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07413U -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7413U
CN208607413U CN201821089850.3U CN201821089850U CN208607413U CN 208607413 U CN208607413 U CN 208607413U CN 201821089850 U CN201821089850 U CN 201821089850U CN 208607413 U CN208607413 U CN 208607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rner
lens
substrate
lens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898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矢野智义
鹫尾纪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898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7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7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7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增大线圈的卷厚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驱动装置(1)具备:用于固定透镜的透镜载体;以及用于驱动透镜载体的线圈组件(14),线圈组件(14)具有基板(143)、设于基板(143)上的安装部件(141)、和以包围安装部件(141)的周围的方式设于基板(143)上的线圈(142),安装部件(141)具有相邻的第1及第2角部(C1、C2)、和与第1角部(C1)对置的第3角部(C3),线圈(142)与第1至第3角部(C1~C3)相接。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在智能电话等的便携终端等电子设备上,搭载有小型照相机装置。这样的照相机装置搭载有驱动透镜的透镜驱动装置,通过驱动透镜来实现自动进行在摄影拍摄对象时的对焦的自动聚焦功能、或光学校正摄影时发生的抖动(振动)而减轻图像的错乱的抖动校正功能。
作为实现这样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将用于驱动的线圈设置在基板上以形成线圈组件(assembly),并将该线圈组件配置在透镜驱动装置内的既定位置。在这样的线圈组件中,为了实现装置小型化,以位于线圈内周的内部的方式配置安装部件(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WO2016/166730号
在现有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向安装部件的外周围装入线圈时必须在安装部件与线圈内周之间设置间隙,以避免线圈碰到安装部件而给线圈造成损伤。因此,不能减小线圈的内周直径,且不能增大线圈的卷厚(即,匝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课题并能增大线圈的卷厚的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固定透镜的透镜载体(carrier);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透镜载体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具有基板、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安装部件、和以包围所述安装部件的周围的方式设于所述基板上的线圈,所述安装部件具有相邻的第1及第2角部、和与第1角部对置的第3角部,所述线圈与第1至第3角部相接。
另外,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具备上述透镜驱动装置的照相机装置。
进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式,提供一种具备上述照相机装置的电子设备。
另外,说明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具备:用于固定透镜的透镜载体;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透镜载体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具有基板、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安装部件、和以包围所述安装部件的周围的方式设于所述基板上的线圈,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安装部件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工序;以及对所述安装部件直接卷绕所述线圈而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工序。
另外,说明一种包含与上述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相同的制造方法的照相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依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结构,即,线圈组件具有基板、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安装部件、和以包围所述安装部件的周围的方式设于所述基板上的线圈,所述安装部件具有相邻的第1及第2角部和与所述第1角部对置的第3角部,所述线圈与所述第1至第3角部相接的结构,得到的效果是能够减小线圈的内周直径、并能增大线圈的卷厚。
