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2661U -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2661U
CN208682661U CN201821506104.XU CN201821506104U CN208682661U CN 208682661 U CN208682661 U CN 208682661U CN 201821506104 U CN201821506104 U CN 201821506104U CN 208682661 U CN208682661 U CN 208682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management system
triple valve
temperature sensor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061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中
吴潇
林永
朱琛琦
方谊茂
金建伟
陈炜霞
陈楠
钱佳
赵金英
吴秉利
钟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cheng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Jiangsu Jintan Dacheng Automobil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tan Jiangsu Lake Lak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Jiangsu Jintan Damai Automobil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tan Jiangsu Lake Lak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Jiangsu Jintan Damai Automobil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tan Jiangsu Lake Lake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061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2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2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2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冷却器、PTC加热器、第一电子水泵、电池包、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所述电池冷却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一电子水泵连接,所述第一电子水泵与电池包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电池包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电池冷却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PTC加热器的输入端,所述的PTC加热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电机系统和电池包的温度稳定,提升相关器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依靠发动机系统带动车内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实现制冷制热,由于电动汽车依赖电池驱动,所以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与传统汽车大为不同。目前市场上电动汽车的使用区域越来越广,电动汽车的驾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高性能的电机,电控及电池系统将成为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而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的效率及使用寿命受温度影响非常大,在高温地区经常出现高温报警,低温地区无法启动等问题日趋显著;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20102798.7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装置,解决了当动力电池在环境温度低于其允许最低温度值下工作时,动力电池容量下降,使用寿命缩短的技术问题。但是,该实用新型没有解决动力电池在温度过高时如何降温的问题,事实上,动力电池温度过高出现的频率要远远高于温度过低情况的发生。所以,上述实用新型没有解决保证动力电池如何降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提供电机冷却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空调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在电池包温度过低时正常工作,还可以实现电机、电池包温度过高时快速降温,保证各器件不会因为温度过高发生故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冷却器、PTC加热器、第一电子水泵、电池包、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所述电池冷却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一电子水泵连接,所述第一电子水泵与电池包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电池包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电池冷却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PTC加热器的输入端,所述的PTC加热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进水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电芯处,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出水口,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分别将获取的温度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一电子水泵、PTC加热器连接。
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膨胀水壶,所述第一膨胀水壶与所述电池冷却器连接。
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中任一传感器发送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最高温度阀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打开,第三接口关闭,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打开,第三接口关闭。
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中任一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温度阀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第三接口打开,第二接口关闭,第二三通阀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打开,第一接口关闭。
所述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冷却系统、所述电机冷却系统包括第二电子水泵、DC/DC转换器、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电机散热器,各部件依次串联组成冷却回路,所述第二电子水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电机散热器上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用于获取电机温度的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电机冷却系统包括第二膨胀水壶,所述第二膨胀水壶与所述电机散热器连接。
