inc
Priority to CN2018211099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90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90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90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若干第一导电端子、若干第二导电端子以及屏蔽壳体,绝缘座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卡空间,插卡空间包括第一卡容置区域,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后端形成有插卡口,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前端连接有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的第一侧缘位于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对应侧的侧缘的内侧;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固定在绝缘座体上且具有伸入第一卡容置区域的第一接触部;若干第二导电端子固定在绝缘座体上且具有伸入插卡空间的第二接触部;屏蔽壳体盖合在绝缘座体上,屏蔽壳体的顶板的一侧形成有向下伸入第一卡容置区域的一侧的弹性凸部,弹性凸部的内侧缘与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的第一侧缘大致对齐以导引第二卡插入。

Description

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机设计均支持多卡,多是通过在手机内部空间设置两个或者三个卡连接器。其中一些为了节省空间,内存卡槽和SIM卡槽设计为兼容整合形式,即在一个单体连接器的空间尺寸内,可以放置SIM卡或者放置内存卡,不过现有技术中实现放置SIM卡或者放置内存卡的方式皆需要通过托盘来实现,既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又不利于成本的降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卡连接器,能够选择性的插入两种类型的卡,同时具有节省空间、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能够选择性的插入两种类型的卡,同时具有节省空间、结构简单、成本降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卡连接器能够选择性的插入两种类型的卡,同时具有节省空间、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若干第一导电端子、若干第二导电端子以及屏蔽壳体,所述绝缘座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卡空间,所述插卡空间包括第一卡容置区域,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后端形成有插卡口,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前端连接有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所述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的第一侧缘位于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对应侧的侧缘的内侧;若干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固定在所述绝缘座体上且具有伸入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第一接触部;若干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固定在所述绝缘座体上且具有伸入所述插卡空间的第二接触部;所述屏蔽壳体盖合在所述绝缘座体上,所述屏蔽壳体的顶板的一侧形成有向下伸入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一侧的弹性凸部,所述弹性凸部的内侧缘与所述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的第一侧缘大致对齐以导引第二卡插入。
较佳地,所述屏蔽壳体的顶板的一侧形成悬臂结构,所述悬臂结构包括后端连接至所述顶板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前端连接有向下伸入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所述弹性凸部。
较佳地,所述弹性臂的前端向下且向前呈弧形弯折并延伸形成所述弹性凸部。
较佳地,所述弹性凸部自外向内呈向前倾斜设置;藉此设计,能够起到更佳的抵接、定位第一卡的作用。
较佳地,若干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伸入所述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
较佳地,所述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的第二侧缘位于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另一侧缘的内侧,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另一侧缘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的第二侧缘的后端通过一防呆斜面连接。藉由在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另一侧缘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的第二侧缘的后端之间设置防呆斜面,既能够在第一卡发生误插入的时候,起到防呆的作用,也可以在第二卡在插入时出现偏向设有防呆斜面的一侧时,起到防呆的作用。
较佳地,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用于容置Micro-SIM卡,所述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用于定位TF卡的前端。
较佳地,所述顶板于对应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前端的位置开设有退卡开口。
较佳地,所述顶板的后端开设有用于插卡或取卡的推拉缺口。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卡连接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的插卡空间包括第一卡容置区域以及连接至第一卡容置区域前端的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第一卡容置区域用于容置第一卡,第一卡容置区域同时可供容置第二卡的后端,而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则用于定位第二卡的前端,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可以选择性的插入、定位两种类型的卡,无需使用托盘结构,具有节省空间、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另外,藉由在屏蔽壳体的顶板上设置内侧缘与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的第一侧缘大致对齐的弹性凸部,既可以在第一卡插入插卡空间时,起到向下抵接、定位第一卡的作用,又可以在第二卡插入插卡空间时,起到引导第二卡正确插入的作用;而且,在第二卡插入时,当出现因为没有对正而偏向设有弹性凸部的一侧的情况时,弹性凸部能够起到止挡、防呆的作用,进而方便用户调整插入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卡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卡连接器插入第一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屏蔽壳体被隐藏。
图4是卡连接器插入第二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屏蔽壳体被隐藏。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连接器100,包括:绝缘座体 1、若干第一导电端子2、若干第二导电端子3以及屏蔽壳体4,绝缘座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卡空间10,插卡空间10包括第一卡容置区域11,第一卡容置区域11的后端形成有插卡口12,第一卡容置区域11的前端连接有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13,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13的第一侧缘14位于第一卡容置区域11的对应侧的侧缘15的内侧;若干第一导电端子2固定在绝缘座体1上且具有伸入第一卡容置区域11的第一接触部21;若干第二导电端子3固定在绝缘座体1上且具有伸入插卡空间10的第二接触部31;屏蔽壳体4盖合在绝缘座体1上,屏蔽壳体4的顶板41的一侧形成有向下伸入第一卡容置区域11的一侧的弹性凸部42,弹性凸部42的内侧缘与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13的第一侧缘14大致对齐以导引第二卡6插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100的插卡空间10包括第一卡容置区域11以及连接至第一卡容置区域11前端的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13,第一卡容置区域11用于容置第一卡5,第一卡容置区域11同时可供容置第二卡6的后端,而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13则用于定位第二卡6的前端,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卡连接器100可以选择性的插入、定位两种类型的卡,无需使用托盘结构,具有节省空间、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另外,藉由在屏蔽壳体4的顶板41上设置内侧缘与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13的第一侧缘14大致对齐的弹性凸部42,既可以在第一卡5插入插卡空间10时,被第一卡5向上抬起进而起到向下弹性抵接、定位第一卡5的作用,又可以在第二卡6插入插卡空间10时,起到引导第二卡6正确插入的作用;而且,在第二卡6插入时,当出现因为没有对正而偏向设有弹性凸部42的一侧的情况时,弹性凸部42能够起到止挡、防呆的作用,进而方便用户调整插入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壳体4的顶板41的一侧形成悬臂结构,悬臂结构包括后端连接至顶板41的弹性臂43,弹性臂43的前端连接有向下伸入第一卡容置区域11的弹性凸部42。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凸部42并不限制为需要通过悬臂结构的弹性臂43连接至顶板41,还可以是以各种形式连接至顶板41,弹性凸部42的具体结构也可以有各种选择,在此均不作限制。
