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8345U - 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 - Google Patents

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8345U
CN208688345U CN201820998868.9U CN201820998868U CN208688345U CN 208688345 U CN208688345 U CN 208688345U CN 201820998868 U CN201820998868 U CN 201820998868U CN 208688345 U CN208688345 U CN 208688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d missile
duct
air intake
cylinder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988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永刚
李爱华
陈昊明
张宝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engyu Zhongke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engyu Zhongke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engyu Zhongke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engyu Zhongke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988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8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8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8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包括导弹本体、筒体和涵道发动机,导弹本体和涵道发动机前后轴向排布,且设置于筒体内,导弹本体的直径小于筒体的直径,与筒体间在轴向上形成环状的进气通道;涵道发动机与筒体的内壁紧密贴合,且其前端朝向来流方向;空气来流由进气通道进入涵道发动机,增压后排出,产生使导弹起飞的推力;导弹本体内一种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结构强度大,保证有大的进气量。导弹本体为中空的腔体,用作仪器仓,其内设置有与涵道发动机相连接的主控制器。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结构强度大,保证有大的进气量。

Description

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弹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
背景技术
在航空领域、要地防御以及重要的场合,为防止恐怖分子应用无人机进行恐怖袭击,需要使用导弹反恐,目前,普遍使用的为固体燃料的导弹,固体燃料导弹为火工品,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储存运输都需要专门的资质。另外,火工品的导弹飞行时间短,飞行过程中弹道单一,只有一次拦截机会,无法回收重复使用,成本高,会带来比较严重的附带伤害。
火工品导弹虽然速度高,反应快,但是因其固有的缺点使其应用领域严重受限,在很多场合无法使用,例如在边境进行反走私活动时,需要将飞行器捕获以留存相应的证据,目前基本都是采用无线干扰的方式。存在机动性严重不足,效果差,对人员高度依赖等缺点。而已有的非火工品导弹存在结构强度不高,进风量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结构强度大,保证有大的进气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包括导弹本体和涵道发动机,导弹本体和涵道发动机前后轴向排布,还包括进气通道;所述涵道发动机的前端为进气端,空气由进气通道进入,经涵道发动机增压后排出,产生使导弹起飞的推力。
进一步地,该导弹本体和涵道发动机设置于筒体内,所述导弹本体的直径小于筒体的直径,与筒体间在轴向上形成环状的进气通道;所述涵道发动机与筒体的内壁紧密贴合,空气来流由所述进气通道进入涵道发动机,增压后排出;导弹本体内为中空的腔体,其前段用作仪器仓,其内设置有与涵道发动机相连接的主控制器。
进一步地,该涵道发动机包括涵道壳体,涵道壳体的前端为喇叭状进口,喇叭状进口的前端向外侧延伸,形成外凸的边沿,边沿的壁面由前到后光滑过渡;边沿外侧与筒体的内壁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该导弹本体的后段为筒状或者仿锤体状。
进一步地,该导弹本体的前段部分位于筒体外,且前端设置为锥体状,且锥体壁面由前到后为光滑过渡的弧面。
进一步地,该涵道壳体的后端还连接有外接腔体,外接腔体的外壁上绕其一周间隔设置有空气舵,或者外接腔体的内壁上绕其一周间隔设置有空气舵;当外接腔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空气舵时,外接腔体沿空气流流向逐渐收缩。
进一步地,该空气舵为4个,且它们之间均等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该涵道壳体内绕其一周设置有涵道桨,且涵道桨均设置于轴向设置的电机转轴上。
