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6320U - 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36320U
CN208636320U CN201821482630.7U CN201821482630U CN208636320U CN 208636320 U CN208636320 U CN 208636320U CN 201821482630 U CN201821482630 U CN 201821482630U CN 208636320 U CN208636320 U CN 208636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off plots
plate
afflux
bottom plate
trapezoi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826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生永
李文超
樊华
欧阳力
李文影
刘建新
鞠敏睿
刘昊华
李超
史彦林
侯淑艳
魏琳
葛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PROV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INST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PROV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PROV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INST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PROV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INST
Priority to CN2018214826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36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36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36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涉及一种径流小区。目的是解决砌砖方法建成径流小区建筑物易冻裂、施工期受天气因素干扰大、径流泥沙样品收集较为困难和测量精度低的问题。径流小区由径流小区主体、径流小区导流槽和集流槽构成;径流小区主体为数个插板合围构成的矩形框架,径流小区导流槽由梯形底板和两个导流板构成,集流槽由四个梯形板合围构成,径流小区导流槽的导流底板搭设在靠近集流槽盖板的缺口一侧的集流槽的梯形板上端。本实用新型径流小区为聚丙烯材质的预制件,预制件为现场组装,不会发生冻裂,避免现成施工对环境的破坏,集流槽内没有样品残留,获得的监测数据精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土保持监测。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径流小区。
背景技术
水土保持监测是指对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危害及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短期或长期的调查、观测和分析工作。通过水土保持监测,摸清水土流失类型、强度与分布特征、危害及其影响情况、发生发展规律和动态变化趋势,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宏观决策、以及科学、合理、系统地布设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开发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监测是对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的适时的监测和监控。水土保持监测的作用为: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及产生的后果等指标,了解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各种措施的防治效果及取得的效益,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同时水土保持监测也为施工期间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落实和运行期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在开发建设项目中,传统的水土保持监测采用砌砖方法建成径流小区,然后再进行水土流失的监测,存在的问题是:砌砖方法建成的径流小区需现场施工、备料,施工雇工环节较为繁琐;施工期受天气等因素干扰大,工期长,造价高;径流小区建筑物易冻裂;并且砌砖方法建成的径流小区无法移动,且表面比较粗糙,凹凸不平;收集得到的径流泥沙样品无法全部从径流小区去除,因此径流小区中的径流泥沙样品收集较为困难,残留率达10~15%,残留的样品会导致测量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砌砖方法建成径流小区建筑物易冻裂、施工期受天气因素干扰大、径流泥沙样品收集较为困难和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由径流小区主体、径流小区导流槽和集流槽构成;
所述径流小区主体为数个插板合围构成的矩形框架,同一直线上的插板通过H形插槽连接;相互垂直的插板通过L形插槽连接;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一端为敞口;
所述径流小区导流槽由梯形底板和两个导流板构成,导流板的长度大于梯形底板的腰长,两个导流板的中部分别与梯形底板的两个腰垂直固接,梯形底板较长底边一侧的导流板探出至梯形底板部分向内侧弯折,梯形底板的较长底边朝向径流小区主体设置,梯形底板的较长底边下表面垂直固接有条形板,导流板的侧边向内侧弯折后与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的敞口端插板的侧边通过H形插槽连接;梯形底板中较短的底边上固接有导流底板,导流底板和两个导流板的侧边合围构成导流槽出水口;
所述集流槽由四个梯形板合围构成,集流槽中两个相对的梯形板上部内表面分别设置有滑槽,两个滑槽的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滑槽内设置有集流槽盖板,集流槽盖板的一个侧边开有缺口;导流底板搭设在靠近集流槽盖板的缺口一侧的集流槽的梯形板上端。
