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7502U - 净水机及其滤芯 - Google Patents

净水机及其滤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17502U
CN208617502U CN201820470689.8U CN201820470689U CN208617502U CN 208617502 U CN208617502 U CN 208617502U CN 201820470689 U CN201820470689 U CN 201820470689U CN 208617502 U CN208617502 U CN 208617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ore
water
platen
turntable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706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素平
官阔荣
肖兵
韩升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706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17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17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1750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净水机及其滤芯可以集成多种过滤效果,该净水机滤芯的组装操作简易可行,包括滤瓶、第一滤芯、第二滤芯、接头组件,其中接头组件封堵滤瓶并提供有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第一滤芯、第二滤芯设置在滤瓶中,第一滤芯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第二滤芯设置有连接通道,第一滤芯的出水管穿过连接通道并与接头组件的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密封连接,以使第二滤芯壳体和第一滤芯连接固定;接头组件的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与第一滤芯进水口连通;接头组件的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与第二滤芯进水口连通;第二滤芯出水口与接头组件的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相通。

Description

净水机及其滤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机滤芯。
背景技术
目前净水机滤芯过滤级数过多,机器空间必然加大,体积很大,如果过滤级数减小,又会影响整机RO膜(反渗透膜)寿命。
已有一种复合滤芯,其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滤腔、第二滤腔,以及与这些滤腔对应的两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然而实用新型人认识到,这样的滤芯在安装时需要对滤瓶内对支撑密封构件进行操作,安装不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水机滤芯,其可以集成多种过滤效果,并且组装操作简易可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机,其适合于应用前述净水机滤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净水机滤芯包括滤瓶、第一滤芯、第二滤芯、接头组件,其中滤瓶提供有内置空间,具有封闭端和开放端;第一滤芯设置于所述内置空间,包括第一滤芯壳体和内置于第一滤芯壳体内的第一滤材,所述第一滤芯壳体具有第一滤芯进水口和第一滤芯出水口,第一滤芯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第二滤芯设置于所述内置空间,包括第二滤芯壳体和内置于第二滤芯壳体内的第二滤材,所述第二滤芯壳体具有第二滤芯进水口和第二滤芯出水口以及贯穿所述第二滤芯进水口和所述第二滤芯出水口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通道壁设置所述第二滤芯进水口;接头组件封堵所述滤瓶的开放端,提供有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滤芯的出水管穿过所述连接通道并与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密封连接,以使第二滤芯壳体和所述第一滤芯连接固定;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滤芯进水口连通;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滤芯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滤芯出水口与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相通。