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4287U - 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34287U
CN208634287U CN201821043266.4U CN201821043266U CN208634287U CN 208634287 U CN208634287 U CN 208634287U CN 201821043266 U CN201821043266 U CN 201821043266U CN 208634287 U CN208634287 U CN 208634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less
brake strip
track vehicle
vehicle power
reta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32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子良
张文明
李小满
杨珏
任坤华
刘冲
薛龙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Industr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32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34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34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34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动力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包括原动机、减速器以及制动摩擦片,所述减速器包括减速器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外壳中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原动机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的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部件连接所述制动摩擦片并与所述制动摩擦片同步转动;所述制动摩擦片可相对所述减速器运动并固定在所述减速器外壳上。本实用新型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通过制动摩擦片制动减速器的传动部件,合理设置了动力牵引装置与制动装置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使得整个履带车辆动力总结构紧凑、节省占用空间,解决当前履带车辆分体式结动力传动机构结构复杂带来的系列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动力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履带车辆上采用的动力总成,其驱动与制动互相独立,从而结构复杂,会浪费履带较大的空间,影响其它部件的可设计性。尤其当履带车辆的原动机采用电动机的时候,由于电动机驱动结构所占空间较大,再配合以上分体式的驱动与制动,将进一步导致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庞大,进而影响履带车辆整车的部件分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履带车辆的驱动和制动互相独立导致的结构复杂以及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包括原动机、减速器以及制动摩擦片,所述减速器包括减速器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外壳中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原动机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的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部件连接所述制动摩擦片并与所述制动摩擦片同步转动;所述制动摩擦片可相对所述减速器运动并固定在所述减速器外壳上。
优选的,所述制动摩擦片包括第一制动摩擦片和第二制动摩擦片,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与所述传动部件同轴设置;且在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和所述传动部件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键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键槽配合的键;所述第二制动摩擦片与所述减速器外壳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键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键槽配合的键。
优选的,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上设置有内花键,所述传动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槽;所述第二制动摩擦片上设置有键齿,所述减速器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键齿配合的花键槽。
优选的,所述减速器包括连接轴、一级行星轮、一级行星架、太阳轮、二级行星轮;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履带车辆的原动机,并通过所述一级行星轮驱动所述一级行星架,所述一级行星架通过所述太阳轮驱动所述二级行星轮;所述二级行星轮连接所述履带车辆的履带驱动轮。
优选的,所述太阳轮连接所述制动摩擦片并与所述制动摩擦片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制动摩擦片通过制动缸驱动。