利用上述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在坡面上挖深度为15~20cm的沟槽,利用L形插槽和H形插槽将导流板和插板连接构成径流小区主体,将组装好的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的敞口端朝向坡底置于所挖沟槽内,梯形底板的较长底边下表面垂直固接的条形板插入沟槽底部的泥土中,在坡面上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的敞口端下方挖集流槽的安放槽,将集流槽置于安放槽内,将导流底板搭设在靠近集流槽盖板的缺口一侧的集流槽的梯形板上端,开始进行径流泥沙样品收集,收集完成后,将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拆卸,即完成。
本实用新型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径流小区为聚丙烯材质的预制件,预制件为现场组装,因此本实用新型径流小区仅相比砖砌的结构能够减少了施工工时,减少所需人工极少,施工操作简单,施工技术易于掌握,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适合大范围推广;需要运输时只需要拆卸即可,拆卸后便于运输;聚丙烯材质的预制件不会发生冻裂;
2、本实用新型径流小区为工厂预制,集中加工,规模化生产;因此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制备过程不受天气等因素干扰;与砖砌的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径流小区减少了现场施工环节,避免了现成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因此更加环保。
3、本实用新型集流槽由四个梯形板合围构成,集流槽形状为斗形,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实现多个集流槽套叠堆放,减小了所需空间,易于运输;集流槽设置的集流槽盖板能够防止树枝、草或叶等外来物质进入;
4、本实用新型径流小区的集流槽为pp材质,表面光滑,重量轻,样品收集抬起倾倒即可,样品收集十分方便,集流槽内没有样品残留,获得的监测数据精确;
5、本实用新型的H形插槽的一侧槽壁和L形插槽的一侧槽壁设置的螺纹孔和顶丝能够防止插板和导流板从插槽中脱出,使本实用新型径流小区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集流槽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径流小区导流槽的梯形底板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由径流小区主体、径流小区导流槽和集流槽构成;
所述径流小区主体为数个插板1合围构成的矩形框架,同一直线上的插板1通过H形插槽3连接;相互垂直的插板1通过L形插槽2连接;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一端为敞口;
所述径流小区导流槽由梯形底板5和两个导流板4构成,导流板4的长度大于梯形底板5的腰长,两个导流板4的中部分别与梯形底板5的两个腰垂直固接,梯形底板5较长底边一侧的导流板4探出至梯形底板5部分向内侧弯折,梯形底板5的较长底边朝向径流小区主体设置,梯形底板5的较长底边下表面垂直固接有条形板11,导流板4的侧边向内侧弯折后与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的敞口端插板1的侧边通过H形插槽3连接;梯形底板5中较短的底边上固接有导流底板10,导流底板10和两个导流板4的侧边合围构成导流槽出水口;
所述集流槽由四个梯形板合围构成,集流槽中两个相对的梯形板上部内表面分别设置有滑槽9,两个滑槽9的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滑槽9内设置有集流槽盖板7,集流槽盖板7的一个侧边开有缺口;导流底板10搭设在靠近集流槽盖板7的缺口一侧的集流槽的梯形板上端。
本实施方式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施方式径流小区为聚丙烯材质的预制件,预制件为现场组装,因此本实用新型径流小区仅相比砖砌的结构能够减少了施工工时,减少所需人工极少,施工操作简单,施工技术易于掌握,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适合大范围推广;需要运输时只需要拆卸即可,拆卸后便于运输;聚丙烯材质的预制件不会发生冻裂;
2、本实施方式径流小区为工厂预制,集中加工,规模化生产;因此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制备过程不受天气等因素干扰;与砖砌的结构相比,本实施方式径流小区减少了现场施工环节,避免了现成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因此更加环保。
3、本实施方式集流槽由四个梯形板合围构成,集流槽形状为斗形,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实现多个集流槽套叠堆放,减小了所需空间,易于运输;集流槽设置的集流槽盖板7能够防止树枝、草或叶等外来物质进入;
4、本实施方式径流小区的集流槽为pp材质,表面光滑,重量轻,样品收集抬起倾倒即可,样品收集十分方便,集流槽内没有样品残留,获得的监测数据精确;
5、本实施方式的H形插槽3的一侧槽壁和L形插槽2的一侧槽壁设置的螺纹孔和顶丝能够防止插板1和导流板4从插槽中脱出,使本实施方式径流小区更加牢固。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集流槽盖板7的侧边上的缺口为矩形。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条形板11的高度h为4~6cm。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H形插槽3为长条形,H形插槽3的两个相对的侧边端面上开有插接槽,插接槽的一侧槽壁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顶丝。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L形插槽2长条形,L形插槽2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边端面上分别开有插接槽;插接槽的一侧槽壁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顶丝。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径流小区主体、径流小区导流槽和集流槽的材质为聚丙烯。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插板1的长度为1~1.2m,高度为30~32cm,厚度为0.8~1cm。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利用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在坡面上挖深度为15~20cm的沟槽,利用L形插槽2和H形插槽3将导流板4和插板1连接构成径流小区主体,将组装好的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的敞口端朝向坡底置于所挖沟槽内,梯形底板5的较长底边下表面垂直固接的条形板11插入沟槽底部的泥土中,在坡面上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的敞口端下方挖集流槽的安放槽,将集流槽置于安放槽内,将导流底板10搭设在靠近集流槽盖板7的缺口一侧的集流槽的梯形板上端,开始进行径流泥沙样品收集,收集完成后,将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拆卸,即完成。