另外,通过这样的构成,即,包括将所述安装部件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工序和对所述安装部件直接卷绕所述线圈而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工序的构成,得到之前描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相反方向观看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线圈组件的图。
图6是示出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的其他例子的线圈组件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透镜驱动装置;11透镜载体;11a底部;11b第1侧壁;11c第2侧壁;11d前壁;11e后壁;12支撑板簧;12a第1弹簧;12b第2弹簧;13框体;13a底部;13b第3侧壁;13c第4侧壁;13d前壁;13e后壁;130开口部;14线圈组件;140磁体;141安装部件;142线圈;143基板;15第1盖板;16第2盖板;C1~C4角部;S1、S2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不会仅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要点的范围内显然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如图1~图4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具备:用于固定未图示的透镜体的透镜载体11;安装于透镜载体11和框体13而支撑透镜载体11的支撑板簧12;容纳透镜载体11及支撑板簧12的框体13;产生使透镜载体11沿既定方向移动的驱动力的驱动部;以及遮盖框体13的侧面的第1及第2盖板15、16。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拍摄对象侧称为前侧、相反拍摄对象侧称为后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透镜驱动装置1的前侧设有弯曲来自拍摄对象的光的棱镜(未图示),在后侧设有接受来自拍摄对象的光的摄像元件(未图示)。透镜体的光轴方向为前后方向,也称为X方向。
透镜载体11由树脂材料构成,第1侧壁11b、第2侧壁11c、前壁11d及后壁11e从底部11a立起,形成上方开口的盒状体。下方开口也无妨。第1侧壁11b和第2侧壁11c沿X方向形成,分别连结前壁11d和后壁11e。在前壁11d及后壁11e形成光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壁11d形成切口,在后壁11e形成贯通孔,使得来自拍摄对象的光通过。透镜体是在完成透镜驱动装置1后,被从上方容纳于透镜载体11的盒状体内部。另外,在透镜载体11的第1侧壁11b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凹部11f,凹部11f用于安装构成驱动部的一部分的磁体140。
框体13由树脂材料构成,第3侧壁13b、第4侧壁13c、前壁13d、后壁13e从底部13a立起,形成上方开口的盒状体。下方开口也无妨。在该盒状体中容纳有透镜载体11。第3侧壁13b和第4侧壁13c沿X方向形成,分别连结前壁13d和后壁13e。在前壁13d及后壁13e形成光路。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壁13d和后壁13e分别形成有贯通孔,使得来自拍摄对象的光通过。另外,透镜载体11的第1侧壁11b、第2侧壁11c与框体13的第3侧壁13b、第4侧壁13c分别对置。在框体13的第3侧壁13b开设有安装线圈组件14的开口部130。
支撑板簧12具有2枚第1及第2弹簧12a、12b,支撑透镜载体11而使之相对于框体13自由移动。第1及第2弹簧12a、12b分别具有:安装于框体13的固定侧安装部12c;安装于透镜载体11的移动侧安装部12d;连结固定侧安装部12c和移动侧安装部12d的2个弹性臂部12e;以及连结2个弹性臂部12e的2个连结部12f。2个弹性臂部12e和2个连结部12f形成环状,来自拍摄对象的光通过该环状内部。第1弹簧12a的固定侧安装部12c安装于框体13的前壁13d侧的第4侧壁13c,移动侧安装部12d安装于透镜载体11的第1侧壁11b侧的前壁11d。第2弹簧12b的固定侧安装部12c安装于框体13的后壁13e侧的第4侧壁13c,移动侧安装部12d安装于透镜载体11的第1侧壁11b侧的后壁11e。这样固定侧安装部12c和移动侧安装部12d夹着光轴安装于相反侧。
驱动部具有:设于透镜载体11的第1侧壁11b的磁体140;以及设于框体13的第3侧壁13b的线圈组件14。线圈组件14具有基板143和线圈142。磁体140配置在与线圈组件14的线圈142对置的位置。磁体140例如被磁化为与线圈142对置的面的前壁11d侧成为N极、后壁11e侧成为S极。线圈142以该磁体140的对置面的法线方向为轴而卷绕。
而且,当有电流流过线圈142时,在线圈142产生想要向X方向移动的电磁力。若在线圈142中产生电磁力,则对磁体140产生反作用力,因此透镜载体11会与未图示的透镜体一起,克服支撑板簧12的弹性力而沿X方向移动。
在框体13的两侧,以遮盖第3侧壁13b及第4侧壁13c的方式设有第1及第2盖板15、16。这些第1及第2盖板15、16起到保护盖和屏蔽盖的作用。
接着,参照图5,对线圈组件14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从框体13的内侧观看框体13的第3侧壁13b的图,从框体13的第3侧壁13b的开口部130,露出线圈组件14的线圈142、和卷绕有该线圈142的安装部件141。线圈组件14具有基板143、设于基板143上的安装部件141、和以包围该安装部件141的周围的方式设于基板143上的线圈142。安装部件141安装于基板143,线圈组件14的基板143,如图4所示,通过粘接等而从外表面安装到框体13的第3侧壁13b。安装部件141和线圈142从开口部130向框体13的里面露出,从而线圈142与磁体140对置。开口部130也可为里侧封闭的有底孔。基板143为安装有安装部件141的印刷基板、或柔性印刷基板等。安装部件141也可为例如内置了霍尔元件的IC、驱动器IC等,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为普通的安装用电子部件。安装部件141为包含正方形的矩形状,但其他形状也无妨。
线圈142由表面包覆绝缘材料的电线形成,直接卷绕在安装于基板143的安装部件141。如图5所示,安装部件141具有相邻的第1角部C1及第2角部C2、和与第1角部C1对置的第3角部C3。此时,线圈142与第1至第3角部C1~C3相接。因此,无需像以往那样,为了避免在向安装部件141的外周围装入线圈142时线圈142碰到安装部件141而对线圈142造成损伤,而在安装部件141与线圈142的内周之间设置间隙。具体而言,无需为了不使第1至第3角部C1~C3同时与线圈142相接而扩大线圈142的内周直径。因而,能够减小线圈142的内周直径,并能增大卷厚。在此,卷厚为线圈142的外周与内周之间的距离。即不用增大线圈142的外周直径而能够增加匝数。
