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8837U - 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 - Google Patents

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8837U
CN208648837U CN201820840547.6U CN201820840547U CN208648837U CN 208648837 U CN208648837 U CN 208648837U CN 201820840547 U CN201820840547 U CN 201820840547U CN 208648837 U CN208648837 U CN 208648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enerator
hydrogen
tap water
pip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05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any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ALTH BENEFITS GUANGZHOU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ALTH BENEFITS GUANGZHOU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ALTH BENEFITS GUANGZHOU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405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8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8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8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属一种自来水管网配套装置,富氢水生成器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还安装有生成器槽体,生成器槽体包括两个内骨架,两个内骨架的外部设有至少两个外骨架,内骨架与外骨架之间的间隔形成水流通道,电极板的正极栅块与负极栅块,分别安装在各自的两个内骨架之间、以及两个外骨架的外侧。自来水由下壳体上的水流入口进入生成器槽体内,在电极板的正负极栅片作用下,自来水被电解为呈酸性的水与呈现碱性的水,并且呈碱性的水从上壳体上的碱性水出口排出进入管道,通过将富氢水生成器均布安装在自来水管网中即可对供水进行酸碱调节,且无需进行大规模的自来水改造。

Description

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来水管网配套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
背景技术
饮用水的酸碱度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市政自来水供水大多都不是直饮水,并且常规的自来水管网也不利于对供水的酸碱度进行调节,因此有必要针对常规的自来水管网的酸碱调节装置进行研究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市政自来水管网不便于对供水的酸碱度进行调节,且改造困难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所述的富氢水生成器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还安装有生成器槽体,所述生成器槽体包括至少两个内骨架,所述至少两个内骨架的外部设有至少两个外骨架,内骨架与外骨架之间的间隔形成水流通道,所述生成器槽体中还安装有电极板,所述电极板的正极栅块与负极栅块,分别安装在各自的两个内骨架之间、以及两个外骨架的外侧;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上还分别设有水流出口与水流入口,所述水流出口与水流入口均与生成器槽体相连通。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个内骨架与外骨架之间均安装有离子膜,所述生成器槽体由离子膜、内骨架与外骨架分割形成十六条水流通道。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壳体上的水流出口为碱性水出口,所述碱性水出口与生成器槽体中安装负极栅块的水流通道相连通;所述下壳体上的水流入口与生成器槽体的全部水流通道相连通,所述下壳体上还设有酸性水出口,所述酸性水出口与生成器槽体中安装正极栅块的水流通道相连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壳体的内部设有气体储留空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碱性水出口、水流入口、酸性水出口均分别与自来水管网中的管道相连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富氢水生成器为多个,分布于自来水相应的自来水管道中,且相互通过管道进行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自来水由下壳体上的水流入口进入生成器槽体内,在电极板的正负极栅块作用下,自来水被电解为呈酸性的水与呈现碱性的水,并且呈碱性的水从上壳体上的碱性水出口排出进入管道,而呈酸性的水则通过下壳体上的酸性水出口排出,通过将富氢水生成器均布安装在自来水管网中即可对市政自来水管网的供水进行酸碱调节,且无需进行大规模的自来水改造,施工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结构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壳体、2为下壳体、3为生成器槽体、4为内骨架、5为外骨架、6为碱性水出口、7为水流入口、8为酸性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该富氢水生成器包括上壳体1与下壳体2,该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还安装有生成器槽体3,更为重要的是,该生成器槽体3包括至少两个内骨架4,至少两个内骨架4的外部设有至少两个外骨架5,内骨架4与外骨架5之间的间隔形成水流通道,并且前述的生成器槽体3中还安装有电极板,该电极板的正极栅块与负极栅块,分别安装在各自的两个内骨架4之间、以及两个外骨架5的外侧;此外,前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上还分别设有水流出口与水流入口7,而水流出口与水流入口7均与生成器槽体3相连通。前述的富氢水生成器可设置为多个,并相应的分布于自来水相应的自来水管道中,且相互通过管道进行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自来水由下壳体2上的水流入口7进入生成器槽体内,在电极板的正负极栅块作用下,自来水被电解为呈酸性的水与呈现碱性的水,并且呈碱性的水从上壳体1上的碱性水出口6排出进入管道,而呈酸性的水则通过下壳体上的酸性水出口8排出,通过将富氢水生成器均布安装在自来水管网中即可对市政自来水管网的供水进行酸碱调节,且无需进行大规模的自来水改造,施工方便。
另一方面,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为将生成器槽体中的正负离子相隔离,以提升上述酸碱电离的效果,亦可再在上述每个内骨架4与外骨架5之间均安装有离子膜,所述生成器槽体3由离子膜、内骨架4与外骨架5分割形成十六条水流通道,在多条水流通道中,使自来水流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酸碱电离;进一步的,正如上述所提到的,上壳体1上的水流出口为碱性水出口6,碱性水出口6与生成器槽体3中安装负极栅块的水流通道相连通;下壳体2上的水流入口7与生成器槽体3的全部水流通道相连通,下壳体2上还需设置一个酸性水出口8,该酸性水出口8与生成器槽体3中安装正极栅块的水流通道相连通。如此,当富氢水生成器在使用时,碱性水出口6、水流入口7、酸性水出口8均分别与自来水管网中的管道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为便于富氢水生成器在工作时收集更多的富氢气体来提高所需气体浓度,亦可再在上述上壳体1的内部设有气体储留空间,使电解形成的氢气体能储留在该空间中,使其与电解形成的碱性水相混合。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在市政自来水通过富氢水生成器,在电极板正级栅片对生成水中,以带电磁场收集水中负电离子根,来形成活性水呈酸性水经出口输出,并在电极板负极栅片对生成水中以带电磁场收集水中正电离子根,来形成活性水呈碱性水经碱性水出口输出;采用离子膜在生成器中起到能让水中的正负离子根在电极的情况下,按所需不同方向穿透离子膜,并将其正负离子根隔离,而电极板的栅片在自来水输送通道采用电极板上、下、左、右、四周边缘齐平,相互间隔4.2MM平行设置,可便于电极板可随时转换电极板正负电极;利用生成器槽体与自来水输送通道外壁为电极板的负极栅片设外封闭箱水路,外骨架与内骨架加电极板及离子膜隔离组成,在自来水输送通道内为阳极板设内封闭箱水路,以防碱性、酸性水互串;
上述的富氢水生成器在市政自来水输送单元,以及多个网状交叉出中设置,使得富氢水生成器中电极板间各通道有自来水均恒流通,设自来水向上流通,利用大气压的压差原理的影响,给富氢水生成器中阳极和阴极更多的电离工作时间,富氢水生成器中的正电离子根向阴极板运动,负电离子根向阳极板运动,后经离子膜穿透隔离得到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由于上述富氢水生成器合计16条水流通道,另在每一组16条水流通道的情况下,将其设置为五组,组成活化槽体内自来水输送通道80道,即80道水路又均分为正电极板40道水流通道,负电极板40道水流通道,从而满足不同供水流量的需求。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6)