本实施方式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施方式径流小区为聚丙烯材质的预制件,预制件为现场组装,因此本实用新型径流小区仅相比砖砌的结构能够减少了施工工时,减少所需人工极少,施工操作简单,施工技术易于掌握,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适合大范围推广;需要运输时只需要拆卸即可,拆卸后便于运输;聚丙烯材质的预制件不会发生冻裂;
2、本实施方式径流小区为工厂预制,集中加工,规模化生产;因此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制备过程不受天气等因素干扰;与砖砌的结构相比,本实施方式径流小区减少了现场施工环节,避免了现成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因此更加环保。
3、本实施方式集流槽由四个梯形板合围构成,集流槽形状为斗形,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实现多个集流槽套叠堆放,减小了所需空间,易于运输;集流槽设置的集流槽盖板7能够防止树枝、草或叶等外来物质进入;
4、本实施方式径流小区的集流槽为pp材质,表面光滑,重量轻,样品收集抬起倾倒即可,样品收集十分方便,集流槽内没有样品残留,获得的监测数据精确;
5、本实施方式的H形插槽3的一侧槽壁和L形插槽2的一侧槽壁设置的螺纹孔和顶丝能够防止插板1和导流板4从插槽中脱出,使本实施方式径流小区更加牢固。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由径流小区主体、径流小区导流槽和集流槽构成;
所述径流小区主体为数个插板1合围构成的矩形框架,同一直线上的插板1通过H形插槽3连接;相互垂直的插板1通过L形插槽2连接;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一端为敞口;
所述径流小区导流槽由梯形底板5和两个导流板4构成,导流板4的长度大于梯形底板5的腰长,两个导流板4的中部分别与梯形底板5的两个腰垂直固接,梯形底板5较长底边一侧的导流板4探出至梯形底板5部分向内侧弯折,梯形底板5的较长底边朝向径流小区主体设置,梯形底板5的较长底边下表面垂直固接有条形板11,导流板4的侧边向内侧弯折后与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的敞口端插板1的侧边通过H形插槽3连接;梯形底板5中较短的底边上固接有导流底板10,导流底板10和两个导流板4的侧边合围构成导流槽出水口;
所述集流槽由四个梯形板合围构成,集流槽中两个相对的梯形板上部内表面分别设置有滑槽9,两个滑槽9的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滑槽9内设置有集流槽盖板7,集流槽盖板7的一个侧边开有缺口;导流底板10搭设在靠近集流槽盖板7的缺口一侧的集流槽的梯形板上端;
所述集流槽盖板7的侧边上的缺口为矩形;所述条形板11的高度h为5cm;所述H形插槽3为长条形,H形插槽3的两个相对的侧边端面上开有插接槽,插接槽的一侧槽壁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顶丝;所述L形插槽2长条形,L形插槽2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边端面上分别开有插接槽;插接槽的一侧槽壁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顶丝;所述径流小区主体、径流小区导流槽和集流槽的材质为聚丙烯;所述插板1的长度为1m,高度为30cm,厚度为1cm。
利用上述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在坡面上挖深度为20cm的沟槽,利用L形插槽2和H形插槽3将导流板4和插板1连接构成径流小区主体,将组装好的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的敞口端朝向坡底置于所挖沟槽内,梯形底板5的较长底边下表面垂直固接的条形板11插入沟槽底部的泥土中,在坡面上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的敞口端下方挖集流槽的安放槽,将集流槽置于安放槽内,将导流底板10搭设在靠近集流槽盖板7的缺口一侧的集流槽的梯形板上端,开始进行径流泥沙样品收集,收集完成后,将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拆卸,即完成。
1、本实施例径流小区为聚丙烯材质的预制件,预制件为现场组装,因此本实用新型径流小区仅相比砖砌的结构能够减少了施工工时,减少所需人工极少,施工操作简单,施工技术易于掌握,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适合大范围推广;需要运输时只需要拆卸即可,拆卸后便于运输;聚丙烯材质的预制件不会发生冻裂;
2、本实施例径流小区为工厂预制,集中加工,规模化生产;因此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制备过程不受天气等因素干扰;与砖砌的结构相比,本实施例径流小区减少了现场施工环节,避免了现成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因此更加环保。
3、本实施例集流槽由四个梯形板合围构成,集流槽形状为斗形,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实现多个集流槽套叠堆放,减小了所需空间,易于运输;集流槽设置的集流槽盖板7能够防止树枝、草或叶等外来物质进入;
4、本实施例径流小区的集流槽为pp材质,表面光滑,重量轻,样品收集抬起倾倒即可,样品收集十分方便,集流槽内没有样品残留,获得的监测数据精确;
5、本实施例的H形插槽3的一侧槽壁和L形插槽2的一侧槽壁设置的螺纹孔和顶丝能够防止插板1和导流板4从插槽中脱出,使本实施例径流小区更加牢固。

Claims (7)

1.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由径流小区主体、径流小区导流槽和集流槽构成;
所述径流小区主体为数个插板(1)合围构成的矩形框架,同一直线上的插板(1)通过H形插槽(3)连接;相互垂直的插板(1)通过L形插槽(2)连接;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一端为敞口;
