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3635U - 柔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3635U
CN208673635U CN201821526349.9U CN201821526349U CN208673635U CN 208673635 U CN208673635 U CN 208673635U CN 201821526349 U CN201821526349 U CN 201821526349U CN 208673635 U CN208673635 U CN 208673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piece
flexible display
carrying
display screen
display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63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钢
钱蓉晖
钱正伟
王银
王微
胡乐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263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3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riority to PCT/CN2019/080415 priority patent/WO2020057090A1/zh
Publication of CN208673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3635U/zh
Priority to US16/824,079 priority patent/US11083095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46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the device orientation or free movement in a 3D space, e.g. 3D mice, 6-D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pointers using gyroscopes, accelerometers or tilt-sens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8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ortable, e.g. battery operated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4Hand-worn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e.g. data glov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37Printed or non-printed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51Sen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承载弹性片,构造为在无外部因素影响下自然呈平展状态和/或弯曲状态;以及设置在承载弹性片一侧的柔性显示屏;其中,承载弹性片构造为承载柔性显示屏,并带动柔性显示屏呈现平展和/或弯曲的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承载弹性片来承载柔性显示屏,且该承载弹性片可带动柔性显示屏呈现平展和/或弯曲的状态,从而使得当用户在需要观看柔性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时,可以将承载弹性片平展;当用户只需要观看部分显示区时,可以将承载弹性片弯曲,进而满足了不同的应用需求。于此同时,当承载弹性片处于弯曲状态,可以直接将柔性显示装置挂在其它物体上,进而实现了可穿戴功能。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可穿戴的柔性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便携等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设计出可穿戴的柔性显示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计出可穿戴的柔性显示装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承载弹性片,构造为在无外部因素影响下自然呈平展状态和/或弯曲状态;以及设置在承载弹性片一侧的柔性显示屏;其中,承载弹性片构造为承载柔性显示屏,并带动柔性显示屏呈现平展和/或弯曲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承载弹性片上远离柔性显示屏的一侧的固定弹性片;其中,固定弹性片构造为固定承载弹性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弹性片包括第一平直区;其中,固定弹性片通过第一平直区与承载弹性片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弹性片的端部与固定弹性片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弹性片上设置有粘接层,承载弹性片的端部与固定弹性片通过粘结层实现可分离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弹性片进一步包括开口区、两块环状区和两块第二平直区;其中,所以第一平直区通过一块环状区与一块第二平直区连接,所以第一平直区通过另一块环状区与另一块第二平直区连接,开口区位于两块第二平直区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弹性片进一步构造为在无外部因素影响下自然呈平展状态和/或卷曲