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8728U - 压力表板 - Google Patents

压力表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8728U
CN208688728U CN201821321781.4U CN201821321781U CN208688728U CN 208688728 U CN208688728 U CN 208688728U CN 201821321781 U CN201821321781 U CN 201821321781U CN 208688728 U CN208688728 U CN 208688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charge
pipeline
pressure gaug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217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荣红
陈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ngyuan Equipment &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ngyuan Equipment &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ngyuan Equipment &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ngyuan Equipment &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217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8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8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87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表板,涉及仪器仪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安装在管路上的压力表以及用于固定压力板、防止压力表发生转动的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管路上之后,压力表的布置位置为外壳背离玻璃面板的一侧贴合在固定板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压力表受到人或物的无意磕碰时,一旦受力过大,就很容易造成压力表发生转动的问题,通过对压力表进行固定,减小压力表在受到撞击后发生转动的情况。

Description

压力表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仪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力表板。
背景技术
压力表是指以弹性元件为敏感元件,测量并指示高于环境压力的仪表。压力表通过表内的敏感元件的弹性形变,再由表内机芯的转换机构将压力形变传导至指针,引起指针转动来显示压力。
如图1所示,现有的压力表1一般安装在管路2上来测量管路2中的压力。压力表1包括用于将压力表1与管路2连接在一起的接头11、与接头11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圆盖型外壳12以及设置在外壳12中的刻度板13、指针14和玻璃面板15,其中,压力表1的元件放置在外壳12与刻度板13之间。
现有的压力表1在安装时一般是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将接头11固定连接在管路2上的,而且压力表1在管路2上安装的位置一般设置在比较明显的位置处,在压力表1受到人或物的无意磕碰时,一旦受力过大,就很容易造成压力表1发生转动,从而影响压力表1与管路2连接的密封性,影响压力表1测出数据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表板,通过对压力表进行固定,减小压力表在受到撞击后发生转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压力表板,包括安装在管路上的压力表以及用于固定压力板、防止压力表发生转动的固定板;
管路包括第一分管、第二分管和第三分管;在第一分管、第二分管和第三分管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管路开闭的阀门;
在第一分管、第二分管以及第三分管布置完成时,三者之间彼此的连接处交叉在同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交叉点;将压力表的接头连接在交叉点;
固定板与管路之间设置有便于将固定板与管路连接在一起的安装组件;且在固定板上设置有两组安装组件,分别用于将第一分管和第三分管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管路上之后,压力表的布置位置为外壳背离玻璃面板的一侧贴合在固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分管与第二分管垂直连通;第二分管与第三分管垂直连通;第一分管与第三分管的轴线连接在一起,二者位于一条直线上。在第一分管、第二分管和第三分管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管路开闭的阀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阀门的开闭来实现管路不同的连通的形式。具体的来说,阀门包括安装在第一分管上用于控制第一分管开闭的第一阀门、安装在第二分管上用于控制第二分管开闭的第二阀门以及安装在第三分管上用于控制第三分管开闭的第三阀门。在第一分管与第三分管连通时,工作人员将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关闭,从而实现第一分管与第三分管连通;在第一分管与第二分管连通时,工作人员将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打开,第三阀门关闭,从而实现第一分管与第二分管连通;在第二分管与第三分管连通时,工作人员将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打开,第一阀门关闭,从而实现第二分管与第三分管连通;在第一分管、第二分管以及第三分管均连通时,工作人员将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都打开,从而实现第一分管、第二分管以及第三分管均连通。压力表连接在交叉点上,能够对管路不同连接的形式都能有效的测试压力,将压力表的接头连接在交叉点上,使得压力表能够与第一分管、第二分管以及第三分管都连通,从而让压力表对管路的不同连接形式都能测试的更准确。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管路上之后,压力表的布置位置为外壳背离玻璃面板的一侧贴合在固定板上,让固定板对压力表的转动进行限制,使得压力表在受到人或物的撞击时受到固定板的限制作用,从而限制压力表的转动,让压力表在管路上的连接更为牢固,测出的数据更为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安装组件包括开设在固定板上的安装孔、扣设在管路上的弧形压板、设置在弧形压板两侧的连接板以及用于将弧形压板与安装孔连接在一起且穿设在连接板上的安装螺钉;