优选的,所述制动缸位于所述减速器外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制动缸为油缸,包括外油腔、内油腔和活塞腔,所述外油腔连接第一油口,所述内油腔连接第二油口,所述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且所述活塞靠近所述制动摩擦片的一端与所述内油腔连通,所述活塞远离所述制动摩擦片的一端与所述外油腔连通;所述活塞腔内还设置有任意弹簧,用于向所述活塞施加朝向所述制动摩擦片的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均形成在所述减速器外壳上。
优选的,所述原动机为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通过制动摩擦片制动减速器的传动部件,合理设置了动力牵引装置与制动装置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使得整个履带车辆动力总结构紧凑、节省占用空间,解决当前履带车辆分体式结动力传动机构结构复杂带来的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履带车辆动力总成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履带车辆动力总成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一级行星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实施例的一级行星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实施例的太阳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履带驱动轮;3、减速器;3-1、连接轴;3-2、一级行星轮;3-3、一级行星架;3-4、太阳轮;3-5、二级行星轮;3-6、第一制动摩擦片;3-7、第二制动摩擦片;3-8、活塞;3-9、第一油口;3-10、外油腔;3-11、第二油口;3-12、内油腔;3-13、弹簧;3-14、减速器3外壳;4、原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包括原动机4、减速器3以及制动摩擦片,减速器3包括减速器3外壳3-14和设置在减速器3外壳3-14中的传动部件,传动部件与原动机4之间传动连接,减速器3的其中一个传动部件连接制动摩擦片并与制动摩擦片同步转动;制动摩擦片可相对所述减速器3运动并固定在所述减速器3外壳3-14上。
本实施例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通过制动摩擦片制动减速器3的传动部件,合理设置了动力牵引装置与制动装置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使得整个履带车辆动力总结构紧凑、节省占用空间,解决当前履带车辆分体式结动力传动机构结构复杂带来的系列问题。
其中,原动机4的具体形式不限,例如其可以采用电动机,也可以液压马达或者任何其它现有技术公开的形式。尤其对于原动机4不得不采用电动机的情形,由于电动机驱动需要占用较大空间,为了避免影响履带车辆其它部件的安装,采用本实施例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将获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减速器3包括连接轴3-1、一级行星轮3-2、一级行星架3-3、太阳轮3-4、二级行星轮3-5,请参见图4至图7。所述连接轴3-1连接所述履带车辆的原动机4,也即连接轴3-1连接电动机输出端,从而连接轴3-1作为减速器3的输入端。在此基础上,连接轴3-1通过一级行星轮3-2驱动一级行星架3-3,一级行星架3-3通过太阳轮3-4驱动二级行星轮3-5;二级行星轮3-5连接履带车辆的履带驱动轮2。
本实施例中,连接轴3-1的右端部带动三个一级行星轮3-2围绕其做行星运动(自转加公转)。三个一级行星轮3-2在公转时共同带动一级行星架3-3转动,一级行星架3-3通过齿轮带动太阳轮3-4转动,从而带动四个二级行星轮3-5自转,进而带动履带驱动轮2转动输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制动摩擦片与太阳轮3-4同步转动,从而当制动摩擦片固定在减速器3壳体上的时候,可以起到对太阳轮3-4制动作用;当制动摩擦片从减速器3壳体上松开的时候,制动摩擦片可以随着太阳轮3-4一起转动。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给出制动摩擦片制动太阳轮3-4的情形,显然制动摩擦片也可以制动减速器3的其它传动部件,例如制动摩擦片也可以制动一级行星轮3-2或者二级行星轮3-5,相应的制动摩擦片的安装位置也发生改变。
本实施例的减速器3,其结构紧凑,将其应用于本实施例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可以进一步便于履带车辆的整车布置。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减速器3的结构不受以上举例的限制,任何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减速器3的结构都可以应用于本申请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当中。
图3中,制动摩擦片包括第一制动摩擦片3-6和第二制动摩擦片3-7第一制动摩擦片3-6与太阳轮3-4同轴设置;且在第一制动摩擦片3-6和太阳轮3-4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键槽,另一设置有与键槽配合的键;第二制动摩擦片3-7与减速器3外壳3-14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键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键槽配合的键。
