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97972U - 坐垫 - Google Patents

坐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97972U
CN208597972U CN201820286308.0U CN201820286308U CN208597972U CN 208597972 U CN208597972 U CN 208597972U CN 201820286308 U CN201820286308 U CN 201820286308U CN 208597972 U CN208597972 U CN 208597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rib
top layer
cushio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863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明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97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97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一种坐垫,包含垫体及夹层。垫体由软性材料构成,包括顶层、底层,及多个气囊。顶层贴合至底层,并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开口。气囊分别封闭地设置在开口。每个气囊具有概呈四角形的基部、四分别自基部的四个角向上延伸的四折角,及四分别自基部的四个边向上延伸的侧壁。每个折角连接两相邻的侧壁。每一侧壁弯折而形成两个向外凸伸的折边,在充气后向外撑开延展,提高气囊间的接触面积,与另一个气囊的折边相互抵靠而避免晃动,确保使用者改变坐姿时不易推倒气囊,使臀部的任何位置都有气囊支撑,提高乘坐的舒适感。夹层夹设在顶层及底层间,包括多个在相邻两个开口间延伸的肋条。每个肋条将顶层及底层撑开一部分不贴合,而形成连通两相邻开口的通道。

Description

坐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垫,特别是涉及一种充气的坐垫。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及图2,一种现有的医疗用充气的坐垫1,包含一个顶层11、一个底层12,及多个气囊13。该顶层11贴合至该底层12。所述气囊13排列成阵列,并相间隔地设置在该顶层11。所述气囊13内部彼此连通,且每个气囊13具有多个上下延伸的折角131。当使用者坐在该坐垫1上时,所述气囊13会随着使用者臀形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此时其内的气体将流到挤压程度较低的气囊13中,最后达到平衡,这时该坐垫1就会自然地变成符合使用者臀形的形状。
然而,当使用者左右移动身躯或改变坐姿时,会产生横向的推移力,因为所述气囊13的折角131没有办法抵抗横向推移力的作用,因此容易倾倒。当部份的气囊13倾倒时,所述气囊13间就会形成较大间隙,使得有些位置有气囊13支撑,另有些位置没有,乘坐的舒适感就会下滑,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乘坐舒适感的坐垫。
本实用新型的坐垫,适合用于供使用者乘坐,所述坐垫包含垫体及夹层。
所述垫体由软性材料构成,包括顶层、底层,及多个适合用于乘载使用者的气囊。所述顶层贴合至所述底层,并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开口。所述气囊分别封闭地设置在所述开口。每个气囊具有概呈四角形的基部、四个分别自所述基部的四个角向上延伸的折角,及四个分别自所述基部的四个边向上延伸的侧壁。每个折角连接两相邻的侧壁。每一侧壁弯折而形成两个向外凸伸的折边。
所述夹层夹设在所述垫体的所述顶层及所述底层间,并包括多条在相邻两个开口间延伸的肋条。每条肋条将所述顶层及所述底层彼此撑开一部分不贴合,而形成连通两相邻开口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坐垫,所述气囊的侧壁还具有区隔所述折边的中央沟槽,每个折边的外缘至所述中央沟槽的沟底的最大垂直距离介于0.3至0.8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坐垫,所述气囊的每个折边与相邻的折角共同界定出侧沟,每个折角的外缘至所述侧沟的沟底的最大垂直距离介于0.5至1.2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坐垫,所述气囊在所述基部的处略为收束,且所述基部具有四个分别与所述侧壁连接的凹面,所述气囊的每个折边有0.2至0.3厘米的部分位于所述凹面。
本实用新型的坐垫,所述垫体的所述开口排列成阵列,定义所述阵列具有通过所述开口并纵横交错的多条直行及多条横列,所述夹层的所述肋条的一部分设置在奇数的所述直行,所述肋条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横列。
本实用新型的坐垫,所述垫体的所述开口排列成阵列,定义所述阵列具有通过所述开口并纵横交错的多条直行及多条横列,所述夹层的所述肋条的一部分设置在偶数的所述直行,所述肋条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横列。
本实用新型的坐垫,所述夹层还包括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开口中,并连接邻近的所述肋条。
本实用新型的坐垫,每个连块接的形状为圆盘形,且面积小于所述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因为所述气囊的各个侧壁都是弯折的构造,所以在充气后会被向外撑开而延展,提高所述气囊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因为所述折边是向外凸伸,容易与另一个气囊的折边相互抵靠而避免晃动,能确保使用者改变坐姿时不易推倒所述气囊,使臀部的任何位置都有气囊支撑,提高乘坐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一个现有的医疗用充气的坐垫;
图2是一顶视图,说明该现有的坐垫的多个气囊;
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坐垫的一个第一实施例;
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
图5是另一视角的一部分立体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顶层与多个气囊;
图6是一部分立体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其中一个气囊;
图7是该第一实施例的气囊的一侧视图;
图8是该第一实施例的气囊的一顶视图;
图9是一底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该顶层与一个夹层间的相对位置;
图10是一部分剖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条肋条将该顶层及一个底层间彼此撑开一部分不贴合,而形成一个通道;
图11是一顶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所述气囊膨胀后而彼此相抵靠;及
图12是一底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坐垫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该顶层与该夹层间的相对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3、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坐垫的一个第一实施例,适合用于供使用者乘坐。该坐垫包含一个垫体2、一个夹层3,及一个气嘴4。
该垫体2由软性材料构成,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是采用液态乳胶制成。该垫体2包括一个顶层21、一个底层22,及多个适合用于乘载使用者的气囊23。该顶层21贴合至该底层22,并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开口211。