在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在将固定板安装在管路上时,多个安装孔的布置方向与第一分管的轴线方向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固定第一分管的安装组件为例,在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布置的安装孔,并且在将固定板安装在管路上时,多个安装孔的布置方向与第一分管的轴线方向垂直。在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固定板与第一分管接触,然后将弧形压板扣设在第一分管上,并让弧形压板上的连接板与固定板贴合。再将固定板的位置移动到安装孔与连接板上穿设的安装螺钉对应的位置处,在移动时,固定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贴合不分离,在安装螺钉与安装孔对应后,工作人员调节安装螺钉,使得安装螺钉与安装孔配合连接,从而使得弧形压板两端的连接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进而将固定板连接在管路上。通过设置安装组件,使得固定板与管路之间的安装更为方便,且工作人员也能方便将固定板从管路上取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安装孔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与两个连接板上穿设的两个安装螺钉之间的距离相同,或者与两个连接板上穿设的两个安装螺钉之间的距离相同的两个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弧形压板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时,安装螺钉能够准确的安装在固定板上。通过设置多个安装孔,使得固定板与管路的连接位置便于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固定板与弧形压板之间设置有安装垫;安装垫也位于连接板的下侧,安装螺钉在拧紧时穿过安装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固定板安装在管路上后,工作人员对阀门进行调节时,可能会受到固定板的干涉,导致工作人员调节阀门时不方便。例如,在将固定板安装在管路上时,阀门与固定板之前的距离较小,让工作人员不容易用于对阀门进行调节。为了使得工作人员的调节工作更为方便,在固定板与弧形压板之间设置有安装垫。在使用时,安装垫对管路进行支撑,加大阀门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使得工作人员在调节阀门时不会受到固定板的干涉,让工作人员的调节工作更方便。而且安装板对弧形压板压住的管路进行顶起,让管路在受到弧形压板的压紧力的同时还受到安装垫的顶起的力,两个力同时对管路进行挤压,使得管路与弧形压板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进而让固定板在管路上的安装更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安装垫上与管路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实现管路与安装垫牢固连接在一起的安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安装垫与管路的接触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固定板上设置有与压力表进行夹紧的夹紧组件;
夹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的夹紧圆环、在夹紧圆环朝向交叉点的位置处设置与便于接头从夹紧圆环中穿出的穿出槽以及穿设在夹紧圆环上的顶紧螺钉;
夹紧圆环的一端和固定板与压力表接触的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板与压力表接触时,压力表的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刻度板、指针和玻璃面板等放置在夹紧圆环中,且外壳背离玻璃面板的一侧贴合在固定板上,接头从穿出槽穿出与管路的交叉点连通。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压力表与固定板接触,夹紧圆环位于外壳的外侧,然后工作人员对顶紧螺钉进行拧动,让顶紧螺钉对压力表的外壳进行顶紧,使得压力表在夹紧圆环中与固定板的接触更为牢固,从而固定板对于压力表的限位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顶紧螺钉与压力表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弧形橡胶板,弧形橡胶板与顶紧螺钉为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顶紧螺钉在转动时,能够对弧形橡胶板进行顶进,让弧形橡胶板对压力表的外壳进行压紧,从而增加顶紧螺钉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顶紧螺钉对于外壳的顶紧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夹紧圆环中设置有橡胶圆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圆垫在固定板安装完毕时,设置在固定板与压力表的外壳之间,并与二者贴合,使得在管路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安装垫之后,在橡胶圆垫的作用下,压力表与固定板之间也能牢固的贴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橡胶圆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圆垫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夹紧圆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上的夹紧圆环与固定板便于拆卸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固定板,让固定板对压力表的转动进行限制,使得压力表在受到人或物的撞击时受到固定板的限制作用,从而限制压力表的转动,让压力表在管路上的连接更为牢固,测出的数据更为准确;