当第一制动摩擦片3-6和/或第二制动摩擦片3-7沿着太阳轮3-4的轴向运动,并使得第一制动摩擦片3-6与第二制动摩擦片3-7压紧,且第二制动摩擦片3-7与减速器3外壳3-14相对固定的时候,此时减速器3外壳3-14通过第二制动摩擦片3-7限制了第一制动摩擦片3-6的转动。又由于第一制动摩擦片3-6与太阳轮3-4同步转动,则当第一制动摩擦片3-6无法转动时,则太阳轮3-4则无法转动。进而,此时通过制动摩擦片(也即以上提到的第一制动摩擦片3-6和第二制动摩擦片3-7)实现对了对太阳轮3-4的制动。相反的,当第一制动摩擦片3-6与第二制动摩擦片3-7松开的时候,此时第一制动摩擦片3-6可以随着太阳轮3-4转动。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制动摩擦片的数量不受此处举例的限制,其还可以是一片或者是三片以上。并且,制动摩擦片的结构形式和分布也不受附图的限制,只要可以用于和太阳轮3-4接触并实现对太阳轮3-4的制动即可。
优选但是不必须第一制动摩擦片3-6上设置有内花键,太阳轮3-4上设置有与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槽;第二制动摩擦片3-7上设置有键齿,减速器3外壳3-14上设置有与所述键齿配合的花键槽。该种情况下不仅可以保证第一制动摩擦片3-6与太阳轮3-4之间,以及第二制动摩擦片3-7与减速器3外壳3-14之间,均只可发生沿着太阳轮3-4轴向的相对运动;并且还可以保证第一制动摩擦片3-6与太阳轮3-4之间,以及第二制动摩擦片3-7与减速器3外壳3-14之间的有效配合。
进一步的,可以采用制动缸驱动制动摩擦片,使得制动摩擦片沿着太阳轮3-4的轴向运动。制动缸可以为气缸或者液压缸。其中优选制动缸采用液压缸的形式,液压缸制动的压力远高于气缸制动压力,可以保证整个履带车辆动力总成结构更加紧凑。并且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液压缸的液体流出的时候可以带走制动时产生的热量,从而保证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工作的安全可靠。
当制动缸为液压缸的时候,优选采用油缸,且油缸包括外油腔3-10、内油腔3-12和活塞3-8腔。其中,外油腔3-10连接第一油口3-9,内油腔3-12连接第二油口3-11,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3-8,且活塞3-8靠近制动摩擦片的一端与内油腔3-12连通,活塞3-8远离制动摩擦片的一端与外油腔3-10连通;活塞3-8腔内还设置有任意弹簧3-13,用于向所述活塞3-8施加朝向所述制动摩擦片的力。
图3中,活塞3-8在上述弹簧3-13的作用下,可在活塞3-8腔内部沿着活塞3-8腔内壁向右运动,进而活塞3-8推动第一制动摩擦片3-6和第二制动摩擦片3-7运动,使得第一制动摩擦片3-6压紧第二制动摩擦片3-7,且第二制动摩擦片3-7与减速器3外壳3-14固定。
当第一油口3-9联通高压油而第二油口3-11联通油箱时,外油腔3-10充满压力油,内油腔3-12内压力基本为零。则此时活塞3-8在液压油压力及弹簧3-13压力的复合作用下向右运动,使第一制动摩擦片3-6与第二制动摩擦片3-7压紧,且第二制动摩擦片3-7与减速器3壳体固定。
当第一油口3-9联通油箱而第二油口3-11联通高压油时,外油腔3-10压力基本为零,内油腔3-12内充满压力油。则此时活塞3-8在液压油压力作用下克服弹簧3-13压力向左运动,使第一制动摩擦片3-6与第二制动摩擦片3-7松开。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活塞3-8的结构不受附图的限制。任何结构形式的活塞3-8,其只要可以驱动制动摩擦片运动即可。同样,弹簧3-13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安装位置也不受附图的限制。
其中,优选将制动缸设置在减速器3外壳3-14的内部。此外,当外油腔3-10连接第一油口3-9且内油腔3-12连接第二油口3-11的时候,优选将第一油口3-9和第二油口3-11均设置在减速器3外壳3-14上。该种情况下,相当于将履带车辆的动力牵引装置和履带车辆的制动装置一体化设置,进而使得履带车辆动力总成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对于本实施例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而言,当履带车辆需要驻车制动时,此时原动机4已经没有了动力输出,且此时由于整机停止运转,第一油口3-9和第二油口3-11均联通了油箱,所以此时外油腔3-10和内油腔3-12内液压油压力均为零。此时,在制动缸内弹簧3-13的作用力下,活塞3-8向右运动,使第一制动摩擦片3-6与第二制动摩擦片3-7压紧,使得减速器3的太阳轮3-4不能转动,于是履带驱动轮2以及履带均不能转动,也即达到了驻车制动的目的。
当履带车辆在运行中需要停车时,第一油口3-9联通高压油而第二油口3-11联通油箱,此时外油腔3-10充满压力油而内油腔3-12内压力基本为零。则此时活塞3-8将在液压油压力及弹簧3-13压力的复合作用下向右运动,使第一制动摩擦片3-6与第二制动摩擦片3-7压紧,使得减速器3的太阳轮3-4不能转动,于是履带驱动轮2以及履带均不能转动,也即达到了运行制动的目的。
当履带车辆正常运行时,第一油口3-9联通油箱而第二油口3-11联通高压油,则外油腔3-10压力为零,而内油腔3-12内充满高压油。于是活塞3-8将在内油腔3-12液压油压力作用下,克服弹簧3-13压力向左运动,使第一制动摩擦片3-6与第二制动摩擦片3-7松开。因而在原动机4的动力驱动下,减速器3的太阳轮3-4转动,最终驱动履带驱动轮2以及履带,从而履带车辆正常运动。
本实施例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可以通过安装座1安装在履带车辆的车架部位。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动机、减速器以及制动摩擦片,所述减速器包括减速器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外壳中的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原动机之间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的其中一个所述传动部件连接所述制动摩擦片并与所述制动摩擦片同步转动;所述制动摩擦片可相对所述减速器运动并固定在所述减速器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摩擦片包括第一制动摩擦片和第二制动摩擦片,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与所述传动部件同轴设置;且在