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59434U - 防损伤戳孔缝合器 - Google Patents

防损伤戳孔缝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59434U
CN208659434U CN201721348702.4U CN201721348702U CN208659434U CN 208659434 U CN208659434 U CN 208659434U CN 201721348702 U CN201721348702 U CN 201721348702U CN 208659434 U CN208659434 U CN 208659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ture
antisitic defect
stitching unstrument
suture
punctur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487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修典荣
陶连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7213487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59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59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59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包括:具有用于穿刺的尖端的穿刺管,其外壁设置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具有缝合线和与缝合线连接的腹腔固定棒的缝合装置;安置在穿刺管下端的用于在穿刺管穿刺时保护被穿刺者体腔内的器官或组织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缝合线安置在所述线槽内,所述腹腔固定棒安置在所述穿刺管下部的空腔内。本实用新型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安全,缝合效果确切,成本低,在穿刺前后可保护被穿刺者的器官或组织,临床应用前景较佳。

Description

防损伤戳孔缝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临床腹腔镜、胸腔镜、宫腔镜等各种腔镜手术中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中,腔镜技术是目前外科手术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方式之一。由于戳卡孔径较小(孔径不超过12mm),且较深,尤其是肥胖病人,很难缝合到腹膜层。然而戳卡孔如果缝合不佳有可能导致切口疝或者出血,切口疝尤其多见于肥胖,且腔内压较高的患者。目前虽然有多种装置可以达到闭合戳卡孔的效果(如中国专利号为CN 105640600 A、CN205697884 U、CN 106388889 A、CN 205514732 U、CN 205672047 U等的申请),但是这些装置都存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成本高、临床应用体验不佳的缺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研发一种操作简单、缝合效果好的戳孔缝合装置就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缝合效果确切,成本低,在穿刺前后可保护被穿刺者的器官或组织,临床应用前景较佳。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包括:具有用于穿刺的尖端的穿刺管,其外壁设置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具有缝合线和与缝合线连接的腹腔固定棒的缝合装置;安置在穿刺管下端的用于在穿刺管穿刺时保护被穿刺者体腔内的器官或组织的保护装置;其中,所述缝合线安置在所述线槽内,所述腹腔固定棒安置在所述穿刺管下部的空腔内。
其中,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其上端固定于所述穿刺管内壁上的弹性件;其上端与弹性件的下端连接的防损棒;其中,所述防损棒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沿所述穿刺管内腔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由弹性橡胶制成的橡胶棒。
其中,所述腹腔固定棒为长圆柱体,其一端设置用于牵引体腔壁的尖锐端。
其中,所述穿刺管外壁的下部开设用于将所述线槽底部与所述穿刺管内腔连通的开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穿刺管下部且与所述开口相连通的固定棒安置槽。
优选的,所述缝合线与所述腹腔固定棒的连接点靠近所述尖锐端。
优选的,所述穿刺管外壁设置用于标示长度的标尺。
优选的,所述防损棒为长圆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施例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缝合效果确切,成本低,临床应用前景较佳。
2、本实施例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在穿刺管外壁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便于放置缝合线,引线方便,腹腔固定棒与缝合线底端连接,便于安置,且通过拉扯缝合线即可实现腹腔固定棒对体腔壁的牵引作用,方便实用。
3、本实施例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穿刺管下端内置保护装置,在穿刺前后,可以保护被穿刺者体腔内的器官或组织,从而安全性更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损伤戳孔缝合器中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是穿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缝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损伤戳孔缝合器中弹簧处于回缩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中的(a)到(g)是防损伤戳孔缝合器缝合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包括:具有用于穿刺的尖端的穿刺管1,其外壁设置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4;具有缝合线2和与缝合线2连接的腹腔固定棒3的缝合装置;安置在穿刺管1下端的用于在穿刺管1穿刺时保护被穿刺者体腔内的器官或组织的保护装置;其中,缝合线2安置在线槽4内,腹腔固定棒3安置在穿刺管1下部的空腔内。
具体的,如图1-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的总装图及各零件图。
由图2可知,穿刺管为长圆柱形的中空体,其底部设置用于穿刺的尖端,尖端尖韧、具有小于45度的倾斜角,以便于穿透腹壁组织。在穿刺管1的外壁上开设沿其长度方向由上至下延伸的线槽4,用于将缝合线2沿线槽4安置。在穿刺管1外壁的下部开设用于将线槽4与穿刺管1的内腔连通在一起的开口5,而为便于将腹腔固定棒安置在穿刺管1的空腔内且与缝合线底端连接,在穿刺管1的下部设置与开口5相连通的固定棒安置槽6,腹腔固定棒3安置在固定棒安置槽6内。优选的,开口5顶端具有椭圆形的光滑表面,以方便牵拉缝合线时,腹腔固定棒向穿刺管1外移动,从而便于将穿刺管拉出。
其中,本实施例的腹腔固定棒3为长圆柱体形(如图3所示),安置在穿刺管1的空腔内,且位于穿刺管1的中下部,在长圆柱体的一端设置用于牵引体腔壁的尖锐端,缝合线与腹腔固定棒的连接点靠近尖锐端,以便牵拉缝合线时,腹腔固定棒尖锐端和腹壁组织接触,形成锐角。
为了在穿刺管1穿刺时,可以保护被穿刺者体腔内的器官或组织,本实施例采用具有如下结构的保护装置,其包括:其上端固定于穿刺管1内壁上的弹性件;其上端与弹性件的下端连接的防损棒;其中,防损棒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沿穿刺管内腔上下移动。