每个气囊23设置在对应的开口211,并封闭该开口211,且与该开口211共同界定出一个气室231。见图6、图7及图8,每个气囊23具有一个概呈四角形的基部232、四个分别自该基部232的四个角向上延伸的折角233,及四个分别自该基部232的四个边向上延伸的侧壁234。该气囊23在该基部232处略为收束,且该基部232是设置在该顶层21,并具有四个位于上方并分别与所述侧壁234连接的凹面235。每一侧壁234具有两个相间隔的折边236及一个中央沟槽237。该侧壁234是通过弯折而形成所述向外凸伸的所述折边236,并在该折边236间形成该中央沟槽237,且每个折边236与相邻的折角233共同界定出一侧沟238。该折边236的底部向内凹陷,且有0.2至0.3厘米的部分位于该基部232的凹面235。
参阅图8,较佳地,每个折边236的外缘至该中央沟槽237的沟底的最大垂直距离A介于0.3至0.8厘米,而每个折角233的外缘至该侧沟238的沟底的最大垂直距离B介于0.5至1.2厘米,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前述距离A为0.5厘米,前述距离B为1厘米。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该气囊23的所述侧壁234是弯折的结构,因此当在该气室231内进气后,该气囊23就会膨胀而将所述侧壁234撑开,此时,该气囊23在横向的方向上能膨胀约0.5厘米,而在对角线的方向上能膨胀约0.5至1厘米。
参阅图4、图9及图10,该夹层3夹设在该顶层21及该底层22间,并包括多条肋条31及多个连接块32。每条肋条31在相邻两个开口211间延伸,且将该顶层21及该底层22彼此撑开一部分不贴合,而形成一个连通相邻两个开口211的通道24。每个通道24连接两个相邻的气室231。所述连接块32位于所述开口211中,并连接邻近的所述肋条31,每个连块接32的形状为圆盘形,且面积小于该开口211。较佳地,只有部分的所述开口211间才设有所述肋条31。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垫体2的所述开口211排列成9乘9的阵列,定义该阵列具有通过所述开口211并纵横交错的九条直行L11~L19及九条横列L21~L29。该夹层3的所述肋条31的一部分设置在奇数的所述直行L11、L13、L15、L17、L19,所述肋条31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横列L21~L29。因所述肋条31并非设在每个相邻的两个开口211间,借此可以减少所述肋条31的数量,降低整体用料及重量。
参阅图3、图5及图10,该气嘴4设置在其中一个气囊23,并连通至对应的气室231。通过该气嘴4,使用者能够打气至该垫体2里,并通过所述通道24让气体填充到各个气室231内。当该垫体2填充的气体过多时,能再通过打开该气嘴4泄气,借此调整该垫体2的充气程度。
使用时,是先通过该气嘴4打入空气,使气体填充至该垫体2的所述气室231并让所述气囊23膨胀,借此,两相邻的气囊23就会彼此相抵靠。当使用者坐在所述气囊23上时,因个人的臀型、骨盆位置…等的不同,不同位置的气囊23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臀部位置较低处会较大程度的挤压所述气囊23,使其内的气体通过所述通道24流至位于臀部位置较高处的所述气囊23内,最后达到平衡,此时臀部9与该垫体2接触的位置受力几乎相同,如此,脊椎侧弯或骨盆腔变形的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坐垫时,该坐垫即会自动地调整成适合该患者乘坐的形状,让患者能久坐而不产生不适感。
参阅图11,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该气囊23的各个侧壁234都是弯折的构造,所以在充气后会被向外撑开而延展,提高所述气囊23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因为所述折边236是向外凸伸,容易与另一个气囊23的折边236相互抵靠而避免晃动,能确保使用者改变坐姿时不易推倒所述气囊23,也就是说,当使用者改变坐姿而产生横向的作用力时,所述气囊23较能抵挡前述作用力的作用而不晃动,使臀部的任何位置都有气囊23支撑,有效提高乘坐的舒适感。
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坐垫的一个第二实施例,大致与该第一实施例相同,差异仅在于该夹层3的型态。该夹层3的所述肋条31的一部分设置在偶数的所述直行L12、L14、L16、L18,所述肋条31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横列L21~L29。
如此,本第二实施例的所述气囊23同样具备与该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横向补强效果,且提供了另一种夹层3的设计,使用者可以根据其需要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所述气囊23不易晃动,能确保使用者的臀部都有气囊23支撑,有效提高乘坐的舒适感。因此,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坐垫,适合用于供使用者乘坐,所述坐垫包含:
垫体,由软性材料构成,包括顶层、底层,及多个适合用于乘载使用者的气囊,所述顶层贴合至所述底层,并包括多个相间隔的开口,所述气囊分别封闭地设置在所述开口;及
夹层,夹设在所述垫体的所述顶层及所述底层间,并包括多条在相邻两个开口间延伸的肋条,每条肋条将所述顶层及所述底层彼此撑开一部分不贴合,而形成连通两相邻开口的通道;
其特征在于:每个气囊具有概呈四角形的基部、四个分别自所述基部的四个角向上延伸的折角,及四个分别自所述基部的四个边向上延伸的侧壁,每个折角连接两相邻的侧壁,每个侧壁弯折而形成两个向外凸伸的折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侧壁还具有区隔所述折边的中央沟槽,每个折边的外缘至所述中央沟槽的沟底的最大垂直距离介于0.3至0.8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每个折边与相邻的折角共同界定出侧沟,每个折角的外缘至所述侧沟的沟底的最大垂直距离介于0.5至1.2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在所述基部处略为收束,且所述基部具有四个分别与所述侧壁连接的凹面,所述气囊的每个折边有0.2至0.3厘米的部分位于所述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的所述开口排列成阵列,定义所述阵列具有通过所述开口并纵横交错的多条直行及多条横列,所述夹层的所述肋条的一部分设置在奇数的所述直行,所述肋条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横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的所述开口排列成阵列,定义所述阵列具有通过所述开口并纵横交错的多条直行及多条横列,所述夹层的所述肋条的一部分设置在偶数的所述直行,所述肋条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横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还包括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开口中,并连接邻近的所述肋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每个连块接的形状为圆盘形,且面积小于所述开口。
CN201820286308.0U 2018-01-10 2018-03-01 坐垫 Active CN20859797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0427U TWM559124U (zh) 2018-01-10 2018-01-10 坐墊
TW107200427 2018-01-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97972U true CN208597972U (zh) 2019-03-15