进一步地,该导弹本体和涵道发动机均分别通过套设在其上的安装盘与筒体安装连接。
本实用新型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空气提供动力,相较于火工品导弹,安全,不会发生爆炸。2.对运输无特殊要求,对运输公司无资质要求,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拓宽了其应用领域。3.通过对导弹空气舵的控制,使其能够在空中进行大姿态的运动。4.通过控制涵道桨正反转,使导弹能够在空中悬停,使其具备更长的滞空时间,使其具备对低小慢目标的多次打击机会。由于滞空时间长,因此可以通过灵活设计的弹道,有效规避太阳光等强干扰使其更有效的打击目标。5.导弹本体的后端采用仿锤体状,形成特殊的导流进气结构,在有效减小风阻的前提下,保证了涵道发动机的进气量。6.灵活多样的打击方式,可以采用喷网、撞击、抵近无线干扰等各种杀伤手段,扩大了使用领域。7.可回收,当采用抓捕目标或干扰等的工作方式时,导弹执行完成打击任务后,可自动飞回发射点实现安全回收供下次使用。8.结构强度高,抗过载能力强。9.进气量大,飞行稳定性高,在姿态改变时不会出现推力不足,或推力骤减的情况。10.侧飞时,迎风面大,气动升力大,侧飞的倾斜角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涵道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a.进气通道;1.导弹本体;2.筒体;3.涵道发动机;3-1.涵道壳体; 3-2.喇叭状进口;3-3.涵道桨;3-4.电机转轴;4.空气舵;5.外接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如图1、2、3和4所示,1.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弹本体1和涵道发动机3,所述导弹本体1和涵道发动机3前后轴向排布,还包括进气通道a;所述涵道发动机3的前端为进气端,空气由进气通道a进入,经涵道发动机3增压后排出,产生使导弹起飞的推力。
导弹本体1和涵道发动机3设置于筒体2内,所述导弹本体1的直径小于筒体2的直径,与筒体2间在轴向上形成环状的进气通道a;所述涵道发动机3与筒体2的内壁紧密贴合,空气来流由所述进气通道a进入涵道发动机3,增压后排出;导弹本体1内为中空的腔体,其前段用作仪器仓,其内设置有与涵道发动机3相连接的主控制器。导弹本体1和涵道发动机3均分别通过套设在其上的安装盘与筒体2安装连接。安装盘可以是圆环,其上开设连接孔,筒体2的内壁上也可设置凸起,并开孔,对应的孔间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安装方式。
将导弹本体1和涵道发动机3设置于筒体2内,一是保证了进入的空气量;二是结构强度高,抗过载能力强。
所述导弹本体1内为中空的腔体,用作仪器仓,其内设置有与涵道发动机3相连接的主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空气增压产生推力,避免了出现爆炸的风险。
如图5所示,涵道发动机3包括涵道壳体3-1,所述涵道壳体3-1的前端为喇叭状进口3-2,所述喇叭状进口3-2的前端向外侧延伸,形成外凸的边沿,所述边沿的壁面由前到后光滑过渡;所述边沿外侧与筒体2的内壁紧密贴合。导弹本体1的后段为筒状或者仿锤体状,当为仿锤体状时,能起到很好的空气导流作用。所述涵道壳体3-1内绕其一周设置有涵道桨3-3,且涵道桨3-3均设置于轴向设置的电机转轴3-4上。该导弹本体1的前段部分位于筒体2外,为减小阻力,前端设置为锥体状,且锥体壁面由前到后为光滑过渡的弧面。
该涵道壳体3-1的后端还连接有外接腔体4,如图1和3所示,外接腔体4的外壁上绕其一周间隔设置有空气舵5,如图2和4所示,外接腔体4 的内壁上绕其一周间隔设置有空气舵5;当外接腔体4的外壁上设置有空气舵5时,外接腔体4沿空气流流向逐渐收缩,以保证喷出空气的推力。所述空气舵5为4个,且它们之间均等间隔排列。空气舵5由舵机控制单元控制,舵机控制单元与主控制器相连接,当空气舵5处在气流的冲击下时,舵机控制单元实时调整空气舵的位置。空气舵5可选择为平行四边形状,其自身有一定的厚度,其垂直于壁面,与来流相对的侧面为弧面,由前到后光滑过渡,由后变薄。
该空气舵5设置在外接腔体4的外壁和内壁时,工作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的外壁时,导弹在飞行时,即有相对的空气流作用时,空气舵5才工作。而设置在内壁时,导弹启动,内部即有压缩后的气流,则空气舵5即工作,在导弹停留在空中时,也能其作用,实时调整导弹的姿态。
在实际的工作中,地面设置有地面站,导弹仪器仓内设置有制导控制组合系统,地面站将指令发送至制导控制组合系统,制导控制组合系统控制电机,使电机改变工作状态。
实际工作时,地面控制站设置有制导控制组合系统,与控制器无线通信连接,工作人员将指令通过制导控制组合系统传输至控制器,以实时调整控制导弹的飞行。
本实用新型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根据使用场景、以及打击目标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攻击方式。当需要捕获目标时,导弹本体1的前段内设置捕获网,使用气体发生器提供捕获网弹出的动力,捕获网设置于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出口,当导弹接近目标,需要喷网捕获时,气体发生器工作,产生的压力将捕获网喷出,网住目标。
当需要干扰目标时,导弹本体1的前段内设置无线干扰装置,该无线干扰装置使用射频干扰,在接近目标时,控制器控制无线干扰装置工作,对目标产生干扰。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弹也可以用于摧毁目标,此时,导弹本体1的前段内也可以放置炸药,接近目标时,启动爆炸。也可以放置引火杀伤装置,喷出凝固汽油,粘附在目标物上,着火燃烧,摧毁目标。

