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5790U - 一种生态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5790U
CN208685790U CN201821191037.7U CN201821191037U CN208685790U CN 208685790 U CN208685790 U CN 208685790U CN 201821191037 U CN201821191037 U CN 201821191037U CN 208685790 U CN208685790 U CN 208685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ard slot
roof
ecotectur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910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osta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osta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osta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osta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910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5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5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5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态建筑,包括地基、屋底、墙体和屋顶,屋底和墙体位于地基的上方,屋顶位于墙体的上方,屋底包括屋底基板和屋底轨道卡槽,屋底轨道卡槽安装在地基上,屋底基板安装在屋底轨道卡槽内;墙体包括墙体基板和墙体轨道卡槽,墙体轨道卡槽安装在地基上,墙体基板安装在墙体轨道卡槽内;屋顶包括屋顶基板和屋顶轨道卡槽,屋顶轨道卡槽固定在墙体上,屋顶基板通过屋顶轨道卡槽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建筑,大大提高了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及保温性能,且便于装配,提高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新的生态环保型的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房屋的建造已可以像生产线一样,大批量的进行制造。在工厂中预制好房屋的构件,将预制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可以了。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安装速度较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
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安装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墙板与墙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墙板与楼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均较为复杂,装配非常麻烦,影响了施工效率。
装配式建筑的各个部件通过普通的连接件进行连接,自身的结构稳定性不足,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且装配式建筑的整体保温性能差,难以满足现有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态建筑,通过轨道卡槽实现各个部分的连接,极大的提高了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且通过光伏板等实现建筑所需能源的自给。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建筑,包括地基、屋底、墙体和屋顶,所述屋底和墙体位于所述地基的上方,所述屋顶位于所述墙体的上方,所述屋底包括屋底基板和屋底轨道卡槽,所述屋底轨道卡槽安装在所述地基上,所述屋底基板安装在所述屋底轨道卡槽内;所述墙体包括墙体基板和墙体轨道卡槽,所述墙体轨道卡槽安装在所述地基上,所述墙体基板安装在所述墙体轨道卡槽内;所述屋顶包括屋顶基板和屋顶轨道卡槽,所述屋顶轨道卡槽固定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屋顶基板通过所述屋顶轨道卡槽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屋底基板包括由下到上依次排布的防水层、保温层和内装饰板。
上述的生态建筑中,所述墙体基板包括由外到内依次排布的防水层、保温层和内装饰板。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基板还包括外装饰板,所述外装饰板位于所述墙体基板的防水层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屋顶基板包括由外到内依次排布的防水层、保温层和内装饰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屋顶上安装有发电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屋顶上安装有集热板。
进一步的,生态建筑还包括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窗户上的进风口,设置在门上的出风口和架设在所述墙体上的通风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卫生间模块和厨房模块,所述卫生间模块和厨房模块安装在所述生态建筑的室内。