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组件包括瓶盖、转盘以及压盘;所述压盘提供有压盘体、设置于压盘体的压盘第一进水接头、压盘第二进水接头、压盘第一出水接头、压盘第二出水接头;所述转盘提供有转盘体、设置于转盘体的转盘第一进水接头、转盘第二进水接头、转盘第一出水接头、转盘第二出水接头;所述瓶盖与所述滤瓶的开放端密封连接,提供有瓶盖环壁,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瓶盖环壁内,所述压盘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瓶盖环壁内且位于所述转盘和所述第二滤芯之间;所述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包括压盘第一进水接头、转盘第一进水接头;所述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包括压盘第一出水接头、转盘第一出水接头;所述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包括压盘第二进水接头、转盘第二进水接头;所述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包括压盘第二出水接头、转盘第二出水接头;所述压盘与所述转盘之间由限位机构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容许所述转盘相对所述压盘转动至第一止点和第二止点,在所述第一止点,所述转盘第一进水接头与压盘第一进水接头、所述转盘第二进水接头与压盘第二进水接头、所述转盘第一出水接头与压盘第一出水接头、所述转盘第二出水接头与压盘第二出水接头分别接通;在所述第二止点,所述转盘第一进水接头与压盘第一进水接头、所述转盘第二进水接头与压盘第二进水接头分别错开,所述转盘至少封住所述压盘第一进水接头、压盘第二进水接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盘第一出水接头包括贯穿所述压盘体的中心孔以及自所述中心孔的孔端轴向凸出的第一出水孔柱,所述第一滤芯壳体的所述出水管穿出所述连接通道并接入到所述中心孔中与所述中心孔密封配合;所述转盘第一出水接头为贯穿所述转盘体的中心孔,所述第一出水孔柱从所述转盘第一出水接头中穿出,并从所述瓶盖中露出,以便于与水管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盘第一进水接头包括贯穿转盘体的转盘第一进水孔、从所述转盘第一进水孔的孔端轴向凸出的第一进水孔柱;所述转盘第二进水接头包括贯穿转盘体的转盘第二进水孔、从所述转盘第二进水孔的孔端轴向凸出的第二进水孔柱;所述转盘第二出水接头包括贯穿转盘体的转盘第二出水孔、从所述转盘第二出水孔的孔端轴向凸出的第二出水孔柱;所述转盘第一进水孔与所述压盘第一进水接头密封对接,所述转盘第二进水孔与所述压盘第二进水接头密封对接,所述转盘第二出水孔与所述压盘第二出水接头密封对接;所述第二出水孔柱、所述第一进水孔柱、所述第二进水孔柱从所述瓶盖中露出,以便于分别与水管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盘由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瓶盖上,所述压盘压在所述转盘上;所述压盘第一进水接头、压盘第二进水接头、压盘第二出水接头分别为贯穿所述压盘体的压盘第一进水孔、压盘第二进水孔、压盘第二出水孔,在压盘第一进水孔、压盘第二进水孔、压盘第二出水孔的孔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槽,所述压盘与所述转盘端面对接,迫使所述密封圈槽内的密封圈密封所述转盘第一进水孔与所述压盘第一进水接头、所述转盘第二进水孔与所述压盘第二进水接头、所述转盘第二出水孔与所述压盘第二出水接头之间的对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压盘和所述转盘中一方上的弧形槽以及在另一方上的导向销,所述导向销和所述弧形槽相配合,并至少在所述第一止点为可松动的紧配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该净水机滤芯为倒置式滤芯,所述接头组件所在所述滤瓶的开放端为净水机滤芯的下端,所述第一出水孔柱、所述第一进水孔柱、所述第二出水孔柱、所述第二进水孔柱从所述净水机滤芯的下端轴向露出,以便于该净水机滤芯与水路板旋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瓶的封闭端具有从中部凸出的施力部,适合于手动施加扭矩转动滤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瓶与所述瓶盖卡接式熔接,所述第一滤芯壳体的第一滤芯进水口与所述滤瓶的封闭端相对,所述第二滤芯壳体与所述第一滤芯壳体共轴线设置并通过相邻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滤芯压在所述压盘上。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滤芯壳体、所述第一滤芯壳体与所述滤瓶的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并限定出通往所述第一滤芯壳体的所述第一滤芯进水口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连接通道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并限定出通往所述连接通道内的所述第二滤芯进水口的进水通道。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芯为复合滤芯或单一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为阻垢滤芯或复合滤芯或单一滤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一种净水机,包括多级滤芯管路,所述多级滤芯管路包括反渗透膜滤芯以及任一所述的净水机滤芯,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净水输出端连接所述净水机滤芯的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废水输出端连接所述净水机滤芯的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所述净水机滤芯的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用于输出纯净水,所述净水机滤芯的所述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用于输出废水,所述废水的一部分通过废水阀排出,另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上游侧的管路中。
将第二滤芯和第一滤芯设置在滤瓶的容置空间中,一路水从接头组件进入到第一滤芯内部,经第一滤材过滤后,再从第一滤芯的出水管经由连接通道排出;另一路水从接头组件进入后再进入第二滤芯,然后再从第二滤芯排水口排放到接头组件,在滤瓶内部空间设置两处独立的滤芯,可分别执行过滤作业。在装配该净水机滤芯时,可以将第一滤芯对准并插入第二滤芯然后再插入到滤瓶中,最后将接头组件封闭滤瓶,操作简单,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之间的配合无需依赖其他部件,同时在滤瓶的容置空间中紧凑设置,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图2中C向视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