Claims (9)

1.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弹本体(1)和涵道发动机(3),所述导弹本体(1)和涵道发动机(3)前后轴向排布,还包括进气通道(a);所述涵道发动机(3)的前端为进气端,空气由进气通道(a)进入,经涵道发动机增压后排出,产生使导弹起飞的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弹本体(1)和涵道发动机(3)设置于筒体(2)内,所述导弹本体(1)的直径小于筒体(2)的直径,与筒体(2)间在轴向上形成环状的进气通道(a);所述涵道发动机(3)与筒体(2)的内壁紧密贴合,空气来流由所述进气通道(a)进入涵道发动机(3),增压后排出;
所述导弹本体(1)内为中空的腔体,其前段用作仪器仓,其内设置有与涵道发动机(3)相连接的主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壳体(3-1)的后端还连接有外接腔体(4),所述外接腔体(4)的外壁上绕其一周间隔设置有空气舵(5),或者所述外接腔体(4)的内壁上绕其一周间隔设置有空气舵(5);当所述外接腔体(4)的外壁上设置有空气舵(5)时,所述外接腔体(4)沿空气流流向逐渐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舵(5)为4个,且它们之间均等间隔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发动机(3)包括涵道壳体(3-1),所述涵道壳体(3-1)的前端为喇叭状进口(3-2),所述喇叭状进口(3-2)的前端向外侧延伸,形成外凸的边沿,所述边沿的壁面由前到后光滑过渡;所述边沿外侧与筒体(2)的内壁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弹本体(1)的后段为筒状或者仿锤体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弹本体(1)的前段部分位于筒体(2)外,且前端设置为锥体状,且锥体壁面由前到后为光滑过渡的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壳体(3-1)内绕其一周设置有涵道桨(3-3),且涵道桨(3-3)均设置于轴向设置的电机转轴(3-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弹本体(1)和涵道发动机(3)均分别通过套设在其上的安装盘与筒体(2)安装连接。
CN201820998868.9U 2018-06-27 2018-06-27 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 Active CN208688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8868.9U CN208688345U (zh) 2018-06-27 2018-06-27 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8868.9U CN208688345U (zh) 2018-06-27 2018-06-27 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8345U true CN208688345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79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98868.9U Active CN208688345U (zh) 2018-06-27 2018-06-27 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83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9955A (zh) * 2021-03-03 2021-05-25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进气道与舱体轴向安装区域热密封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9955A (zh) * 2021-03-03 2021-05-25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进气道与舱体轴向安装区域热密封结构
CN112829955B (zh) * 2021-03-03 2022-07-26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一种飞行器进气道与舱体轴向安装区域热密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2509A (zh) 一种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
CN108482635B (zh) 一种充气机翼式可驻留飞行器
CN200967562Y (zh) 高亚音速无人机
CN109579620A (zh) 一种无人机柔性捕获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8955423B (zh) 一种具有导流进气结构的非火工品导弹
CN106741888B (zh) 一种仿生无人侦察直升机
CN102826227A (zh) 无人空天战机
WO2020073683A1 (zh) 飞行器上可分离的复合增程系统及方法
CN109612340A (zh) 一种高速大机动高隐身的靶机
CN208688345U (zh) 空心进气道非火工品导弹
WO2015127856A1 (zh) 飞机用主动式防鸟击方法及装置
CN107021235B (zh) 一种中低空飞行器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中低空飞行器
CN103968714A (zh) 一种悬空防御弹装置
CN110553550A (zh) 一种空中反无人机网捕装置
CN109630271A (zh) 一种多功能航空发动机进气道及其运行方法
CN113932662A (zh) 一种用于射弹入水的带翼型调节片的可调制空化器结构
CN104712459A (zh) 固体火箭动力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7335549U (zh) 空射猎导诱饵弹
CN208688346U (zh) 一种双发外置式导弹
CN111976948A (zh) 一种飞翼式无人战斗轰炸机的气动布局
CN205642187U (zh) 飞行式爆炸物摧毁器
CN103192988A (zh) 飞船
RU2465481C2 (ru) Вихревой движитель
CN205592035U (zh) 组合循环发动机
CN107842423A (zh) 适用于小型涡喷发动机的喷水或甲醇的增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