所述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经电子膨胀阀连接至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经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池冷却器的输出端经所述压缩机连接至所述冷凝器的输入端,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经电子膨胀阀连接至所述电池冷却器的输入端。所述的控制器分别连接电子膨胀阀和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三种不同的温度调节系统,分别为电机冷却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以及空调系统,其中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包括PTC加热器、电子水泵和电池冷却器,当电池包温度不太高时,通过电子水泵就能给电池包降温;当电池包温度过高时,电池冷却器引入空调系统的冷媒使得流经电子水泵的液体快速降温,从而使电池包快速降温;电池温度过低时,可以启动PTC加热器、电子水泵给电池包加热。电机冷却系统中包括电子水泵和散热器,可以实现电机系统降温。空调系统可以调节乘员舱内的温度。通过这三种不同的温度调节系统,可以实现电机系统、电池包、乘员舱内的温度安全稳定,避免温度过高、过低现象的出现,极大地提高相关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的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电池冷却器;2、PTC加热器;3、第一电子水泵;4、电池包;5、第一三通阀;6、第二三通阀;7、第一膨胀水壶8、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第三温度传感器;11、第二电子水泵;12、DC/DC转换器;13、电机控制器;14、驱动电机;15、电机散热器;16、风扇;17、第四温度传感器;18、第二膨胀水壶;19、冷凝器;20、压缩机;21、蒸发器;22、电子膨胀阀;2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三个系统,分别为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机冷却系统和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19、压缩机20、蒸发器21,冷凝器19的输出端经电子膨胀阀22连接至蒸发器21的输入端,所述蒸发器21的输出端经压缩机20与冷凝器19的输入端连接。
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冷却器1、PTC加热器2、第一电子水泵3、电池包4、第一三通阀5、第二三通阀6,电池冷却器1的输出端与第二三通阀6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接口与第一电子水泵3连接,第一电子水泵3与电池包4的输入端连接,电池包4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通阀5的第一接口,第一三通阀5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电池冷却器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三通阀5的第三接口连接PTC加热器2的输入端,PTC加热器2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三通阀6的第三接口。该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三温度传感器10和控制器23,第一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电池包4的进水口,第二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电池包的电芯处,第三温度传感器10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出水口,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三温度传感器10分别将获取的对应位置的温度发送至控制器23,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膨胀水壶7,第一膨胀水壶7与电池冷却器1连接。
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三温度传感器10将获取的电池包进水口、电芯、出水口的温度发送至控制器23,当其中任意一个传感器发送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最高温度阀值时,此时控制器23将控制第一三通阀5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打开,第三接口关闭,第二三通阀6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打开,第三接口关闭。此时形成电池包4→电池冷却器1→第一电子水泵3→电池包4的冷却回路。为了实现更加快速地降温,电池冷却器1的输出端经所述压缩机20连接至冷凝器19的输入端,冷凝器19的输出端经电子膨胀阀22连接至电池冷却器1的输入端,所以电池冷却器1可以在空调系统工作时,引入其中的冷媒,具体是空调制冷时引入冷凝器19输出端中的冷媒,空调系统制热时引入冷凝器19输入端中的冷媒,形成冷凝器19→电子膨胀阀22→电池冷却器1→压缩机20→冷凝器19的回路。引入的冷媒会流入第一电子水泵3,使得其中的水迅速降温,再流入电池包4,完成热量交换,如此循环。为了使电池热管理系统更加智能,控制器23分别与第一电子水泵3、电子膨胀阀22和压缩机20连接,控制器可以根据获取的电池包4温度的高低,相应的控制第一电子水泵3、控制压缩机20和电子膨胀阀22的开启和功率,温度高于最高温度阀值越高,第一电子水泵3、压缩机20和电子膨胀阀22的功率越大,这样电池冷却器引入的冷媒越多、第一电子水泵3的流量越大,从而实现电池包4快速降温。
当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三温度传感器10中任意一个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温度阀值时,所述控制器23将控制第一三通阀5的第一接口、第三接口打开,第二接口关闭,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打开,第一接口关闭。此时,形成电池包4→PTC加热器2→第一电子水泵3→电池包4的加热回路,通过PTC加热器2加热流经第一电子水泵3的水,再流入电池包4,完成热量交换,如此循环。PTC加热器2与控制器23连接,控制器23可以根据获取的电池包4温度的高低相应的控制PTC加热器2的开启和功率,温度低于最低温度阀值越多,PTC加热器2的功率越大,实现电池包4快速升温。
这里的最高温度阀值、最低温度阀值的设置可根据电池包4的出厂温度标准来设置,如规定电池包4的最低工作温度是零下5℃,温度再低就可能影响电池包4的正常工作,则最低温度阀值为-5℃,达到此温度时,控制器23启动PTC加热器2、第一电子水泵3、第一三通阀5、第二三通阀6相关接口的开闭,来实现加热电池包。如电池包4的最高工作温度是55℃,温度再高就可能影响电池包4的正常工作,则最高温度阀值即为55℃,当控制器接收到的第一传感器8、第二传感器9、第三传感器中任意一个传感器发送的温度达到此温度时,控制器23将控制第一三通阀5、第二三通阀6相关接口的开闭形成冷却回路,实现电池包的降温。假设电池包4在55-65℃的温度范围内,虽然影响其正常工作,但是不明显,影响不大,超过65℃时,电池包的工作状态迅速恶化,则还可以将最高温度阀值设置为65℃,还可以设置一个第二温度阀值55℃,当温度达到55℃时,此时可以不启动空调系统,即不需要通过电池冷却器1引入冷媒,通过第一电子水泵3就可以实现降温,只是速度较慢。当温度达到65℃时,启动空调系统,通过电池冷却器1引入冷媒,实现电池包4快速降温。
电机冷却系统包括第二电子水泵11、DC/DC转换器12、电机控制器13、驱动电机14、电机散热器15,各部件依次串联组成冷却回路,电机散热器15上分别连接有风扇16、第二膨胀水壶18,该系统还包括第四温度传感器17,该第四温度传感器17与驱动电机14连接,用于获取驱动电机14的温度并发送给控制器23。控制器23还与第二电子水泵11、风扇16连接,用于控制第二电子水泵11、风扇16的功率,第四温度传感器17发送的温度越高,第二电子水泵11、风扇16的功率越大,此时流入驱动电机14的水量越大,风扇16转动越快,实现驱动电机14的降温。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冷却器(1)、PTC加热器(2)、第一电子水泵(3)、电池包(4)、第一三通阀(5)、第二三通阀(6),所述电池冷却器(1)的输出端与第二三通阀(6)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接口与第一电子水泵(3)连接,所述第一电子水泵(3)与电池包(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电池包(4)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通阀(5)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三通阀(5)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电池冷却器(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三通阀(5)的第三接口连接PTC加热器(2)的输入端,所述的PTC加热器(2)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三通阀(6)的第三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三温度传感器(10)和控制器(2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所述电池包(4)的进水口,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9)设置在所述电池包(4)的电芯处,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10)设置在所述电池包(4)的出水口,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三温度传感器(10)分别将获取的温度发送至控制器(23),所述控制器(23)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5)、第二三通阀(6)、第一电子水泵(3)、PTC加热器(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膨胀水壶(7),所述