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承载弹性片和柔性显示屏之间的泡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无外部因素影响下,承载弹性片包括平展区和两块弯曲区;其中,承载弹性片的平展区设置在承载弹性片的两块弯曲区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主板和电池,其中,主板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至少一块子主板;和/或,电池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至少一块子电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主板;其中,主板上集成有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和翻译计算模块,且翻译计算模块分别与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和柔性显示屏电连接;或,主板上集成有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和通信模块,且通信模块分别与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和柔性显示屏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主板和与主板电连接的运动传感器,其中,主板上集成有用于识别运动传感器的运动数据的计算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承载弹性片来承载柔性显示屏,且该承载弹性片可以带动柔性显示屏呈现平展和/或弯曲的状态,从而使得当用户在需要观看柔性显示屏的全部显示区时,可以将承载弹性片处于平展状态;当用户只需要观看部分显示区时,可以将承载弹性片处于弯曲状态,也可以将承载弹性片处于平展和弯曲状态,进而满足了不同的应用需求。于此同时,当承载弹性片处于弯曲状态,可以直接将柔性显示装置挂在其它物体上,进而实现了可穿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图3中A-A位置的截面图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柔性显示屏1,承载弹性片2,承载弹性片的长边21,承载弹性片的端部22,固定弹性片3,第一平直区31,第二平直区32,环状区33,固定弹性片的长边34,抓钩4,主板5,子主板51,电池6,子电池61,滑槽7,凸起柱8,FPC电路9,柔性外壳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可能的情况下,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提到的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如图1所示,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承载弹性片2,构造为在无外部因素影响下自然呈平展状态和/或弯曲状态;以及设置在承载弹性片2一侧的柔性显示屏1;其中,承载弹性片2构造为承载柔性显示屏1,并带动柔性显示屏1呈现平展和/或弯曲的状态。
具体地,为了增大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区,便于用户操作,柔性显示屏1可以具有高的屏占比。例如,柔性显示屏1可以为全面屏。承载弹性片2可以是指在外部因素影响下呈弯曲状态,去除外部因素后又恢复到平展状态的弹性片。为了便于描述,这一类承载弹性片2可以称为第一类承载弹性片2。除此之外,承载弹性片2也可以是在无外部因素影响下自然呈平展状态,当对承载弹性片2施加外部因素后,承载弹性片2呈弯曲状态,且该施加的外部因素去除后,该弯曲的状态并未改变。当继续为弯曲的承载弹性片2施加外部因素时,该外部因素将对承载弹性片2产生与弯曲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承载弹性片2又恢复到平展的状态,且该外部因素去除后,承载弹性片2仍然处在平展的状态。为了便于描述,这一类承载弹性片2可以称为第二类承载弹性片2。这里对于承载弹性片2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承载弹性片2在无外部因素影响下自然呈平展状态和弯曲状态的情况,可以是指承载弹性片2包括平展区和弯曲区,在外部因素影响的影响下,承载弹性片2的平展区可以变得弯曲,且在该外部因素去除后,由于采用材料的差异性,承载弹性片2的平展区可以继续保持弯曲状态,也可以恢复为平展状态,类似地,承载弹性片2的弯曲区也是如此。然而,对于这种类型的承载弹性片2,根据选取材料的不同,可以既属于第一类承载弹性片2,又属于第二类承载弹性片2。在下文中涉及承载弹性片2时,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无外部因素影响下,承载弹性片2可以包括平展区和两块弯曲区;其中,承载弹性片2的平展区设置在承载弹性片2的两块弯曲区之间。
具体地,当柔性显示装置用于当作手环佩戴时,为了适应手腕的形状,便于柔性显示装置的佩戴,承载弹性片2可以包括平展区和两块弯曲区,其中,承载弹性片2的平展区可以对应手背的位置。为了便于观看柔性显示装置的全部显示区,可以将佩戴在手腕上的柔性显示装置拿下,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将承载弹性片2的两块弯曲区变得平展,进而便于用户观看全部显示区上的显示内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弹性片2可以进一步构造为在无外部因素影响下自然呈平展状态和/或卷曲状态。
具体地,在这里,承载弹性片2呈弯曲状态可以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承载弹性片2的曲率半径较大、弯曲程度较小的情况;另一种是承载弹性片2的曲率半径较小、弯曲程度较大的情况。若承载弹性片2的每一个区域均呈现弯曲程度较大的情况,承载弹性片2将呈现卷曲的状态,即呈现卷轴状态,此时,柔性显示屏1可以跟随承载弹性片2挂在任意物体上,均不易脱落。当柔性显示屏1需要呈现平展状态时,可以对承载弹性片2施加外部因素,使承载弹性片2呈现平展状态即可。当柔性显示屏1需要呈现平展状态和卷曲状态时,可以实现中间区域为平展状态而两端状态为卷曲状态,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显示屏展示效果。