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净水机滤芯的分解视图;
图5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净水机滤芯的局部剖开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净水机滤芯的分解视图;
图7是图6中压盘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转盘的放大图;
图9是图6中第二滤芯的放大图;
图10是图6中瓶盖的放大图。
图1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净水机的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元件和排列的具体实例,当然,这些仅仅为例子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或者上面形成,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形成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另外,这些公开内容中可能会在不同的例子中重复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该重复是为了简要和清楚,其本身不表示要讨论的各实施方式和/或结构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
如图1至图6所示,净水机滤芯包括滤瓶6、第一滤芯5、第二滤芯4、接头组件9。
如图4所示,滤瓶6为长形构件,提供有内置空间,具有封闭端61和开放端62。
如图2所示,第一滤芯5,设置于在滤瓶6的内置空间,包括第一滤芯壳体51和内置于第一滤芯壳体51内的滤材52。结合图2和图4所示,第一滤芯壳体51具有第一端510和第二端520,第一端设置有进水口5101,第二端连接有出水管520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材52包括但不限于为至少两种过滤材料组成,也可使用一种过滤材料。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滤材52包括活性炭520和超滤膜521,活性炭520邻近进水口5101设置,超滤膜521邻近出水管5201设置,在图2至图6中,为了清楚显示其结构,滤材52被显示为透明的,其可以获得如后所述的有益效果,例如将具有独立功能的活性炭520和超滤膜521以共轴线方式设置在第一滤芯壳体51的轴向邻接的空间内,使得活性炭520和超滤膜521可以同时发挥其作用,过滤效率高,能优势互补,在制造时,使用的材料更好,节省空间和安装时间。
如图2至图6所示,第一滤芯壳体51的第一端510与滤瓶6的封闭端61相顶,第二端520与后述的第二滤芯4的上端即第三端邻接。
如图2至图6、图9所示,第二滤芯4设置于滤瓶6的内置空间,包括第二滤芯壳体41和内置于第二滤芯壳体41内的第二滤材42,第二滤芯壳体41具有第三端410和第四端420以及如图6、图9所示的贯穿第三端410和第四端420的连接通道430,连接通道430的通道壁设置有与第二滤芯壳体41内部连通的进水口431,第二滤芯壳体41还提供有在第四端420设置的出水口440。第二滤材42同样以透明的方式显示,这样便于观察其滤芯结构。进水口431在图中不容易观察到,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其为两个环壁之间的限定的环缝。第二滤材42与滤材52相同或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滤材42为单一滤材,例如为阻垢滤材。
接头组件9封堵滤瓶6的开放端,提供有在图3中示例性示出的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911、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912,还提供有如图2示出的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921、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922。
如图2至图6所示,第二滤芯壳体41的第三端410和第一滤芯壳体51的第二端520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滤芯壳体51的出水管5201穿过第二滤芯壳体41的连接通道430并与接头组件9的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912密封连接。第二滤芯壳体41、第一滤芯壳体51与滤瓶6的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65,接头组件9的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911与第一间隙65连通并限定出通往第一滤芯壳体51的进水口5101的进水通道,该进水通道可在图3中看到,大致沿着向上的箭头标示出的流路延展开。第一滤芯壳体51的出水管5201与连接通道430之间存在第二间隙45,接头组件9的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921与第二间隙45连通并限定出通往连接通道430内的进水口431的进水通道,其大致沿着图2中向上箭头标示出的流路延展,第二滤芯壳体41的出水口440与接头组件9的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922相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连接进水管或出水管的接头组件包括但不限于为分体元件组装而成,尽管也可使用别的结构,例如一体件。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组件包括瓶盖1、转盘2以及压盘3,其可以获得如后所述的有益效果,例如转盘2可以被转动,以封闭进水接头和/或出水接头,在更换净水机滤芯时,避免净水机滤芯中的水以非期望的方式流出,弄脏整个净水机环境。