第一膨胀水壶(7)与所述电池冷却器(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三温度传感器(10)中任一传感器发送的温度高于预先设定的最高温度阀值时,所述控制器(23)控制第一三通阀(5)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打开,第三接口关闭,第二三通阀(6)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打开,第三接口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三温度传感器(10)中任一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温度阀值时,所述控制器(23)控制第一三通阀(5)的第一接口、第三接口打开,第二接口关闭,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打开,第一接口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冷却系统、所述电机冷却系统包括第二电子水泵(11)、DC/DC转换器(12)、电机控制器(13)、驱动电机(14)、电机散热器(15),各部件依次串联组成冷却回路,所述第二电子水泵(11)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散热器(15)上设置有风扇(16),所述风扇(16)与所述控制器(2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4)连接用于获取电机温度的第四温度传感器(17),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17)与所述控制器(2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冷却系统包括第二膨胀水壶(18),所述第二膨胀水壶(18)与所述电机散热器(1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冷凝器(19)、压缩机(20)、蒸发器(21),所述冷凝器(19)的输出端经电子膨胀阀(22)连接至所述蒸发器(21)的输入端,所述蒸发器(21)的输出端经所述压缩机(20)与所述冷凝器(19)的输入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器(1)的输出端经所述压缩机(20)连接至所述冷凝器(19)的输入端,所述冷凝器(19)的输出端经电子膨胀阀(22)连接至所述电池冷却器(1)的输入端,所述的控制器(23)分别连接电子膨胀阀(22)和压缩机(20)。
CN201821506104.XU 2018-09-14 2018-09-14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Active CN208682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6104.XU CN208682661U (zh) 2018-09-14 2018-09-14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6104.XU CN208682661U (zh) 2018-09-14 2018-09-14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2661U true CN208682661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9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06104.XU Active CN208682661U (zh) 2018-09-14 2018-09-14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266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1153A (zh) * 2019-04-19 2019-06-28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动汽车耦合热管理系统
WO2021169286A1 (zh) * 2020-02-28 2021-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CN114335813A (zh) * 2021-12-22 2022-04-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包加热系统方法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1153A (zh) * 2019-04-19 2019-06-28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动汽车耦合热管理系统
CN109941153B (zh) * 2019-04-19 2021-10-01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动汽车耦合热管理系统
WO2021169286A1 (zh) * 2020-02-28 2021-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CN114335813A (zh) * 2021-12-22 2022-04-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包加热系统方法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35813B (zh) * 2021-12-22 2024-05-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包加热系统方法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16737B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和电动汽车
CN106183789B (zh) 一种电动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17798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204885359U (zh) 一种电池组温度调节系统
CN208682661U (zh)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7097664A (zh) 一种智能化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6876822A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077971U (zh) 一种用于混动汽车的整车热管理装置
CN102529690B (zh) 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572486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8931069U (zh) 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108346841A (zh)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7984502U (zh) 电动汽车用整车液流循环热管理系统
CN108437737A (zh) 一种电动车温控节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119025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散热装置
CN109849619A (zh)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14422B (zh) 一种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7650669A (zh) 电动车温控系统及方法
CN113954601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CN111746297B (zh)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10385963B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274395U (zh) 电动车温控系统
CN20631765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采暖节能控制系统
CN204130664U (zh) 电动汽车液冷电池包热管理装置
CN106403345A (zh)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200 No. 168 Huacheng Middle Road, Jintan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cheng Automobile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ntan Dacheng Automobil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200 No. 168 Huacheng Middle Road, Jintan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JINTAN CHANGDANG LAKE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JINTAN DAMAI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