1.一种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氢水生成器包括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还安装有生成器槽体(3),所述生成器槽体(3)包括至少两个内骨架(4),所述至少两个内骨架(4)的外部设有至少两个外骨架(5),内骨架(4)与外骨架(5)之间的间隔形成水流通道,所述生成器槽体(3)中还安装有电极板,所述电极板的正极栅块与负极栅块,分别安装在各自的两个内骨架(4)之间、以及两个外骨架(5)的外侧;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上还分别设有水流出口与水流入口(7),所述水流出口与水流入口(7)均与生成器槽体(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内骨架(4)与外骨架(5)之间均安装有离子膜,所述生成器槽体(3)由离子膜、内骨架(4)与外骨架(5)分割形成十六条水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上的水流出口为碱性水出口(6),所述碱性水出口(6)与生成器槽体(3)中安装负极栅块的水流通道相连通;所述下壳体(2)上的水流入口(7)与生成器槽体(3)的全部水流通道相连通,所述下壳体(2)上还设有酸性水出口(8),所述酸性水出口(8)与生成器槽体(3)中安装正极栅块的水流通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设有气体储留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水出口(6)、水流入口(7)、酸性水出口(8)均分别与自来水管网中的管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氢水生成器为多个,分布于自来水相应的自来水管道中,且相互通过管道进行连通。
CN201820840547.6U 2018-06-01 2018-06-01 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 Active CN208648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0547.6U CN208648837U (zh) 2018-06-01 2018-06-01 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0547.6U CN208648837U (zh) 2018-06-01 2018-06-01 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8837U true CN208648837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80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0547.6U Active CN208648837U (zh) 2018-06-01 2018-06-01 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88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5795A (zh) * 2019-08-19 2019-11-01 中冶西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富氢直饮水管道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5795A (zh) * 2019-08-19 2019-11-01 中冶西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富氢直饮水管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6387B (zh) 利用盐差能直接产氢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3603005B (zh) 连续式弱碱性高浓度富氢水电解装置
KR101370129B1 (ko) 용존 수소농도 조절기능을 갖는 수소환원수 제조장치
CN206872952U (zh) 电解制氢制氧一体机
CN106380029B (zh) 一种用于废水脱氨的双极膜电渗析和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的集成装置和方法
WO2021197308A1 (zh) 一种基于电吸附脱盐技术的海上风电制氢系统及方法
WO2017169204A1 (ja) 水素製造システム
CN106277369A (zh) 一种电化学阻垢方法
CN208648837U (zh) 可用于自来水管网的富氢水生成器
CN109487292A (zh) 一种使用膜电极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26692B (zh) 一种电解制水机
CN207158866U (zh) 一种含氢气饮料的集成式在线生产装置
CN101906640B (zh) 一种电解法二氧化氯发生器
CN106498439B (zh) 次氯酸钠发生装置
CN109321937A (zh) 一种臭氧发生装置
CN203333776U (zh) 高效电解法的二氧化氯发生器
CN106757127A (zh) 用于电解水的无间距隔膜电解槽
CN209338666U (zh) 一种臭氧发生装置
CN114774946A (zh) 一种基于三电极体系的两步法电解水制氢装置及其应用
CN204653514U (zh) 背负式电动臭氧水喷雾器
CN2310770Y (zh) 多孔式氢氧发生器
CN205115613U (zh) 一种模拟工业电解水操作的测试用电解槽
CN210262022U (zh) 氢气呼吸机
CN2414079Y (zh) 增氧器
CN204959045U (zh) 一种采用电解制氧发生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2

Address after: Room 301, Building A2, Building 8,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rd Road, Xintang Town,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Jianyi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0000 301, 5 Nanwan West Street,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ALTH BENEFITS, GUANGZHOU 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