优选的,弹性件为弹簧8或由弹性橡胶制成的橡胶棒,可以在穿刺管1的内腔内伸缩移动,弹性件的顶端固定安装于穿刺管1内壁,或者,在穿刺管1的位于固定棒安置槽6下方的位置处设置外缘与穿刺管1内壁固定的圆形隔板,弹性件的顶端固定安装于隔板的下表面;而防损棒采用其上端与弹簧8或橡胶棒固定连接的长圆柱体,长圆柱体的下端为平头或钝头。在穿刺管进入患者体腔内进行穿刺的过程中,由于防损棒下端与脏器或组织接触并受到挤压,使得穿刺管内安置的弹性件如弹簧受压回缩,从而带动防损棒下端缩入穿刺管内并填充在穿刺管的尖端,进而防止穿刺管尖端过尖而损伤腔内脏器或组织。而当穿刺管进入体腔内后,作用于防损棒上的阻力消失,弹簧在其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复原状,将防损棒推出穿刺管,使得防损棒的下端位于穿刺管尖端以下,从而可以防止穿刺管尖端损伤体腔内活动度较大的组织或器官。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缝合操作时,须采用一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如采用第一种结构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进行缝合操作时,其过程分别如图5中(a)-(g)所示:先由穿刺管的尖端穿刺组织(a),穿刺时防损棒进入穿刺管内,穿刺管透过体腔壁(如壁层腹膜),进入体腔(如腹壁)达到预定长度,如(b)。然后,通过牵拉穿刺管外壁上的缝合线,将靠近穿刺管尖端的腹腔固定棒进入腹腔,如图(c)所示;接着,拔出穿刺管,拉紧缝合线,使腹腔固定棒与腹壁成锐角,牵拉腹壁断端,如图(d)。同理,在对侧腹壁断端放置另一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如图(e);最后,将两侧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通过打结,达到牵引体腔壁,封闭戳孔孔的效果,如图(f),或者,通过缝合针8字形缝合后打结,如图(g)。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施例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缝合效果确切,成本低,临床应用前景较佳。
2、本实施例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在穿刺管外壁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便于放置缝合线,引线方便,腹腔固定棒与缝合线底端连接,便于安置,且通过拉扯缝合线即可实现腹腔固定棒对体腔壁的牵引作用,方便实用。
3、本实施例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穿刺管下端内置保护装置,在穿刺前后,可以保护被穿刺者体腔内的器官或组织,从而安全性更高。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用于穿刺的尖端的穿刺管,其外壁设置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槽;
具有缝合线和与缝合线连接的腹腔固定棒的缝合装置;
安置在穿刺管下端的用于在穿刺管穿刺时保护被穿刺者体腔内的器官或组织的保护装置;
其中,所述缝合线安置在所述线槽内,所述腹腔固定棒安置在所述穿刺管下部的空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
其上端固定于所述穿刺管内壁上的弹性件;
其上端与弹性件的下端连接的防损棒;
其中,所述防损棒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沿所述穿刺管内腔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由弹性橡胶制成的橡胶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固定棒为长圆柱体,其一端设置用于牵引体腔壁的尖锐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外壁的下部开设用于将所述线槽底部与所述穿刺管内腔连通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穿刺管下部且与所述开口相连通的固定棒安置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与所述腹腔固定棒的连接点靠近所述尖锐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管外壁设置用于标示长度的标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损伤戳孔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损棒为长圆柱体。
CN201721348702.4U 2017-10-19 2017-10-19 防损伤戳孔缝合器 Active CN208659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48702.4U CN208659434U (zh) 2017-10-19 2017-10-19 防损伤戳孔缝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48702.4U CN208659434U (zh) 2017-10-19 2017-10-19 防损伤戳孔缝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59434U true CN208659434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19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48702.4U Active CN208659434U (zh) 2017-10-19 2017-10-19 防损伤戳孔缝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594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9027A (zh) * 2019-07-29 2019-12-1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腹壁穿刺戳孔缝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9027A (zh) * 2019-07-29 2019-12-1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腹壁穿刺戳孔缝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74809U (zh) 固定腹腔镜穿刺套管的防漏气气囊
CN105828729A (zh) 滑动缝合线抓紧器
CN107898491B (zh) 安全型穿刺芯
CN202843729U (zh) 防脱出、防皮下气肿的腹腔镜穿刺器
CA2492702A1 (en) Apparatus for sealing punctures in blood vessels
CN103394157B (zh) 一种具有通道扩张、保持功能的手术装置
CN208659434U (zh) 防损伤戳孔缝合器
CN106725667B (zh) 微创筋膜闭合器
CN107468292B (zh) 一种腹腔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穿刺器
CN204864487U (zh) 一种多功能气腹针
CN208659435U (zh) 戳孔缝合器
CN105962999A (zh) 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花瓣形阻尼穿刺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6586992U (zh) 微创筋膜闭合器
CN205286423U (zh) 一种可固定的腹腔镜穿刺器
CN207477521U (zh) 一种防滑腹壁缝合穿刺针
CN205493913U (zh) 一种腹壁吻合引线针
CN213098187U (zh) 一种医用带线穿刺套管针
CN108245204A (zh) 一种皮下空间建立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9220448U (zh) 一种一次性双向弹性固定腹腔穿刺器
CN204049798U (zh) 防漏气托宫器
CN106955132A (zh) 应用于腹腔镜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穿刺勾线装置
CN209629727U (zh) 一种筋膜闭合器
CN101947123A (zh) 胸腔穿刺针
CN208625779U (zh) 一种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专用穿刺缝合针
CN105380684A (zh) 一种可固定的腹腔镜穿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