应当理解,上述外部因素可以是指能够在承载弹性片2上施加作用力的因素,例如,可以为人为手动施加外部作用力,也可以是指对承载弹性片2通电,对承载弹性片2施加内部作用力。对于对承载弹性片2通电的情况来说,承载弹性片2可以是由热膨胀系数不同的双金属构成,当对承载弹性片2通电后,承载弹性片2因产热而发生形变,即呈现平展或者弯曲的状态。这里对于外部因素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承载弹性片2与柔性显示屏1的构造,承载弹性片2可以与柔性显示屏1相互连接,并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1,且承载弹性片2的形变可以带动柔性显示屏1的形变。例如,当承载弹性片2处于平展状态时,柔性显示屏1也处于平展状态;当利用外部因素使承载弹性片2弯曲时,柔性显示屏1随着承载弹性片2的弯曲而弯曲;当承载弹性片2由弯曲状态恢复到平展状态时,柔性显示屏1随着承载弹性片2也由弯曲恢复到平展状态。在弯折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柔性显示屏1被拉扯而损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承载弹性片2和柔性显示屏1之间的泡棉。具体地,泡棉可以缓解在弯折的过程中对柔性显示屏1的拉应力。泡棉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可以设置有胶,用于粘接承载弹性片2和柔性显示屏1。
在这里,在承载弹性片2沿短边的延伸方向上,承载弹性片2的宽度可以小于柔性显示屏1的宽度,或者,承载弹性片2的宽度可以大于柔性显示屏1的宽度,又或者,承载弹性片2的宽度可以等于柔性显示屏1的宽度,这里对于承载弹性片2的宽度与柔性显示屏1的宽度的关系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承载弹性片2来承载柔性显示屏1,且该承载弹性片2可以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1呈现平展和/或弯曲的状态,从而使得当用户在需要观看柔性显示屏1的全部显示区时,可以将承载弹性片2处于平展状态;当用户只需要观看部分显示区时,可以将承载弹性片2处于弯曲状态,进而满足了不同的应用需求。于此同时,当承载弹性片2处于弯曲状态,可以直接将柔性显示装置挂在其它物体上,进而实现了可穿戴功能。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承载弹性片2远离柔性显示屏1的另一侧的固定弹性片3;其中,固定弹性片3构造为固定承载弹性片2。
具体地,如图2所示,柔性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固定弹性片3,以便当柔性显示屏1只需要部分显示区显示时,承载弹性片2可以沿着固定弹性片3的形状进行弯曲,即柔性显示屏1处于弯曲状态;也可以当柔性显示屏1需要全部显示区显示时,固定弹性片3可以对承载弹性片2起到固定支撑作用,即柔性显示屏1处于平展状态。在这里,固定弹性片3的形状可以是为了便于佩戴在手腕上而设计的形状,也可以是为了便于穿戴在手臂上而设计的形状,还可以是为了便于挂在其它物件上(例如书包等)而设计的形状,这里对于固定弹性片3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弹性片3可以包括第一平直区31;其中,固定弹性片3在第一平直区31固定承载弹性片2。
具体地,如图3所示,对于固定弹性片3呈环状的情况,为了便于固定弹性片3对承载弹性片2进行固定,固定弹性片3可以包括第一平直区31。在这里,第一平直区31可以是固定弹性片3上处于平直状态的区域。类似地,下文涉及的第二平直区32和环状区33也是如此。固定弹性片3对承载弹性片2的固定可以是粘接的固定,例如,焊接、胶黏剂黏结等,也可以是机械结构的固定,这里对于固定弹性片3与承载弹性片2之间的固定方式不做具体限制。
应当理解,对于承载弹性片2包括平展区的情况,承载弹性片2的平展区的位置可以与固定弹性片3在第一平直区31的位置相对应。
图4是图3中A-A位置的截面图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弹性片3的两条长边34在对应第一平直区31处可以设置有至少一对抓钩4,以固定承载弹性片2。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弹性片3可以呈条状,固定弹性片3可以通过抓钩4对承载弹性片2进行固定,且抓钩4的对数可以优选为两对,位置可以为分别与固定弹性片3的环状区33相邻,以便确保第一平直区31的平直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弹性片2的端部22与固定弹性片3可以可分离固定。
具体地,承载弹性片2可以呈条状,沿承载弹性片2的端部22可以是指在承载弹性片2上,沿承载弹性片2的长边21延伸且与承载弹性片2的短边相邻的区域。在无需大面积显示时,即部分显示区显示即可满足应用需求时,为了保护柔性显示屏1,可以将沿承载弹性片2的长边21延伸的端部22与固定弹性片3进行固定,使承载弹性片2处于弯曲状态;当需要全部显示区显示时,可以将沿承载弹性片2的长边21延伸的端部22与固定弹性片3分离,使承载弹性片2处于平展状态,以便用户对显示结果的观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弹性片3上设置有凸起柱8,承载弹性片2的端部22设置有滑槽7,承载弹性片2的端部22与固定弹性片3通过滑槽7与凸起柱8的配合实现可分离固定。
具体地,滑槽7可以紧邻承载弹性片2的短边,也可以与承载弹性片2的短边有一定的距离,这里对此不做限定。对于第二类承载弹性片2来说,无需固定结构,承载弹性片2即可以固定在固定弹性片3上。但是,对于第一类承载弹性片2来说,则需要固定结构,否则承载弹性片2将无法处于弯曲状态。具体地,凸起柱8可以插入相对应的滑槽7内,以便实现承载弹性片2的端部22与固定弹性片3的固定;当将凸起柱8从滑槽7内拔出时,则可以实现承载弹性片2的端部22与固定弹性片3的分离。
