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0635U - 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10635U
CN208610635U CN201721368105.8U CN201721368105U CN208610635U CN 208610635 U CN208610635 U CN 208610635U CN 201721368105 U CN201721368105 U CN 201721368105U CN 208610635 U CN208610635 U CN 208610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ner
elastic layer
electric heater
heat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681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阚晓敏
徐洪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3681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10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10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10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包括:内层的内胆层、外层的外壳层,以及设于内外层间的弹性层,通过所述弹性层受热膨胀,进而紧密贴合所述内胆层;还包括:控制电路和电发热模组,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发热模组连接,用以生成控制信号,并据其控制所述电发热模组对所述弹性层的加热和停止加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电加热模组对弹性层加热,从而通过弹性层的受热膨胀实现对内胆层的包裹,可以做到非常紧密的无缝接触,不会造成热量浪费,大大提高了热量利用率,而且加热均匀;同时不会在办公场所产生水蒸气,进而不会造成环境湿度大,并且食物不会吸入水蒸气,从而不会影响食物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加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科技的进步,不但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而且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对人们的教育、工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工作中,无论是销售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需要加班以完成额定的工作量。
由此,很多上班族会选择自带中午或晚上的工作餐,以适应长时间工作的节奏。目前,大部分带午饭的上班族,其饭盒一般采用单位的微波炉进行加热,这样存在一些缺点,如食物的结构受到微波的冲击而出现分子级别的改变,味道、营养、安全性被改变了;当然,到吃饭时间在公司微波炉前排队热饭也是不少见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开发了具有加热功能的饭盒。
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加热功能的饭盒,可分为两类;其一为直接接触模式,类似于电饭锅,其内胆与底部的发热体直接接触,通过接触进行热传导,从而将锅内的食物加热煮熟。缺陷为:因为是两个硬物进行直接接触,所以不能做到非常紧密的无缝接触,造成热量浪费,还有就是加热不均匀,影响食物口感。其二为通过水蒸气蒸热模式,底部放入水,上部放置需要加热蒸熟的食物内胆,盖上盖子,通电加热,底部产生水蒸气,热量传导给食物内胆,再传导给食物。具有的优点是加热快,营养保持好。缺陷为:热量利用率低,在办公场所产生较多的水蒸气,造成环境湿度变大;食物会吸入部分水蒸气,从而会影响食物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包括:内层的内胆层、外层的外壳层,以及设于内外层间的弹性层,
通过所述弹性层受热膨胀,进而紧密贴合所述内胆层;
还包括:控制电路和电发热模组,
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发热模组连接,用以生成控制信号,并据其控制所述电发热模组对所述弹性层的加热和停止加热。
上述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所述弹性层为内部不填满的密封有导热液体的囊体。
上述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所述囊体为导热硅胶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层,所述导热液体为水。
上述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在所述囊体的顶端设有用以保持或释放压力的保护阀。
上述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所述外壳层为金属、合金、高分子或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刚性材料层。
上述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所述内胆层呈腔体状,所述弹性层和所述外壳层与所述内胆层的形状一致。
上述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的操作面板、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和电发热模组之间的温度控制开关,
所述操作面板,用以设置温度阈值和压力阈值;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弹性层内部的温度,并当所述温度超出所述温度阈值时,断开或闭合所述温度控制开关;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弹性层内部的压力,并当所述压力超出所述压力阈值时,控制保护阀打开或闭合。
