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98496U - 椎管重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椎管重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98496U CN208598496U CN201820297295.7U CN201820297295U CN208598496U CN 208598496 U CN208598496 U CN 208598496U CN 201820297295 U CN201820297295 U CN 201820297295U CN 208598496 U CN208598496 U CN 2085984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trix
- spine
- horizontal
- face
- reconstruct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椎管重建装置,包括基体,基体中部为拱形,拱口位于基体的正面和背面,基体的左侧和右侧的中部均设有凸块,基体上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下表面包括内拱面和水平底面,水平底面有两个,内拱面位于两个水平底面之间;其中,凸块的底面为水平面,凸块的底面与水平底面相连。基体的外供面的顶部设有外凸的加固脊梁,加固脊梁中部有水平贯穿其左右侧的加固脊梁通孔。本实用新型中基体左右侧的凸块设计,使整体形成“缺四角”外观,使“缺四角”位置处较大的空间,避免螺钉无法植入,进行最佳位置点的选取;基体中部拱形设计,为椎管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应力分配,避免应力集中;加固脊梁,从而增加装置的力学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椎管重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脊柱退行性的病症逐渐增多,有数据显示:我国30岁至40岁人群中,59.1%患有颈椎、腰椎、胸椎疾病,50岁至60岁人群中,患此病者比例达71%。而椎管狭窄在脊柱退行性疾病中发病率明显提高,它是老年人腰腿疼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椎管狭窄一般分先天性(原发性)和后天性(继发性)。按部位分为颈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胸椎管狭窄。按解剖部位分可分为中央型狭窄、侧隐窝狭窄、神经根孔狭窄。该病症主要表现为腰腿痛,常发生一侧或两侧根性放射性神经痛。严重者可引起两下肢无力,括约肌松弛、二便障碍或轻瘫。椎管狭窄症的另一主要症状是间歇性破行。多数患者当站立或行走时,腰腿痛症状加重,行走较短距离,即感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越走越重。
目前进行椎管减压的方式有:非手术治疗,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多数情况下,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对颈椎椎管狭窄患者没有特别理想的效果,如卧床休息、牵引、按摩、理疗及药物治疗等,制动及对症处理。颈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类似颈椎病,但多数患者采用这种椎管狭窄治疗方法常常效果不好。手术治疗:植入人工替代装置,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椎板半切除、椎板全切除、神经根管扩大等,必要时同时进行脊柱融合内固定术。经过多年临床验证,手术治疗椎管狭窄可以彻底减压并维持术后椎体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椎管重建装置,具有重建后力学稳定能力和脊髓神经保护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椎管重建装置,包括基体,基体中部为拱形,拱口位于基体的正面和背面,基体的左侧和右侧的中部均设有凸块,基体上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拱形符合人体椎板的构造,更能与重建区域进行有效的结构融合,避免瘢痕结缔组织进入椎管内增生、粘连,压迫神经等。
其中,下表面包括内拱面和水平底面,水平底面有两个,内拱面位于两个水平底面之间;通孔贯穿水平底面;通孔有四个,其中两个通孔位于基体的前部,另外两个通孔位于基体的后部,前部的两个通孔分别位于内拱面的左右侧,后部的两个通孔分别位于内拱面的左右侧。
其中,凸块的底面为水平面,凸块的底面与水平底面相连。
进一步的,基体的外供面的顶部设有外凸的加固脊梁,加固脊梁与基体的轴线平行。
进一步的,加固脊梁中部有加固脊梁通孔,所述加固脊梁通孔水平贯穿加固脊梁的左右侧。
进一步的,基体后部设有通槽,通槽贯穿基体的内拱面和外供面。
进一步的,外供面的前部中央设有平槽。
进一步的,基体上设有显影装置。
优选地,所述基体的材质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的表面粗化处理。基体整体进行粗化处理,更能提高装置与骨组织的融合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基体左右侧的凸块设计,使整体形成“缺四角”外观,使“缺四角”位置处较大的空间,避免螺钉无法植入或可作为螺钉植入的区域,有利于进行最佳位置点的选取;基体中部拱形设计,为椎管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应力分配,避免应力集中;
2.凸块底面与水平底面成T字状,可作为纵向钉棒固定的支撑平台;
3.通槽可进行负压引流通道,将手术中的淤血等残留物进行排除;
4.基体的最高拱点处的力学最薄弱,因而在此处增加加固脊梁,从而增加装置的力学强度,避免在突然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塌陷或碎裂;
5.加固脊梁中部的横向通孔,便于与棘上韧带进行固定;
6.基体整体进行粗化处理,更能提高装置与骨组织的融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内拱面、2-外拱面、3-水平底面、4-加固脊梁、5-平槽、6-通槽、7-凸块、8-通孔、9-显影装置、10-加固脊梁通孔、11-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椎管重建装置,包括基体11,基体11中部为拱形,拱口位于基体11的正面和背面,基体11的左侧和右侧的中部均有一体制造的凸块7,基体11上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8。两个凸块7左右对称设置。
其中,基体11的下表面包括内拱面1和水平底面3,水平底面3有两个,内拱面1位于两个水平底面3之间;通孔8贯穿水平底面3;通孔8有四个,其中两个通孔8位于基体11的前部,另外两个通孔8位于基体11的后部,前部的两个通孔8分别位于内拱面1的左右侧,后部的两个通孔8分别位于内拱面1的左右侧。通孔8直径为2mm,形成以基体中心线进行左右、前后对称。通孔8可作为丝线或钛线固定该装置的通道;在用于颈椎节段时,还可作为螺钉固定的通道。
内拱面1与外供面2的距离为2mm-4mm,内拱面1的顶部与水平底面3的垂直距离为4mm-10mm,内拱面1跨度为10mm-30mm,范围覆盖颈椎、胸椎、腰椎不同节段应用,可根据病症的发生位置进行匹配选择。
其中,凸块7的底面为水平面,凸块7的底面与水平底面3相连。凸块7的长度为5mm-10mm,宽度5mm-10mm,凸块7的底面与水平底面3形成T字形状。基体11拱形隧道的长度为20mm-30mm。
重建脊柱后路的稳定性,需要植入装置具有一定的力学特征,利于恢复、维持修复区域的力学稳定,而基体的最高拱点处的力学最薄弱,易在突然的外力下发生塌陷或碎裂,因此在外拱面2顶部增加一体制造的外凸的加固脊梁4,从而增加装置的力学强度,加固脊梁4与基体11的轴线平行。其加固脊梁4的横截面类似三角形,即从下往上逐渐变薄。
加固脊梁4中部有加固脊梁通孔10,加固脊梁通孔10水平贯穿加固脊梁4的左右侧,通孔10便于与棘上韧带进行固定。其中,通孔10直径为1mm-1.5mm。
基体11后部设有通槽6,通槽6贯穿基体11的内拱面1和外供面2。通槽6有两个,以加固脊梁4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通槽6大小为2mm×5mm。外供面2的前部中央设有平槽5,平槽5可作为钉棒的支撑点进行横向固定。平槽5为矩形,大小为10mm×15mm。