应当理解,也可以是固定弹性片3上设置有滑槽7,而承载弹性片2的端部22上设置有凸起柱8,这里对于滑槽7和凸起柱8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弹性片3上设置有粘接层,承载弹性片2的上述端部22与固定弹性片3可以通过粘结层实现可分离固定。
具体地,对于第一类承载弹性片2来说,承载弹性片2的上述端部22与固定弹性片3也可以通过粘结层来实现可分离固定。例如,粘结层可以是指背面带有胶的硅胶,粘接层也可以是魔术粘,其中,魔术粘的两部分可以分别位于承载弹性片2和固定弹性片3上。
类似地,承载弹性片2的上述端部22与固定弹性片3还可以通过磁铁的吸附来实现可分离固定。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弹性片3可以进一步包括开口区、两块环状区33和两块第二平直区32;其中,所以第一平直区31通过一块环状区33与一块第二平直区32连接,所以第一平直区31通过另一块环状区33与另一块第二平直区32连接,开口区位于两块第二平直区32之间。
具体地,如图5所示,固定弹性片3可以分别包括第一平直区31、第二平直区32、环状区33和开口区。在这里,开口区的设置可以使固定弹性片3具有较大的弹性活动空间,从而便于柔性显示装置的穿戴。第一平直区31除了可以用于固定承载弹性片2外,还可以与第二平直区32一起,用于放置柔性显示装置的非柔性部件或者柔性较小的部件,例如,主板5、电池6等。如图5所示,第一平直区31可以放置柔性显示装置的主板5,两块第二平直区32可以分别放置柔性显示装置的两块子电池61。
应当理解,若主板5、电池6等部件均具有柔性,且固定弹性片3的弯曲程度不大,那么主板5、电池6等这些部件的放置位置可以不做限定,于此同时,固定弹性片3的形状也可以不做限定。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对于没有设置固定弹性片3的柔性显示装置来说,承载弹性片2可以优选为第二类承载弹性片2。具体地,如图6所示,承载弹性片2上除了设置有柔性显示屏1外,还可以包括主板5、柔性电池6和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9,其中,FPC电路9可以用于电连接柔性显示屏1和主板5,柔性电池6可以为柔性显示装置供电。为了便于柔性显示装置的弯折,主板5可以包括相互电连接的两块子主板51。除此之外,柔性显示装置还可包括柔性外壳10,用于包裹承载弹性片2、主板5、柔性电池6和FPC电路9等,进而保护这些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柔性显示装置的弯折,也为了主板5放置的位置不受限,主板5可以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至少一块子主板51。
类似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柔性显示装置的弯折,也为了电池6放置的位置不受限,电池6可以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至少一块子电池61。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地,如图7所示,主板5可以通过排线与柔性显示屏1电连接,以便为柔性显示屏1提供电源和数据信号,电池6可以通过扁平排线为主板5供电。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弯曲传感器,用于感知柔性显示屏1是否处于弯曲状态。具体地,弯曲传感器可以通过FPC电路与主板5电连接,以便主板5在感知柔性显示屏1处于弯曲状态,对柔性显示屏1执行相应的操作。
对于固定弹性片3和承载弹性片2采用的材质,可以为弹性金属,例如弹性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沿承载弹性片2的长边21的延伸方向上,柔性显示屏1的显示区的尺寸可以与承载弹性片2的尺寸相当。
具体地,在沿承载弹性片2的长边21的延伸方向上,为了增大显示区的面积,且便于用户操作,柔性显示屏1的显示区的尺寸可以与承载弹性片2的尺寸相当。此时,手机的大部分功能均可以在该柔性显示屏1上完成,从而有效改善了用户的操作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这里,柔性显示屏1的显示区的尺寸与承载弹性片2的尺寸相当,可以是指柔性显示屏1的显示区的尺寸与承载弹性片2的尺寸相等,也可以是指指柔性显示屏1的显示区的尺寸略小于承载弹性片2的尺寸,再或者柔性显示屏1的显示区的尺寸略大于承载弹性片2的尺寸,这里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主板5,其中,其中,主板5上集成有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和翻译计算模块,且翻译计算模块分别与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和柔性显示屏1电连接;或,主板5上集成有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和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分别与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和柔性显示屏1电连接。
具体地,柔性显示装置可以用于翻译并显示翻译结果。在这里,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可以用于采集待翻译的语音,以及播放翻译后的语音。具体地,主板5上可以集成有麦克风或者麦克风阵列,用于采集待翻译的语音。相应地,翻译后的语音可以通过扬声器进行播放。对于采集的待翻译的语音,柔性显示装置可以通过调用主板5上的翻译计算模块进行翻译,也可以通过通信模块将待翻译的语音传递给其它装置,例如手机等,以便减少柔性显示装置的计算复杂度和功耗。具体地,通信模块采用的传递方式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例如蓝牙、WIFI等,这里对于通信模块采用的传递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主板5和与主板5电连接的运动传感器,其中,主板5上集成有用于识别运动传感器的运动数据的计算单元。