上述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发热模组包括:位于所述弹性层外底面的第一发热体,位于所述弹性层外侧面的第二发热体,以及位于所述外壳顶端内侧的第三发热体。
上述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所述外壳层包括:容纳盒,和与所述容纳盒转动连接的顶盖。
上述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所述顶盖内侧设有红外温度探测器,所述容纳盒外侧面上设有半导体制冷器,
所述红外温度探测器,用以检测所述内胆层上放置的食物表面的温度;
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用以为所述内胆层和弹性层降温。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包括:内层的内胆层、外层的外壳层,以及设于内外层间的弹性层,通过所述弹性层受热膨胀,进而紧密贴合所述内胆层;还包括:控制电路和电发热模组,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发热模组连接,用以生成控制信号,并据其控制所述电发热模组对所述弹性层的加热和停止加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电加热模组对弹性层加热,从而通过弹性层的受热膨胀实现对内胆层的包裹,可以做到非常紧密的无缝接触,不会造成热量浪费,大大提高了热量利用率,而且加热均匀;同时不会在办公场所产生水蒸气,进而不会造成环境湿度大,并且食物不会吸入水蒸气,从而不会影响食物口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的电路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胆层;2、外壳层;21、容纳盒;22、顶盖;3、弹性层;4、保护阀;5、红外温度探测器;6、半导体制冷器;10、控制电路;20、电发热模组;201、第一发热体;202、第二发热体;203、第三发热体;30、操作面板;40、温度传感器;50、温度控制开关;60、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包括:内层的内胆层1、外层的外壳层2,以及设于内外层间的弹性层3,通过所述弹性层3受热膨胀,进而紧密贴合所述内胆层1;还包括:控制电路10和电发热模组20,所述控制电路10与所述电发热模组20连接,用以生成控制信号,并据其控制所述电发热模组20对所述弹性层3的加热和停止加热。
具体的,内胆层1为具有保温功能的食物容纳腔,优选的,内胆层1呈腔体状,所述弹性层3和所述外壳层2与所述内胆层1的形状一致;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加热装置为可加热的饭盒,用以在该内胆层1内存储食物,并且通过其达到一定程度保温效果;进一步的,内胆层1可以取出,进行清洗;更进一步的,内胆层1和弹性层3之间通过卡接、扣接等形式相连,当需要清洗时,将整个内胆层1从中取出进行清洗。外壳层2为与外界接触的壳体,起到保护内胆层1和弹性层3的作用;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外壳层2为金属、合金、高分子或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刚性材料层,具有一定的硬度,达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可以防止摔坏。弹性层3为具有收缩、膨胀以及良好伸缩功能的部件,起到通过受热膨胀包裹内胆层1的作用;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弹性层3为内部不填满的密封有导热液体的囊体,进一步的,所述囊体为导热硅胶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层,所述导热液体为水;通过密封的囊体实现导热液体的密封;导热硅胶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伸缩性,从而在受热膨胀时,保证囊体可以随机应变;导热液体在加热后转化为水蒸气,从而使囊体膨胀,向所述内胆层1方向挤压,达到抱紧所述内胆层1的目的;进一步的,导热液体采用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吸收大部分热量并传递给内胆层1中的食物,达到为食物提供热量的目的;更进一步的,水不加满囊体,加热时可产生水蒸气,增加囊袋内部压力,由此可以获得较大的撑开囊体的空间,进一步提升囊体随机应变的能力,且有效的防止囊体被水蒸气撑破。通过控制电路10和电发热模组20实现为弹性层3加热的目的,并且可以控制加热温度,具体而言,控制电路10与所述电发热模组20连接,用以生成控制信号,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发热模组20对所述弹性层3的加热和停止加热;达到了为传递热量给内胆层1的效果,进而可以为其中的食物提供热量。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控制电路10的组成电路如图3所示。
具体而言,中央处理单元接收来自操作面板30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包含是否进行加热以及加热的目标温度,并根据读入的温度传感器40的当前温度值,与目标温度进行对比,如果需要加热,且当前温度值低于目标温度值,中央处理单元发送加热命令给发热驱动电路,发热驱动电路驱动发热体发热;否则中央处理单元发送停止加热命令给发热驱动电路,停止加热。电源采用外接电源进行供电。可选为内置有大容量的蓄电池(如锂电池),电源接口输入的电源,经过电源管理电路,提供给蓄电池充电。电源管理电路在有电源接口电源输入时,将输入电源提供给蓄电池充电,以及给控制电路10和发热体供电;电源管理电路在没有电源接口电源输入时,将蓄电池电源提供给控制电路10和发热体。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控制电路10的组成电路如图4所示。