生态建筑还包括污水处理器;所述卫生间模块和厨房模块的污水管道连接所述污水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建筑,将基板固定在轨道卡槽内,大大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增强了抵抗外力的能力;各个基板均包含了多层结构,轨道卡槽保证了连接的紧密,提高了建筑的保温性能;各个模块可在工厂预制,现场快速安装,实现无水、快速施工。生态建筑集成了发电设备、热水/暖气/空调连供系统、新型的通风系统、污水处理器、健康的内装饰板,提高了建筑的宜居性,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态建筑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态建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屋底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屋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能源系统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风板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风板架设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卫生间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应作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前”、“后”、“左”、“右”、“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态建筑,其包括地基1、屋底2、墙体3和屋顶4。地基1位于地面以下,为水泥浇筑而成,也可根据需求,选用其他材质。屋底2平铺在地基1上,墙体3固定在地基1上,墙体3围绕在屋底2周围,屋顶4位于墙体3的上方,屋底2、墙体3、屋顶4限定出生态建筑的室内空间,在墙体3上设有门7和窗户8。
如图3所示,屋底2包括屋底基板21和屋底轨道卡槽22。屋底基板21包括由下到上依次排布的防水层211、保温层212和内装饰板213。屋底的防水层211可选用防水材料,如胶皮等,保温层212可选用CLT(正交胶合木)材料或钢材,保温层212也可起到支撑的作用,内装饰板213可选用复合板。本实用新型选取的材料不以此实施例为限。
屋底轨道卡槽22与角钢23固定连接,屋底轨道卡槽22与角钢23可通过螺栓固定,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角钢23通过螺栓固定在地基1上。屋底轨道卡槽22可包含三层卡槽,屋底的防水层211、保温层212、内装饰板213分别插入相应的卡槽,并通过螺钉固定,实现屋底的安装。若屋底的防水层211厚度较薄,也可将屋底轨道卡槽22设置为两层,将屋底的防水层211固定在屋底的保温层212上。
如图4所示,墙体3包括墙体基板31和墙体轨道卡槽32,墙体轨道卡槽32安装在地基1上,墙体基板31安装在墙体轨道卡槽32内。墙体基板31包括由外到内依次排布的防水层312、保温层313和内装饰板314。优选的,在墙体基板的防水层312的外侧设有外装饰板311。墙体的防水层312可选用防水材料,如胶皮等,保温层313选用CLT材料或钢材,还可起到支撑的作用,内装饰板314可选用复合板,外装饰板311选用木板,外装饰板311提高建筑美感的同时,可用于安装光伏板。
墙体轨道卡槽32通过角钢33固定,墙体轨道卡槽32与角钢33固定连接,角钢33通过螺栓固定在地基1上。墙体轨道卡槽32可包含三层卡槽,墙体的防水层312、保温层313和内装饰板314分别插入相应的卡槽,并通过螺钉固定,外装饰板311安装在防水层312的外侧。在墙体基板31的四周均设有墙体轨道卡槽32,将墙体基板31牢牢的固定。若墙体的防水层312厚度较薄,也可将墙体轨道卡槽32设置为两层,将墙体的防水层312固定在墙体的保温层313上。
如图5所示,屋顶4包括屋顶基板41和屋顶轨道卡槽42,屋顶轨道卡槽42固定在墙体3上,屋顶基板41通过屋顶轨道卡槽42固定。屋顶基板41包括由外到内依次排布的防水层411、保温层412和内装饰板413。防水层411可选用彩钢瓦,保温层412可选用CLT(正交胶合木)材料或钢材,内装饰板213可选用胶合竹板。
屋顶轨道卡槽42通过角钢43固定,角钢43固定安装在墙体的上方,屋顶轨道卡槽42固定在角钢43上。屋顶轨道卡槽42可包含两层拉槽,根据需要也可包含三层卡槽。安装时,屋顶的保温层412和内装饰板413固定在屋顶轨道卡槽42内,防水层411安装在保温层412上。若选用其他材质的防水层411,则可选择三层的卡槽,将防水层411固定在屋顶轨道卡槽42内,并通过螺钉固定。
如图6所示,优选的,为了实现建筑的能源自给,在屋顶4上设有发电设备。本实施例中,发电设备为光伏板51,光伏板51选用透明的光伏板,可提高建筑的透光性。光伏板51产生的电能除供建筑使用外,多余电量可并入当地电网。如果在光照条件差的地方,还可在屋顶迎风处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利用风力为建筑供电。
屋顶4上安装有集热板52,集热板52可为建筑提供热水,在冬季,集热板52收集的热能还可用于建筑的采暖。通过在室内安装风机,风机内设有盘管,在夏季可实现制冷。制冷时,风机内的盘管吸收室内热量,并循环至室外的集热板52,集热板52的散热功率远远大于室内的风机,可将风机吸收的热量散尽,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
生态建筑还包括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窗户8上的进风口、设置在门7上的出风口和架设在墙体3上的通风板。在窗户8的边框上设有进风口,在门7的边框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的尺寸应大于进风口的尺寸,以便室外空气进入室内。
通风板53的结构如图7所示,通风板53内设有气体流道,图中的箭头代表气体的流向。通风板53架设在墙体3的效果如图8所示,室外的气体可通过通风板53进入室内,实现室内的通风。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生态建筑还包括卫生间模块6,卫生间模块6安装在生态建筑的室内。卫生间模块6包含有马桶、洗手池、镜子、洗衣机、淋浴设备和通风设备等。卫生间模块6包含有相应的轨道卡槽,固定卫生间的轨道卡槽后,将卫生间的隔板装入卡槽。