优选使该第1至第3角部C1~C3呈如图5所示的直角三角形、或者锐角三角形,以正好固定线圈142。另外,线圈142优选设置成为与安装部件141的第1角部C1和第2角部C2之间的第1侧面S1及包含第3角部C3并与第1侧面S1对置的第2侧面S2密合。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安装部件141为长方形,由第1至第3角部C1~C3形成的三角形是以第2角部C2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而且,线圈142与第1至第3角部C1~C3相接地形成。另外,第2侧面S2形成在第3角部C3和与第2角部C2对置的第4角部C4之间,线圈142密合到该两个侧面,并且还与第4角部C4相接。
进而,如图6所示,线圈组件14具有以覆盖线圈142的外周围的方式形成在基板143上的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成形体。该树脂成形体以覆盖线圈142的外周围并使线圈142的外周和树脂成形体的内周一致的方式,与线圈142及基板143一体成型。因而,无需像以往那样,为了避免在向该树脂成形体的开口部装入线圈142时线圈142碰到树脂成形体而对线圈142造成损伤,考虑在线圈142与框体13的第3侧壁13b的尺寸误差等,而在树脂成形体与线圈142的外周之间设置间隙。因此,能够按该间隙的量增大线圈142的外周直径,并能增大线圈142的卷厚。即,能够有效利用赋予线圈142的外周直径的大小而增加线圈142的匝数。另外,通过一体成型的基板143,能够防止成型后的树脂成形体的应变。
另外,线圈142的起绕侧的端部即卷绕始端,能够配置在安装部件141附近的基板143上而电连接。而且,线圈142能够在将安装部件141安装在基板143的状态下卷绕到比设置卷绕始端的位置更靠外侧。即,此时,线圈142的卷绕始端从线圈142的卷绕轴方向来看设置在与线圈142重叠的位置。由此,能够进一步缩小线圈组件14的大小。线圈142的终绕侧的端部即卷绕终端,在线圈142的外侧与基板143连接。卷绕始端设置在线圈142的外侧也无妨。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该透镜驱动装置1的制造方法具备:将安装部件141设置在基板143上的工序;以及对安装部件141直接卷绕线圈142而设于基板143上的工序。
为了制造后述的结构,也可以设置这样的工序,即,在基板143上,以使树脂成形体覆盖线圈142的外周围并使线圈142的外周与树脂成形体的内周一致的方式,将树脂成形体与线圈142及基板143一体成型的工序。
接着,对应用例进行说明。透镜驱动装置1也可以装入照相机装置中。即,该照相机装置也可以通过装入利用上述的制造方法来制造的透镜驱动装置1而制造。线圈组件14具有基板143、设于基板143上的安装部件141、和以包围安装部件141的周围的方式设于基板143上的线圈142,安装部件141具有相邻的第1及第2角部C1、C2和与第1角部C1对置的第3角部C3,线圈142与第1至第3角部C1~C3相接。因此,能够使线圈的内周向内侧扩大,并能增大线圈的卷厚。其结果,无需增大线圈142的外周直径而能够增加匝数,因此能够得到提高了自动聚焦功能或抖动校正功能的照相机装置。
另外,具备透镜驱动装置1的照相机装置,也可能装入电子设备。即,该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装入利用上述的制造方法来制造的照相机装置而制造。作为该电子设备的例子,有智能电话、游戏机、个人计算机等的便携终端。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具体的构成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还包括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要点的范围的设计等。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部为在透镜载体11侧设置磁体140,并在框体13侧设置线圈组件14的结构,但是也可为在透镜载体11侧设置线圈组件14,并在框体13侧设置磁体140的结构。即,线圈组件14能够安装在如透镜载体11这样移动的一侧即可动件(mover)侧、或者如框体13这样固定的一侧即固定件(stator)侧的任一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沿一个方向移动透镜载体11而设置了1个线圈组件14,但是具备多个线圈组件14也无妨。进而,为了沿多个方向移动透镜载体11这样的可动件而配置多个线圈组件14也可。
另外,线圈142也可以与安装部件141的3个侧面或4个侧面密合的方式卷绕。
线圈组件14通过粘接剂等安装于框体13,但是,也可以与框体13或透镜载体11这样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树脂成形体一体成型。即,树脂成形体以覆盖线圈142的外周围的方式形成在基板143上。此时线圈142的外周和树脂成形体的内周一致。另外,树脂成形体也可以不是透镜载体11或框体13其本身,而是透镜载体11或框体13的至少一部分。由此,能够增大线圈142的外周直径,并能加大卷厚。

Claims (11)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用于固定透镜的透镜载体;以及
用于驱动所述透镜载体的线圈组件,
所述线圈组件具有基板、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安装部件、和以包围所述安装部件的周围的方式设于所述基板上的线圈,
所述安装部件具有相邻的第1及第2角部、和与所述第1角部对置的第3角部,
