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3333U - 一种直流电源接口及其直流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电源接口及其直流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23333U
CN208623333U CN201821165698.2U CN201821165698U CN208623333U CN 208623333 U CN208623333 U CN 208623333U CN 201821165698 U CN201821165698 U CN 201821165698U CN 208623333 U CN208623333 U CN 2086233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relay
switching tube
cathode
ga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656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nsta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nsta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nsta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nsta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656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233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233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233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电源接口及其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接口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连接至所述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连接至所述负极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在直流电源接口处设置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和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进而能够实现电路自主判断接入电源的正负极性,同时,将正确的极性引入至直流电源所在的系统中,这样就能够避免在反接接错之后由于引入错误的电源极性而损毁设备的情况,有效提高了直流电源接口的人性化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电源接口及其直流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接口,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电源接口,并涉及包括了该直流电源接口的直流电源。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都会涉及到给设备供电的情况,交流电严格定义下是区分零火线,但是在零线和火线接错的情况下,设备仍旧是可以运行,不存在损坏设备的情况。在直流系统当中,是严格区分正负极的接入的,一旦正负极接入错了,会损坏设备。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使用防反接的接口或者反接之后不通电,让设备无法工作,但这样的做法并不够人性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电路自动判断输入电源的正负极性的直流电源接口,进而能避免在反接接错之后损毁设备的弊端,并且还提高了电源接口的人性化设计;并进一步提供包括了该直流电源接口的直流电源。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电源接口,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连接至所述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连接至所述负极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包括二极管D1、继电器K1、二极管D2和继电器K2,所述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继电器K1的一个触点引脚以及继电器K2的一个线圈引脚,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继电器K1的一个线圈引脚,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继电器K1的另一个线圈引脚以及继电器K2的一个触点引脚,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继电器K2的另一个线圈引脚,所述继电器K1的另一个触点引脚和继电器K2的另一个触点引脚均连接至所述正极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包括二极管D3、继电器K3、二极管D4和继电器K4,所述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继电器K4的一个线圈引脚和继电器K4的一个触点引脚,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至继电器K3的一个线圈引脚,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继电器K3的另一个线圈引脚、继电器K3的一个触点引脚以及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继电器K4的另一个线圈引脚,所述继电器K3的另一个触点引脚和继电器K4的另一个触点引脚均连接至所述负极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均连接至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直流电源包括5V直流电源或24V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包括电阻R1、二极管D5、开关管Q1、电阻R3、二极管D7和开关管Q3,所述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和开关管Q1的漏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开关管Q3的源极,所述电阻R3的临沂段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7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Q3的栅极,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和开关管Q3的漏极均连接至所述正极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包括电阻R2、二极管D6、开关管Q2、电阻R4、二极管D8和开关管Q4,所述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开关管Q4的漏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6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Q2的栅极,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开关管Q2的漏极,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8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Q4的栅极,所述开关管Q2的源极和开光管Q4的源极均连接至所述负极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直流电源,包括了如上所述的直流电源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直流电源接口处设置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和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进而能够实现电路自主判断接入电源的正负极性,同时,将正确的极性引入至直流电源所在的系统中,这样就能够避免在反接接错之后由于引入错误的电源极性而损毁设备的情况,有效提高了直流电源接口的人性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提供一种直流电源接口,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1、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2、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1连接至所述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2连接至所述负极输出端。
本例所述第一输入端为图2中的A,所述第二输入端为图2中的B,该第一输入端(A)和第二输入端(B)是不区分正负极的电源输入端。本例所述正极输出端是正极性的直流电压输出端,即图2中的OUT_V+,所述正极输出端是负极性的直流电压输出端,即图2中的OUT_V-。
如图2所示,本例所述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1包括二极管D1、继电器K1、二极管D2和继电器K2,所述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继电器K1的一个触点引脚以及继电器K2的一个线圈引脚,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继电器K1的一个线圈引脚,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继电器K1的另一个线圈引脚以及继电器K2的一个触点引脚,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继电器K2的另一个线圈引脚,所述继电器K1的另一个触点引脚和继电器K2的另一个触点引脚均连接至所述正极输出端。
本例所述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2包括二极管D3、继电器K3、二极管D4和继电器K4,所述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继电器K4的一个线圈引脚和继电器K4的一个触点引脚,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至继电器K3的一个线圈引脚,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继电器K3的另一个线圈引脚、继电器K3的一个触点引脚以及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继电器K4的另一个线圈引脚,所述继电器K3的另一个触点引脚和继电器K4的另一个触点引脚均连接至所述负极输出端。
当第一输入端(A)输入正极性,第二输入端(B)输入负极性的时候,继电器K1导通,继电器K2断开,OUT_V+和第一输入端(A)连接,输出正极性电压;继电器K3导通,继电器K4断开,OUT_V-和第二输入端(B)连接,输出负极性电压。
当第一输入端(A)输入负极性,第二输入端(B)输入正极性的时候,继电器K1断开,继电器K2导通,OUT_V+和第二输入端(B)连接,输出正极性电压;继电器K3断开,继电器K4导通,OUT_V-和第一输入端(A)连接,输出负极性电压。