本实施例的生态建筑还包括厨房模块(图中未示出),厨房模块安装在生态建筑的室内。生态建筑还可包括书房模块,储物模块等,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功能模块。
生态建筑还包括污水处理器,污水处理器可埋藏在地下。卫生间模块和厨房模块均设有污水管道,污水管道连接污水处理器。在屋檐下方可设置集水槽,集水槽可将雨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器。污水处理器采用微生物净化,可将污水净化为达到欧盟标准的中水。净化后的中水可用于卫生间抽水马桶、花园的植物浇灌等。污水处理器需每年清洁一次,去除其中的污泥,污泥可用于种植有机果蔬,从而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
生态建筑的上水(进入生态建筑的净水)的质量,可能不适于饮用,在生态建筑中可安装太阳能净水器,太阳能净水器的动力源为太阳能。通过太阳能净水器,上水可净化为达到饮用水标准的纯净水。
本实施例的生态建筑,极大地提高了连接的密封性,提高了建筑的保暖效果,形成被动式的建筑,可使得建筑能耗低于17千瓦/平米/年。轨道卡槽与基板的配合,使得安装便捷,同时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实现抗风9级,抗震8级。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可起到抗电磁辐射、抗声波辐射、防噪音污染的作用。建筑材料的可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配备的各个模块及设备提高了生态建筑的舒适性。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为生态建筑的标准间,规格为(单位mm):
外形尺寸:长5800,宽3000,高2900。
内部尺寸:长5600,宽2800,高2540。
性能参数:
负载:地面/屋顶荷载200公斤/平米;
安全性:抗风9级;抗震8级;抗电磁辐射;抗声波辐射;防噪音污染。
能源:建筑能耗低于17千瓦/平米/年;永不间断电源。
资源回收:建筑水循环利用80%;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80%以上。
舒适性:自然通风及新风系统。
生态建筑安装施工的流程为:
1、建造地基,根据不同地质结构特点,采用水泥浇灌、四角找平等方式形成地基。地基应满足建筑总重量及当地雪和风荷载的要求。
2、将屋底轨道卡槽、墙体轨道卡槽、屋顶轨道卡槽分别通过相应的角钢和螺栓固定,想成建筑的框架。
3、将屋底基板插入屋底轨道卡槽,其中屋底防水层为胶皮,保温层的厚度为75mm。
4、将墙体基板插入墙体轨道卡槽,墙体防水层为胶皮,保温层的厚度为75mm,墙体防水层的外侧设有外装饰板。
5、将屋顶基板插入屋顶轨道卡槽,屋顶防水层为彩钢瓦,保温层的厚度为75mm。
生态建筑的能源系统,包括光伏板、光伏发电的监测设备、集热板等。光伏板和集热板安装在屋顶的外侧,集热板的风机安装在室内,如果有阁楼,集热板的风机也可安装在阁楼。
在墙体上安装门和窗户,门宽850mm,高2000mm,为防火保温钢制门。窗户分为两种,一种宽850mm,高1000mm,另一种宽1400mm,高1000mm。窗户为铝包木被动窗,带防盗窗和窗纱。上窗楞处安装可以手动开闭的自然通风条。根据建筑所在区域的空气质量,可安装与门窗合为一体的通风系统。
在屋底的西北角可预留上下水管道,在此处安装卫生间模块,标准卫生间长1600mm,宽2000mm。
在屋底的东南角可预留上水管道和下水管道(污水管道),在此处安装厨房模块,厨房模块的面积可根据需求设计。厨房为开放式厨房,采用下排风厨具,保证厨房与餐厅的美观。标准厨柜为岛台式正方形,边长1500mm,高900mm。
还可在建筑的东北角设置书架,放置书桌,作为书房使用。储物间及卧室模块的布置,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设计。
室内可设置相应的配电设备,如空调插座、照明灯、电闸等。建筑还可配备相应的废水回收设备,实现水循环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参照附图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此外,除上下文另有所指外,以单数形式出现的词包括复数形式,反之亦然。另外,除非特别说明,那么任何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结合任何其它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来使用。

Claims (10)

1.一种生态建筑,包括地基、屋底、墙体和屋顶,所述屋底和墙体位于所述地基的上方,所述屋顶位于所述墙体的上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屋底包括屋底基板和屋底轨道卡槽,所述屋底轨道卡槽安装在所述地基上,所述屋底基板安装在所述屋底轨道卡槽内;
所述墙体包括墙体基板和墙体轨道卡槽,所述墙体轨道卡槽安装在所述地基上,所述墙体基板安装在所述墙体轨道卡槽内;
所述屋顶包括屋顶基板和屋顶轨道卡槽,所述屋顶轨道卡槽固定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屋顶基板通过所述屋顶轨道卡槽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屋底基板包括由下到上依次排布的防水层、保温层和内装饰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基板包括由外到内依次排布的防水层、保温层和内装饰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基板还包括外装饰板,所述外装饰板位于所述墙体基板的防水层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基板包括由外到内依次排布的防水层、保温层和内装饰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上安装有发电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上安装有集热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风系统;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窗户上的进风口,设置在门上的出风口和架设在所述墙体上的通风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卫生间模块和厨房模块,所述卫生间模块和厨房模块安装在所述生态建筑的室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态建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水处理器;所述卫生间模块和厨房模块的污水管道连接所述污水处理器。