优选地,弹性臂43的前端向下且向前呈弧形弯折并延伸形成弹性凸部42。
更佳地,弹性凸部42自外向内呈向前倾斜设置;藉此设计,能够起到更佳的抵接、定位第一卡5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第二导电端子3的第二接触部31伸入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13以与对应的第二卡6的相应触点电性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13的第二侧缘16位于第一卡容置区域11的另一侧缘17的内侧,第一卡容置区域11的另一侧缘17的前端与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13的第二侧缘16的后端通过一防呆斜面18连接。藉由在第一卡容置区域11的另一侧缘17的前端与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13的第二侧缘16 的后端之间设置防呆斜面18,既能够在第一卡5发生误插入的时候,起到防呆的作用,也可以在第二卡6在插入时出现偏向设有防呆斜面18的一侧时,起到防呆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容置区域11用于容置Micro-SIM卡,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13用于定位TF卡的前端;也就是说,第一卡5为Micro-SIM卡,第二卡6为TF卡。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41于对应第一卡容置区域11的前端的位置开设有退卡开口44。藉由退卡开口44的设置,当需要将第一卡5取出时,能够从退卡开口44处向后推动第一卡5,从而容易将第一卡5从卡连接器100中取出。
较佳地,顶板41的后端开设有用于插卡或取卡的推拉缺口45。藉由推拉缺口45的设置,方便握住第一卡5或者第二卡6的后端缘进行插入或者拉出操作。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卡连接器100。
应该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上”、“下”、“顶”、“前”、“后”等方位词并不应视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仅代表附图中所定义的方位,为便于方便描述之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座体,所述绝缘座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卡空间,所述插卡空间包括第一卡容置区域,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后端形成有插卡口,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前端连接有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所述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的第一侧缘位于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对应侧的侧缘的内侧;
若干第一导电端子,若干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固定在所述绝缘座体上且具有伸入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第一接触部;
若干第二导电端子,若干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固定在所述绝缘座体上且具有伸入所述插卡空间的第二接触部;
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盖合在所述绝缘座体上,所述屏蔽壳体的顶板的一侧形成有向下伸入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一侧的弹性凸部,所述弹性凸部的内侧缘与所述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的第一侧缘大致对齐以导引第二卡插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的顶板的一侧形成悬臂结构,所述悬臂结构包括后端连接至所述顶板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前端连接有向下伸入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所述弹性凸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的前端向下且向前呈弧形弯折并延伸形成所述弹性凸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部自外向内呈向前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伸入所述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的第二侧缘位于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另一侧缘的内侧,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另一侧缘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的第二侧缘的后端通过一防呆斜面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用于容置Micro-SIM卡,所述第二卡前端定位区域用于定位TF卡的前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于对应所述第一卡容置区域的前端的位置开设有退卡开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后端开设有用于插卡或取卡的推拉缺口。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
CN201821109964.XU 2018-07-12 2018-07-12 卡连接器 Active CN208690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9964.XU CN208690641U (zh) 2018-07-12 2018-07-12 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9964.XU CN208690641U (zh) 2018-07-12 2018-07-12 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90641U true CN208690641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0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09964.XU Active CN208690641U (zh) 2018-07-12 2018-07-12 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90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04039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US7396245B2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US753414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 spring
US7351108B2 (en) Card connector
US7322838B1 (en) Memory card connector
TW201230503A (en) Card connector
CN208690641U (zh) 卡连接器
CN203967442U (zh) 卡用连接器
US7568926B2 (en) Card connector having ejecting mechanism
CN106848743B (zh) 一种卡座插拔机构和终端
CN206271977U (zh) 卡托及使用该卡托的卡连接器
CN206451860U (zh) Sim卡插座
CN206451862U (zh) Sim卡连接器
US20080261423A1 (en) Stacked card connector having ejecting mechanism
CN209626471U (zh) 一种sim卡座
CN106785541B (zh) 叠层式卡托
CN107221804B (zh) 自锁式二合一卡座
US7744422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for receiving at least two electrical cards
CN206850131U (zh) 自锁式二合一卡座
CN213520447U (zh) 卡托盘
CN205141198U (zh) 一种可双面插接的USB 2.0 Micro-B型USB插头
CN106159591B (zh) 电连接器
CN201194266Y (zh) 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CN217334602U (zh) 一种灯用弹起式壁装插座
CN202333320U (zh) 卡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