基体11上设有显影装置9,基体11前端左右两侧均设有显影装置9。优选地,基体11的材质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椎管重建装置整体进行表面粗化处理,更能提高装置与骨组织的融合性能,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Ra3.2μm。
本实用新型中基体左右侧的凸块设计,使整体形成“缺四角”外观,使“缺四角”位置处较大的空间,避免螺钉无法植入或可作为螺钉植入的区域,进行最佳位置点的选取;基体中部拱形设计,为椎管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应力分配,避免应力集中。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椎管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1),基体(11)中部为拱形,拱口位于基体(11)的正面和背面,基体(11)的左侧和右侧的中部均设有凸块(7),基体(11)上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通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管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体(11)的下表面包括内拱面(1)和水平底面(3),水平底面(3)有两个,内拱面(1)位于两个水平底面(3)之间;通孔(8)贯穿水平底面(3);通孔(8)有四个,其中两个通孔(8)位于基体(11)的前部,另外两个通孔(8)位于基体(11)的后部,前部的两个通孔(8)分别位于内拱面(1)的左右侧,后部的两个通孔(8)分别位于内拱面(1)的左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管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凸块(7)的底面为水平面,凸块(7)的底面与水平底面(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管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体(11)的外供面(2)的顶部设有外凸的加固脊梁(4),加固脊梁(4)与基体(11)的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管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固脊梁(4)中部有加固脊梁通孔(10),所述加固脊梁通孔(10)水平贯穿加固脊梁(4)的左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管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体(11)后部设有通槽(6),通槽(6)贯穿基体(11)的内拱面(1)和外供面(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椎管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外供面(2)的前部中央设有平槽(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管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体(11)上设有显影装置(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管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1)的材质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椎管重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1)的表面粗化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97295.7U CN208598496U (zh) | 2018-03-02 | 2018-03-02 | 椎管重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97295.7U CN208598496U (zh) | 2018-03-02 | 2018-03-02 | 椎管重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98496U true CN208598496U (zh) | 2019-03-15 |
Family
ID=65659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297295.7U Active CN208598496U (zh) | 2018-03-02 | 2018-03-02 | 椎管重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98496U (zh) |
-
2018
- 2018-03-02 CN CN201820297295.7U patent/CN2085984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25616B2 (en) | Surgical implant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an extra-articular mechanical energy absorbing apparatus | |
US20090018656A1 (en) | Surgical implant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an extra-articular mechanical energy absorbing apparatus | |
US20090014016A1 (en) | Surgical implant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an extra-articular mechanical energy absorbing apparatus | |
CN103610523A (zh) | 微创侧方入路椎间融合器 | |
US20090018665A1 (en) | Surgical implant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an extra-articular mechanical energy absorbing apparatus | |
CN203662946U (zh) | 微创侧方入路椎间融合器 | |
CN105395242A (zh) | 一种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 | |
CN203425021U (zh) | 管状牵伸加压连接杆控制装置及骨外固定器 | |
CN203790086U (zh) | 椎板融合器 | |
CN208598496U (zh) | 椎管重建装置 | |
CN103445835B (zh) | 髋关节矫形与股骨延长器 | |
CN103417280B (zh) | 管状牵伸加压连接杆控制装置及骨外固定器 | |
CN208799304U (zh) | 用于骨盆后环骨折的经皮内固定装置 | |
JP6370396B2 (ja) | 関節症の治療用のエレクトレット・インプラント | |
CN205322463U (zh) | 胫骨近端接骨板系统 | |
EP2273941B1 (en) | Surgical devices for an extra-articular mechanical energy absorbing apparatus | |
CN201692036U (zh) |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钢板 | |
Wood | The principles and biomechanics of the Rigo Chêneau type brace | |
CN209332231U (zh) | 一种骨科脊柱矫正装置 | |
CN209360863U (zh) | 一种骨科单边外固定器 | |
CN204814289U (zh) | 框架式非融合技术人工椎体 | |
CN206729966U (zh) | 一种棘突间固定装置 | |
CN206315122U (zh) | 腰椎用棘突间撑开装置 | |
CN218739258U (zh) | 一种距骨假体及解剖型踝关节假体距骨组件 | |
CN204814138U (zh) | 胸腰椎后路柔性固定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