CN201821191037.7U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生态建筑 Active CN208685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1037.7U CN208685790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生态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91037.7U CN208685790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生态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5790U true CN208685790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2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91037.7U Active CN208685790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生态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57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5618A (zh) * 2021-06-26 2021-09-28 江苏富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装饰集成化装配式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CN115200076A (zh) * 2022-07-07 2022-10-18 陕西煤业新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电-热耦合的能源和生活用水自供给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5618A (zh) * 2021-06-26 2021-09-28 江苏富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装饰集成化装配式房屋及其施工方法
CN115200076A (zh) * 2022-07-07 2022-10-18 陕西煤业新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电-热耦合的能源和生活用水自供给系统
CN115200076B (zh) * 2022-07-07 2024-04-30 陕西煤业新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电-热耦合的能源和生活用水自供给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5775B2 (en) Vented roof and wall system
US7231744B2 (en) Roof venting system for improved interior air quality and hot water and electricity production
CN101608504B (zh) 将节能减排环保技术集成于一体的绿色建筑物
CN108005234A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房屋
CN105952039A (zh) 平板光伏电池板保温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
CN109138146A (zh) 一种低能耗装配式建筑
CN110173133A (zh) 轻钢结构装配式的环保节能公厕
CN208685790U (zh) 一种生态建筑
CN2537782Y (zh) 环保节能民用住宅楼
CN106802001A (zh) 一种集热集电整体模块化钢结构框架住宅的建造方法
CN106152329A (zh) 太阳能保温窗及节能通风空调系统
CN106930446A (zh) 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
CN108679854A (zh) 一种装配式太阳能花房及其装配方法
CN106149867B (zh) 节能环保型住宅
CN201047119Y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太阳墙”的太阳房
CN209397719U (zh) 新能源移动式房屋
CN109183996B (zh) 新能源移动式房屋
CN209144984U (zh) 一种低能耗装配式建筑
CN102061778B (zh) 一种生态屋及其施工方法
CN207959518U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房屋
CN207959526U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房屋
CN109958298A (zh) 新型装配式集装箱油田野营房
CN206245530U (zh) 地源热太阳能生态型建筑
Mohanty et al. Gree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
US11873651B2 (en) Sustainable net zero modular building and assembly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