Family

ID=62950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86308.0U Active CN208597972U (zh) 2018-01-10 2018-03-01 坐垫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97972U (zh)
TW (1) TWM559124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9124U (zh) 2018-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87531A (en) Inflatable pad or mattress
US4862536A (en) Back support device
ES2552689T3 (es) Superficie confortable para asiento
US3982786A (en) Chair or armchair
US7506389B2 (en) Inflatable liquid furniture
US7636970B2 (en) Air-inflated mattress
US20100205746A1 (en) Adaptive pneumatic sitting and reclining cushion for vehicles and aircraft
US7540050B1 (en) Pregnancy support pillow
US20090320211A1 (en) Inflatable bed with cushion cells
JPH1156538A (ja) エアベッド
WO2001000059A2 (en) Multiple air chamber contoured maternity mattress
CN208597972U (zh) 坐垫
CN113303625B (zh) 一种设置在床体内部的可升降枕头
CN208625047U (zh) 坐垫
US20210186225A1 (en) Hybrid pad
CN108887977A (zh) 一种双侧支撑舒适度可调的办公座椅
CN109662517A (zh) 坐垫
US20150091341A1 (en) Seating device
TW201914491A (zh) 坐墊
CN113208338A (zh) 便携式座椅和靠垫
US20080271251A1 (en) Pneumatic Cushion for Sitting, Leaning or Lying Upon
CN207707484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袋
TWM553153U (zh) 坐墊
JP2022116591A (ja) クッション
CN217827298U (zh) 矫姿坐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