所述径流小区导流槽由梯形底板(5)和两个导流板(4)构成,导流板(4)的长度大于梯形底板(5)的腰长,两个导流板(4)的中部分别与梯形底板(5)的两个腰垂直固接,梯形底板(5)较长底边一侧的导流板(4)探出至梯形底板(5)部分向内侧弯折,梯形底板(5)的较长底边朝向径流小区主体设置,梯形底板(5)的较长底边下表面垂直固接有条形板(11),导流板(4)的侧边向内侧弯折后与径流小区主体的矩形框架的敞口端插板(1)的侧边通过H形插槽(3)连接;梯形底板(5)中较短的底边上固接有导流底板(10),导流底板(10)和两个导流板(4)的侧边合围构成导流槽出水口;
所述集流槽由四个梯形板合围构成,集流槽中两个相对的梯形板上部内表面分别设置有滑槽(9),两个滑槽(9)的开口相对设置;两个滑槽(9)内设置有集流槽盖板(7),集流槽盖板(7)的一个侧边开有缺口;导流底板(10)搭设在靠近集流槽盖板(7)的缺口一侧的集流槽的梯形板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槽盖板(7)的侧边上的缺口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11)的高度h为4~6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H形插槽(3)为长条形,H形插槽(3)的两个相对的侧边端面上开有插接槽,插接槽的一侧槽壁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顶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插槽(2)长条形,L形插槽(2)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边端面上分别开有插接槽;插接槽的一侧槽壁上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顶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小区主体、径流小区导流槽和集流槽的材质为聚丙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的长度为1~1.2m,高度为30~32cm,厚度为0.8~1cm。
CN201821482630.7U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 Active CN208636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2630.7U CN208636320U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82630.7U CN208636320U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36320U true CN208636320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43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82630.7U Active CN208636320U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3632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0787A (zh) * 2018-09-11 2018-12-18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及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CN111272465A (zh) * 2020-04-20 2020-06-12 河海大学 一种便携式原位土壤图谱采集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0787A (zh) * 2018-09-11 2018-12-18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及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CN111272465A (zh) * 2020-04-20 2020-06-12 河海大学 一种便携式原位土壤图谱采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0787A (zh) 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及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CN208636320U (zh) 一种可移动组装式水土保持野外径流小区
CN103321195B (zh) 一种采用护坡技术的农田生态拦截沟渠及其构建方法
CN101713771B (zh) 一种坡面径流场建造方法
CN108374423A (zh) 边坡生态恢复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102590070A (zh) 耐压多层空腔溶蚀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02939066U (zh) 基于坡面水文循环的氮磷等元素淋溶迁移的观测收集系统
CN103321194B (zh) 一种采用护坡技术的旱地生态拦截沟渠及其构建方法
CN109163941A (zh) 坡面径流与壤中流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999169U (zh) 坡面径流与壤中流收集装置
DE202007016897U1 (de) Pumpspeicherkraftwerk mit Kaverne als unteres Becken
CN101213925A (zh) 一种用于人工林营造和抚育的抗旱方法
CN104452704B (zh) 一种波型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及其装置
CN204694307U (zh) 一种用于果园地表径流原位测量简易设施
CN104897879B (zh) 一种用于南方果园地表径流原位测量的方法
CN213926082U (zh) 一种预制砖生态护坡
CN20555744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网
CN210562280U (zh) 一种钢塑复合型植生挡土墙
CN210507481U (zh) 一种生态环保的边坡加固结构
CN207567919U (zh) 一种装配式调蓄池的预制组件及预制装配式调蓄池
CN205999868U (zh) 一种渍水农田排控水系统
CN206581331U (zh) 砒砂岩支沟流域生物‑材料二元耦合综合治理系统
CN217711040U (zh) 一种垃圾焚烧厂的渗沥液收集系统
CN205844007U (zh) 一种改进型进水在线取样装置
CN220414125U (zh) 一种水利生态护坡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