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68428U - 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68428U
CN208668428U CN201721148150.2U CN201721148150U CN208668428U CN 208668428 U CN208668428 U CN 208668428U CN 201721148150 U CN201721148150 U CN 201721148150U CN 208668428 U CN208668428 U CN 208668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elded
protective plate
foundation pit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481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永
王玲娟
王东
陈茂侠
王亚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1481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68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68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684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其结构包括一号工作杆、支护框架、防护板层、混凝土层、高分子结构层、边缘防护、钢筋加强层、导水管、二号作业杆、坑底、防护三角架、三号工作杆、焊接限位杆、休息台、楼梯、测量导杆,混凝土层的下端通过高分子结构层与钢筋加强层的上端焊接,钢筋加强层的下端装设于支护框架的上端,支护框架的下端焊接于坑底的外侧,防护板层的上端装设于边缘防护的下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基坑的底部的坑壁上增设了支护框架,在施工人员在进行坑底施工工作时,可为其防护,保护其坑壁不受损坏,大大的增加了其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属于建筑施工基础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294158.5的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属于建筑施工基础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排桩上设置有向所述基坑内突起的横向固定支撑部将所述基坑侧壁分为上基坑部和下基坑放坡部,所述下基坑放坡部内设有夯实的岩石块;在所述排桩的转角处设置有连接所述排桩的弧形支撑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方便操作人员进入基坑内部,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的建筑物基坑结构。现有技术中,建筑基坑在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一般在其坑底进行施工工作,容易对其坑壁造成损坏,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基坑在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一般在其坑底进行施工工作,容易对其坑壁造成损坏,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其结构包括一号工作杆、支护框架、防护板层、混凝土层、高分子结构层、边缘防护、钢筋加强层、导水管、二号作业杆、坑底、防护三角架、三号工作杆、焊接限位杆、休息台、楼梯、测量导杆,所述混凝土层的下端通过高分子结构层与钢筋加强层的上端焊接,所述钢筋加强层的下端装设于支护框架的上端,所述支护框架的下端焊接于坑底的外侧,所述防护板层的上端装设于边缘防护的下端,所述焊接限位杆的左端焊接于三号工作杆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楼梯的下端间隙配合于坑底的上表面,所述坑底的上表面间隙配合一号工作杆、二号作业杆与三号工作杆,所述支护框架包括一号竖放横板、二号竖放横板、上横木挡板、下横木挡板、横撑杆、水平衬板、外端防护板,所述二号竖放横板的右表面装设于上横木挡板与下横木挡板的左侧,所述上横木挡板与下横木挡板后端的左侧螺丝连接于一号竖放横板的右端,所述上横木挡板与下横木挡板的右端螺栓连接于横撑杆的左端,所述横撑杆的右端通过水平衬板与外端防护板的左端螺丝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管的前端焊接于防护板层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三角架设有三个且右侧焊接于防护板层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休息台设有两个以上且焊接于楼梯的左右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层的下端机械连接于混凝土层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层的右侧外表面安装于焊接限位杆的右端。
进一步地,所述横撑杆设有四个且两两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外端防护板采用木头材质,具有体轻、耐磨的特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通过在基坑的底部的坑壁上增设了支护框架,在施工人员在进行坑底施工工作时,可为其防护,保护其坑壁不受损坏,大大的增加了其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的支护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一号工作杆-1、支护框架-2、防护板层-3、混凝土层-4、高分子结构层-5、边缘防护-6、钢筋加强层-7、导水管-8、二号作业杆-9、坑底-10、防护三角架-11、三号工作杆-12、焊接限位杆-13、休息台-14、楼梯-15、测量导杆-16、一号竖放横板-201、二号竖放横板-202、上横木挡板-203、下横木挡板-204、横撑杆-205、水平衬板-206、外端防护板-20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其结构包括一号工作杆1、支护框架2、防护板层3、混凝土层4、高分子结构层5、边缘防护6、钢筋加强层7、导水管8、二号作业杆9、坑底10、防护三角架11、三号工作杆12、焊接限位杆13、休息台14、楼梯15、测量导杆16,所述混凝土层4的下端通过高分子结构层5与钢筋加强层7的上端焊接,所述钢筋加强层7的下端装设于支护框架2的上端,所述支护框架2的下端焊接于坑底10的外侧,所述防护板层3的上端装设于边缘防护6的下端,所述焊接限位杆13的左端焊接于三号工作杆12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楼梯15的下端间隙配合于坑底10的上表面,所述坑底10的上表面间隙配合一号工作杆1、二号作业杆9与三号工作杆12,所述支护框架2包括一号竖放横板201、二号竖放横板202、上横木挡板203、下横木挡板204、横撑杆205、水平衬板206、外端防护板207,所述二号竖放横板202的右表面装设于上横木挡板203与下横木挡板204的左侧,所述上横木挡板203与下横木挡板204后端的左侧螺丝连接于一号竖放横板201的右端,所述上横木挡板203与下横木挡板204的右端螺栓连接于横撑杆205的左端,所述横撑杆205的右端通过水平衬板206与外端防护板207的左端螺丝连接,所述导水管8的前端焊接于防护板层3的后端,所述防护三角架11设有三个且右侧焊接于防护板层3的外表面,所述休息台14设有两个以上且焊接于楼梯15的左右两端,所述防护板层3的下端机械连接于混凝土层4的上端,所述防护板层3的右侧外表面安装于焊接限位杆13的右端,所述横撑杆205设有四个且两两相互平行,所述外端防护板207采用木头材质,具有体轻、耐磨的特性。