本例适用于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电压根据继电器选用的型号而定,当继电器是使用5V控制导通的型号时,能连接的直流电源为5V的,当继电器选用的是24V电压导通时,能连接的直流电源为24V的。
因此,本例还提供一种直流电源,包括了如上所述的直流电源接口。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均连接至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优选包括5V直流电源或24V直流电源。
综上所述,本例在直流电源接口处设置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1和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2,进而能够实现电路自主判断接入电源的正负极性,同时,将正确的极性引入至直流电源所在的系统中,这样就能够避免在反接接错之后由于引入错误的电源极性而损毁设备的情况,有效提高了直流电源接口的人性化设计。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本例与实施例1工作原理相同,但是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1和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2所采样的电路设计不同。
同样的,本例所述第一输入端为图3中的A,所述第二输入端为图3中的B,该第一输入端(A)和第二输入端(B)是不区分正负极的电源输入端。本例所述正极输出端是正极性的直流电压输出端,即图3中的OUT_V+,所述正极输出端是负极性的直流电压输出端,即图3中的OUT_V-。
如图3所示,本例所述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1包括电阻R1、二极管D5、开关管Q1、电阻R3、二极管D7和开关管Q3,所述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和开关管Q1的漏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开关管Q3的源极,所述电阻R3的临沂段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7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Q3的栅极,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和开关管Q3的漏极均连接至所述正极输出端。
本例所述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2包括电阻R2、二极管D6、开关管Q2、电阻R4、二极管D8和开关管Q4,所述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开关管Q4的漏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6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Q2的栅极,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开关管Q2的漏极,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8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Q4的栅极,所述开关管Q2的源极和开光管Q4的源极均连接至所述负极输出端。
本例还提供一种直流电源,包括了如上所述的直流电源接口。
即本例可以使用大功率的开关型MOS管来替代实施例1中的继电器,进而达到相类似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直流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连接至所述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连接至所述负极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包括二极管D1、继电器K1、二极管D2和继电器K2,所述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继电器K1的一个触点引脚以及继电器K2的一个线圈引脚,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继电器K1的一个线圈引脚,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继电器K1的另一个线圈引脚以及继电器K2的一个触点引脚,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继电器K2的另一个线圈引脚,所述继电器K1的另一个触点引脚和继电器K2的另一个触点引脚均连接至所述正极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包括二极管D3、继电器K3、二极管D4和继电器K4,所述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继电器K4的一个线圈引脚和继电器K4的一个触点引脚,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至继电器K3的一个线圈引脚,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继电器K3的另一个线圈引脚、继电器K3的一个触点引脚以及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至所述继电器K4的另一个线圈引脚,所述继电器K3的另一个触点引脚和继电器K4的另一个触点引脚均连接至所述负极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直流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均连接至直流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包括5V直流电源或24V直流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极性选通模块包括电阻R1、二极管D5、开关管Q1、电阻R3、二极管D7和开关管Q3,所述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电阻R1的一端和开关管Q1的漏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开关管Q3的源极,所述电阻R3的临沂段连接至所述二极管D7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Q3的栅极,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和开关管Q3的漏极均连接至所述正极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极性选通模块包括电阻R2、二极管D6、开关管Q2、电阻R4、二极管D8和开关管Q4,所述第一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开关管Q4的漏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6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Q2的栅极,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开关管Q2的漏极,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8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开关管Q4的栅极,所述开关管Q2的源极和开光管Q4的源极均连接至所述负极输出端。
8.一种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了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直流电源接口。
CN201821165698.2U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直流电源接口及其直流电源 Active CN2086233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5698.2U CN208623333U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直流电源接口及其直流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5698.2U CN208623333U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直流电源接口及其直流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23333U true CN208623333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06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65698.2U Active CN208623333U (zh) 2018-07-20 2018-07-20 一种直流电源接口及其直流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233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6782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插切换电路、系统和智能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6782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反插切换电路、系统和智能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23333U (zh) 一种直流电源接口及其直流电源
CN103458547A (zh) 电源极性转换电路及灯具
CN102545280A (zh) 充电电路
CN107706995A (zh) 一种具有电池反接保护功能的充电装置
CN106329963B (zh) 一种电源用桥式切换装置
CN206673631U (zh) 一种电池充电电路
CN104113956B (zh) 一种照明开关控制电路及灯具
CN206323124U (zh) 一种过欠压保护电路、背光电路及液晶电视机
CN201966803U (zh) 短路时恒流的高压脉冲电源
CN206041626U (zh) 一种电源电路
CN104901280B (zh) 一种智能保护电路
CN210986522U (zh) 一种开关辅助电路、开关电路及led灯具
CN210093113U (zh) 变频器充电继电器吸合控制装置
CN207368898U (zh) Llc同步整流驱动电路
CN203339760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
CN209030069U (zh) 一种多路输出电源
CN205828172U (zh) 有源交流电容器
CN207691778U (zh) 一种皮肤护理设备
CN206948654U (zh) 可控制漏电流的led驱动电路
CN111294032A (zh) 采用串联方式设置的电子开关电源装置
CN209345030U (zh) 光耦隔离驱动半桥逆变器
CN104506175B (zh) 一种零功耗待机电路
CN104319562A (zh) 一种安全插座
CN207782080U (zh) 智能直流连接器和用电系统
CN105450053B (zh) 汽油机并联整流调压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