2、通过设置安装组件,使得固定板与管路的连接更为方便;
3、通过设置夹紧组件,使得压力表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固定板对于压力表的限位作用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压力表安装在管路上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压力表板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固定板与安装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压力表板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夹紧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夹紧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压力表;11、接头;12、外壳;13、刻度板;14、指针;15、玻璃面板;2、管路;21、第一分管;22、第二分管;23、第三分管;24、交叉点;3、固定板;4、阀门;41、第一阀门;42、第二阀门;43、第三阀门;5、安装组件;51、安装孔;52、弧形压板;53、连接板;54、安装螺钉;55、安装垫;56、安装槽;6、夹紧组件;61、夹紧圆环;62、穿出槽;63、顶紧螺钉;64、弧形橡胶板;65、橡胶圆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压力表板,如图2所示,在管路2上安装有压力表1以及用于固定压力表1、防止压力表1发生转动的固定板3。
如图2所示,管路2包括第一分管21、第二分管22和第三分管23。其中,第一分管21与第二分管22垂直连通;第二分管22与第三分管23垂直连通;第一分管21与第三分管23的轴线连接在一起,二者位于一条直线上。在第一分管21、第二分管22和第三分管23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管路2开闭的阀门4,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阀门4的开闭来实现管路2不同的连通的形式。具体的来说,阀门4包括安装在第一分管21上用于控制第一分管21开闭的第一阀门41、安装在第二分管22上用于控制第二分管22开闭的第二阀门42以及安装在第三分管23上用于控制第三分管23开闭的第三阀门43。在第一分管21与第三分管23连通时,工作人员将第一阀门41和第三阀门43打开,第二阀门42关闭,从而实现第一分管21与第三分管23连通;在第一分管21与第二分管22连通时,工作人员将第一阀门41和第二阀门42打开,第三阀门43关闭,从而实现第一分管21与第二分管22连通;在第二分管22与第三分管23连通时,工作人员将第二阀门42和第三阀门43打开,第一阀门41关闭,从而实现第二分管22与第三分管23连通;在第一分管21、第二分管22以及第三分管23均连通时,工作人员将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42和第三阀门43都打开,从而实现第一分管21、第二分管22以及第三分管23均连通。
如图2所示,在第一分管21、第二分管22以及第三分管23布置完成时,三者之间彼此的连接处交叉在同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交叉点24。为了使得压力表1对于管路2中压力的测试更为准确,并且能够对管路2不同连接的形式都能有效的测试压力,将压力表1的接头11连接在交叉点24上,使得压力表1能够与第一分管21、第二分管22以及第三分管23都连通,从而让压力表1对管路2的不同连接形式都能测试的更准确。
结合图2、图3,固定板3与管路2之间设置有便于将固定板3与管路2连接在一起的安装组件5,安装组件5包括开设在固定板3上的安装孔51、扣设在管路2上的弧形压板52、设置在弧形压板52两侧的连接板53以及用于将弧形压板52与安装孔51连接在一起且穿设在连接板53上的安装螺钉54。
具体的来说,结合图2、图3,在固定板3上设置有两组安装组件5,分别用于将第一分管21和第三分管23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上。以固定第一分管21的安装组件5为例,在固定板3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布置的安装孔51,并且在将固定板3安装在管路2上时,多个安装孔51的布置方向与第一分管21的轴线方向垂直。在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固定板3与第一分管21接触,然后将弧形压板52扣设在第一分管21上,并让弧形压板52上的连接板53与固定板3贴合。再将固定板3的位置移动到安装孔51与连接板53上穿设的安装螺钉54对应的位置处,在移动时,固定板3与连接板53之间的贴合不分离,在安装螺钉54与安装孔51对应后,工作人员调节安装螺钉54,使得安装螺钉54与安装孔51配合连接,从而使得弧形压板52两端的连接板53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在一起,进而将固定板3连接在管路2上。其中,为了使得相邻安装孔51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弧形压板52与固定板3通过安装螺钉54固定在一起,将相邻安装孔5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与两个连接板53上穿设的两个安装螺钉54之间的距离相同,或者与两个连接板53上穿设的两个安装螺钉54之间的距离相同的两个安装孔51之间可以设置有多个安装孔51,使得弧形压板52在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时,安装螺钉54能够准确的安装在固定板3上。通过设置多个安装孔51,使得固定板3与管路2的连接位置便于调节。