如图4、图6、图7所示,同时可结合图5、图2和图3,压盘3提供有压盘体30、设置于压盘体30的压盘第一进水接头311、压盘第二进水接头321、压盘第一出水接头312、压盘第二出水接头322。
如图4、图8所示,转盘2提供有转盘体20、设置于转盘体20的转盘第一进水接头211、转盘第二进水接孔212、转盘第一出水接头221、转盘第二出水接头22。
如图2、图3、图10所示,瓶盖1与滤瓶6的开放端62密封连接,密封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采用卡接式旋熔连接。瓶盖1提供有瓶盖环壁10,转盘2可转动地设置在瓶盖环壁10内,压盘体3固定设置在瓶盖环壁10内且位于转盘2和第二滤芯4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瓶盖环壁10内可转动地设置的转盘2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环槽和环筋配合的方式与瓶盖环壁10配合,也可以采用别的方式配合,例如采用一对相对的环面滑动配合;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瓶盖环壁10上设置有环筋11,在转盘2的转盘体20的外周上设置有环槽24,环筋11和环槽24滑动配合。
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911包括压盘第一进水接头311、转盘第一进水接头211。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912包括压盘第一出水接头312、转盘第一出水接头212。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921包括压盘第二进水接头321、转盘第二进水接头221。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922包括压盘第二出水接头322、转盘第二出水接头2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盘第一进水接头311、转盘第一进水接头211对准连接,第一出水接头312、转盘第一出水接头212对准连接、压盘第二进水接头321、转盘第二进水接头221对准连接,压盘第二出水接头322、转盘第二出水接头222对准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接头之间也可以接入其他元件,或者一方插入另一方的方式连接,或者端口对接。在连接之处由密封元件实现密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盘3与转盘2之间由限位机构连接,限位机构容许转盘2相对压盘3转动至第一止点和第二止点。限位机构可以由多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在一个转动范围内的两个端点设置第一止点、第二止点。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压盘3上设置有弧形槽33,在转盘2相对于压盘3的端面设置销轴,该销轴在图中由于遮挡未显示出来,销轴插入弧形槽33中,在弧形槽33的两端,销轴受到阻挡,因此迫使转盘2不能相对压盘3转动,在弧形槽33的两端还可以设置销孔与销轴紧配合,这样转盘2的第一止点和/或第二止点就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在第一止点,转盘第一进水接头211与压盘第一进水接头311、转盘第二进水接头221与压盘第二进水接头321、转盘第一出水接头212与压盘第一出水接头312、转盘第二出水接头222与压盘第二出水接头322分别接通;在第二止点,转盘第一进水接头211与压盘第一进水接头311、转盘第二进水接头221与压盘第二进水接头321分别错开。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进水部分分别错开,转盘2起到封堵压盘3的进水口的作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可以防止水从净水机滤芯中流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止点,转盘第一出水接头211与压盘第一出水接头311、转盘第二出水接头221与压盘第二出水接头321同时分别错开,转盘2起到封堵压盘3的作用,因此也可以防止水从净水机滤芯中流出。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压盘第一出水接头312包括贯穿压盘体30的中心孔3120以及自中心孔3120的孔端轴向凸出的第一出水孔柱3121,如图2、图3所示,第一滤芯壳体51的出水管5201穿出第二滤芯4的连接通道430并接入到中心孔3120中与中心孔3120密封配合。密封配合的方式为在出水管5201的管身上固定至少一个密封环,通过密封环在出水管5201与中心孔3120之间被夹压变形实现密封。如图8所示,转盘第一出水接头212为贯穿转盘体20的中心孔。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出水孔柱3121从转盘第一出水接头212中穿出,并从瓶盖1中露出,以便于与图中未示出的水管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盘2的转动以第一出水孔柱3121为中心进行转动。
继续参照图8,在图8示例性显示的实施方式中,转盘第一进水接头211包括贯穿转盘体20的转盘第一进水孔2110、从转盘第一进水孔2110的孔端轴向凸出的第一进水孔柱2111。转盘第二进水接头221包括贯穿转盘体20的转盘第二进水孔(图8中看不到)、从转盘第二进水孔的孔端轴向凸出的第二进水孔柱2211。转盘第二出水接头222包括贯穿转盘体20的转盘第二出水孔2220、从转盘第二出水孔2220的孔端轴向凸出的第二出水孔柱2221。转盘第一进水孔2110与压盘第一进水接头311密封对接,转盘第二进水孔与压盘第二进水接头321密封对接,转盘第二出水孔2220与压盘第二出水接头322密封对接。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第一出水孔柱3121、第二出水孔柱2221、第一进水孔柱2111、第二进水孔柱2211从瓶盖中露出,以便于分别与水管连接。