具体地,柔性显示装置可以通过运动传感器对柔性显示屏1进行控制,以便与操作柔性显示屏1的方式形成交互补充。例如,该运动传感器可以为六轴运动传感器,用户可以通过手腕佩戴该柔性显示装置,并以肘关节为支点进行旋转来控制柔性显示屏1。比方说,当手臂沿顺时针旋转一圈时,柔性显示装置可以重复上一句的翻译,继续再旋转一圈,柔性显示装置可以重复再上一句的翻译;当手臂沿逆时针旋转一圈时,柔性显示装置可以重复当前的下一句的翻译。在这里,六轴运动传感器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感知运动过程,而六轴运动传感器中的陀螺仪传感器可以感知运动的方向,进而合成为感知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
应当理解,运动传感器传递的信号也可以酌情定义为其它交互含义,这里对于运动传感器传递的信号的含义不做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弹性片,构造为在无外部因素影响下自然呈平展状态和/或弯曲状态;以及
设置在所述承载弹性片一侧的柔性显示屏;
其中,所述承载弹性片构造为承载所述柔性显示屏,并带动所述柔性显示屏呈现平展和/或弯曲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弹性片上远离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侧的固定弹性片;
其中,所述固定弹性片构造为固定所述承载弹性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弹性片包括第一平直区;
其中,所述固定弹性片通过所述第一平直区与所述承载弹性片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弹性片的端部与所述固定弹性片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弹性片进一步包括开口区、两块环状区和两块第二平直区;
其中,所以第一平直区通过一块所述环状区与一块所述第二平直区连接,所以第一平直区通过另一块所述环状区与另一块所述第二平直区连接,所述开口区位于所述两块第二平直区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弹性片进一步构造为在无所述外部因素影响下自然呈平展状态和/或卷曲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弹性片和所述柔性显示屏之间的泡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无所述外部因素影响下,所述承载弹性片包括平展区和两块弯曲区;
其中,所述承载弹性片的平展区设置在所述承载弹性片的两块弯曲区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主板;
其中,所述主板上集成有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和翻译计算模块,且所述翻译计算模块分别与所述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和所述柔性显示屏电连接;
或,所述主板上集成有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和通信模块,且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语音采集与播放模块和所述柔性显示屏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主板和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运动传感器,其中,所述主板上集成有用于识别所述运动传感器的运动数据的计算单元。
CN201821526349.9U 2018-09-18 2018-09-18 柔性显示装置 Active CN208673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6349.9U CN208673635U (zh) 2018-09-18 2018-09-18 柔性显示装置
PCT/CN2019/080415 WO2020057090A1 (zh) 2018-09-18 2019-03-29 柔性显示装置
US16/824,079 US11083095B2 (en) 2018-09-18 2020-03-19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6349.9U CN208673635U (zh) 2018-09-18 2018-09-18 柔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3635U true CN208673635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42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6349.9U Active CN208673635U (zh) 2018-09-18 2018-09-18 柔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83095B2 (zh)
CN (1) CN208673635U (zh)
WO (1) WO202005709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1090A (zh) * 2019-04-30 2019-07-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10534025A (zh) * 2019-09-29 2019-12-0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718150A (zh) * 2019-10-10 2020-01-2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曲式柔性显示装置
US20230164929A1 (en) * 2021-11-25 2023-05-25 Jung Young Kim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hou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56931A1 (ko) 2013-10-16 2015-04-23 이영이 손목시계형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3786602U (zh) * 2014-01-04 2014-08-2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的电子终端设备