结合图2、图3,在固定板3安装在管路2上后,工作人员对阀门4进行调节时,可能会受到固定板3的干涉,导致工作人员调节阀门4时不方便。例如,在将固定板3安装在管路2上时,阀门4与固定板3之前的距离较小,让工作人员不容易用于对阀门4进行调节。为了使得工作人员的调节工作更为方便,在固定板3与弧形压板52之间设置有安装垫55,安装垫55上与管路2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实现管路2与安装垫55牢固连接在一起的安装槽56,安装垫55也位于连接板53的下侧,安装螺钉54在拧紧时穿过安装垫55。在使用时,安装垫55对管路2进行支撑,加大阀门4与固定板3之间的距离,使得工作人员在调节阀门4时不会受到固定板3的干涉,让工作人员的调节工作更方便。而且安装板对弧形压板52压住的管路2进行顶起,让管路2在受到弧形压板52的压紧力的同时还受到安装垫55的顶起的力,两个力同时对管路2进行挤压,使得管路2与弧形压板52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进而让固定板3在管路2上的安装更为牢固。
另外,结合图2、图3,固定板3固定连接在管路2上之后,压力表1的布置位置为外壳12背离玻璃面板15的一侧贴合在固定板3上,让固定板3对压力表1的转动进行限制,使得压力表1在受到人或物的撞击时受到固定板3的限制作用,从而限制压力表1的转动,让压力表1在管路2上的连接更为牢固,测出的数据更为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结合图2、图3,工作人员先将压力表1安装在管路2上,然后进行固定板3的安装。在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固定板3与管路2接触,然后将弧形压板52扣设在管路2上,并让弧形压板52上的连接板53与固定板3贴合。再将固定板3的位置移动到安装孔51与连接板53上穿设的安装螺钉54对应的位置处,在移动时,固定板3与连接板53之间的贴合不分离,在安装螺钉54与安装孔51对应后,工作人员调节安装螺钉54,安装螺钉54与安装孔51配合连接,使得弧形压板52两端的连接板53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在一起,进而将固定板3连接在管路2上。其中,为了让相邻安装孔51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弧形压板52与固定板3通过安装螺钉54固定在一起,将相邻安装孔5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与两个连接板53上穿设的两个安装螺钉54之间的距离相同,或者与两个连接板53上穿设的两个安装螺钉54之间的距离相同的两个安装孔51之间可以设置有多个安装孔51,使得弧形压板52在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时,安装螺钉54能够准确的安装在固定板3上。固定板3固定连接在管路2上之后,压力表1的布置位置为外壳12背离玻璃面板15的一侧贴合在固定板3上,让固定板3对压力表1的转动进行限制,使得压力表1在受到人或物的撞击时受到固定板3的限制作用,从而限制压力表1的转动,让压力表1在管路2上的连接更为牢固,测出的数据更为准确。
实施例2:一种压力表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结合图4、图5,为了使得固定板3对于压力表1的限位效果更好,而且压力表1在固定板3上能接触的更为牢固,在固定板3上设置有与压力表1进行夹紧的夹紧组件6。
结合图4、图5,夹紧组件6包括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上的夹紧圆环61,夹紧圆环61的一端和固定板3与压力表1接触的面接触。在夹紧圆环61朝向交叉点24的位置处设置与便于接头11从夹紧圆环61中穿出的穿出槽62,在固定板3与压力表1接触时,压力表1的外壳12以及设置在外壳12中的刻度板13、指针14和玻璃面板15等放置在夹紧圆环61中,且外壳12背离玻璃面板15的一侧贴合在固定板3上,接头11从穿出槽62穿出与管路2的交叉点24连通。
结合图4、图5,为了使得压力表1在夹紧圆环61中与夹紧圆环61连接的更为牢固,在夹紧圆环61上穿设有顶紧螺钉63,顶紧螺钉63与压力表1的外壳12接触,且顶紧螺钉63与夹紧圆环61为螺纹连接。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压力表1与固定板3接触,夹紧圆环61位于外壳12的外侧,然后工作人员对顶紧螺钉63进行拧动,让顶紧螺钉63对压力表1的外壳12进行顶紧,使得压力表1在夹紧圆环61中与固定板3的接触更为牢固,从而固定板3对于压力表1的限位效果更好。
结合图4、图5,在顶紧螺钉63与压力表1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弧形橡胶板64,弧形橡胶板64与顶紧螺钉63为转动连接,使得顶紧螺钉63在转动时,能够对弧形橡胶板64进行顶进,让弧形橡胶板64对压力表1的外壳12进行压紧,从而增加顶紧螺钉63与外壳12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顶紧螺钉63对于外壳12的顶紧效果。
实施例3:一种压力表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在夹紧圆环61中设置有橡胶圆垫65,橡胶圆垫65在固定板3安装完毕时,设置在固定板3与压力表1的外壳12之间,并与二者贴合,使得在管路2与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安装垫55之后,在橡胶圆垫65的作用下,压力表1与固定板3之间也能牢固的贴合在一起。为了使得橡胶圆垫65与固定板3连接的更牢固,将橡胶圆垫65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压力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管路(2)上的压力表(1)以及用于固定压力板、防止压力表(1)发生转动的固定板(3);
管路(2)包括第一分管(21)、第二分管(22)和第三分管(23);在第一分管(21)、第二分管(22)和第三分管(23)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管路(2)开闭的阀门(4);
在第一分管(21)、第二分管(22)以及第三分管(23)布置完成时,三者之间彼此的连接处交叉在同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交叉点(24);将压力表(1)的接头(11)连接在交叉点(24);
固定板(3)与管路(2)之间设置有便于将固定板(3)与管路(2)连接在一起的安装组件(5);且在固定板(3)上设置有两组安装组件(5),分别用于将第一分管(21)和第三分管(23)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