如图10所示,瓶盖环体1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台阶平面,在台阶平面上设置有紧固用孔柱12,压盘3由图中未示出的紧固件与孔柱12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瓶盖1上,通过紧固件产生的紧固力压盘3压在转盘2上,相压产生的摩擦力足以二者之间夹压的密封件产生密封作用,但容许转盘2进行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示例性显示的,压盘第一进水接头311、压盘第二进水接头321、压盘第二出水接头322分别为贯穿压盘体30的压盘第一进水孔、压盘第二进水孔、压盘第二出水孔,在压盘第一进水孔、压盘第二进水孔、压盘第二出水孔的孔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槽34,借助于前述紧固件的紧固力压盘3与转盘2端面对接,迫使密封圈槽34内的密封圈密封转盘第一进水孔与压盘第一进水接头、转盘第二进水孔与压盘第二进水接头、转盘第二出水孔与压盘第二出水接头之间的对接。即便这些孔、接头之间错开,密封圈同样被压盘3和转盘2夹压,可以起到密封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净水机滤芯为倒置式滤芯,接头组件9所在滤瓶1的开放端为净水机滤芯的下端,即图2、图3所示的状态为净水机滤芯的工作状态,第一出水孔柱3121、第二出水孔柱2221、第一进水孔柱2111、第二进水孔柱2211从净水机滤芯的下端轴向露出,以便于该净水机滤芯与图中未示出的水路板旋接。
在组装该净水机滤芯时,可以先将第一滤芯5和第二滤芯4对插组装,然后再整体对入到滤瓶6中,最后接头组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操作,将滤瓶6的开放端封住。
如图4和图5所示,滤瓶6的封闭端即其顶端具有从中部凸出的施力部63,适合于手动施加扭矩转动滤瓶。施力部63上可以相嵌一个软性材料7例如硅胶块,其可用于呈现标示符号。
如图2和图3所示,净水机滤芯在工作状态中,为双进双出,即通过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911外接水管,引入待过滤的水,水沿着图3所示的箭头穿过转盘2、压盘3,再从第二滤芯4与滤瓶6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第二滤芯4与第一滤芯5之间为焊接或者卡扣固定或者其他方式固定,水继续从第一滤芯5和滤瓶6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从第一滤芯5顶端的进水口5101向下经过滤材52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净水从出水管5201中流出,即从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912中排出。另一方面,从另一个外接水管中引入的水从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921中进入,按照图2中向上箭头所示的方向向上流动,穿过转盘2、压盘3,进入第二滤芯4的中心的连接通道430中,再从连接通道430的进水口431进入到第二滤芯4内,经第二滤芯4内滤材过滤后,从第二滤芯4的排水口440中排出,再穿过压盘3、转盘2的出水接头,即从第二滤芯用排水通道922中排出。
如图11示出了净水机的一个实施方式,其包括多级滤芯管路。多级滤芯管路中设置多个滤芯,以执行多级过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芯级数可以在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该净水机包括反渗透膜滤芯85以及结合前述实施方式的净水机滤芯8,反渗透膜滤芯85的净水输出端连接净水机滤芯8的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911,废水输出端连接净水机滤芯8的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921。净水机滤芯8的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912用于输出纯净水,净水机滤芯8的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922用于输出废水,废水的一部分通过废水阀811排出,另一部分返回到反渗透膜滤芯85的上游侧的管路中。经第二滤芯过滤后的水再返回到反渗透膜滤芯85的上游侧与新的水混合后,再进入到反渗透膜滤芯85进行过滤,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从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922排出的水只有少部分从废水阀811中排出,大部分返回到反渗透膜滤芯85的上游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净水机还包括与自来水管连接的管路以及在该管路上设置的进水球阀81,经过进水球阀81的水再由管路引导至一级滤芯82,一级滤芯82可以对水进行粗滤,例如采用PP棉滤芯,之后,水可以由管路引导至水龙头或者放水端直接进行使用,另一方面,水也可以由泵84引导到反渗透膜滤芯85,在反渗透膜滤芯85的上游侧可以设置进水电磁阀83,从反渗透膜滤芯85的净水端排出的水经过逆止阀6后被引导到净水机滤芯8的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9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通道911上游侧设置高压开关87和压力桶88,以进一步提升净水机滤芯的进水压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通道922排放的水经由电磁阀812之后再返回到反渗透膜滤芯85的上游侧。从通道912排放的水被引导到水龙头,可以作为纯水输出。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净水机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瓶,提供有内置空间,具有封闭端和开放端;
第一滤芯,设置于所述内置空间,包括第一滤芯壳体和内置于第一滤芯壳体内的第一滤材,所述第一滤芯壳体具有第一滤芯进水口和第一滤芯出水口,第一滤芯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