CN103971603A (zh) * 2014-04-25 2014-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和柔性显示装置
JP2016018198A (ja) * 2014-07-11 2016-02-0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4916231B (zh) * 2015-06-25 2018-0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05106606U (zh) 2015-10-14 2016-03-30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柔性太阳能户外照明手环
KR102448804B1 (ko) * 2015-12-10 2022-09-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915124B (zh) * 2015-12-24 2020-05-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层、电子设备及制作方法
CN105611006B (zh) * 2015-12-29 2018-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柔性屏的可折叠终端
CN108447408B (zh) * 2018-03-05 2021-01-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终端
CN208523936U (zh) * 2018-06-28 2019-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1090A (zh) * 2019-04-30 2019-07-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
CN110534025A (zh) * 2019-09-29 2019-12-0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718150A (zh) * 2019-10-10 2020-01-2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曲式柔性显示装置
US20230164929A1 (en) * 2021-11-25 2023-05-25 Jung Young Kim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housing
US11706881B2 (en) * 2021-11-25 2023-07-18 Jung Young Kim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hou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57090A1 (zh) 2020-03-26
US11083095B2 (en) 2021-08-03
US20200221590A1 (en) 2020-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73635U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04951065B (zh) 移动终端
Lindeman et al. Wearable vibrotactile systems for virtual contact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JP3142430U (ja) 腕時計型携帯電話
CN206807503U (zh) 一种便于弯折携带的柔性电容显示屏
TWI621932B (zh) 一種具有溫差充電功能的手錶
KR20170035543A (ko) 웨어러블 스마트 디바이스
CN108282560A (zh) 柔性屏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CN203522831U (zh) 可旋转柔性屏智能手表
CN109892755A (zh) 一种表链和穿戴设备
EP0991245A1 (en) New bracelet telephone device
CN209728449U (zh) 一种显示屏可弯折的智能主机及穿戴设备
CN105491471A (zh) 一种可变形穿戴的蓝牙耳机
CN110122986A (zh) 一种表带和可穿戴设备
CN110109544A (zh) 马达震动幅度的调整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54733A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110074522A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108041773A (zh) 一种智能手环
US11334163B1 (en) Spiral haptic vibrotactile actuator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209017085U (zh) 终端显示装置及穿戴式设备
CN111103924B (zh) 电子设备
CN110111786A (zh)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69625A (zh) 可穿戴设备及智能手表
US2018033855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earable Display
CN203968233U (zh) 可挠式影像输入输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