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和所述传动部件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键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键槽配合的键;所述第二制动摩擦片与所述减速器外壳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键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键槽配合的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摩擦片上设置有内花键,所述传动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槽;所述第二制动摩擦片上设置有键齿,所述减速器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键齿配合的花键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包括连接轴、一级行星轮、一级行星架、太阳轮、二级行星轮;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履带车辆的原动机,并通过所述一级行星轮驱动所述一级行星架,所述一级行星架通过所述太阳轮驱动所述二级行星轮;所述二级行星轮连接所述履带车辆的履带驱动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轮连接所述制动摩擦片并与所述制动摩擦片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摩擦片通过制动缸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缸位于所述减速器外壳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缸为油缸,包括外油腔、内油腔和活塞腔,所述外油腔连接第一油口,所述内油腔连接第二油口,所述活塞腔内设置有活塞,且所述活塞靠近所述制动摩擦片的一端与所述内油腔连通,所述活塞远离所述制动摩擦片的一端与所述外油腔连通;所述活塞腔内还设置有任意弹簧,用于向所述活塞施加朝向所述制动摩擦片的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均形成在所述减速器外壳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履带车辆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动机为电动机。
CN201821043266.4U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 Active CN208634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3266.4U CN208634287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3266.4U CN208634287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34287U true CN208634287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6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3266.4U Active CN208634287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342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6523A (zh) * 2018-06-29 2018-10-30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6523A (zh) * 2018-06-29 2018-10-30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5058B (zh) 动力传动装置
CN104589993A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CN103921674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变速箱
CN104709344B (zh) 一种半整体式液压助力多桥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51880A (zh) 一种电动车的直驱型驱动装置
CN208634287U (zh) 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
CN201833879U (zh) 车辆动力取力器装置
CN106122453A (zh) 一种行走卷扬减速器、行走卷扬装置和旋挖钻机
CN201991969U (zh) 湿式制动轮边减速器
CN107327556A (zh) 一种两档行星齿轮机构变速箱驱动桥系统及其方法
CN103738155B (zh) 一种电动卧式驱动轮总成
CN103879285A (zh) 三轮摩托车的双输出变速器
CN108859711A (zh) 一种带驻车制动器的集成式不同功率双电机驱动桥
CN210559044U (zh) 一种精密高效电动卷筒
CN202541308U (zh) 一种铣刨机的驱动桥
CN204061854U (zh) 6挡变速箱中间轴三挡齿轮侧面取力器
CN203995648U (zh) 一种具有电动盘式制动器的轮边驱动系统
CN206972857U (zh) 一种两档行星齿轮机构变速箱驱动桥系统
CN206886578U (zh) 内涨离合器组合绞车
CN206691100U (zh) 一种具有辅助助力的制动装置
CN205446577U (zh) 紧凑型两挡变速器
CN108716523A (zh) 一种履带车辆动力总成
CN204055380U (zh) 12档变速箱副箱中间轴后端取力器
CN208630613U (zh) 一种轨道车辆动力总成
CN203780321U (zh) 三轮摩托车的双输出变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