固定板(3)固定连接在管路(2)上之后,压力表(1)的布置位置为外壳(12)背离玻璃面板(15)的一侧贴合在固定板(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表板,其特征在于:安装组件(5)包括开设在固定板(3)上的安装孔(51)、扣设在管路(2)上的弧形压板(52)、设置在弧形压板(52)两侧的连接板(53)以及用于将弧形压板(52)与安装孔(51)连接在一起且穿设在连接板(53)上的安装螺钉(54);
在固定板(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51),在将固定板(3)安装在管路(2)上时,多个安装孔(51)的布置方向与第一分管(21)的轴线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表板,其特征在于:相邻安装孔(5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与两个连接板(53)上穿设的两个安装螺钉(54)之间的距离相同,或者与两个连接板(53)上穿设的两个安装螺钉(54)之间的距离相同的两个安装孔(51)之间设置有多个安装孔(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表板,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板(3)与弧形压板(52)之间设置有安装垫(55);安装垫(55)也位于连接板(53)的下侧,安装螺钉(54)在拧紧时穿过安装垫(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表板,其特征在于:安装垫(55)上与管路(2)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实现管路(2)与安装垫(55)牢固连接在一起的安装槽(5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表板,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板(3)上设置有与压力表(1)进行夹紧的夹紧组件(6);
夹紧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上的夹紧圆环(61)、在夹紧圆环(61)朝向交叉点(24)的位置处设置与便于接头(11)从夹紧圆环(61)中穿出的穿出槽(62)以及穿设在夹紧圆环(61)上的顶紧螺钉(63);
夹紧圆环(61)的一端和固定板(3)与压力表(1)接触的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力表板,其特征在于:顶紧螺钉(63)与压力表(1)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弧形橡胶板(64),弧形橡胶板(64)与顶紧螺钉(63)为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表板,其特征在于:在夹紧圆环(61)中设置有橡胶圆垫(6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表板,其特征在于:橡胶圆垫(65)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表板,其特征在于:夹紧圆环(6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上。
CN201821321781.4U 2018-08-15 2018-08-15 压力表板 Active CN208688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1781.4U CN208688728U (zh) 2018-08-15 2018-08-15 压力表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1781.4U CN208688728U (zh) 2018-08-15 2018-08-15 压力表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8728U true CN208688728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5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21781.4U Active CN208688728U (zh) 2018-08-15 2018-08-15 压力表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87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55780U (zh) 多功能木材胶粘剂胶合强度试验机
CN101666695B (zh) 一种汽油机、柴油机皮带张紧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5821760A (zh) 一种测力支座结构
CN208688728U (zh) 压力表板
CN104792635A (zh) 一种土壤硬度计
CN204594513U (zh) 一种超声波流量计的探头定位安装装置
CN110501219A (zh) 一种安全且高精度的混凝土徐变测量系统
CN209342013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丝杠调直检测仪
CN209624231U (zh) 一种巴西劈裂试验试件的夹持装置
CN208383578U (zh) 一种测定纤维布与砼抗拉强度的装置
CN114147642B (zh) 一种夹装治具
CN205711709U (zh) 一种测力支座结构
CN1010611B (zh) 双活塞式多功能三轴压力室
CN205506335U (zh) 手机用线性马达振动测试装置
CN211783273U (zh) 一种用于检测公路桥梁支座变形的测量尺
CN205656297U (zh) 一种用于电能表检定的自动接驳装置
CN204612756U (zh) 一种土壤检测计
CN210375527U (zh) 一种差压变送器静压校验装置
CN201600213U (zh) 一种简便式皮带张紧力检测仪器
CN207263543U (zh) 一种定位方便的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
CN207991723U (zh) 一种测定邦定机邦定压力的夹具
CN107356176A (zh) 一种便携式远程裂缝检测仪
CN207972060U (zh) 半导体产品的切筋模具
CN207133133U (zh) 一种检测快捷的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
CN212964401U (zh) 一种微机控制电液伺服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