第二滤芯,设置于所述内置空间,包括第二滤芯壳体和内置于第二滤芯壳体内的第二滤材,所述第二滤芯壳体具有第二滤芯进水口和第二滤芯出水口以及贯穿所述第二滤芯进水口和所述第二滤芯出水口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通道壁设置所述第二滤芯进水口;以及
接头组件,封堵所述滤瓶的开放端,提供有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滤芯的出水管穿过所述连接通道并与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密封连接,以使第二滤芯壳体和所述第一滤芯连接固定;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滤芯进水口连通;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滤芯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滤芯出水口与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瓶盖、转盘以及压盘;
所述压盘提供有压盘体、设置于压盘体的压盘第一进水接头、压盘第二进水接头、压盘第一出水接头、压盘第二出水接头;
所述转盘提供有转盘体、设置于转盘体的转盘第一进水接头、转盘第二进水接头、转盘第一出水接头、转盘第二出水接头;
所述瓶盖与所述滤瓶的开放端密封连接,提供有瓶盖环壁,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瓶盖环壁内,所述压盘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瓶盖环壁内且位于所述转盘和所述第二滤芯之间;
所述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包括压盘第一进水接头、转盘第一进水接头;
所述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包括压盘第一出水接头、转盘第一出水接头;
所述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包括压盘第二进水接头、转盘第二进水接头;
所述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包括压盘第二出水接头、转盘第二出水接头;
所述压盘与所述转盘之间由限位机构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容许所述转盘相对所述压盘转动至第一止点和第二止点,在所述第一止点,所述转盘第一进水接头与压盘第一进水接头、所述转盘第二进水接头与压盘第二进水接头、所述转盘第一出水接头与压盘第一出水接头、所述转盘第二出水接头与压盘第二出水接头分别接通;在所述第二止点,所述转盘第一进水接头与压盘第一进水接头、所述转盘第二进水接头与压盘第二进水接头分别错开,所述转盘至少封住所述压盘第一进水接头、压盘第二进水接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机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第一出水接头包括贯穿所述压盘体的中心孔以及自所述中心孔的孔端轴向凸出的第一出水孔柱,所述第一滤芯壳体的所述出水管穿出所述连接通道并接入到所述中心孔中与所述中心孔密封配合;
所述转盘第一出水接头为贯穿所述转盘体的中心孔,所述第一出水孔柱从所述转盘第一出水接头中穿出,并从所述瓶盖中露出,以便于与水管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机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第一进水接头包括贯穿转盘体的转盘第一进水孔、从所述转盘第一进水孔的孔端轴向凸出的第一进水孔柱;
所述转盘第二进水接头包括贯穿转盘体的转盘第二进水孔、从所述转盘第二进水孔的孔端轴向凸出的第二进水孔柱;
所述转盘第二出水接头包括贯穿转盘体的转盘第二出水孔、从所述转盘第二出水孔的孔端轴向凸出的第二出水孔柱;
所述转盘第一进水孔与所述压盘第一进水接头密封对接,所述转盘第二进水孔与所述压盘第二进水接头密封对接,所述转盘第二出水孔与所述压盘第二出水接头密封对接;
所述第二出水孔柱、所述第一进水孔柱、所述第二进水孔柱从所述瓶盖中露出,以便于分别与水管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机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盘由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瓶盖上,所述压盘压在所述转盘上;所述压盘第一进水接头、压盘第二进水接头、压盘第二出水接头分别为贯穿所述压盘体的压盘第一进水孔、压盘第二进水孔、压盘第二出水孔,在压盘第一进水孔、压盘第二进水孔、压盘第二出水孔的孔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槽,所述压盘与所述转盘端面对接,迫使所述密封圈槽内的密封圈密封所述转盘第一进水孔与所述压盘第一进水接头、所述转盘第二进水孔与所述压盘第二进水接头、所述转盘第二出水孔与所述压盘第二出水接头之间的对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机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压盘和所述转盘中一方上的弧形槽以及在另一方上的导向销,所述导向销和所述弧形槽相配合,并至少在所述第一止点为可松动的紧配合。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机滤芯,其特征在于,该净水机滤芯为倒置式滤芯,所述接头组件所在所述滤瓶的开放端为净水机滤芯的下端,所述第一出水孔柱、所述第一进水孔柱、所述第二出水孔柱、所述第二进水孔柱从所述净水机滤芯的下端轴向露出,以便于该净水机滤芯与水路板旋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的封闭端具有从中部凸出的施力部,适合于手动施加扭矩转动滤瓶。