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6837U - 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36837U
CN208636837U CN201821517255.5U CN201821517255U CN208636837U CN 208636837 U CN208636837 U CN 208636837U CN 201821517255 U CN201821517255 U CN 201821517255U CN 208636837 U CN208636837 U CN 208636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ne
station apparatus
handle
substation ontology
steel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172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自远
江学良
于庆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liu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ING LIUHE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ING LIUHE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ING LIUHE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172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36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36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36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包括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的壳体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筒,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的壳体顶端设有提手,提手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圆孔,圆孔的内部设有U形卡杆,U形卡杆的一端与套筒卡合连接,U形卡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杆,且两个U形卡杆的中部通过伸缩弹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弹性钢片、第二弹性钢片和减震弹簧的配合使用,能在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由高处落下时起到第一级缓冲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在条形板另一侧的弹性橡胶垫,能够实现第二级缓冲,能够避免内部零件因受力过大而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分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
背景技术
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与矿用本安型读卡器、标识卡配套使用,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化矿用电子设备,结合目前先进的无线技术,通过对读卡器发出的无线编码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可检测出动目标的位置、编码和移动方向,传输分站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并通过接口自动传输给地面计算机。
但是一般的传输分站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当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因外部原因而由高处落下时,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内部的元件一般由于瞬间受到的冲击过大而损坏,且一般的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顶端的提手不便于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但是一般的传输分站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当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因外部原因而由高处落下时,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内部的元件一般由于瞬间受到的冲击过大而损坏,且一般的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顶端的提手不便于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包括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所述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的壳体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筒,所述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的的壳体顶端设有提手,所述提手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设有U形卡杆,所述U形卡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筒卡合连接,所述U形卡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杆,且两个所述U形卡杆的中部通过伸缩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壳体周侧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钢片,所述第一弹性钢片的中部与第二弹性钢片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钢片的两端与条形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壳体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片,且每个所述固定片的中部均开设有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条形板的另一侧均固定粘结有弹性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接线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提手的两侧内壁分别与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提手的中部套设有弹性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弹性钢片、第二弹性钢片和减震弹簧的配合使用,能够在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由高处落下时起到第一级缓冲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在条形板另一侧的弹性橡胶垫,能够实现第二级缓冲,能够避免内部零件因受力过大而损坏,通过设置的U形卡杆与套筒的配合使用,便于在提手损坏时及时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提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2、套筒;3、提手;4、U形卡杆;5、伸缩弹簧;6、压杆;7、连接杆;8、第一弹性钢片;9、第二弹性钢片;10、条形板;11、减震弹簧;12、接线柱;13、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包括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的壳体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筒2,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的壳体顶端设有提手3,提手3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圆孔,圆孔的内部设有U形卡杆4,U形卡杆4的一端与套筒2卡合连接,U形卡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杆6,且两个U形卡杆4的中部通过伸缩弹簧5固定连接,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壳体周侧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钢片8,第一弹性钢片8的中部与第二弹性钢片9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弹性钢片9的两端与条形板10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壳体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片13,且每个固定片13的中部均开设有螺孔,便于安装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
优选的,四个条形板10的另一侧均固定粘结有弹性橡胶垫,能够在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从高处落下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优选的,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接线柱12,便于与外界导线进行连接。
优选的,提手3的两侧内壁分别与连接杆7的两端固定连接,且提手3的中部套设有弹性橡胶套,能够增加摩擦力,防止人的手部由于出汗而与提手3发生滑动。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首先通过设置的提手3便于提拿装置,当提手3由于外部原因而损坏时,首先用手按压压杆6,压杆6带动U形卡杆4向一侧移动,然后U形卡杆4的一端与套筒2脱离卡合,即可将提手3进行更换,更换好后,在伸缩弹簧5的作用下,U形卡杆4与套筒2紧密卡合,能够避免U形卡杆4与套筒2脱离卡合,当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由于外部原因而由高处摔落时,通过设置的第一弹性钢片8、第二弹性钢片9和减震弹簧11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第一级缓冲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在条形板10另一侧的弹性橡胶垫能够实现第二级缓冲,能够避免内部零件因受力过大而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包括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的壳体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筒(2),所述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的壳体顶端设有提手(3),所述提手(3)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设有U形卡杆(4),所述U形卡杆(4)的一端与所述套筒(2)卡合连接,所述U形卡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杆(6),且两个所述U形卡杆(4)的中部通过伸缩弹簧(5)固定连接,所述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壳体周侧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钢片(8),所述第一弹性钢片(8)的中部与第二弹性钢片(9)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钢片(9)的两端与条形板(10)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壳体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片(13),且每个所述固定片(13)的中部均开设有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条形板(10)的另一侧均固定粘结有弹性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接线柱(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的两侧内壁分别与连接杆(7)的两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提手(3)的中部套设有弹性橡胶套。
CN201821517255.5U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 Active CN208636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7255.5U CN208636837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7255.5U CN208636837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36837U true CN208636837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43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17255.5U Active CN208636837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36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4660U (zh) 一种带有防误碰功能的空调遥控器
CN208241774U (zh) 一种无线供电式轨道式监控装置
CN208636837U (zh) 一种矿用本安型传输分站装置
CN213259564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用便于拆解的防碰撞结构
CN208819216U (zh) 便携式条码显示扫描器
CN210466205U (zh) 一种基于hdmi接口的数据显示采集器终端
CN209044607U (zh) 一种具有防摔功能旅游数据采集器
CN209658463U (zh) 一种电连接器弹簧接触件
CN217558878U (zh) 皮带机双向拉线急停无线控制器
CN209265689U (zh) 一种语音智能遥控器
CN208078351U (zh) 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
CN206757659U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卡自助设备
CN104601256A (zh) 便携应答器测试仪
CN213818566U (zh) 一种广播电视工程无线数据传输箱
CN108390440A (zh) 一种权限识别智能电路控制防盗型移动电源
CN204580820U (zh) 防盗门垫
CN210691577U (zh) 一种全触屏家庭电气通用遥控器
CN208986165U (zh) 用于快速艇的轻型高韧性加强结构
CN113109653B (zh) 一种无线电力装置的低电力检测装置
CN209560164U (zh) 具有防撞结构的xfp光模块
CN219459044U (zh) 一种工业设备的无线遥控手持机
CN218824450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电表
CN208835785U (zh) 一种带充电装置的设备
CN213688739U (zh) 无线压力变送器
CN208027365U (zh) 一种防异物进入的读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4

Address after: 272000 in Xinliuhe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west of Liaohe Road, high tech Zone,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Xinliu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72000 No. 20 South Station Road, Shandong, Jining

Patentee before: JINING LIUHE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