本专利所述的楼梯15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又称梯跑)、平台(休息平台)和围护构件等组成。楼梯的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间的水平投影距离为梯长,梯级的总高为梯高。
在进行使用时,工作人员在基坑建设完成时,工作人员应先将防护框架2安装至坑壁上,安装防护框架2时,应先安装一号竖放横板201与二号竖放横板202,在一号竖放横板201与二号竖放横板202的上表面上增设上横木挡板203与下横木挡板204,在使用横撑杆205进行固定,在外端应增设外端防护板207,使其保护坑壁。
本实用新型部件一号工作杆1、支护框架2、防护板层3、混凝土层4、高分子结构层5、边缘防护6、钢筋加强层7、导水管8、二号作业杆9、坑底10、防护三角架11、三号工作杆12、焊接限位杆13、休息台14、楼梯15、测量导杆16、一号竖放横板201、二号竖放横板202、上横木挡板203、下横木挡板204、横撑杆205、水平衬板206、外端防护板207,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建筑基坑在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一般在其坑底进行施工工作,容易对其坑壁造成损坏,较为不便,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在基坑的底部的坑壁上增设了支护框架,在施工人员在进行坑底施工工作时,可为其防护,保护其坑壁不受损坏,大大的增加了其安全性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二号竖放横板202的右表面装设于上横木挡板203与下横木挡板204的左侧,所述上横木挡板203与下横木挡板204后端的左侧螺丝连接于一号竖放横板201的右端,所述上横木挡板203与下横木挡板204的右端螺栓连接于横撑杆205的左端,所述横撑杆205的右端通过水平衬板206与外端防护板207的左端螺丝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其结构包括一号工作杆(1)、支护框架(2)、防护板层(3)、混凝土层(4)、高分子结构层(5)、边缘防护(6)、钢筋加强层(7)、导水管(8)、二号作业杆(9)、坑底(10)、防护三角架(11)、三号工作杆(12)、焊接限位杆(13)、休息台(14)、楼梯(15)、测量导杆(16),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层(4)的下端通过高分子结构层(5)与钢筋加强层(7)的上端焊接,所述钢筋加强层(7)的下端装设于支护框架(2)的上端,所述支护框架(2)的下端焊接于坑底(10)的外侧,所述防护板层(3)的上端装设于边缘防护(6)的下端,所述焊接限位杆(13)的左端焊接于三号工作杆(12)的上端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楼梯(15)的下端间隙配合于坑底(10)的上表面,所述坑底(10)的上表面间隙配合一号工作杆(1)、二号作业杆(9)与三号工作杆(12);
所述支护框架(2)包括一号竖放横板(201)、二号竖放横板(202)、上横木挡板(203)、下横木挡板(204)、横撑杆(205)、水平衬板(206)、外端防护板(207),所述二号竖放横板(202)的右表面装设于上横木挡板(203)与下横木挡板(204)的左侧,所述上横木挡板(203)与下横木挡板(204)后端的左侧螺丝连接于一号竖放横板(201)的右端,所述上横木挡板(203)与下横木挡板(204)的右端螺栓连接于横撑杆(205)的左端,所述横撑杆(205)的右端通过水平衬板(206)与外端防护板(207)的左端螺丝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8)的前端焊接于防护板层(3)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三角架(11)设有三个且右侧焊接于防护板层(3)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息台(14)设有两个以上且焊接于楼梯(15)的左右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层(3)的下端机械连接于混凝土层(4)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层(3)的右侧外表面安装于焊接限位杆(13)的右端。
CN201721148150.2U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68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8150.2U CN208668428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8150.2U CN208668428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68428U true CN208668428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19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815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68428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68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8610B (zh) 一种近接大荷载偏压基坑开挖横支撑预应力动态调整方法
CN203487803U (zh) 一种用于电梯井施工的安全防护结构
Adelsohn et al. Investigations on longwall mining subsidence impacts on Pennsylvania highway alignments
CN105887913A (zh) 一种浅水区杆塔基础施工用钢构平台与栈桥结构设计方法
CN208668428U (zh) 一种建筑物基坑结构
Ding et al. How to protect historical buildings against tunnel-induced damage: A case study in China
CN207847548U (zh) 一种高边坡施工用的活动钻孔平台
AU2020260516A1 (en) Excavation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s for installing same
CN203838149U (zh) 组装式平面相似模拟实验装置
CN206048160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马凳
CN209874544U (zh) 一种增加建筑抗震能力的防护结构
CN106120810B (zh) 一种坑内防坍塌保护装置
CN104234198A (zh) 一种活动板房
CN204370827U (zh) 临边防护围栏
CN204940861U (zh) 可调式箱梁侧模钢支架
CN204590035U (zh) 单层立体预制随基坑开挖装配下沉式施工爬梯
CN106677558A (zh) 深基坑拼装式上人楼梯的施工方法
CN206553940U (zh) 一种用于桥梁防撞护栏施工的滑动挂篮
CN206189886U (zh) 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防护装置
KR20120063048A (ko) 토류판재 지지장치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CN204326565U (zh) 临边防护栏
JP2007255036A (ja) 既存不適格住宅の耐震基礎改築工法
CN206707314U (zh) 一种工具式快捷楼梯防护栏杆
CN206053826U (zh) 一种新型带有防护栏的直梯
CN20645816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警示围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