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机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与所述瓶盖卡接式熔接,所述第一滤芯壳体的第一滤芯进水口与所述滤瓶的封闭端相对,所述第二滤芯壳体与所述第一滤芯壳体共轴线设置并通过相邻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滤芯压在所述压盘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芯壳体、所述第一滤芯壳体与所述滤瓶的内壁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并限定出通往所述第一滤芯壳体的所述第一滤芯进水口的进水通道;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连接通道之间存在第二间隙,所述接头组件的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并限定出通往所述连接通道内的所述第二滤芯进水口的进水通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为复合滤芯或单一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为阻垢滤芯或复合滤芯或单一滤芯。
12.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滤芯管路,所述多级滤芯管路包括反渗透膜滤芯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机滤芯,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净水输出端连接所述净水机滤芯的第一滤芯用进水通道,废水输出端连接所述净水机滤芯的第二滤芯用进水通道;所述净水机滤芯的第一滤芯用出水通道用于输出纯净水,所述净水机滤芯的所述第二滤芯用出水通道用于输出废水,所述废水的一部分通过废水阀排出,另一部分返回到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上游侧的管路中。
CN201820470689.8U 2018-03-30 2018-03-30 净水机及其滤芯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617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0689.8U CN208617502U (zh) 2018-03-30 2018-03-30 净水机及其滤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70689.8U CN208617502U (zh) 2018-03-30 2018-03-30 净水机及其滤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17502U true CN208617502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699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70689.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617502U (zh) 2018-03-30 2018-03-30 净水机及其滤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175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6701A (zh) * 2018-03-30 2018-11-0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净水机及其滤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6701A (zh) * 2018-03-30 2018-11-0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净水机及其滤芯
CN108726701B (zh) * 2018-03-30 2024-01-12 浙江苏泊尔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净水机及其滤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852465A (ja) 浄水器の瀘過装置
KR20110015520A (ko) 교체가능한 카트리지용 접속링을 구비한 모듈식 음용수 여과시스템
BR0014729B1 (pt) elemento de filtro de combustìvel de passagem dupla e conjunto de filtro utilizando tal elemento.
CN206486319U (zh) 一种可双向封水的滤芯阀及ro膜净水过滤装置
CN208617502U (zh) 净水机及其滤芯
CN107178620A (zh) 一种净水器滤芯的自动止水阀及净水器滤芯
CN111115869A (zh) 复合滤芯组件
CN108404483B (zh) 滤芯装置及净水器
CN211799304U (zh) 一种净水滤芯装置
CN208471695U (zh) 净水机及其滤芯
CN108726701A (zh) 净水机及其滤芯
JP4411656B2 (ja) フィルタ装置
CN105964045A (zh) 一种防漏水滤筒盖及滤芯
CN210340495U (zh) 一种双出水的筒型一体式净水器
KR101976641B1 (ko) 정수장치용 필터헤드
CN109045809B (zh) 滤芯流道结构、复合滤芯以及净水器
CN213668159U (zh) 一种水龙头净水机
CN214158785U (zh) 水龙头净水机
CN203208750U (zh) 抛弃式净水器
CN105836908A (zh) 纯水机
CN214158783U (zh) 一种水龙头净水装置
CN214209612U (zh) 一种水龙头净水机用转换组件
CN207056340U (zh) 一种滤芯总成
CN214209611U (zh) 一种水龙头净水器
CN214158791U (zh) 一种水龙头净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1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