所述线圈与第1至第3角部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至第3角部呈直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与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第1角部和第2角部之间的第1侧面及包含所述第3角部并与所述第1侧面对置的第2侧面密合。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卷绕始端从所述线圈的卷绕轴方向来看设置在与所述线圈重叠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具有以覆盖所述线圈的外周围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树脂成形体,所述树脂成形体由树脂材料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外周与所述树脂成形体的内周一致。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成形体为所述透镜载体的至少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成形体为容纳所述透镜载体的框体的至少一部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印刷基板或柔性印刷基板。
10.一种具备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照相机装置。
11.一种具备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相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01821089850.3U 2018-07-10 2018-07-10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8607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9850.3U CN208607413U (zh) 2018-07-10 2018-07-10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9850.3U CN208607413U (zh) 2018-07-10 2018-07-10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7413U true CN208607413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8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89850.3U Active CN208607413U (zh) 2018-07-10 2018-07-10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74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3401A (zh) * 2018-07-10 2020-01-17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电子设备及这些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3401A (zh) * 2018-07-10 2020-01-17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电子设备及这些的制造方法
CN110703401B (zh) * 2018-07-10 2024-03-29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电子设备及这些的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56851B2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US11927875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mounted device
US9900483B2 (en) Camera module
CN114710606B (zh) 相机模块和包括该相机模块的光学装置
KR101825731B1 (ko) 광학 손떨림 보정 가능한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US10451956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equipped device
CN109073857B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及光学装置
CN112198619B (zh) 透镜驱动装置
US20200241314A1 (en) Lens drive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 device
KR20150066819A (ko) 카메라 모듈
CN208607413U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8607414U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345550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170034640A (ko) 렌즈 구동 유닛,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CN208861051U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14456B (zh) 相机模块
CN110703401B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电子设备及这些的制造方法
CN215181150U (zh) 一种具有方便安装的防抖潜望马达
CN215344339U (zh) 一种新型ois马达
CN110703402B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电子设备及这些的制造方法
KR20170088543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KR20220034963A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3811814A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器件
KR20170088542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