具体而言,增加无线通信电路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外部系统通过与无线通信电路进行无线信号通信,将控制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电路传递给中央处理单元。后台系统可以是手机、电脑、平板电脑、PDA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中央处理单元接收来自操作面板30和/或无线通信电路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包含是否进行加热以及加热的目标温度,并根据读入的温度传感器40的当前温度值,与目标温度进行对比,如果需要加热,且当前温度值低于目标温度值,中央处理单元发送加热命令给发热驱动电路,发热驱动电路驱动发热体发热;否则中央处理单元发送停止加热命令给发热驱动电路,停止加热。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电加热模组对弹性层3加热,从而通过弹性层3的受热膨胀实现对内胆层1的包裹,可以做到非常紧密的无缝接触,不会造成热量浪费,大大提高了热量利用率,而且加热均匀;同时不会在办公场所产生水蒸气,进而不会造成环境湿度大,并且食物不会吸入水蒸气,从而不会影响食物口感。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所述囊体的顶端设有用以保持或释放压力的保护阀4。保护阀4采用螺丝旋钮,具有开口加水,和放水及水蒸气的功能,进而在内部压强过大时,可以手动或自动释放水蒸气或倒出水,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入适量的水,使包裹效果更佳,并且实现保护弹性层3的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10相连的操作面板30、温度传感器40、压力传感器60,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10和电发热模组20之间的温度控制开关50,所述操作面板30,用以设置温度阈值和压力阈值;所述温度传感器40,用以检测所述弹性层3内部的温度,并当所述温度超出所述温度阈值时,断开或闭合所述温度控制开关50;所述压力传感器60,用以检测所述弹性层3内部的压力,并当所述压力超出所述压力阈值时,控制保护阀4打开或闭合。具体而言,囊袋的内部或外表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0和温度控制开关50,所述温度传感器40检测所述囊袋的温度,供控制电路10进行加热温度控制,所述温度控制开关50串联在所述电发热材料的供电线路上,当所述囊袋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自动断开所述电发热材料的供电。所述囊袋内部设置有压强传感器,所述压强传感器检测所述囊袋内部的压强大小,供控制电路10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当所述囊袋内部压强大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电路10停止加热。囊体的顶端设置有保护阀4,进而在所述囊袋内部压强过大时,自动打开释放所述导热液体和所述导热液体受热产生的气体。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电发热模组20包括:位于所述弹性层3外底面的第一发热体201,位于所述弹性层3外侧面的第二发热体202,以及位于所述外壳顶端内侧的第三发热体203。通过在弹性层3的各个方位上设置发热体,达到为食物全方位加热的效果;进一步的,每一个发热体的位置处对应的设有温度传感器40,检测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即停止该发热体的加热,从而有效的防止了局部过热的情况,使食物能够受热均匀;更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体为碳纤维、石墨烯、金属合金、陶瓷的至少一种,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包裹性,质地柔软,很好的实现了无缝接触。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外壳层2包括:容纳盒21,和与所述容纳盒21转动连接的顶盖22。顶盖22和容纳盒21转动连接,进而实现打开顶盖22的方便,无需将整个顶盖22取下,便于人们用餐。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顶盖22内侧设有红外温度探测器5,所述容纳盒21外侧面上设有半导体制冷器6,所述红外温度探测器5,用以检测所述内胆层1上放置的食物表面的温度;所述半导体制冷器6,用以为所述内胆层1和弹性层3降温。半导体制冷器6的散热表面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部;其具有两个表面,一面为制冷,另一面为散热,制冷的一面与内胆层1相接触,达到为食物降温效果,还没到用餐时间时,使用者可采用该功能给食物降温,对食物进行保鲜。
通过红外温度探测器5可以检测食物表面温度,控制电路10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到食物的温度,从而控制使食物加热到最佳温度。
通过红外温度探测器5可以检测食物温度表面,并且通过操作面板30予以显示,人员可以直接的判断食物所处的温度,并且在温度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时,主动关闭电加热装置,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方案,为人员提供了多一种的选择。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的内胆层、外层的外壳层,以及设于内外层间的弹性层,
通过所述弹性层受热膨胀,进而紧密贴合所述内胆层;
还包括:控制电路和电发热模组,
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发热模组连接,用以生成控制信号,并据其控制所述电发热模组对所述弹性层的加热和停止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为内部不填满的密封有导热液体的囊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为导热硅胶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层,所述导热液体为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囊体的顶端设有用以保持或释放压力的保护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层为金属、合金、高分子或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刚性材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层呈腔体状,所述弹性层和所述外壳层与所述内胆层的形状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的操作面板、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和电发热模组之间的温度控制开关,
所述操作面板,用以设置温度阈值和压力阈值;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弹性层内部的温度,并当所述温度超出所述温度阈值时,断开或闭合所述温度控制开关;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弹性层内部的压力,并当所述压力超出所述压力阈值时,控制保护阀打开或闭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发热模组包括:位于所述弹性层外底面的第一发热体,位于所述弹性层外侧面的第二发热体,以及位于所述外壳顶端内侧的第三发热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层包括:容纳盒,和与所述容纳盒转动连接的顶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内侧设有红外温度探测器,所述容纳盒外侧面上设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红外温度探测器,用以检测所述内胆层上放置的食物表面的温度;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用以为所述内胆层和弹性层降温。
CN201721368105.8U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 Active CN208610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8105.8U CN208610635U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8105.8U CN208610635U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10635U true CN208610635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688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68105.8U Active CN208610635U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106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4829A (zh) * 2021-05-24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83846A (zh) * 2021-04-01 2021-07-30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排放异味的车载食物加热装置及异味排放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3846A (zh) * 2021-04-01 2021-07-30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排放异味的车载食物加热装置及异味排放方法
CN113183846B (zh) * 2021-04-01 2022-03-25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排放异味的车载食物加热装置及异味排放方法
CN113114829A (zh) * 2021-05-24 2021-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14829B (zh) * 2021-05-24 2023-06-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10635U (zh) 一种可紧密贴合内胆的电加热装置
CN105831938A (zh) 一种自热式快餐盒
US20080245785A1 (en) Warmer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7647965A (zh) 半导体人体物理温度调节仪
KR100931259B1 (ko) 가열 및 냉각 기능을 구비하는 도시락
CN212261054U (zh) 一种便携可充电式保温杯
CA2966271A1 (en) Apparatus for cooling a pressure cooker lid
CN207506684U (zh) 一种手机壳式暖手宝
CN106618079A (zh) 一种快速加热、保温的两用杯盖及其杯子
CN215020268U (zh) 一种具有保温食品与移动充电功能的暖手宝
CN205458035U (zh) 一种具有保鲜和报警提醒双重功能的电饭锅
CN207023914U (zh) 一种方便食品自加热装置
CN201175507Y (zh) 输液加热保温装置
CN208128559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发热盘
CN209202668U (zh) 带有加热功能的保温茶杯
CN207475668U (zh) 一种在低温下防冻关机的电发热手机保护套
CN207741427U (zh) 一种新型冷冻装置
CN109009653A (zh) 一种微型暖手宝
CN206062285U (zh) 一种新型加热保暖鞋
CN205923263U (zh) 户外用加热饭盒
CN205994168U (zh) 一种自动制冷碗
CN216439003U (zh) 一种节能分体电火锅
CN214318275U (zh) 一种智能温控暖手宝
CN214058606U (zh) 一种节能电热保温桶
CN211673591U (zh) 一种模块化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